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想与路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温故知新 全景呈现百年中国的丰富与曲折
      继往开来 为未来走向提供清晰切实的参照
      《梦想与路径》全书约175万字,得作者近200人,文章256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法律、军事、外交、伦理、宗教、新闻、出版……等诸多层面,几乎无远弗届,靡所不包。遴选时文质并重,注意展现时代特征与个人风格。务必言之有物,一掴一掌血,兼具文本意义。同时确保局部与整体的丰富、驳杂、饱满和平衡。选文时间界限是1911—2011年间,次序按年份先后排列——如是又有了些许编年史的意味。作者身份千差万别,百无禁忌。每位作者入选文章少则一篇,至多五篇,尽量在充分覆盖的同时,又突出重点。因篇幅所限及其他原因,部分文章予以存目。大抵一编入手,百年烟云过眼,精粹在握。
      1911年发生的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转折。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述往事,思来者”,梁由之先生编选了这一部《百年文萃》。除了正文,《百年文萃》还包括作者简介、简要述评及原始出处三部分。从原始出处不难看出,一百年来的主要报刊,几乎被搜罗殆尽。梁由之想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同时个人色彩与倾向性又极其鲜明。他的苦心和善意,他的剽悍和无奈,历历可见。至于作者简介和简要述评,更是由之和他的助手们最为经心着力之处,臧否月旦,审慎精当,很见功力,与正文交映生辉。它能够竣工和面世,使我很觉欣慰。
      ——朱正
      百年文萃,做的正是这样一项保持记忆,又不断温习先贤所思的工作。它犹如一条思考的长河,从1911年的源头,流淌到2011年的河段。百年之流变,波澜起伏,历历可寻。收罗的文献,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尤其最近30年的文章,脉络分明,记忆犹新,既可作为回望历史的参考,更可为未来的路径选择提供宝贵的借鉴。
      ——刘苏里

    作者简介
      主编梁由之,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楚人,居粤多年。兴趣广泛,尤好音乐、历史、军事、金融投资和旅行。2005年开始在天涯社区敲发文字,2006年起在《读库》等平面媒体发表文章。其《红尘冷眼》《风雨江山》《百年五牛图》《谋士群研究》等系列作品,影响巨大,广受欢迎。

    最新书评    共 1 条

    大漠孤        文/杜雅萍   20世纪以来,科技将人类生活彻底改变,媒体爆炸式的发展给文化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报刊上、镜头中、网络里,人们评论时政、阐发思想、贡献智慧,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生民的自由与理想,都是知识分子关注的话题。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心怀家国天下的读书人殚精竭虑,企盼用自己的学识照亮走出中世纪之路。梁由之先生主编的《道路与梦想:1911—2011百年文萃》选录百年来重要(思维力度与社会影响两方面而言)文章,为我们大体勾勒出百年学术、思想与政治的双重变奏。   上世纪前半叶,虽然国家动荡、政局不稳、外敌入侵,文化方面却经历了一个爆发期,当时的学人,不论议政、说理、交锋,精彩绝伦。天不佑我中华,宋教仁、蔡锷等人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民国范儿并非浪得虚名,当时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大多数都不到30岁,处士横议,有的不着四六,有的为权贵背书,也有一针见血的的论;那时候科学家们也能写好文章(丁文江、胡先骕、竺可桢等),连化外之人都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之争,百花齐放不是口号而是事实。   黄侃这个乌鸦嘴,说大乱能救中国,说痛快话容易,真的很容易,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各种蒙古大夫乱用虎狼药,上世纪50-80年代,赖有海峡对岸的努力,保存文明火种,继往开来,殷海光先生的文章真好,他的文章也像一杯香浓的咖啡,提神醒脑。   之后是牛逼闪闪的80年代,此时尚有遗老和新锐,进入90年代,文化界开始刮起怀旧风,相对启蒙,怀旧是安全和稳妥的。进入新世纪,互联网上的文章更让人着迷,相比报纸的拘谨,互联网上的文字活色生香,幸好有新媒体,否则,我怀疑被老人家们垄断的用来卖老或卖萌的文学离坟墓没几步路了。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文章,虽然字数很多,内容却显得不够丰富,远不及上世纪20-40年代讨论得广泛,那时候人们真是什么都要吵,而且吵得还挺好看。很长一段时间里,学人致力于重建常识,旧传统已然断裂,新传统与普世价值相悖,这让人无所适从,人,终究要像个人一样的活着,所以,先把常识找回来。只要留意看,我们现在面对的文化、政治、学术、思想问题,仍不出鲁迅那代人,温故如新,个中滋味,不是滋味。   近40年来,文章越写越长,论述越来越繁复,话却越说越糊涂。学术规范似乎走得过头了,一方面桎梏了思维,另一方面长句真不是汉语强项,余光中先生那篇《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写字的都该用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文章。   吾生也晚,错过了理想主义的80年代,幸运的是赶上了bbs最热闹的一段。我们这一代要想长成正一点的人生,必须得在某个时刻遇到某人某书某文,开始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读完大学,仍然在权威与经典的阴影下战战兢兢,从网络上读到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文章,不由有些害怕。然而正是这样的冲击,让我开始认真思考。子曰作君子儒勿作小人儒,我想第一步是不要成为精致的装睡的人。个人改良了社会土壤才能好点,民治气质养成不是一天可以完成,容忍异见同时不骑墙,才是自由主义的真义吧,读书人应有护道的自信与自觉。   古人将孔子尊为至圣先师,非常有道理。伦理秩序是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西方的革命把耶稣请出政坛,却没抛弃基督教的伦理,反观我们,把伦理秩序抛弃了,皇帝和特权阶层却以更为隐蔽的方式保留下来,天下观被狭隘的民族主义取代,之前的文化优越感和使命感荡然无存,重建道统任重道远,幸好我们还有陈寅恪这样的知识分子做榜样。   新时期的文章里,我最喜欢历史学方面的,新时代学人,醉心于新理论、新范式,对方法的关注多于问题本身,往往得荃忘鱼,各种时髦话语,最能蛊惑青年,问题是泡泡吹得再大再美,依然是个泡泡。书中所选史学文章,当为近年来最扎实见功力的。   我想如果民国学人直接穿越到现在,看到近期言论悖谬之怪现状,一定会含泪忏悔的。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热兵器时代,人心相背枪杆子说了算。政治文明的标准是军队国家化,军队不应该是某个个人或集团的,李剑农分析北洋军阀和袁世凯非常到位,从袁世凯开始,金钱、枪炮成为政柄的后盾,知识分子论政有多大用?悲观者怨天尤人,然而就像足球比赛,面对强大的对手,积极跑动才能寻求机会,才能扯开空档,才有射门机会。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林夕为潘玮柏写的那首歌写到:   是谁抢走了我的麦克风   没关系我还有我的喉咙   是谁看扁了我没有观众   我自己第一个被感动   ——林夕《我的麦克风》    梁由之主编:《梦想与路径》,商务印书馆,2012     详情 发表于 2013-8-17 21:0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5 08:32 , Processed in 0.21726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