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日书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读完马生的这第二本文集。跟上一本《地下乡愁蓝调》不同的是,这本书更多了些对现场的描画,对热爱摇滚乐但无缘经历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件幸事。因为我们可以通过马生严谨精妙的文字准确的重现那些经典的现场,又有足够的空间想像和体会当时的那些震撼带来的狂喜。
  
  上次看《地下乡愁蓝调》是在北展门口的一个餐厅,我坐在落地窗前聚精会神,偶尔也能瞥见窗外路人好奇的打量。那天适逢范晓萱和100%的北京演唱会,我在开场前看完了最后一页,带着那些澎湃的想像激动又故作镇定的入场落座。
  
  当时自己的生活处于低迷状态,唯有躲进音乐寻找安全。当范晓萱一身白衣打扮成过去的自己慢慢出现,熟悉的《自言自语》第一句唱出,我不自觉的就泪流满面。
  旁边的女孩温柔的递来纸巾,给了我一个微笑,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再看我。那一刻,那份来自乐迷的理解,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那场演唱会,全场歌迷一直在热情的合唱,不停的鼓掌,不停的喊话给范晓萱加油。也得亏了北展场地不算大,大家齐乐融融,好像一个大家族的圣诞大party。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演唱会都这么完美。
  在北京生活的三年,我一共看过三场演唱会。但只有范晓萱的现场,乐迷的表现是令人欣慰的。
  
  夜愿世界巡演,北京站场地在海淀剧院。(当时只是陪好友姚爷去看的,但自此竟也迷恋了歌特好一阵子。)对于这么顶级的乐队,海淀剧院这样的小馆子着实委屈了他们。但也许因为歌特本就小众些,又容易引起过热的局面,夜愿这么做也是聪明。当天有云雀乐队做暖场,好不容易盼到该夜愿出场,却半个小时都不见人,舞台就一直开天窗。其实因为夜愿到各地都带着自己的调音师团队,正在现场再度调音。作为乐迷是应该很容易理解的。乐手也是为了达到完美的音响效果而已。可中国的观众一直在甩脏话:“你丫大牌了不起啊”“到底tmd唱不唱啊?”云云。
  
  当天的VIP区里基本全是外国乐迷,他们合唱,不停举起自制的旗帜,上面是夜愿的logo,歌特的各种图腾,不顾寒冷赤裸上身在台下飞而中国观众只是站在后面。我试图理解为,这种不热情是语言障碍造成的。但,在马生的回忆里,同样不通英语的东瀛乐迷对迪伦的热情却是叹为观止的。
  
  类似的情况,甚至是更糟的,发生在Michael Bolton在北展的演唱会上。Michael在台上用英语介绍团员和歌曲的时候,我旁边女生的男伴总要用流里流气的北京话用全场都能听见的分贝说道:“你丫说中文嘿,说中文!”“你说什么呐”
  我和前排的几个乐迷同时转过头去愤怒的盯着他,他却始终不肯闭嘴。我特想问问那个女生:跟这样的男人站在一起,你丢不丢人?
  
  就是这一种深深的忧虑。在看完了马生的书,跟一个这样饱满的资深乐迷在他的回忆里翱翔过之后无法抑制的忧虑—中国乐迷的教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建立。
  
  在这本书里,尤其是在“唱自己的歌”的部分,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在音乐文化构建的路上,台湾的土壤有多肥沃。而对比内地,总是有长长的叹息。
  
  是不是内地真的太大,人口太多,所以再也没有魔岩时代的辉煌,再也没有真正的摇滚乐迷,会像马生一样,这么不遗余力的站在乐迷文化建设的风口浪尖上。
  
  马生不是音乐人,但他是摇滚人。他一直清醒的在摇滚的路边看着往来的汹涌退却的潮水。他怀念并珍惜自己与音乐的从开始到现在。而我们也该庆幸,得此一个幸运的可爱的人儿,不吝惜与世界分享他的点点滴滴。
  但人总是贪心,我祈愿看到不久的将来,马生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做一些更有力道的事,实验一个“中国乐迷文化教养建设”的项目。
  
  最后,给犹豫是否将本书加入自己购书单的朋友:《地下乡愁蓝调》就像一部浪漫的摇滚乐发展史,各个时代的风格和摇滚英雄的形象在书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些怀旧的情感和青春的味道也够劲儿;而接下来的这本《昨日书》相比之下零散了些,更像是马生自己的纪念册,多了各个时代摇滚现场的描绘,文字也一如既往拿捏的好,爱怀旧的尤其是喜欢迪伦的老乐迷们当是会视为心头好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一)
  Good and bad,I define these terms
  Quite clear,no doubt,somehow.
  Ah,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ger than that now.
  ---My Back Pages,Bob Dylan,1964
  
  Yesterday, love was such an easy game to play,
  Now I need a place to hide aw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Yesterday,the Beatles,1965
  
  抒写昨日的岁月,不止是年岁增长的表现而已——营造一段距离,这距离,说近,细节好坏意义判断已远较当时模糊;若说远,那些往日幼稚笔迹却仍在手边,白纸黑字清晰可见,仿佛昨天才刚刚写下——这既近又远的距离,让一切显得那么舒心。
  
  我想马世芳先生与大多数的我们一样,相信昨天。
  纵使相信昨天,便容易落入回忆的圈套,前进的步伐被缚。但至少在一段平静的生活过后,我们可以将昨日拼贴,拼贴成让我们舒心的模样,往昔心中的漥碍便被逐渐抚平——I'm youger than that now.
  
  (二)
  作者上一部作品《地下乡愁蓝调》可算是一部主要讲述其青春期音乐故事的回忆散文集;而这部《昨日书》则更完整地呈现出其童年及其青春期过后至今的“昨日”状况,其中更不能忽视的,则是作者对青春期音乐偶像的更深层次的阐释——书中的文字,平实而质朴,没有高斗的姿态,却让我不禁仰望——要对列侬及他的一切了解多深,才可以抛开海量纷繁复杂的陈述,而重塑这尊“爱与和平”的雕像,把他摆在跟世间所有“搞砸了”的男人同样的地位,去爱他的伟大作品的同时,也“爱他的失败,他的不完整,及他搞砸的一切”;要对迪伦和他的一切了解有多深,才能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依靠对迪伦的共同热爱,而与日本乐迷结下无关国籍,无关年龄,无关性别的长久友谊……
  
  除此之外,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六、七十年代嬉皮世代的老摇滚中抬起头来,给予了台湾本土流行音乐很大的篇幅。
  
  由李双泽的“淡江事件”拉开历史篇章,再忆起陈达苍凉浑厚的《思想起》;到李泰祥、马兆骏、罗大佑、林生祥……作者带我们走上了一段“精神返乡”的旅途。
  
  如今,艺术形态越发多元,分众市场日趋零碎,人们走出家门、国门,开了眼界,走远了,却发现,所谓“家乡”,就在那里,却回不去了——我们与家乡失去了往昔无尽的相互关联,彼此难以再有凝聚的精神。
  
  于是,跟随作者回溯那段七、八十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返乡之旅”——听李宗盛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听林生祥“种树”,“种给离乡的人,种给路太宽的路面,种给归不得的心情……”——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慰藉,纵然这不是我们大陆流行音乐的历史,纵然如今历史前进的步伐无可逆转,踏上这段“精神返乡”之旅,也多少能让我们无尽野放的心停止扩张片刻,去听听家的呼唤,去辨辨家的方向……
  
  (三)
  马世芳先生常在书中数落自己的懒惰,然而在聆听音乐方面,他绝对是一个一等的“认真乐迷”,自称“文字工作者”而非“作家”的他用平白生动的语言介绍那些他心目中的好音乐,并讲述那些音乐故事,从不间断,从不厌倦。法国坎城唱片展归来,随他回来的不是作为台湾代表团参展的荣耀,而是“世界之大,只能敬畏俯首的无力感”……世界很大,我们总该用心聆听,就像詹宏志评价《地下乡愁蓝调》时说的:“马世芳仿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
  
  于是乎,翻开这本书,记忆会有些汹涌,心会有些紧缩。
  
  翻开这本书,属于昨日的乐音倾泻而出,时光倒流,当昨日突然来袭,你会变得年轻,还是衰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可能真的是一种私密的享受。
  
  马世芳的文字间努力的想要透露出自己的青春记忆里的欣喜,愤懑,激昂,惆怅,我能感受得到,就像在一堆沙石中慢慢渗出来的水。
  
  可,收起这本书,却知道自己终究只是站在旁边遥遥的触了一下,我的昨日里没有那份音乐带来的冲击。现在这个不懂音乐的身体,读这些纯粹是一番望梅止渴,我自知感受不到作者内心那种沉甸甸的东西。
  
  我的是什么呢?是穿越大街小巷,“郎情妾意”之类跑调情歌?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之类的“掏粪之曲”?是吧!
  
  买了他的两本书,只能让自己越读心越空。这堂课也许永远没有弥补的机会了。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22 17:15 , Processed in 0.0434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