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看书总是很慢,可是这本《平凡的世界》让我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完全让自己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为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感慨而落泪,忘记了尘世的喧嚣。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似心灵上的一次旅程,对自己的人生观,感情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放在现在社会应该要受到无数世人鄙夷,可是在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的自豪和美好,让我心生感叹:如果人生能有这样一次的爱恋足矣。还有金波金秀兄妹那无所畏惧的爱,少平姐姐那富有牺牲精神的爱……每个人物的感情都让人牵动。
  
         现在的社会已经物欲横流,很难找到一片净土,人们的信仰无外乎金钱、权利,而《平凡的世界》在成功的塑造人物的同时,更像一部史诗般的向我们呈现了中国改革之路的艰难,挣扎和成功。人的一生走过的路和国家一样,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是苦难是必须经历的东西,正因为苦难,才更衬托生活的美好;正因为苦难,才能造就辉煌。
  
         少平这个从穷苦小山村出来的农民,饱读诗书,有着不一样的精神世界,虽说故事最后他还是没有摆脱一个破相了的挖煤工人的形象,可是他的内心世界时无比的强大,他始终相信劳动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情,不想因为什么关系而走后门走捷径,他用自己坚实的肩膀,勤劳的双手造就了自己,朴实的心灵,强大的精神世界,虽然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却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的祖国,这个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振兴之路总是不平坦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开放30年的成绩如此卓越,正是有无数的如少平般勤劳肯干的劳动人民用双手和汗水创造出来的。
  
         “劳动最光荣”“吃水不忘挖井人”虽然我是80后,对中国困难的岁月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印象,正是这本书为我呈现出了一个立体的历史,知道了当今社会的来之不易。对比孙少平,我感到无比汗颜,吃不了苦、不爱劳动、家务都很少做、从来未为自己的生活拼搏过,所以造就我的精神世界十分脆弱,受不了一丝的打击和挫折。我懂得了,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精神强大的人任何事情都打不到的,就犹如信仰,那些物质的,虚化的东西,转瞬即逝,犹如流星,唯有精神永存,美好的品质永存!
  
        最后,愿祖国更美好,世界和平,我的世界永远春暖花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So由我来喷。
         现实类小说最大弊病在于其时代的局限性,一本现实类小说的终极成就在于其作者能否跨越这种限制,同时不失其味。平凡一文有相当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味道。这种模仿带给了其成功,也带来很多不足。
         思想上,我从来不反对劳动是人类的美德一说,要保持个人灵魂的高贵亦相当重要。可是,现今世界,当不幸、苦难、不合理来临之时,默然忍受或者仅仅找一个变通之法苟活,这种导向是不正确的,至少对大众来说。这种情况下的埋头劳动,或是所谓慎独,只能让吸血鬼吸的更加饱满,或者再造就一批无用的隐士。时代在变,我们应当对个人的权利有更深的认识,在做到严格律己的同时,应该对社会国家说I need more!
         情节上,结局太坑爹了吧。。尼玛非要把晓霞弄死?少安媳妇没惹你吧??青海的姑娘找不到我都不说了。。有必要?又有何意义?至此,我明白了,就有那么一种作者,写出完全可以无关主题的坑爹结尾,以折磨读者为快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01年。
     我读高一,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差不多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不论上课还是下课,语文课还是数学课,我都很少抬头,即便是班主任的课也是如此,晚自习后,我们宿舍总会有一点烛光在那摇曳到深夜,是的,那是本盗版书,错字满目,但情节上不差,那时候看到半夜经常会饿肚子,就在第二天在食堂打饭时多打一个馒头,于是后来的几个夜晚,我啃着馒头,“就着书”。。。
     不知怎么了,忽然又想起那些年的事情,还有人,那些年对未来迷茫的一塌糊涂,现在把过去的未来过程了现在,那现在的未来呢,人变了,书躺在老家的书柜里已经被我翻的没了书皮,也变了,但文字没变,精神的粮食还在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大学毕业那年,那个夏天的我们闷热,狂躁,彷徨,找工作的压力让我们许多人咬牙成长,在那段日子中,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力量,让我再苦再难也在坚持着。五年后的今天,社会在巨变,
  
  我现在需要去上班了还需要做网站的http://www.catonimaritime.com/
  感觉还麻烦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在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有一次和男朋友讨论书中的内容,从社会主义说起,说到很远很远,最后说到意见不合,大动肝火,然后吵着吵着就发现自己真的出了问题。
  
  我好像对大多数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我没有勇气坚持去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我无法在已知的情况下肯定它的价值,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好的可以变成坏的,坏的也能变成好的,我永远不能看到事情完整的那一面,既然如此,聪明的做法或许是永远不开始,不开始就不会犯错,不犯错就不需要承担错误。人生的意义在我看来也只能由死亡前终极一刻的心情决定,那我又何必辛苦的过人生。
  
  长久以来,在我潜意识中,一切都是围绕着“活着”,如果我可以死,那一切都不需要有意义了,连讨论“意义”本身的意义也没有。因为活着,所以只是活着,所以无所谓,所以逃避。
  
  直到最近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懦弱。我没有勇气像孙少平一样的去选择,因为选择意味我需要去决定命运,而我却没有胆量去承担后果。或许对于孙少平来说,他能选择的很少,但可能就是因为很少,他从不轻浮的想象未来,他有诗人一样的情怀,但他从未因为他不是诗人就放弃了生活。他拼命的干活,哪怕赚不了多少钱,他也心满意足,因为这是他的价值,他搬石块也好挖煤也好他都只当成是生活对他的磨难,而这磨难的背后,就是对一个人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除了你自己,无人知道,也无人会去衡量。他选择了,他坚持了,他付出了,生活就会告诉他一些道理,告诉他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继续活着。而我呢?我只会原地不动,自以为聪明的俯视着生活,嘲笑着所有为它而奋斗的人,殊不知,我只是在浪费着生活给予我的一切创造价值的机会,虚度光阴,虚度人生。
  
  我得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黑暗中,而我如同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人一一样,我需要在黑暗中找到光明,我永远不能在这找的过程中发掘出任何意义,只有当我找到了,我才能证实自己的努力,才能明白当年的我到底变成了谁,到底去了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红色年代的小说,说实在的我很欣赏孙少安对家人的那份爱和责任,一个人不管穷也好富也好还是怎么样都好,都不能忘了家人,因为活在这个世界就意味着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如果没有家人没有你爱的人,那么奋斗是为了什么,拼命为了什么。我倒不是很喜欢孙少平,虽然他是主角,但是即使他有文化有思想,能够勇敢的出来闯荡,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继续当矿工,而拒绝一个更好的机会,选择和一个已逝矿工的妻子在一起,可能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已经产生了感情,也许他只是同情那孩子和女人而已,但是感情这种是不仅仅只有同情而已,需要的是真的喜欢。可能我对这部小说读得还不够透彻,还有很多不懂,以后有机会再看多一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是在图书馆借回来看的,没有按照原书顺序读着下去。这是个遗憾,但能读上这么一本书,实在是上帝赐予我的幸运,感谢。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小小片段无一不感动着我:
  少安和润叶的恋情因为身份有别而被迫各自“抛弃”,少安娶回秀莲留润叶一个承受失恋的痛苦并久久不能释怀,她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向前瘫痪以后,勇敢负担起一个妻子的责任,无微不至的照顾向前,从而开始他们崭新的夫妻生活!同样秀莲不嫌弃贫穷的少安并帮助他照顾一家老小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或许有人说秀莲提出分家是不对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秀莲确实也是为了少安着想,而且在分家以后其实他们和父母一直也是相互扶持着的不是吗?两个小孩就是他们之间的桥梁。每一次在少安做出重要决定时都会先向父亲征求意见,这一点是可贵的!当然孙玉厚也一直默默的支持帮助着少安,这段父子情更是可贵。
  少平在念完书以后总是想着走到大城市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但是他并没有看不清乡村靠劳动奋斗的人们,他只是觉得他的生活方式应该和那些人的是不一样的,如此而已。他在黄原上努力做工不仅使自己独立的生活下去,还自觉负担起兰香的生活费用。他满足于体力劳动带给他的薪酬也从不看不起作为小工的自己。这一点我很喜欢,他是个很踏实的男子汉。我想这也是晓霞热烈爱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省报记者和挖煤工人的爱情,同样让人动容,同样让人感动。当看到晓霞因为救人而牺牲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时我好心痛,为什么洪水为什么上帝要那么残忍,要夺去这么一个美好的生命?还有为了救安锁子的生命而牺牲的王班长,为什么上帝要那么残忍?
  ……
  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想再看一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平凡也很伟大。不管是少安还是少平都很努力的活着。为了家人,也为了生存。像个爷们儿一样的活着。
        很喜欢书中一句话: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当向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我是不会忘记这本书在我生命当中的重量的,我也是乡下的孩子,体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我懂那份穿越时间的纯真和善意,清洁和廉明。故事不是空幻,不是捏造,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也是我们渴望的未来,时代在变,人们内心真正的美好是不会改变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读完、、、、、、我为一些人感到惋惜,为一些人感到可怜,为一些人感到欣慰、、、、、、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想,我们不该为命运所折服,应该向命运发起挑战,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这让我或多或少想起了《活着》、、、、、、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00:21 , Processed in 0.0489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