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军第一狙击手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9:2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军第一狙击手:一个美军海豹突击队员的生死狙击》内容简介:你了解美军海豹突击队吗?你知道海豹突击队里的狙击手都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吗?你知道狙击手在扣动扳机的瞬间,到底在想什么吗?作者克里斯凯尔,用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6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2 13:40:5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死在同袍的枪口下。战场上数次死里逃生,退伍后在靶场被有心理创伤的老兵射杀,大概是上帝收回了他在战场上的好运气吧。
  
  另:翻译太渣不忍直视,Humvee翻译成亨维吉普,译者你是有多缺乏常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17:27:1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看了作者在射击场被杀害才立刻买了这本书。你看,人死了,我们才会关心他活着时在想什么。就像《巴别塔之犬》,妻子在家自杀了,丈夫悲痛欲绝,万分不解,希望通过与天天陪伴妻子的狗狗对话了解太太生前的生活和痛苦。
       我想克里斯不到40岁的人生,应该没有这个遗憾了。
       这本书尽管文字略显稚嫩,却写尽了他最骄傲的一段人生。
        宗教里说,”凡動刀的,必死於刀下“。可是有时候,”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这句话来自于克里斯的战友莱恩,在战场因伤失明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逝世的海豹突击队员。
       的确如此,就像我们常说轮回,你不知道这辈子承担的这个角色是善是恶,仅仅看眼前太难下定论。最近读《以色列人》简直要把自己的心脏纠结得受不了,因为读巴勒斯坦在前,以色列在后,6000年的宗教史,你难以说明白这片土地到底归属于谁,怪只怪上苍安排了这残忍而没有尽头的争夺。如今读美军的顶尖狙击手描述如何通过暴力重组社会秩序,你很难判断这样是不是对的。
       只是到了最后,仍然忍不住为了莱恩和马克.李的离世痛哭不止,每一个灵魂都应该得到爱惜,我宁愿相信马克.李,那虔诚的基督徒,是去了天堂,上帝疼惜他在爱与屠杀之间的痛苦,替他做了选择。
       而一个战士,”情愿为国家和陌生人去死,而家人的痛苦和难题却永远只能独自承担“。
       无论如何,向这位伟大的狙击手致敬,还有他那深陷悲痛中的家人。
        ”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炸猛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废掉,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6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这个人死了,所以我买了这本书,这个人死在和平的环境里,对他的身份真是一种悲剧(如果不算讽刺的话),我在翻着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他妻子的一段话:“身在战场,克里斯写了好多封信,如果自己不幸牺牲,他想把这些信寄给我和儿子……但是重要的是人都死了,要信还有何用。如果真关心我们、爱我们,最好在活着的时候让我知道。想做就趁活着时做,别等死后再留下什么信之类的,对我来说,那些东西与废品无异。”
  他的妻子很希望他回家,所以最后他为了家庭,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做了逃兵”,谁能想到,他竟然死在了退役之后的和平环境里。
  对他的妻子来说,当这个恋恋不舍不愿意退伍的军人终于为了对家人的爱放弃了自己一直心爱的事业(毫无疑问是事业),当这场从第27页到第264页始终不曾中断过的争执最终有了结果,当最后他竟然死在一个最不该死去的环境中,她当时和现在的心情一定有着颠覆性的转变。
  如果知道最终是一死的结果,克里斯这样的人,一定更愿意死在战场上。在退伍之前,自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克里斯参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压力与战争的关系。带上头盔和特制的手套,玩电子游戏。当克里斯玩游戏时,心脏正常血压平稳,有激斗场面的时候,血压和心跳都会下降,而到了平静的时候,心跳频率却开始大幅度增加。——克里斯说这是因为军队训练让战场环境成为一种放松。
  所以当退役时不可避免的,这位美国最好的狙击手抑郁酗酒,生活黯然无光,直到一场车祸让他重新意识到生命和责任。
  克里斯退役后和朋友开了军事承包公司,同时他为孤独幸存者基金会里的战斗伤员和老兵进行帮助。他会带老兵到一些农场进行射击疗养,打猎散步。这是书中他故事的收梢,他说他很开心这样的生活。
  2013年2月2日,凯尔把25岁的退伍老兵埃迪·雷·劳思带到射击场,帮助他治疗创伤后应激性障碍,被其在背后射杀。
  这个结局就像一部电影在字幕出完之后再出现的反转型结局。
  这个结局大概可以叫做——宿命。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31 17:33:40 | 只看该作者
  1/17在亚马逊上面买书达到获赠指定书一本,我选了这本。
  
  2/4今天百度上、wiki上就有关于他已于2/2被战友枪击身亡的消息。
  
  怎么回事?
  
  是美国人太容易有战争心理创伤?还是对于心理创伤的报道和关注比我国早而且多?他是杀戮英雄,用射击训练的方法来治疗同伴的心里阴影是否妥当?
  
  中文版编者在序的末尾处的提点,其良苦用心或许在于希望读者能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枪手的自传,或许是引导读者学习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而须淡化其攻击性。
  
  自卫与攻击在许多层面是一个意思,都知道作者在世时候反对政府控枪的。
  
  他是怕弱者失去了自卫的“寸铁”?还是怕牛仔失去了心爱的“佩剑”?
  
  但是在那一刻,“啪”一声清脆而又熟悉的响声,让他失去了生命。
  
  一个枪手死于枪下,或许就是宿命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6:30 , Processed in 0.0476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