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异类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8:1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
      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5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21:50:02 | 只看该作者
      在同学的推荐下我有幸读了这本书。作为这一代的青年人,我和其他人一样渴望成功,可是又找不到通向成功的道路。以前也读了不少励志类的书,比如《羊皮卷》,《一生只做一件事》等等。这些书的内容大体上差不多,都是讲一些大道理,或者只是描述一些表面现象。比如:某某把一天的时间安排的多么的井然有序,某某是如何委婉的拒绝他人已达到专心于自己的事情云云。读了这些,我总是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我认为这些书中讲的道理和方法都对,也值得借鉴,但是这些方法并不是本质,不足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相反的,《异类》在通往本质的道路上无疑迈进了一大步。
      
      读完这本书可以总结出一个成功公式:成功=聪明的头脑+10000小时的练习+机遇+有利的文化影响。
      
      聪明的头脑我们人人都有。有的人可能会否认我的说法。是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毫不费力的学好数学,记住复杂的物理定律(其实学不好数学不一定是头脑不好)。但是有谁界定了聪明的范围了么?没有!因为聪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就像“快”、“高”、“大”一样是相对的。总有人比我们聪明,也总有人没我们聪明。所以,不要说自己没有聪明的头脑。
      
      人的知识、经验还有能力从生物学的角度讲都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而让神经元之间构成联系的唯一途径就是外界刺激。只有不断地刺激才能使神经元之间构成稳定的联系。所以,如果我们想在某一个学科或是领域里成为专家里手,那么我们就必须给予足够的时间刺激我们的大脑。书中的统计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这个时间大概是10000小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每天在目标方向上投入三个小时的有效时间,我们大概需要十年的时间。
      
      机遇不会自己到来,他需要我们自己出去寻找,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身边的世界其实充满了机会,有一些是我们看不见也抓不到的,有一些是我们看得见却抓不到的,有一些是我们抓得到但是却看不见的,还有一些是我们看得见也抓得到的。而最后这一部分又不一定适合我们。与其守株待兔不如走出去,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外面的人。这样我们的阅历和知识都会增长,我们发现适合自己的,看得见的也抓得住的机会的概率就会大得多不是么?
      
      这本书虽然读完了,但是对于成功的探索并没有终止,我也仍然在路上,也希望有想法的朋友们能积极地讨论下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0 06:59:41 | 只看该作者
      一般人们喜欢将成功归功于天才,但本书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成功。在后记中有很好的归纳:成功的人是历史、社会、机遇和祖辈传承的产物。
      有点类似于古语“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地利”这些不能依靠个人力量而产生的“东风”。
      
      书中的“天时地利”包括历史、社会、机遇和祖辈传承的产物等这些个能不能左右的东西。这些我们只能可遇不可求,只能祈祷自己能生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中。
      
      但我们不能将我们的失败全归功于这些不以人意志而转变的不可控因素上从而自我宽恕、安慰。毕竟任何年代总有成功者,我们要学习能够在通向成功道路上自我控制的因素,从而提高成功的概率。
      
      这些是我认为能够自我掌控的因素:
      
      1、认清自己
      后记有句话我很喜欢“有些人的成功当之无愧,有些人则不是;有些人依靠个人实力赚到钱,有些人却只是单凭运气——所有这些对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很关键。”只有认清自己,你才能辨别出自己所属的历史、文化、祖辈传承了什么给你,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传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有远见
      像书中的乔弗洛姆进入当下看似没有前途但未来很有前景的行业,很难说不是运气使得乔弗洛姆进入了充满前景但其他人不屑的领域。但如果你具有这样的远见,那么成功概率会提高很多。
      
      3、识别机会、抓住机会
      机会稍纵即逝,只有识别出好机会;并且牢牢抓住它,才能成功。有句话说“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上”,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有些机会不是我们能够创造的,它是大环境赋予我们的,这样看来识别机会,抓住机会更显重要。喜欢书中一句话“成功也不仅仅是我们努力的积累,相反,它更像是一件礼物。成功的人都是在机会出现时,有能力抓住它的人”。
      
      4、毅力、努力的优秀品质
      根据10000小时理论,成功者必须在这领域花费10000小时。这样毅力、努力等优秀品质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以上这些都是可以自我掌控的。上帝垂青有准备的人。当我们准备好这些,就等上帝给我一个舞台,然后走上去开始表演、获得掌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6 03:21:10 | 只看该作者
        异类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背景,出身的时代不同,或者说出身的时间,日期的不同而造成的。本书中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故事,来阐述异类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从曲棍球比赛人员表中 ,作者发现出身时间越接近可录取时间的选手,更有可能成为优秀或卓越的曲棍球选手。因为他们比那些其他月份的选手有更多的练习时间,更多的练习次数。从而引出了1万小时定律。
        其次又指出时代带给人们的意义,不同时代造就那个特殊时代的天才或人才。人们在不同时代做出的选择不同,或者说那个特殊时代给人造成的环境不同,而造就出不同的天分。
        最后通过作者自己家族的故事,来说明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家族社会背景,也会影响人的发展。
        因为一万小时定律而选择看这本书的,这本书中的故事是跟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对那些时代不了解,也不能很清楚的感受作者表达的意义。只能根据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来理解异类的产生原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6 15:39:43 | 只看该作者
      罗塞托之谜:
      长寿不是源自其他生活方式,而是源自community
      
      马太效应:
      曲棍球和棒球顶级运动员,他们的出生日期决定了他们在小时候就能被放大起初可能是微弱的优势。
      
      10000小时效应:
      练习10000个小时才是造就天才的通路。
      
      天才的烦恼:
      (上)少年时期的天才——在智商测试中得分远远高于其他人的人——并不见得成年后一定能做出世界瞩目的成就来。事实上,智商只要高于一个门槛阈值后,智商所引起的差异就不明显了。
      
      (下)成就事情光有智商远远不够。事实上,决定智商相似的少年天才们成年后成就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他们的家庭背景是否能提供给他们必要的社会合作能力以及其他的气质培养。
      
      乔·弗洛姆的三节课
      1. 弗洛姆并不是比别人聪明,而是在机遇到来之前,已经在一个被主流抛弃的领域默默磨练了20年技能。
      2. 时势造英雄:是否避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经济大萧条,决定了日后人们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高度。在经济大萧条时毕业,工作机会很少,就较难找到工作。而出生在人口低谷期的小孩,获得了更多机会如良好医疗资源、运动队、最好的大学等。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11:45 , Processed in 0.0454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