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书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外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3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37〕 B.Annenkov 伊·安宁科夫(P.l._UUMUYTN,1889—?),俄国版画家。一九二四年后,侨居德法等国。《奔流》第一卷第二期刊有他所作的高尔基和叶夫雷诺夫的画像。

  〔38〕 Maxim Gorky 玛克西姆·高尔基(M.[TRNYJZ,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捷耶夫》、《母亲》和自传体三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39〕 “R.S.F.S.R” 原画上是俄文字母 P.C.W.C.PeHoeRHN.意思是“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万岁”。

  〔40〕 N.Evreinov 尼·叶夫雷诺夫(H.H.cNRMZUTN,1879—),俄国戏剧家。十月革命后侨居法国,有《话剧之起源》、《俄国戏剧史》等。下文说的“演剧杂感”指鲁迅所译《生活的演剧化》,在《奔流》上署葛何德译

  〔41〕 立方派 即立体派,二十世纪初形成于法国的一种画派。

  它反对客观地描绘事物,主张用几何图形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作品构图怪诞。它是资产阶级艺术家漠视现实,走向极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

  〔42〕 画室 冯雪峰(1903—1976)的笔名,浙江义乌人,作家、文艺理论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成员之一。《新俄的演剧和跳舞》,日本拔曙萝撰,画室的译本一九二七年五月北新书局印行。

  〔43〕 指梅川所译高尔基的小说《一个秋夜》和鲁迅所译布哈林的《苏维埃联邦从Maxim Gorky期待着什么》。

  〔44〕 诺贝尔奖金 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A.B.Nobel,1833—1896)的遗产设立的奖金。分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种。

  〔45〕 Leov Tolstoy 列夫·托尔斯泰。Henrik Ibsen??嗬鹓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著有《玩偶之家》、《国民公敌》等。

  〔46〕 潘家洵 字介泉,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译有《易卜生戏剧集》等。

  〔47〕 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作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文科主任。《语丝》撰稿人之一。

  〔48〕 H.Ellis 艾利斯(1859—1939),又译霭理斯,英国心理学家、文艺评论家。G.Brandes,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评论家。E.Roberts(1886—1941),罗伯茨,美国作家。L.Aas,艾斯,挪威作家。有岛武郎(1878—1923),日本小说家。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3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49〕 青木正儿(1887—1964) 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京都大学教授。著有《中国近代戏曲史》等。

  〔50〕 《时事新报》 一九○七年十二月在上海创刊的日报。初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报纸,辛亥革命后,成为拥护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政客集团研究系的报纸。一九二七年后由史量才等接办。一九三五年为孔祥熙收买。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51〕 《终身大事》 胡适所作的以婚姻问题为题材的剧本,载一九一九年三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三号。下文的《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是梅兰芳所演的京剧。

  〔52〕 《Hedda Gabler》 《海得·加勃勒》(现译《海达·高布乐》),易卜生的剧本。译文连载于一九二八年三、四、五月《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三、四、五号。

  〔53〕 《易卜生号》 《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一九一八年六月第四卷第六号)。

  〔54〕 指梅川所译挪威L.Aas的《伊孛生的事迹》、郁达夫所译英国H.Ellis的《伊孛生论》、鲁迅所译日本有岛武郎的《伊孛生的工作态度》、林语堂所译丹麦G.Brandes的《Henrik Ibsen》以及梅川所译英国E.Roberts的《Henrik Ibsen》。

  〔55〕 《卢勃克和伊里纳的后来》 日本有岛武郎评论易卜生剧作《死人复活时》的文章,鲁迅译。载《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一号,后收入《壁下译丛》。卢勃克和伊里纳(现译鲁贝克和爱吕尼)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下文的“人”第一,“艺术底工作”第一呢?是易卜生通过这两个人物提出的问题。

  〔56〕 指《叛逆者——关于罗丹的考察》、《草之叶——关于惠特曼的考察》和《密莱礼赞》。金溟若译,总题为《叛逆者》。

  〔57〕 罗丹(A.Rodin,1840—1917) 法国雕塑家。主要作品有《青铜时代》、《思想者》、《加莱义民》等。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58〕 戈谛克的精神 指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初欧洲出现的戈特式艺术的独创精神。

  〔59〕 金君 即金溟若,浙江瑞安人。曾留学日本,当时在上海与董每戡合办时代书局。

  〔60〕 这段英语的译文是:《罗丹的艺术》六十四张复制品,路易斯·温堡伯作导,《现代丛书》第四十一本。价九十五美分,美国纽约波尼—拉夫拉特股份公司出版

  〔61〕 高村光太郎(1883—1956) 日本诗人、雕刻家。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3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Rodin》,《罗丹》。下文的Ars,拉丁文:艺术。

  〔62〕 Ivan Mestrovic 伊凡·美斯特罗维克(1883—196),南斯拉夫雕刻家。主要作品有斯特罗斯马哲主教纪念像、捷克斯洛伐克总统马萨里克像等

  〔63〕 Konenkov 柯宁科夫(C.T.nTUMUYTN,1874—1971),苏联雕刻家。主要作品有《石头战士》、《M.高尔基》、《i.l.巴甫洛夫院士》等。

  〔64〕 《她的故乡》 英国作家赫德森(H.Hudson,1841—1922)著,荒野从《世界名著》丛书(《World’s Classics》)之《现代英国散文选》(《Selected Modern Englsh Essays》)中出。

  〔65〕 G.Sampson 桑普森(1873—?),英国文学史家。S.A.Brooke,布鲁克(1832—1916),英国神学家、作家。《Primer of EnFgli-sh Literature》,《英国文学入门》。

  〔66〕 《Far Away and Long Ago》 《远离和久隔》。下文的《Green Mansions》,《绿色的邸宅》;《The Naturalist in La Plata》,《在拉蒲拉塔的博物学家》;《The Purple Land》,《紫色的土地》;《A Shepherd’s Life》,《牧羊人的生活》。

  〔67〕 《蔷薇》 克士译,载《奔流》第一卷第二期。P.Smith,史密斯(1865—1946),英国散文作家。著有《读莎士比亚作品札记》、《难忘的岁月》、《弥尔顿和他的现代评论》等。

  〔68〕 White 怀特(W.H.White,1831—1913),英国作家。

  著有《马克·卢瑟福特自传》、《日志中的篇章》等。下文中的Mark Ru-th?澹颍妫铮颍洌?砜薵卢瑟福特,是怀特的笔名。

  〔69〕 引文中的《College English Reading》,《高等学校英语读本》;《A Handful of Clay》,《一握泥土》;Henry Van Dyke,亨利·范·戴克(1852—1933),美国作家。

  〔70〕 指《迟暮》、《从深处》、《我恨不得杀却了伊》和《译A.SY-MONS一首》。在《奔流》目录上总署“石民制”。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4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71〕 Arthur Rackham 阿瑟·拉克哈姆(1867—1939)英国画家。他曾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格林童话》等书绘过插图。下文的《Csop’s Fables》,即《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奴隶伊索所作。

  〔72〕 《The Springtide of Life》 《生命的春潮》,诗集,英国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勃恩(A.C.Swinburne)一八八○年作。

  下文所说“就是这一篇”,指《儿童的将来》,梅川译。

  〔73〕 R.Dufy 杜飞(1877—1953),法国画家。主要作品有《巴黎的花园》、《尼斯的海滨俱乐部》等。曾为阿坡里耐尔的《禽虫吟》作插画。

  〔74〕 L.Pichon 比雄,法国作家。下面引文中的G.Apol-linaire,阿坡里耐尔(1880—1918),法国诗人、作家。《Le Bestiaire au Corte′ge d’Orphe′e》,《禽虫吟》,又译《奥尔菲的扈从》。

  〔75〕 Deplanch 德普兰奇,法国的一个出版社。

  〔76〕 堀口大学(1892—?) 日本诗人、法国文学的研究者。他所译的《动物诗集》于一九二五年出版。鲁迅以“封余”的笔名转译了其中的《跳蚤》一诗。

  〔77〕 指拾谷虹儿为他自己的诗《坦波林之歌》(有鲁迅译本)所作的插图。

  〔78〕 Ch.Sarolea 萨洛利亚(1870—1953),英国学者。著有《俄国革命》、《苏联印象记》等。他的《托尔斯泰传》曾由张邦铭、郑阳和用文言合译,一九二○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

  〔79〕 《托尔斯泰研究》 刘大杰著,一九二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80〕 列夫·托尔斯泰于一八五六年曾试图解放自己领地的农奴,在一九一○年离出走时写的遗嘱中又决定将世袭领地让给家乡的农民。一九○四年日俄战争期间,他曾给俄国沙皇和日本天皇写信,反对战争

  〔81〕 “灵魂的战士”(Doukhobor) 俄国对反正教仪式派教徒的称呼。这一教派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叶的俄国,他们主张禁杀戮、禁残暴,并认为上帝的精神存在于人们的灵魂里,与教会的一切仪式无关。

  他们也信奉托尔斯泰的学说,拒绝服兵役,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一八八五年被逐出俄国,迁居加拿大等地。

  〔82〕 《回忆杂记》 指高尔基的《托尔斯泰回忆杂记》,郁达夫译。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4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83〕 Nekrassov 涅克拉索夫。参看本卷第107页注〔7〕。

  〔84〕 井田孝平(1879—1936) 日本天理大学俄语教授。他所译的《最新露西亚文学研究》,苏联李沃夫—罗加切夫斯基著,鲁迅重译了其中的《托尔斯泰》一章。

  〔85〕 Korolienko 柯罗连科(B.[.nTRTKMUYT,1853—1921),俄国作家。

  〔86〕 A.Lunacharski的讲演 指卢那察尔斯基一九二四年在莫斯科的讲演《托尔斯泰和马克思》,鲁迅据日本经田常三郎的译文重译。

  〔87〕 “少数党” XMULDMNJY(孟什维克)的意译。

  〔88〕 “卑污的说教者” 创造社成员冯乃超在《文化批判》创刊号(一九二八年一月)发表的《艺术与社会生活》中说:“鲁迅这位老生——若许我用文学的表现——是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他反映的只是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的悲哀,无聊赖地跟他弟弟说几句人道主义的美丽的说话。隐遁主义!好在他不效L.Tolstoy变作卑污的说教人。”

  〔89〕 Lvov—Rogachevski 李沃夫—罗加切夫斯基(B.Q.\H]MNIYJZ,1874—1930),苏联文学评论家。著有《近代俄国文学史概要》、《安德烈夫论》等。

  〔90〕 卢梭(J.J.Rousseau,1712—1778),一译卢骚,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等。

  〔91〕 Plekhanov 普列汉诺夫([.G.lKMpHUTN,1856—1918),俄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后来成为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首领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艺术论》等。《Karl Marx和Leo Tolstoi》,《卡尔·马克思和列夫·托尔斯泰》。

  〔92〕 札思律支(G.i.EHIjKJ],1849—1919) 通译查苏利奇,女,国孟什维克首领之一

  〔93〕 “根本不懂唯物史观” 杜荃(郭沫若)在《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九二八年八月)发表的《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中的话:“我读了他那篇随感录(按指《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以后我得了三个判断:第一,鲁迅的时代在资本主义以前(PraCs=KapiFtalistisch),更简切的说,他还是一个封建余孽。第二,他连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ürgerliche Ideologie)都还不曾确实的把握。所以第三,不消说他是根本不了解辩证法的唯物论。”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4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94〕 小泉八云(1850—1904) 日本文艺评论家、小说家。原名拉夫卡迪奥·海恩(Lafcadio Hearn),生于希腊,后入日本籍,改名小泉八云。任东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讲师。著有《陌生日本的一瞥》、《试论日本》等。下文所说的三篇讲义,指他关于托尔斯泰的三篇文章:《艺术论》、《复活》、《求道心》

  〔95〕 “到民间去” 这原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派别“民粹派”提出的口号。在五四运动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知识界有一定的影响。

  〔96〕 成仿吾 湖南新化人,文学评论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他在《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九期(一九二八年二月)发表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一文第六节“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团结起来”中说:

  “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把你的背对向那将被‘奥伏赫变’的阶级,开步走,向那龌龊的农工大众!以明了的意识努力你的工作,驱逐资产阶级的‘意德沃罗基’在大众中的流毒与影响获得大众,不断地给他们以勇气,维持他们的自信!”

  〔97〕 王独清(1898—1940) 陕西西安人,创造社成员。曾任广东大学教授,后堕落为托洛茨基分子。他在《我们》月刊创刊号(一九二八年五月)的《祝词》中说:“现在我们的文学还不能与普罗列搭利亚特接触,这是无容讳饰,但是我们第一步的工程却是很容易办到:

  便是唤醒一般‘知识阶级’”。印贴利更追亚,俄语iUVMKKkMUeJ\的音译,即知识分子。

  〔98〕 修善寺温泉浴场 日本北部伊豆半岛的一个休养场所。成仿吾于一九二八年夏曾到过这里。

  〔99〕 Maiski 马伊斯基(XHZIYJZ,1884—?),曾任苏联驻日本代大使。一九二八年九月十五日他在东京托尔斯泰纪念会上发表讲演,题为《托尔斯泰》,鲁迅的译文载《奔流》第一卷第七期

  〔100〕 《马克思主义者之所见的托尔斯泰》 日本国际文化研究所编译,一九二八年东京丛文阁出版。

  〔101〕 “为艺术的艺术”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戈蒂叶(T.Gautier)提出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观点(见小说《莫班小姐》序)。它认为艺术可以超越一切功利而存在,创作的目的就在于艺术作品的本身,与社会政治无关。

  〔102〕 《托尔斯泰自己的事情》 托尔斯泰的长子L.L.bTKIVTZ(1869-1945)作,赵景深译。下文所引的一段英文,赵译为“他向医生说:‘我所有的安排,都得取消。’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4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103〕 指藏原惟人的《访革命后的托尔斯泰故乡记》,许霞(许广平)译。Iasnaia Poliana,雅斯纳雅·波良纳,托尔斯泰的故乡。

  〔104〕 J.Drinkwater 杜林克华特(1882—1937),英国作家、文艺评论家。《The Outline of Literature》,《文学大纲》。

  〔105〕 《Sphere》 《环球》。英国作家、新闻工作者肖特(C.K.Shorter,1857—1926)于一九○○年创办的一种新闻周刊。下文的Julius Hart 尤利乌斯·哈特(1859—1930),德国作家、文学评论家。

  〔106〕 Riepin 列宾(i.E.qMFJU,1844—1930),俄国画家。

  他的作品标志着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主要作品有《伏尔加河纤夫》、《临刑前拒绝忏悔》等。

  〔107〕 谑画(Caricature) 即漫画。

  〔108〕 Dostoievski 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参看本书《〈穷人〉小引》及其注〔2〕。

  〔109〕 《无轨列车》 文艺性半月刊。一九二八年九月创刊,上海第一线书店编辑发行,共出八期。第五期译载了保尔·雪华的《由托尔斯泰家里寄——百年祭通讯》一文

  〔110〕 读卖新闻 日本有较大影响的报纸之一,刊于一八七四年十一月

  〔111〕 Esenin 叶遂宁,俄国诗人。他是托尔斯泰的孙女婿。参看本卷第121页注〔13〕。

  〔112〕 《日露艺术》 一九二五年创刊于东京,日露艺术协会发行。

  〔113〕 赵景深 四川宜宾人,文学研究会成员。当时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文学周报》主编。下面引文中的Anna Stannard,安娜·斯坦纳德。《AnnaKarenina》,《安娜·卡列尼娜》。P.E.N.会,国际笔会。Galsworthy,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作家。Stendhal,司汤达(1783—1842),法国作家。Balzac,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Flaubert,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Maupassant,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Mirbeau,米尔博(1850—1917),法国作家。M.Bienstock,宾斯妥克,法国作家。Euge′ne Melchior de Vogüe,欧仁·梅尔基奥尔·德·弗居耶(1843—1910),法国文学评论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4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家。M.Rappoport,拉拍波特(1865—?),法国新闻记者,曾任法共中央委员。

  〔114〕 《文学周报》 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一九二一年五月在上海创刊,原名《文学旬刊》,是《时事新报》副刊之一,郑振铎等主编。一九二三年七月改名《文学》(周刊),一九二五年改名《文学周报》,独立发行,一九二九年六月停刊,先后约出四百期。一九二八年九月该刊曾出《托尔斯泰百年纪念专号》。《文化战线》,周刊,上海现代文化社编辑,一九二八年五月创刊。

  〔115〕 指小泉八云的《十九前半世纪英国的小说》,侍桁译,连载于《奔流》第一卷第八、九、十期。

  〔116〕 伊发尔(Ivanov) 应作伊文(A.A.iNJU,1885—1942),苏联文学家。当时在北京大学教授法文、俄文,曾将《儒林外史》的一部分和彭湃的《红色的海丰》和《彭湃手记》等书译成俄文。

  铁捷克,即特烈捷雅柯夫(C.M.bRMVL\YTN,1892—1939),苏联作家,在北京大学教授俄文

  〔117〕 《十二个》 苏联勃洛克(1880—1921)的长诗,胡?译,鲁迅写有《后记》(收入《集外集拾遗》),一九二六年北新书局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

  〔118〕 Sologub 梭罗古勃(W.n.`TKT\jd,1863—1927),国作家。作品多写颓废变态心理,充满悲观情绪,歌颂死亡。著有长篇小说《小鬼》、《死人的魔力》等。下文说译载了他的一篇短篇,指《饥饿的光芒》,蓬子译

  〔119〕 《炸弹和征鸟》 长篇小说,白薇作。连载于《奔流》第一卷第六期至第二卷第四期。

  〔120〕 这是郑伯奇的话。参看《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第五节。

  〔121〕 王羲之(321—379)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文学家、书法家。

  〔122〕 乌托邦 拉丁文Utopia的音译。源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汤姆士·尔在一五一六年所作的小说《乌托邦》。作者描写了一个称作“乌托邦”的社会组织,寄托着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由此“乌托邦”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

  〔123〕 孙用的译诗即莱蒙托夫的《帆》、《天使》、《我出来》、《三棵棕榈树》。下面引文中的《Ismail-Bey》,《伊思迈尔总督》。

  〔124〕 郁达夫在所译《托尔斯泰回忆杂记》的附记中说:“当高尔基在意大利听到托尔斯泰的出奔及死去的时候,写给他友人的一封未完的信,在这信里于悲悼痛哭之余,又加了许多颂词及当他和托尔斯泰在一道的时候的追忆杂事进去。但这一封信,现在拟暂且不译它。”这信即一九一○年写给柯罗连科的《一封信》。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4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125〕 E.Dowden 道登(1843—1913),爱尔兰文学评论家。

  著有《文学研究》、《莎士比亚初阶》、《雪莱传》等。这里所说的论文指他的《法国文评》,语堂译,连载于《奔流》第二卷第一、二期。

  〔126〕 野口米次郎(1875—1947) 日本诗人。著有《夏云》、《站在山上》、《日本诗歌论》等。

  〔127〕 Yeats 叶芝(1865—1939),爱尔兰戏剧家、诗人。著有剧本《心愿之乡》,诗集《莪辛漫游记》等。Synge,沁孤(1871—1909),爱尔兰剧作家。著有剧本《骑马下海的人》、《西域的健儿》等。

  〔128〕 Dante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神曲》、《新生》。Pushkin,普希金(A.C.ljGYJU,1799—1837),俄国诗人。著有《寄西伯利亚囚徒》、《茨冈》、《欧根·奥涅金》等。

  〔129〕 指五色旗,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华民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

  〔130〕 “少年威德” 威德,通译维特,德国歌德(1749—1832)著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要人物。

  〔131〕 “突变” 这是当时创造社一些人提倡革命文学时的一种说法。如石厚生(成仿吾)在《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一九二八年五月)发表的《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中说:“我们这次的前进,在我们自己只不过是当然的事,但是在素来与我背道而驰的人,这一定不免要说是‘突变’——这是不难理解的。”

  〔132〕 卷末的一篇指英国纳什(J.Nash)的《木刻的历史》,真吾译。Douglas Percy Bliss,道格拉斯·珀西·布利斯;《A History of Wood—Engraving》,《木刻史》。

  〔133〕 这两段英文的译文是:《现代木刻》,赫伯特·福斯特著,一九二四年伦雷恩出版公司出版,书价四十二先令。《当代国内外木刻》,萨拉蒙编撰,一九二七年伦敦摄影有限公司出版,书价七先令六便士。

  〔134〕 A.Mickiewicz 密茨凯维支,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青春颂》、《先人祭》和《塔杜施先生》等。《小说月报》第十七卷第十期(一九二六年十月)载有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十九世纪的波兰文学》一文,对密茨凯维支作了详细论述。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14:54:4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135〕 指《三个布德力斯》和《一个斯拉夫王》,孙用译。

  〔136〕 密茨凯维支纪念像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在巴黎阿尔马广场落成。法国布尔德尔(1861—1929)雕塑。《奔流》刊有这一雕像的全景和细部照片四幅。

  〔137〕 《青春的赞颂》 即《青春颂》,石心译。

  〔138〕 I.Matsa 马察(1893—?),匈牙利文艺评论家。一九一九年匈牙利革命失败后流亡苏联。著有《现代欧洲的艺术》、《西欧文学与无产阶级》、《理论艺术学概论》等。下文的《艺术及文学的诸流派》,雪峰译,题为《现代欧洲艺术及文学诸流派》,连载于《奔流》第二卷第四、第五期。

  〔139〕 “打发” 成仿吾在《文化批判》第二号(一九二八年二月)发表的《打发他们去》一文中的用语:“把一切封建思想,布尔乔亚的根性与他们的代言者清查出来,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评价,替他们打包,打发他们去。”

  〔140〕 察尔斯基的原话是:“艺术家的伟大的主人翁——那是广告家,艺术作品的贩卖者—最近也明白而且嗅到了这方面的事,他们不但买卖有名的名氏和伪造物,并喜欢制造新的名氏起来了。在什么地方的楼顶房里住着的人,他——说得好,是病底地强于自爱的不遇的人,说得坏,是骗子。”(见鲁迅译《文艺与批评·今日的艺术与明日的艺术》

  〔141〕 高长虹 山西盂县人,狂飙社主要成员之一,是当时思想上带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青年作者。

  〔142〕 ? 方善境的署名符号。

  〔143〕 《美育》 即《美育杂志》,不定期刊物,李金?、屐妲编辑。一九二八年一月创刊于上海,一九二九年十月出至第三期停刊,后于一九三七年一月在广州复刊。

  〔144〕 《朝花旬刊》 朝花社继《朝花周刊》后出版的文艺旬刊,鲁迅、柔石合编。参看本卷第331页注〔2〕。

  〔145〕 《子见南子》 林语堂所作的独幕剧,发表于《奔流》第一卷第六期。一九二九年六月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公演此剧时,当地孔氏族人以“公然侮辱宗祖孔子”为由,联名向教育部提出控告,结果该校校长被调职。参看《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子见南子〉》

  〔146〕 这里说的“鸟瞰”,指赵景深从一九二七年六月起,陆续在《小说月报》、《文学周报》上发表的介绍世界文学概况的文章。

  〔147〕 《彼得斐行状》 奥地利奥尔佛雷德·德涅尔斯作,白莽译。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9:53 , Processed in 0.21260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