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种族简史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3:1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在《美国种族简史》一书中,用大量的史实、数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个种族在美国的奋斗史、文化史,包括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犹太人、华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众所周知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89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5 04:07:33 | 只看该作者
      (一)内容简介
      作者在《美国种族简史》一书中,用大量的史实、数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个种族在美国的奋斗史、文化史,包括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犹太人、华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各个种族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其本国固有的特质。和其他种族比起来,这些固有的性质也使其在众多种族共存的环境中凸显出来。肯远离祖籍国来到美国的人们,和他们周围的人相比,更具有进取心,在面对困境时更主动,因此凸现出来的种族特点就更加明显。虽然个性或者思考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处的阶级,但是依然呈现出很多通用的成功必备的品质,比如重视教育、勤奋、积极、重视经验的传递,这适用于所有的行业。
      
      在美国,种族成功的唯一出路是将自身传统优势发挥到极致,并坚持不懈地适应和改进。今天美国最富有的犹太人和日本人,无一不是这个经验的充分实践者。
      
      本书1981年在美国出版,至今已30年。美国种族史具有超出种族本身的内涵,书中翔实的数据资料、对种族特点的分析和观点直到现在仍不过时,并且对于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个人感受
      其实,说来惭愧,在和其他书友交流的时候,别人挑出的“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的土地没收问题”以及“明清时代的堂会发展状况”的疑问,自己都没能好好从书中发现。看来还是学识尚浅。
      
      给我的感觉,《美国种族简史》就是一部“机会与现实”的悲喜交集的故事集。
      
      套用书中的一段话: 从长远观点看,确实证明美国是从意大利来到这里的那些人的机会之邦。但是把机会变成现实,也的确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并具备持久的毅力。某些早期的意大利移民用他们的双手获得了新生,当他们举起自己的双手说“美国就在这儿,这就是美国”时,他们对此已作出了最好的总结。
      
      虽然没看过那据说单是一段话就有好几种不同修辞的英文原文,但单就沈宗美老先生的中文译文版本来说,翻译的很好,很多语言真正做到了“美”,体现到了中文的美丽。
      
      回顾美国历史,那么多的人由于各种原因赴美,成功的,失败的,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美国种族简史。前几天,刚有一条消息说“美国有一个州取消了黑人的选举权”,由此可见,过去的成功不代表现在,更不保证未来。作为“在违反其意志的情况下被强行带到美国来的唯一种族”,黑人从一个如此低的状况下把自己从苦难的深潭之中拉起来,但前途仍然需要继续奋斗。
      
      只有了解过去的美国,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在的美国。对于那些想移民美国的,或者只是简单的想看看“种族歧视或地区歧视”是啥情况的人,也可以看下这本书。
      
      书中很多“干货”,这是挂着《简史》之名的此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作者以“洲际”作为分类,介绍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美国移民,从起源到发展到现状,从各个种族原有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生活态度、工作能力、资金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同时介绍了各个种族到达美国后遭遇的一切,主要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进行入手。
      
      在书中,我们可以不止一次的看到,某些种族的后来者不仅会受到其他种族的欺负与压迫,更会受到同种族的已在美国扎根的同胞的冷眼相待,只因为那些先驱者担心后来者的不好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呢,世界永远是现实的。
      
      不管哪个种族,纵观历史,美国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给他们来进行翻身,即使是被贩卖为奴的黑奴,但美国的“自由社会”的道义以及设立的可以一定时间内赎身的现实性,还是挽救了黑奴。书中有一句话说的好,“进步的道路是坎坷的,双方都曾倒退过,也使用过暴力,但前进并为止步”(双方指美国人与黑人)。
      
      书中说到,“今天的美籍华人,在收入方面优于一般的美国人,职业地位也比较高,1/4的就业美籍华人是在科学和专业领域工作。......华人今天的成功,基本上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比别人多干活,并受过更多(也更良好)的教育”。现代的中国往美国的移民潮,也不断的在继承这样一个人员构成的传统,虽然其中不乏一些贪官污吏移民中国,但相信更多的是有一定专业技术的高级人员。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一直在强调,“教育”并不是各个移民种族崛起的“前提条件”,而是这个种族在经过自身努力,取得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之后,再进行教育的投资(当然,也有如犹太人和苏格兰—爱尔兰人这样的种族从一开始就重金投资于教育的),然后通过教育反过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实力等的再度提高。
      
      (三)书中摘录
      1、(P004)整体性和多样性的混合,不仅贯穿今日的美国社会,也贯穿着美国的历史。
      
      2、(P015)每一个种族的历史都是与众不同,但大家都收到类似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所在地区、抵达时间,以及他们带到美国来的技能和文化。
      
      3、(P027) 苏格兰—爱尔兰人尽管素以打斗和酗酒而恶名远扬,但他们也以到哪里就把教堂和学校建在哪里而著称于世。
      
      4、(P106)在某种意义上说,犹太人是美国成功故事的典型之作:在逆境中从一无所有都腰缠万贯。
      
      5、(P137)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人的崛起基本上并未借助于通常以为是必经之路的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职业。
      
      6、(P145)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大讽刺是,中国人在世界各国都能发财致富,但他们在国内却贫困不堪。
      
      7、(P166)日裔美国人的历史,是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移居美国的众多种族中,很少有像日本人那样坚定而执着地争取充当模范公民。
      
      8、(P295)在各个种族之间,最引人注目的差异,也许就是他们对待求知和自我提高的态度。
      
      9、(P312)美国种族史——说到底,也就是美国人民史,是一部由复杂种族和个人所组成的复杂集合体的历史。这部历史不是一出简单的道德戏剧。它是一个由许多相似模式和深刻区别所构成的故事,是一个由痛苦、自豪和成就所构成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说说,它是一个关于许多极不相同的传统的故事,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个以其许多面目出现的人类精神的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0 10:20:15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看完后我立刻想到前不久看过的《异类》,两本书的内容完全不同,但是构成其内容的那套思维很相似。我可以看到作者把问题解析成多个因子,用各种统计数据去填充这些因子,接着分析、综合得到各个问题的答案。所以有些数据是有交叉的,有些是完全独立的。
      这种思路对于我来说还是蛮新鲜的,所以好想看老外写得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因为数据很清楚,除了作者在作品中所呈现的结论,也可以自己根据其中的蛛丝马迹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30 22:50:0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感受
      给我的感觉,《美国种族简史》就是一部“机会与现实”的悲喜交集的故事集。
      
      套用书中的一段话: 从长远观点看,确实证明美国是从意大利来到这里的那些人的机会之邦。但是把机会变成现实,也的确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并具备持久的毅力。某些早期的意大利移民用他们的双手获得了新生,当他们举起自己的双手说“美国就在这儿,这就是美国”时,他们对此已作出了最好的总结。
      
      虽然没看过那据说单是一段话就有好几种不同修辞的英文原文,但单就沈宗美老先生的中文译文版本来说,翻译的很好,很多语言真正做到了“美”,体现到了中文的美丽。
      
      回顾美国历史,那么多的人由于各种原因赴美,成功的,失败的,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美国种族简史。前几天,刚有一条消息说“美国有一个州取消了黑人的选举权”,由此可见,过去的成功不代表现在,更不保证未来。作为“在违反其意志的情况下被强行带到美国来的唯一种族”,黑人从一个如此低的状况下把自己从苦难的深潭之中拉起来,但前途仍然需要继续奋斗。
      
      只有了解过去的美国,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在的美国。对于那些想移民美国的,或者只是简单的想看看“种族歧视或地区歧视”是啥情况的人,也可以看下这本书。
      
      书中很多“干货”,这是挂着《简史》之名的此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作者以“洲际”作为分类,介绍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美国移民,从起源到发展到现状,从各个种族原有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生活态度、工作能力、资金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同时介绍了各个种族到达美国后遭遇的一切,主要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进行入手。
      
      在书中,我们可以不止一次的看到,某些种族的后来者不仅会受到其他种族的欺负与压迫,更会受到同种族的已在美国扎根的同胞的冷眼相待,只因为那些先驱者担心后来者的不好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所以说呢,世界永远是现实的。
      
      不管哪个种族,纵观历史,美国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给他们来进行翻身,即使是被贩卖为奴的黑奴,但美国的“自由社会”的道义以及设立的可以一定时间内赎身的现实性,还是挽救了黑奴。书中有一句话说的好,“进步的道路是坎坷的,双方都曾倒退过,也使用过暴力,但前进并为止步”(双方指美国人与黑人)。
      
      书中说到,“今天的美籍华人,在收入方面优于一般的美国人,职业地位也比较高,1/4的就业美籍华人是在科学和专业领域工作。......华人今天的成功,基本上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比别人多干活,并受过更多(也更良好)的教育”。现代的中国往美国的移民潮,也不断的在继承这样一个人员构成的传统,虽然其中不乏一些贪官污吏移民中国,但相信更多的是有一定专业技术的高级人员。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一直在强调,“教育”并不是各个移民种族崛起的“前提条件”,而是这个种族在经过自身努力,取得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之后,再进行教育的投资(当然,也有如犹太人和苏格兰—爱尔兰人这样的种族从一开始就重金投资于教育的),然后通过教育反过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实力等的再度提高。
      
      
      
      (二)书中摘录
      1、(P004)整体性和多样性的混合,不仅贯穿今日的美国社会,也贯穿着美国的历史。
      
      2、(P015)每一个种族的历史都是与众不同,但大家都收到类似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所在地区、抵达时间,以及他们带到美国来的技能和文化。
      
      3、(P027) 苏格兰—爱尔兰人尽管素以打斗和酗酒而恶名远扬,但他们也以到哪里就把教堂和学校建在哪里而著称于世。
      
      4、(P106)在某种意义上说,犹太人是美国成功故事的典型之作:在逆境中从一无所有都腰缠万贯。
      
      5、(P137)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人的崛起基本上并未借助于通常以为是必经之路的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职业。
      
      6、(P145)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大讽刺是,中国人在世界各国都能发财致富,但他们在国内却贫困不堪。
      
      7、(P166)日裔美国人的历史,是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移居美国的众多种族中,很少有像日本人那样坚定而执着地争取充当模范公民。
      
      8、(P295)在各个种族之间,最引人注目的差异,也许就是他们对待求知和自我提高的态度。
      
      9、(P312)美国种族史——说到底,也就是美国人民史,是一部由复杂种族和个人所组成的复杂集合体的历史。这部历史不是一出简单的道德戏剧。它是一个由许多相似模式和深刻区别所构成的故事,是一个由痛苦、自豪和成就所构成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说说,它是一个关于许多极不相同的传统的故事,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个以其许多面目出现的人类精神的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6 14:28:04 | 只看该作者
      读到这本书,光是翻译就值得我大肆称道一番。也许是个人念书不行,所以不喜欢外国的书籍,最多能接受的就日本。因为翻译大多很晦涩,读起来没有设身处地的鲜活感。虽然硬着头皮读完一本好书之后会很有回味的余地,但是仍然没能提起多读外文书籍的兴趣,要不是语言限制,宁可直接读原文。就比如前段时间读的一本《公正》。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里面的长句子让我欲死欲仙啊!什么同位语的翻译更是直接用破折号代替,尼玛啊!但是这本书就很少那么生硬的翻译,全书比较灵活。要是有我这种情况的人推荐阅读这本。
      
      《美国种族简史》这本书的逻辑比较清晰,在收尾分别做了总起和总结,中间按大分类和小分类分别阐述。书中的大分类是按洲际来分,写了主要的移民来源: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小分类是对每个洲的突出民族进行详细描述。然后再对每个民族内大致按了移民背景、民族性格、前几代在美国状况、目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取得这些成绩可能的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比如爱尔兰人就是在被英国人欺压的情况下来到美国,期间又分了几次高潮期。因为爱尔兰长期被英国压制,所以在民族性格上比较暴戾,在刚到美国的时候是个惹人厌的角色,而且不怎么爱干净,甚至到了爱尔兰人在哪,那儿的美国人就会搬离这个地区的程度。而且因为很多人道美国后都没钱,又被排斥,只能做很低级、危险的工种。这些随着第二三代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出生才慢慢得到缓解。因为民族性格的原因,爱尔兰人因为口才好,所以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得到比较好的表现,但是在科学研究等方面却比较欠缺。
      
      有的时候,在每个民族的内部还有分类,比如爱尔兰人就分为了苏格兰-爱尔兰人和凯尔特-爱尔兰人。中国分成了普通的中国人(主要来自广东)和香港人。而这两种人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犹太人、意大利人等很多民族等都有内部划分的情况出现。
      
      来美的理由分为几种,比如爱尔兰人等是以难民身份为了逃难来到美国的,华人等很多国家的人是为了挣钱来到美国,有的挣了钱回去了有的则由于各种原因被留了下来。在选择性移民(来挣钱)和被非选择性移民的民族中,由于主动和被动的态度成分,所以适应美国的时间长短也各有不同。美国黑人的历史在美国众多种族中是非常特殊的。首先就是他们来美并不是以类似其他民族的自愿或者难民身份,而是作为奴隶被卖到美国来的。这种身份让他们在后续的时间里一直在为此斗争。所以“无论是哪个种族都不像黑人那样不得不从如此低下的起点赶上来,以便个他们的美国同胞携手并进”。但是黑人虽然算是非洲的移民,但是由于其达到美洲大陆时间很早,也几乎算是和美国历史一起成长的一个种族了。
      
      读完这本书有几个感慨:1、第一次产生想看看几十年、几百年后社会的样子的想法,不是看自己,不看后人,而只是这个丰富的社会会怎样发展,人性怎样发展。2、坚决不要轻易的移民,这是一个慎重的选择。“他们并未生活在过去的记忆中,但是过去一直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你的生理年纪并不是你背景的年岁,你的背景是整个悠悠华夏5000年的历史,一个全新社会的融入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所谓的成功人士很多还是回到中国来,而不是外面那个更广阔的平台。3、做研究调查很多都是以数据作为支撑,所以要学会利用数据,我应该努力学习对数据敏感啊。4、努力干事不会无果的,尼玛日本人和华人在美国就是靠自己勤奋的双手在美国站起来的!话说,日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真的很有共通性,对日本的研究说不定会对研究我们中国有些许帮助。
      
      各民族的大融合造就如今开放的美国。在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英血统)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的大多是来自各大洲的移民组成。每个民族文化背景、习俗的不同,让这个国家不得不去开放,不得不去平等。美国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各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作风,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美国人。如书上所说,到了现在,他们都是美国人,就是这样的他们成就了现在的美国。
      
      写书评的理由很功利,学习中。
      
      最后顺便吐槽,P97的倒数第三排最后一个字是不是错了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8 14:35:2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黑人的解放奴隶运动固然算得上是人类的进步。但解放后的黑人的命运并不像听上去的那么美好,他们在美国的土地上被解放,依旧是无家可归,无依无靠。他们没有经济基础,只有到手的既不能充饥也不能解渴的自由。不得不说,自由也是一件奢侈品。自由是文明的象征,为了穿上自由的华衣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但是穿上之后听到的真真实实的饥肠辘辘,也是不能忽视的。换做是你,你是愿意放弃自由,充当主人的家狗换得一日温饱;还是风餐露宿,借助自由探测未知的可果腹的食物?
      
      人类都不过是用生命来捍卫生存的可能性,你怎么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28 20:57:53 | 只看该作者
      在风帆船时代,越洋的客船旅费是移民在经济上
      承担不起的。他们只能挤在驶抵欧洲送货返美货
      船的空仓里来到美国。这就是说,只有那些与美
      国有大规模贸易关系地区的人,即北欧人和西欧人,才得以大批移居美国,而东欧人和南欧人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当时美国运往欧洲的货物,多属大批量的农产品,所以返程所载的进口货,却多属体积小得多的欧洲工业制品,所以返程时船上的仓位大量空闲。移民就挤在这种空闲仓位里临时凑合起来的座位上,缺乏足够的通风设备, 没有马桶,食物和饮水也是质次量少。海上航行的时间很长,前途难卜。时间可能需要一至三个月,完全取决于风向如何。航行时间越长,人们就会因为饮食不足而变得越来越衰弱,并有可能染上疾病,而在那种拥挤的船舱里,疾病一经传开即不可收拾。
      
      货船的航行路线,取决于贸易的模式。这就意味着移民没有对自己的目的地口岸进行选择的余地,船驶向哪个港口就在哪个上岸。譬如,爱尔兰人赴美乘的是从美国东北部地区运来木材后返美的船,因此美国东北部就是爱尔兰移民的登陆地点,因为船只返美时只在这一带停靠。德国人赴美则乘送棉花到勒阿弗尔并返回新奥尔良的货船,然后再在那些沿密西西比河上游河谷, 在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和密尔沃基这样一些城市
      定居下来。美国的啤酒酿造业就是由圣路易斯和密尔沃基俄德裔人开创的,巴德威泽牌啤酒的原产地就是圣路易斯,其他许多名牌啤酒则出自密尔沃基。
      
      初到美国时定居地区所处的经济状况是额外重要的。举例来说,在波士顿地区登岸的爱尔兰人,就发现该市对工人阶级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也没有其他什么机会。连大多数美国的工人阶级都因此而避开这个城市,但 19 世纪中叶爱尔兰人移民来美时,一下船恰恰就是波士顿,为此他们后来在经济上吃了好多年苦头。
      
      从风帆船到蒸汽船的更换,大大的改变了美国移民的格局,旅途时间从 30-90 天不等缩短到最多不超过十天,而且工人阶级在经济上也有能力买得起客船票,用不着再去乘货船。移民风格与贸易格局已经脱钩。这既改变了移民的数量,又改变了移民的来源。
      
      在 1882 年,87% 的移民来自北欧和西欧,但是 25 年之后,81% 的移民则来自南欧和东欧、斯拉夫人、犹太人及地中海沿岸的民族,首次变成了美国人口的重要成分。
      
      
      他们挤在质量最差的住房里——比今天贫民 窟的住房要糟糕得多,在那种生活条件下,疾病 易于传染,火灾易于蔓延,并滋生诸如暴力、酗 酒和犯罪等社会问题。地方公众对爱尔兰人的反 映也不妙,只要爱尔兰人搬到哪个街区,那里的 原有居民就会全部迁走。他们通通被认为是酒鬼, 动辄吵架,是无能之辈;在就业上他们也到处吃 闭门羹,形象地体现在这样一种招贴上:“本店 概不雇用爱尔兰人”。爱尔兰人好不容易找到的 都是别人认为是太吃力、太卑微、太肮脏,或太 危险的工作。他们生活的艰辛情况,可以用 19 世 纪有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你难得见到一个头发灰白的爱尔兰人”。他们的平均寿命是 40 岁。
      
      在爱尔兰人当中,甚至是鼎鼎大名的肯尼 迪家庭,当年发迹也是缓慢的。第一代肯尼迪于 1848 年由爱尔兰抵美,直到去世,一直是个劳工。 他的儿子有起色,家境转好,以至能将第三代肯 尼迪送去读大学。这位就是约瑟夫·肯尼迪,成 了大富翁,从而使得第四代的约翰·肯尼迪当上 总统,并在后来变成美国政治上一位悲剧性的传 奇式人物。
      
      定居在爱尔兰的英 国人已经没收了大部分土地,并出租其中一部分 给爱尔兰的佃户,从而掌握着爱尔兰的农业经济。
      
      在爱尔兰历史上,最触目惊心的事件之 一,乃是 1641 年的造反。先是有成千上万的新教 徒惨遭杀害,接着又有成千上万的爱尔兰天主教 徒被克伦威尔屠戮。在这场持续了十多年的交战 中,有 50 多万人——约占当时爱尔兰总人口的4/1——死于兵燹、饥荒和疾病。
      
      还有一种爱尔兰生活特点,它日后也将继 续影响他们移居美国之后的风气,那就是他们会 酿造世界上最佳的几种威士忌酒,而且经济状态 和社会气氛也确实为他们提供了必须饮酒的充分 理由。在 18 世纪,“当威士忌比面包还要便宜 时”,酗酒现象普遍存在于爱尔兰城乡居民之中。 当然,此前就已有人观察到爱尔兰存在着类似的 豪饮之风,后来美籍爱尔兰移民及其后代的海量 亦不逊色。
      
      这种 危机的高潮,发生在 1840 年代的大饥荒时期。国 际性的马铃薯歉收,于 1845 年波及爱尔兰,毁坏 了当年及其后连续几年的谷物。由于爱尔兰 1/4 的可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这场灾荒对爱尔兰 ——尤其是对爱尔兰的穷人——的影响,是毁灭 性的。有 100 万人死于饥饿或由饥饿引发的其他 疾病或时疫。更多的人逃离了。仅在 1840 年代中 期的短短几年里,大约共有 3/1 的爱尔兰人消失 了。到 1914 年,爱尔兰的人口只有 1840 的一半。
      
      虽然按爱尔兰本国的标准来衡量,爱尔兰 来美的移民不是最穷的,但按美国的标准来衡量, 他们可谓是一贫如洗。一般来说,他们付过越洋 旅费之后,身上一文不名,所以刚到美国时,就 只好在抵达口岸,主要是波士顿和纽约,凑合着 安顿下来,而且通常又住在码头附近。这些来自 爱尔兰的乡巴佬,一般都缺乏在大城市营生的任 何有用技能,对于城市生存要素也是一窍不通。 然而他们也有其长处:多数人操英语(爱尔兰方言盖尔语已在英国人统治之下消亡了),很可能有过半数的人是识字的,而且北美那一套盎格鲁撒克逊制度,与英国强加在他们的母国爱尔兰的制度如出一辙,他们对此早有领教。他们还在政治上培养起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并形成了一个由他们的天主教神父构成的可靠的社会和政治领导队伍。这些当初在母国曾和爱尔兰民众同甘苦共患难的宗教领袖人物,由于受到迫害而逼上梁山,获取了从世世俗组织工作的经验。更何况,在本土上受到异族压迫的爱尔兰人,是一个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民族。
      
      苏格兰—爱尔兰人
      
      在 1830 年代和 1840 年代的大饥荒之前, 来美的第一批爱尔兰移民,从主体上来讲,是定 居在北爱尔兰的具有苏格兰血统的新教徒。他们
      
      自称是苏格兰—爱尔兰人,以区别于后期来美的
      凯尔特移民。他们实际上在北美殖民地时代就向
      这里移居了,在人数上比后期的爱尔兰移民要少
      得多,但却包括许多具备较高技术的工人、小商
      和受过教育的人。然而基本上讲起来,这批移民
      家产有限,不少人是通过先签定卖身契约,答应
      到美后充当若干年奴工,以抵偿未来雇主或轮船
      公司预先垫支的旅费,才得以移美的
      
      寡妇最开始就是一个女佣。--当爱尔兰人在 1820 年代到达时,特别是在 1840 年代和 1850 年代大批移居美国时,他们是从城市行业阶梯的最低层干起的,男的干体力活,女的去当佣人。
      
      
      苏格兰—爱尔兰人尽管素以打斗和酗酒
      而恶名远扬,但他们也以到哪里就把教堂和学校
      建在那里而著称于世。教堂和学校这两大传统可
      以追溯到苏格兰,苏格兰是欧洲居民教育普及程
      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从爱尔兰带来的酗酒和斗殴恶习,在美国 一直难以根除。在 1850 年代,纽约逮捕的犯人一 半以上是爱尔兰人,一般都是因为酗酒和行为不 检,而不是因为有什么重大罪恶。
      
      1855 年纽约州的一次人口普查表明,在纽约市从业的 爱尔兰人有 1/4 是家庭佣人,另有 1/4 是体力劳 动者和其他种类的非熟练工人。在波士顿,2/3 的爱尔兰人不是非熟练工人就家庭佣人。类似的 就业情况也存在于密尔沃基、圣路易斯、底特律、 新奥尔良和其他大城市。当时没有哪个移民种族 像爱尔兰人这样集中在美国经济阶梯的最底层。
      
      就像当初在母国时一样,爱尔兰移民的贫 困和持家不俭,经常使他们在时运不佳时变得一无所有,只好靠慈善机构的施舍度日。在同一时期的纽约市,救济院里有 60%的人是在 爱尔兰出生的。直至 1906 年,穷汉、乞丐和住在 救济院里的人,其中爱尔兰裔的要比意大利裔的 来得多,尽管意大利移民来美在时间上要比爱尔 兰人晚一代人,且他们在 19 和 20 世纪之交的岁 月里,一般来说要比爱尔兰移民还穷呢。这两个国家在 文化上的类似区别,还表现在他们对待抛弃妻室 儿女的不同态度上。在 1840 年代,“人们会不约 而同地认定,凡孤儿皆是爱尔兰人后代”。直至 1914 年,住在曼哈顿西端的爱尔兰人家族,约有 半数之众是没有父亲的。意大利人当中就不存在 这种情形。
      
      爱尔兰人向其他地段搬迁时, 造成别的后果暂且不谈,首先就意味着带来了这 样一些可怕的传染病。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害怕与 爱尔兰移民做邻居,赶快搬家,住得远远的,这 决不是没有道理的。
      
      爱尔兰人在美国打响的第一炮是在政治 方面,其成就也最引人注目。在大城市,爱尔兰 后裔往往是最大的单一种族群,他们在选举时可 以借助手中大量的选票而确保其政治影响,这在 1830 年代就已初见端倪。当然,他们在政治上的 成功之处远不限于此,还包括在许多大城市里曾 连续几十年直接控制着市政机器,甚至在其他种 族进入这些城市并形成选民多数之后很久,依然 是爱尔兰人坐天下。在波士顿,从 1880 年代起, 爱尔兰后裔开始当选为市长。
      政治机器的目标就是追求权力所带来的
      油水——薪俸、受贿,以及将追随者和宠幸者安
      插到肥缺上。这些肥缺不仅包括高官显位,也涉
      及到低收入的人依然感到眼馋的许多并不怎么显 赫的职位,如警察、消防队员、文秘、小学教师, 还有在 19 世纪大体上都是通过委任而获职的市 政府职员。以 1855 年的纽约为例,该市近 40%的 警察是移民,移民中又有 3/4 是爱尔兰人。到 19 世纪末,美国各大主要城市的警察队伍和消防部 门都控制在爱尔兰裔手里。
      
      爱尔兰人在政治竞争中具备许多有利之 处。首先,他们有强烈的种族团结感,这一点可 以追溯到母国的历史,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在自 己的国土上受到异族的迫害。而犹太人和意大利 人则发生过许多内讧,这同样可以从他们过去多 少世纪以来在欧洲的经历中找到蛛丝马迹。其次, 爱尔兰人的有利之处还体现在他们来美要早上几
      
      十年,会讲英文,在政治觉悟和组织经验方面纵 属是秘密的,但却有悠久的历史。最后,在爱尔 兰的文化中,个人魅力和口齿伶俐是受到赏识的。 这两条,对于搞政治显然是巨大的资本,在器重 人品和口才的其他领域里,如法律、演出、工运、 新闻和布道,这两条也属不可或缺,而在所有这 些领域里,爱尔兰人也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爱尔兰人最内行的“生意,通常
      还是搞金融,如开办银行,这里强调个人素质,
      强调能协调利益冲突,还少不了政治的介入”。
      酒巴和沙龙也是需要善于和人打交道的行业,所
      以爱尔兰人在这方面的生意也做得蒸蒸日上。但
      大体上说来,“爱尔兰人在科学和发明领域里,
      实在乏善可陈”。
      
      
      与爱尔兰人发生过无 数次冲突的种族,其中有些与别的种族的关系, 相对来说就很融洽。例如,意大利人和犹太人一 般相处得颇为太平,然而他们谁都与爱尔兰人合 不来。美籍华人很少(甚至从未)攻击过其他种 族。黑人和爱尔兰人之间的历史仇恨可以一直追 溯到南北战争之前,那时自由的黑人少得可怜, 他们假期平白无故地去惹事,攻击人数众多的爱 尔兰人,那将无异于自杀。德国人有时确会向爱 尔兰人挑起冲突,但在其他一些场合,却有人观 察道:“德国人野餐时,爱尔兰流氓就会去捣蛋, 而他们这样胡闹经常是毫无道理的,仅仅是为了 寻开心,否则星期天就会闲得无聊。”
      
      
      
      寡妇的前夫就是个酒鬼--他们通通被认为是酒鬼, 动辄吵架,是无能之辈。
      
      
      寡妇多么能说,Nucky见她能和参议员谈笑风生很惊讶,后来在Nucky的怂恿下发表演讲替建筑商竞选市长拉票。--   
       在爱尔 兰的文化中,个人魅力和口齿伶俐是受到赏识的。 这两条,对于搞政治显然是巨大的资本,在器重 人品和口才的其他领域里,如法律、演出、工运、 新闻和布道,这两条也属不可或缺,而在所有这 些领域里,爱尔兰人也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虽然爱尔兰人缺乏做学问的传统,但却 向以善于词令见称。贫苦和未受教育的爱尔兰民 众,不管是在母国还是在美国,普遍地以表达能
      
      力强,会遣词用字而自豪,说他们是“伶牙俐齿” 也罢,警语大师也罢,或者“甜言蜜语”也罢, 总之是口若悬河,语惊四座。
      
      Nucky是许诺总统候选人新泽西的选票,以获得支持。爱尔兰人在美国打响的第一炮是在政治 方面,其成就也最引人注目。在大城市,爱尔兰 后裔往往是最大的单一种族群,他们在选举时可 以借助手中大量的选票而确保其政治影响,这在 1830 年代就已初见端倪。
      
      
      
      
      现在有 2,500 多万美国人具有德国血统。他们在 数量上仅次于英裔人,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种族群 的人口。美
      
      国的工业、教育、军事防卫、饮食和娱乐活动,
      在格调上无一不反映出美籍德国人的贡献和影
      响。连美国的语言都反映出这种影响,诸如幼儿
      园、熟食、牛肉香肠和汉堡包等词汇,都来自德
      文。德国的军事传统,给美国造就了若干名
      垂青史的将帅,其中包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美军打败过德国的两员虎
      将,即潘兴和艾森豪威尔。
      
      在世界上还没有德国这个国家的时候,相 当大的一部分德意志人就移居美国了。直到 1871 年,普鲁士、巴伐利亚、巴登、梅克伦堡、黑森
      
      和其他的日尔曼小国才由俾斯麦统一起来,建立 了德国。
      
      “宾夕法尼亚荷兰人(Pennsylvania Dutch)”由此而发端。此处的“荷兰人(Dutcn)” 这个词,实际上是由于美国人的发音之误所造成 的,把“德意志人(Deutsch)”读成了“荷兰人 (Dutcn)”。到 1745 年,宾夕法尼亚约有 45, 000 德裔。他们大多定居在当时的边境上,意在 能尽其微薄的财力获得廉价的土地。这样他们就
      
      易受印第安的袭击,特别是当时的殖民政府不太
      愿意提供防卫。政府基本上控制在安居于费城的
      那些教友派和平主义者的手里。
      
      经过几代人的时间之后, 德文慢慢地随之消失,但美籍德国人的不少文化 特征都变成了美国生活的一般特征。和圣诞树一 样,牛肉香肠、汉堡包和啤酒已成为美国生活方 式的必备之物。犹如其他许多具有种族特色的食 物一样,热狗也是德裔在美国的即兴之作(亦如 华裔的炒杂碎和炒面),而不是从故土直接进入
      
      的。在 19 世纪的辛辛那提,沿街叫卖的德裔食品 摊贩,把牛肉熏制的香肠往长条面包当中一夹, 就做出了后来风靡全美且脍炙人口的所谓热狗。 麦片粥也是 19 世纪一位德裔的杰作,虽说没有热 狗那样来得流行,恐怕同样也属家常便饭了。
      
      许多德国人带来了酿制啤酒所必备的 本领,德裔移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恰好就成了啤酒 消费的广大市场。他们对美国人酿制的啤酒感到 不满足国。密尔沃基在 19 世纪中期大致有 1/3 的
      
      人口属德裔,他们创办的啤酒厂在 1840 年代末开 始出现。和其他新开张的企业一样,德国人的啤 酒厂初创时在经费方面遇到过困难。但到 1860 年 代,德国人在密尔沃基办的啤酒厂,有好几家闯 出了成功的路子,名牌货就有派布斯特、施利茨、 布拉茨以及米勒。圣路易斯市及其周围地区也聚 居着大批的德国人,为另一家德国酿酒厂的创办 提供了市场,老板是安霍伊泽—布希,他们生产 的是巴德威泽牌啤酒。
      
      教育是德国人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另一 个领域。美国教育机构的形成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幼儿园和大学,皆由日尔曼人首创于欧洲。德意 志移民的美国办起了第一批幼儿园。他们于 1855 年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上所设立的那所幼儿 园,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在 1873 年,圣 路易斯市在美国首次把幼儿纳入该地区的公立教 育体系。圣路易斯是德国人集居的一个中心,该 地早期的幼儿师资几乎全是德裔。德国人还曾卖 力地在美国学校里推广体育课程和职业教育。
      
      犹太:
      在农村和边疆地区,人们寂寞得发慌,来个串乡
      的犹太货郎那是大受欢迎的。这种体验和犹太人
      在欧洲的经历适成鲜明的对比。以前也曾有美国
      佬当货郎的,所以美国人习惯于向那些走街串巷
      送货上门的小商贩买些针头线脑、梳子剪刀一类
      的日用杂品。
      德裔犹太人货郎,开始时一般都是背着个大货包
      徒步而行,后来才有买卖做得不错的人驾起了马
      车。有些货郎最后定居下来,在当地开店。许多
      犹太豪门巨富都是在美国当货郎发家的,例如洛
      根海姆家族、金贝尔家族和阿尔特曼家族等
      
      意大利:
      在
      地理上,该国被亚平宁山脉一分为二,形成了许
      多相互隔绝的山谷,而西西里和撒丁则是两大岛
      屿。
      在意大利南部,可耕地少而零散,致 使许多村社相互阻隔——这反过来又加剧了语言 和其他文化方面的差距。此外,这里也很少有可 为贸易和交通提供舟楫之便的长江大河。在向美 国进行大量移民的时代,诸如广播、铁路和航空 这类现代旅行和通讯工具,在意大利南部尚未出 现,或者说尚未起到显著的作用。及至 20 世纪中 期,意大利南部的某些村落仍然处在与世隔绝的 状态。
      意大利南部的气候和地形造成了该地
      的贫困。气温虽说相对还算适中,但降雨量偏低
      而且又集中在少数几个月份。作物生长季节恰是
      干旱的——“旱情可能持续六个月或更长”。雨
      季到来时,往往又是倾盆而下,造成水土流失。
      生长季节缺雨反过来又限制肥料的使用。丘陵地
      带的土质吸水性差,一旦下雨,势必形成湍急的
      水流,一泻千里;一度覆盖着意大利南部的浓密
      的森林被毁坏之后,既加剧了水土流失,又使沟
      壑、池塘积满死水,孳生疟疾。意大利在欧洲是
      疟疾闹得最凶的国家,而其南部又是本国受疟疾
      危害最烈的地区。疟疾除了直接造成痛苦和死亡
      之外,还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为土质最肥沃的
      低地同时也是疟疾最易感染的地方,故此农民和
      农业工作就住到山坡上,以避开夜里出来咬人的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这样一来,白天有不少时间
      就得花在下田和回家的路上,时常往返要走好几
      英里,实际干活的功夫没多少。
      意大利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既表现 在农业方面,也表现在工业方面。高山和丘陵占
      
      据了该国陆地面积的 75%。只有一半的国土属可 耕地,可耕地又大多集中在北部。在南部,高山 一直“绵亘到海外,所以可耕地只局限在山村周 围、高原和海岸边的平地”,而海岸边的平地一 般又都十分“狭窄”。不管是从质还是从量上来 看,意大利还缺乏冶炼钢铁——现代工业的支柱 ——所必需的煤和铁矿石。
      
      意大利文化复兴的硕果,是意大利北 部的产物,对南部的影响很小。哥伦布、但丁、 米开朗基罗和罗西尼都是北意大利人。意大利南 部的农民对罗马帝国的历史——“光荣归于罗 马”——也毫不会感到骄傲,因为他们的祖先在 那时长期沦为奴隶,罗马的光荣没他们的份。那 场由斯巴达率领 9 万奴隶举行的造反,就爆发在 意大利南部。多少世纪以来,这里还曾发生过无 数次的起义和反叛,但都被残酷地镇压下去,因 为当地人民团结不够,无法形成协调一致的区域 性运动。
      
      意大利北部可谓得天独厚,辅之以人 和。春天和夏天,当庄稼需水时,这里正值雨季。 北部有“好几条因阿尔卑斯山积雪融化而水量相 对较为稳定的河流”,这些河流“为工农业提供 了可观的水源和动力”。此外,至少在意大利人 大批向美国移民期间,北部还存在着“一个世界 上无与伦比、无出其右的灌溉体系”。说到意大 利北部的农业,那是“满田浓绿繁茂”,产出“各 色作物”。南部那种森林被毁和其他自然或人为 的灾害,在北部不太常见。
      
      南部意大利人长期保持着格外强大的 家庭纽带,以此作为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社会组 织。按照西方世界其他多数地区的准则来看,南 部意大利人对家庭的依附太过分了——超出了国 家、宗教和道义对个人的要求。感情、忠诚和道 德几乎只存在于家庭的范围之内。例如,意大利 的民族主义只对北部人才有重大意义,是他们在 19 世纪统一了意大利,也是他们在 20 世纪成了 墨索里尼的主要追随者。南部意大利人认为才教 会组织和自身有距离,甚至对它采取玩世不恭的
      
      态度。
      
      
      他们的文化观念,强调男女对家 庭所担负的重任。好汉并非匹夫,匹夫对个人逞 能,自找麻烦。譬如,偶而的争吵是应当避免的, 但严肃的战斗一定要进行到底,不容含糊。南部
      
      意大利人奉行的准则是,客气但坚定地警告对方
      不可轻举妄动,一旦对方置之不理,继续寻衅,
      则毫不留情地进行报复,这与爱尔兰人那种一触
      即跳、瞬息和好的风格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
      
      他们对饮酒也持同样严肃的态度。尽管 饮用葡萄酒的人很普遍,但是喝到失去自我控制 的酗酒程度却十分罕见,美籍意大利移民及其后 裔仍保持着这种适可而止的酒量。这种局面可能 是由意大利的土质和气候适合于生产酒性发作相 对较慢的葡萄酒,而爱尔兰的土质和气候适合于 酿制烈性酒的原因造成的。
      
      和在意大利南部的老家不一样,意大利 移民的妇女在美国也工作,但却几乎从不给人家 当女佣。这和不从事无专长职业就去当家佣的爱 尔兰裔妇女或黑人妇女的就业方式是有明显区别
      
      的。去做佣人并住在雇主家里——就像 19 世纪的 爱尔兰妇女那样,一方面违背南部意大利人的传 统,因为他们历来不让女人抛头露面,以杜绝发 生两性暧昧关系的任何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与南 部意大利人的家庭观念不相容,因为他们认为, 妇女是贤妻良母,照顾家庭是她们的天职。家庭 血汗工厂是解决既要就业又不离家门的一个折衷 办法。这种办法又使得孩子们从小就学着干活, 这是移植到美国来的南部意大利的另一生活特 征。哪一个移民种族也不像意大利人那样,常常 硬是让自己的子女辍学,留在家里干活或外出打 干,这是尽人皆知的。
      
      意大利移民的男子,倘若是单身,即便饿 着肚子也是“找到任何工作都愿干”。只有在家 眷迁来之后,他们才会在走投无路时去求助慈善 机构,以免老婆孩子跟着受罪。意大利移民全家 人被迫接受慈善施舍之日,也就是他们到了“奄 奄一息,贫病交迫”之时。此种对施舍坚辞不受 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前进似曾有所改变,特别是 在大萧条的 1930 年代实施大规模救济计划的时 候。但就是在今天,美籍意大利人仍保持着这一 与众不同的特点。
      
      作为一个移民种族,意大利人的犯罪率 是偏低的,而且他们所犯的罪一般都属赌博、斗 殴之类,而非盗窃、诈骗或武装抢劫一类的职业 犯罪活动。19 世纪的意大利移民,曾被描绘为“诚 实不亚于鲁莽”的人,就是说,别人不招惹他们, 他们一般是安分守己的;比起别人来,他们不太 会“捅娄子”。他们不像爱尔兰人那样动不动就 吵打得不亦乐乎,打架对南部意大利人来说,是 件了不得的大事。意大利移民身上常常带一把刀 或一杆枪,谁敢攻击他们,那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有人认为,他们在 19 世纪大批迁入移民居住地段 之后,那里的打斗事件就减少了。在爱尔兰人称 霸于移民集居的贫民窟时,无端殴打陌生人或向 过路人行窃,乃属司空见惯的事,然而一旦碰上 陌生人是个不肯让步而又手持尖刀的意大利人 时,搞这类欺侮行人的小动作就十分危险了。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意大利移民当中, 有一项特定的罪孽是不存在的。1890 年一项调查 发现,在纽约或费城,几乎没有“意大利妓女”。 正如美籍意大利人生活中的其他许许多多现象一 样,这一点同样反映出南部意大利的社会风气和 价值观念。
      
      家庭依然具有压倒一切的影响,仍是忠 诚的归宿。离婚、分居或抛弃妻室,在意大利人 当中仍属罕见,这与早先的爱尔兰人或 20 世纪的 黑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居家朴实无夸也仍旧是 美籍意大利人的风尚。此外,意大利人的家庭大 体上也还是父亲说了算,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具 体的事多由母亲作主,包括如何支配丈夫挣得的 大部分收入。
      
      美籍意大利人对接受正规教育是很迟 疑的,认为它威胁到家庭的价值观念,并使孩子 失去就业的机会,无法找工作赚点钱来贴补家用, 在经济上划不来。
      
      教父》一书的作者马里奥·普 佐本人就是意大利移民的第二代,他曾说过:
      
              母亲希望我能在铁路上找个
      书记员的差使。这是她的最高理想,达不到这一
      点她也是有思想准备的......她一字不识,在意大
      利时是个农民,相信只有贵族子弟才可能当上作
      家。
      
      
      美国宪法禁酒修正案付 诸实施之后,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大规模地膨胀起 来,而此时又适值意大利后裔大批投入了犯罪团 伙的行列。偷运私酒及违禁开设秘密的酒馆(通 常又和赌博或卖淫相勾结)成了赚大钱的生意, 而且也是竞争性极强的生意。意大利裔的犯罪头 目在这种暴虐而殊死的竞争中,具备两条足以决 定胜负的长处:一、他们在贩返私酒时能克制自 己,不致酗酒;二、正如家庭忠诚对一般意大利 社会生活是关键因素一样,他们在营运私酒时, 全家人也能守口如瓶,毫不走漏风声。从事一种 生死存亡的买卖,头脑清醒和家庭忠诚是两大格 外重要的条件。
      
      华人
      截至 1930 年,已有 800 多万中国人 离乡背井,迁 居各地。这些海外华人在民众极为 贫困的当地社会里,时常顺利地成为店主、商人 和银行老板,从而引起本土人对他们的忌恨,受 到政治迫害和零星的暴力骚扰,与 犹太人在欧洲 的长期遭遇如出一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移居美国的华人,绝大部分来 自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即广东省。而且,他们 的籍贯非常集中,多属广 东省 7 个地区之一的台 山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家里,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原来那批美籍华人的语言是 台山方言,类似广东语,但和中国通用的官话 相 去如此之远,以致互相难以沟通。尽管长期以来, 中国的书面语言是相同的,但口语的差别相当之
      
      大,存在着许多彼此互不相通的方言。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移居美 国的华人,一般说官话,从而在 他们自己和原有的在美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语言 隔阂。
      
      
      。虽然中国作为一个整体, 过去主要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国,但是广东 省的台山地 区却是一个多山而贫瘠的地方,没有 什么农业。那里的老百姓一般从事贸易,充当中 间人、推销员和商人。许多人到了香港,在那里 结识了欧洲人,并得知加利福尼 亚在 1849 年发 现金矿的消息。真可谓神差鬼使,由此而开始了 华人向美国的迁徒。
      
      来美 国的旅费尚可以待抵美后做苦工去垫付,但从美 国回国——是到欧洲路程的两倍多——则是一件 很困难的事。作为旅居者 来美的许多人,这样就 被永久地困在了美国。另一些本打算和家人在美 定居的人,现在既不能把家人带来,本人也无法 成为美国公民,真是进退两难。
      
      即便是在他们狭小的圈子里,华人仍然继续遭受 法律的骚扰。华人开办的或按中国方式经营的企 业,被课以特别税和附加费。例如,在 19 世纪的 旧金山,对那些不用轻便马车将洗好的衣服送还 顾客的洗衣店所征收的执照费,就要比一般的高 得多,而且,中国 人用扁担挑着篮子送衣服的方 式,也被认定是犯规行为。
      
      也许早期中国移民的最大悲剧,就是这个如此之 委身于家庭的民族,被剥夺了在美组成家庭的可 能性。1882 年,美国单方面地降低中国人移美的 数量,结果造成华 人两性比例失调,其程度之严 重,超过任何别的种族。1860 年,在美华人的男 女比例约为 20:1,到 1890 年更上升到 27:1。
      
      1950 年代末和 1960 年代初, 在肯塔基州莱克星顿吸毒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华 人,有 70%出生在中国,90%以上的人在美国的洗 衣店和餐馆里干活,60%的人年过五十。同期旧金 山华人的自杀率,是全国平均数的 3 倍,死者几 乎全部都是出生 在中国的华人。这只不过是美国 法律和歧视行为导致华人付出悲惨代价的一部分
      
      而已,这些法律和歧视行为使第一代华人几乎没 有任何办法在美发财致富,又无从回 到中国去和 亲人团聚。
      
      1945 年,新 通过的立法允许数量有限的中国移民来美,这些 措施减轻了性别比例的不平衡状况,使得这个注 重家庭的民族能过上比 较正常的家庭生活。大多 数新来的移民是女子"这些女子又多处在适婚的 年龄。短短几年,8,000 多名华人男子把妻子接 来美国。其中一些人经历了几十年的分 离之后而 重新团聚,时常相对无语,未料此生还能见面。
      
      甚至在本世纪 30 年代初,当大萧条达到 顶峰时, 也极少有华人接受联邦政府的失业救济。1933 年, 芝加哥的白人有 10%接受联邦就业救济,华人则 只有 4%。在纽约,白人接受这种援助的有 9%, 华 人却只有 1%。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大体相仿。一些 华人家庭协会在门厅放一桶米饭,以便挨饿的成 员前来自取他本人和家人所需的份量,并在他的 情况好转时再自 动送还一份。
      
      尽管曾经遭到美国历史上 任何移民都未曾遇到的 最严重的歧视和暴力,华 人还是上升到今天这样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他们被局限在狭小的就业范围之内,但他们 在这些行业中取得了成功,后来当机会终于 到来 时,他们又向别的领域扩展。华人今天的成功。 基本上取决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他们比别人 多干活,并受过更多(也更良好)的教育。
      
      日本
      1868 年发生的明治维新,标志着现代日 本的开端。日本人一个千百年封建闭塞之邦发展 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的国家,加入了国际上的 商业、文化交流和战争。日本的孤立状态于 1854 年被强行结束。 当时,佩利将军率领一支美军海军进驻东京湾,诱使日本政府签订一项条约,该条约赋予美国人 有更为广泛进入日本的自由。
      
      明治时代的日本,从 1876 年开始在中学 里开设英语课,并允许建立基督教教堂和学校; 日本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对美国及美国生活方式公
      
      开表示强烈的好感。美国被描述为“人间天堂”, 并因为它结束了日本的闭关状态而被视为“恩 人”,美国的自由被赞美成既令人羡慕又值得仿 效的东西。政府发行的教科书把富兰克林和林肯 树为典范,教日本孩子向他们学习,其程度远远 胜过对日本自己民族英雄的崇拜。也许从来没有 哪一个民族像明治时代的日本人那样,给自己灌 输了如此之多的美国生活方式。明治时代迁居美 国的那批日本人的子孙后代,则一直把赢得美国 人的接受和尊敬作为奋斗的主要目标。
      
      日本向海外移民始于明治维新的头一 年,即 1868 年。是年有 148 名合同工从日本驶往
      
      夏威夷。夏威夷和日本人之间的相互不满,导致 日本政府出面干涉,当即遣送一批人回国,并在 其后许多年内规定不准其他日本人去夏威夷。日 本对海外的日侨十分关心,国家有能力和威望为 其撑腰,这使日本有别于当时的中国。中国当时 太弱,自身也难免不被瓜分,根本谈不上替海外 华侨讲话。总的来说,日本政府保护其海外侨民 工作条件的有效性,不容夸大。然而,这种保护 确实是存在的,是所在国政府不可不认真对待的。
      
       公道地说,日本向来以苦干和节俭闻名, 但这并非所有阶层人士共有的特征。日本在明治 时代存在着某些下等阶层的人,他们“右手挣的 钱很快被左手花掉”,一领到便纷纷旷工。这样 的人当然没有去美国。贵族自然也不会去美国。 去夏威夷或美国的日本人,皆属雄心勃勃的年青 人,他们条件有限,出身农民。他们能让家长或 村上有名望的人当担保人,并同意支付他们的旅 行费用。
      
      在美国本土,约有 40%的日裔开 始时是农业工人,其余的在其他一些繁重的工作 岗位上劳动,诸如铁路、矿山、伐木场、罐头厂、
      
      肉类加工厂等等类似的艰苦行业。一些人成了美
      国阔人的家佣。在所有这些职业中,日本人毫无
      怨言地接受工资低、工时长的工作,也不在乎艰
      苦的工作条件。在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农业中,他
      们挣的钱接近其他工人的两倍,足见日本人的勤
      劳。
      
      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没有把它的那些 筋疲力尽、贫困潦倒及蜷缩一团的劳苦大众送给 美国。在向美国移民这一点,日本人与众不同。 日本移民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公民,但他们通 常也不是来自富裕家庭。日本移民带往美国的平 均盘缠,从 1896 年的 11 美元到 1904 年的 26 美 元不等。在这方面,他们更像穷困的东南欧国家 的移民,而不像西北欧国家的移民。他们的可取 之处不在于有钱,而在于有本领。
      
      第一代的男性移民,是由日本政府挑选出 来的身体健康、品德优秀而且愿意卖力的一批青 壮年。他们成长在一个日本民族决心接受并仿效 美国生活方式的时代。
      
      除了在农业上的成功外,美籍日本人还 以出色的园艺技术名闻加州。园艺与农业有关, 一些日裔就专以经营园艺为业,或承包别人的庭 园管理。“日本园丁”成了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生 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延请这些园丁来照料其 草坪和庭园。园艺业是小本生意,但具有独立性, 因为园丁从许多人家领取合同报酬,不是任何一 家的仆人。早在 1928,南加州一带就有 1,300 名日本园丁。日本人在农业上的成功还包括开办 农贸市场,经销自己农场的产品。1929 年,光洛 杉矶一地就有 700 多个日本经营的这种市场。
      
      日本也涉足于与土地无直接联系的商 业性活动,并同样搞得很成功。到 1919 年,西雅 图半数的旅馆和约 1/4 的杂货店均是日本人经营 的。在洛杉矶,第一代日本移民除了开办廉价旅 馆外,还拥有干洗店、餐厅和鱼行。一些日本人 经营的企业,开始时都以满足本族同胞的需要为 主,尤其是迎合日本人的特殊饮食习惯。可是他 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远远地超出了日本同胞的消 费需求。还有一些日本人所拥有的企业,如上述
      
      的园艺和农贸市场,其顾客几乎都不是美籍日本
      人。
      
      日本人的所以能从体力劳动者上升到
      小业主的地位,个人节俭只是部分的原因。和中
      国人一样,他们通过一种称做“会”的信用组织
      来筹款,以创办新企业。但是,要办好这种手续
      简便的“会”,就必须依靠一整套建立在家庭和
      街坊联系及重视名誉基础之上的信用网,才不至
      于有人会好意思拖欠会款。敢于承担风险的创业
      精神、勤奋和毅力,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而对
      某些企业来说则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园丁所需
      的资本,无非是一辆小卡车、一架割草机、若干
      剪切机和草耙之类的工具。园丁个人的思想品行
      才是关键的东西。日本人在做农工和家仆时已经
      赢得了勤奋而又值得信赖的好名声。这使许多美
      国家庭可以放心地与他们订合同,因为请人进家
      来料理庭园是新鲜事,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把家
      私及贵重物品暴露在园丁面前。
      
      日本家庭极度稳定,离婚极少。孩 子受到严格控制,但其身心健康却是父母的头等 大事,父母常常为了子女的现状和前途而作出重 大牺牲。父母养育之恩,子女会还报的。美籍日 本人子女惨遭事故的,要比白人或黑人的子女少得多,父母关心之切,可见一斑。
      
      在 1942 年 3 月至 11 月间,有 10 万名日本人,包括男女老少,被运往加州到阿 肯色州一带的荒无人烟的各个巨大的拘留营。这 一带是“以前没人住过,其后也没人住过的”不 毛之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偷袭虽然发生在夏 威夷,可那儿的 15 万日裔美国人却没有被拘留。 拘留政策与其说和官方解释的“军事需要”有 关,倒不如说美国本土上强烈的反日情绪和负责 西海岸防卫总部的那位将军的人品有关。J.L.德 维特将军是一位年迈的职业官僚,其经历主要在 后勤而不是实地作战,在同僚中的威望不高。给 日裔美国人建造拘留营使他能扩大其官僚势力, 从而在公众眼里显得他是个大人物。大规模拘留对日裔美国人造成了巨
      大的伤害。仅经济损失一项就十分可观。在被迫
      去拘留营之前,他们匆忙地把房子、家具及其他
      财产卖掉。他们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企事业,必
      
      须在几周之内清算了结。
      
      共有 30 多万名的日裔美国人参加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单独由日裔美国人组成的团队曾 在欧洲战场作战。他们于 1943 年被派往二战中一 些打得最惨烈的战场上去拼搏。日裔组成的 442 团成了二战中(甚或美国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 的一支劲旅。在与纳粹部队较量中,日裔阵亡人 数达 9 千多,赢得了 52 枚杰出军功十字勋章和一 枚国会荣誉勋章。在太平洋战场,几千名日裔担 任翻译,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日军往往以为美 国人不懂日语,而没把军事情报译成密电码。可 是,“每个战场上都有随军的美籍日本人,他们能读懂捕获的日军文件,并把情报传递给盟国将领”。
      
      在二战中的悲惨经历,最终证明是美籍 日本人在美国站稳脚跟的一个转折点。从来没有 一个民族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证明过自己对美国 的忠诚。越来越多的美国官员渐渐地——有的在 政府内部,有的在公开场合——开始替他们主持 正义。最后,连西部防卫司令部也宣布,过去用 来使拘捕合法化的“军事需要”已经结束,文官 当局也宣布拘留政策行将关闭。曾在 1942 年下达 拘捕令的罗斯福总统,在 1944 年公开为日裔美国 人的忠诚辩护。到 1944 年底,最高法院宣布,拘 留那些具有美国公民身份的日本人是违宪的。
      
      如今,日裔美国人总共有 60 万左右。 其中约有 1/3 的人住在夏威夷,另外 1/3 住在加 州,不足 1/5 的人住在东北部、中西部和南部。 虽然他们从农场劳工和租地农场主起家,如今却
      
      有约 90%的人住在城市。即使住在农业地区的人, 大部分也与农场无关。从
      历史上来看,日裔美国人是从农业、园艺及小本
      生意这些不怎么需要教育的职业干起并发家致富
      的,只是第一代日本移民凭此取得成功之后,他
      们才能送其子女上大学,从而进入专业阶层。教
      育并不是日裔美国人起飞的始因,就像教育不是
      犹太人起飞的始因一样,虽然这两个种族在后来
      以正规教育巩固了他们的经济地位。
      
      。非 洲的河流受到地形和四季变化的制约,只能断断 续续地通航。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无边 的沙漠,更 给大陆内部的交通和联络增加了困难。处在悬崖 绝壁和高大山脉之间的狭窄海岸平原,局限住了 沿海居住区的规模。这就使该大陆的人民备居一 隅,相互 隔绝,操着 800 多种语言,分成无数的 部落。
      
      4,000 英里长的尼罗河 大体上 可全线通航——为古埃及的文明提供了经济和社 会基础。沿地中海一线的港口和通向亚洲的陆路,
      
      也使非洲北部发展起比撒哈拉以南地区更大更复 杂的国家。 该地区更为团结而强大的民族——阿 拉伯人——成了第一批奴役非洲黑人的克星。
      
      但是把黑人奴隶当作商品出售, 是在公元 8 世纪阿拉 伯 人征服北非之后才开始 的。阿拉伯的奴隶贩子曾打入非洲腹地,在东海 岸向南一直伸展到莫桑比克。他们和当地的部落 合作,抓获或购进奴隶,将其带过撒哈拉大沙 漠。 在长途跋涉过程中,黑人死在灼热沙面上的不计 其数,撒哈拉大沙漠布满了他们的白骨。阿拉伯 人以最残忍的奴隶主而臭名昭著。晚近至 19 世 纪,英国探险 家大卫·利文斯顿在目睹了阿拉伯 人虐待奴隶的情景之后,曾有好几个礼拜夜夜恶 梦难眠。直到 20 世纪中期之后,阿拉伯世界才彻 底消除了奴隶制。
      
      美国在 1825 年拥有的奴隶数目居西半球各国之 冠,占整个西半球奴隶总数的 1/3 以上。不过其 他国家实际进口的奴隶却要比美国多,巴西进口 的奴隶就是美国 的 6 倍。区别在于美国是奴隶能 够繁衍后代,并按自然规律保持人口增长的唯一 国家——在西半球的其他地方,情况就不一样,
      
      奴隶的死亡率是如此之高,出生率又 是如此之 低,以至于要不断地从非洲进口奴隶来取代死亡 的奴隶。
      
      1793 年发明的轧花机,最终导致美国全部奴隶的 60%在从事棉花的种植。奴隶日趋集中到美国南部 那些土质和气候均最宜于植棉的地带。
      
      内战不仅是美国黑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而且 本身堪称是奴隶制度史上的最后一次大流血。这 场双方都豁出去了的战争拖延了 4 个腥风血雨的 年头,南方的经济完全枯竭,土崩瓦解,而且黑 人和白人蒙受了同样的苦难,因为南军和北军都 没收食品,四处掠夺,有时甚至犯下暴行。
      
      黑人也更加直接地卷入了战争。联邦军队有为数 超过 18 万 6 千名黑人士兵,约占其总兵力的 1/10。 21 名黑人在内战中获国会勋章。开小差是战时的 一大问题,但白人士兵开小差的情形比黑人士兵 要严重。有些奴隶一直对其 主人忠心耿耿,甚至在男主人赴前线为南部邦而 战时,对其家属采取保护的态度。也有其他的奴 隶在北方军队逼近时,逃向了自由。同一个 奴隶, 其行为时常是极为自相矛盾的:他会把自己受伤 的主人从战场上背回来,藏在安全地方,然后自 己向相反的方向拔腿逃跑。
      
      
      波多黎各人是个混血种族,具有西班牙人、
      非洲人和印第安人的血缘关系。来到波多黎各的
      西班牙妇女极少,所以在好几个世纪之前,这里
      的种族混交和异族通婚的现象就很普遍。但是,
      波多黎各是加勒比海白人人口大大超过黑人和印
      第安人人口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岛屿之一。
      这里的
      奴隶人数从未超过全岛总人口的 10%。在 1880 年, 波多黎各岛上有 150000 人,其中半数是西班牙人,30%是“混血”,其余是黑人;黑人半数是奴隶,半数是自由人。上层的波多黎各人世世代代一向以身为白人并保持白人血统而感到自豪。然而在波多黎各,种族意识从未达到美国那种程度, 肤色也向来只不过是社会等级的若干指标之一罢了。
      波多黎各是作为一个黄金产地而最早使西班牙人垂涎三尺的。但在金矿很快被淘尽之后, 该岛就成为甘蔗产地,并且是西班牙人警戒他们在这一地区其他领地的前哨堡垒。作为西班牙的一个殖民地,波多黎各由西班牙任命的政府实行绝对专制统治,并只准许与西班牙进行贸易往来。
      
      墨西哥:
      1847 年,美国军队占领了墨西哥城,迫使墨西哥领导人桑塔· 安那将军下野。次年,美国与墨西哥新政府签订了条约,把大片土地(大约是墨西哥领土的 1/3) 割让给美国。就在这块从墨西哥得到的领土上, 后来建立了加利福尼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怀俄明州也各有一部分地方是从这块领土上分割过来的。这次战争之前,墨西哥的领土美国要大。
      
      墨西哥人向美国的移民史,包括三次大
      浪潮及中间的两次大造反。这种时而接收、时而
      驱赶墨西哥人的情况,反映了美国西南部存在的
      两种对立趋势。需要农业工人和其他廉价劳动力
      的雇主,要求实施让墨西哥人进入美国更加方便
      的政策,而其他一些担心墨西哥移民犯罪、依靠
      福利及其他社会问题的团体,则要求采取严厉限
      制的政策。美国移民政策及其实施的不断变化,
      反映了美国各派对抗政治势力的起伏。近年来,
      美籍墨西哥人日益增长的政治影响也成了左右美
      国制定移民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活在美国西南部边境地区的墨西哥农业工人,其工资在 1910 年是他们原来在墨西哥国内收入的 2 倍或 3 倍。在此后 30 年内,此种工资差别甚至拉得更大。到 1930 年,美国西南部
      农业劳动工人的工资已是他们在墨西哥的 6 倍。在美国内地各州的工资甚至更高。这是因为边境地区有大量劳动力,所以工资增长不像美国其他地区那么快。在铁路、矿山和工厂里,美国和墨西哥的工资差别也非常之大。按美国的标准,在农场或工厂工作的墨西哥人算是很贫困的,但是按墨西哥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则显得很富裕了。他们回到墨西哥后,能买得起农畜、家具、收音机,有人甚至还买了汽车。
      
      在 2,000 英里长的边境线上,人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徒步穿越国界, 并很快消失在西南部茫茫沙漠地带的美国人社区之中。要想阻挡这批人的确不易。大批文化不合格或达不到其他移民标准的墨西哥人就干脆非法偷越到美国。他们一般都得到美国雇主和劳工承包商的怂恿和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数百万美国人投身军伍,农业劳动力的短缺促成联邦政府通过关于从墨西哥引进劳力的计划。根据 1942 年制定的 “临时劳工”计划,引进了墨西哥合同工。这个方案提出的理由是,在战时“紧急”情况下,美国自身缺乏“足够”的现成劳力。大量墨西哥人流入美国,使工资的增长放慢,难以吸引“足够” 的美国人去干活。所以这个“应急”计划一年一年地延长,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很久。1945 年,在美的墨西哥合同工大约还只有 5 万名,50 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增加到每年的 40 多万人。这个计划在 1964 年才被正式宣告结束。
      
      墨西哥政府的有关政策也对移民产生了
      影响。历届墨西哥政府对流入美国西南部的墨西
      哥移民几乎毫不加民限制,甚至有时还认为此地
      是自己一部分“合法”的故土。更加实际的墨西
      哥官员,一直把美国看作是免费培训技术工人和
      养成清结卫生习惯的大本营。
      
      比起其他低收入种族,家庭破裂现象在美籍墨西哥人当中实属罕见。墨西哥妇女的离婚率比白人要低,且不到黑人和波多黎各妇女的一半。在墨西哥人家庭里,妇女当家长的只有 12%, 相比之下在黑人与波多黎各人家庭中,这个比例则分别为 31%和 34%。
      
      对美籍墨西哥人进行社会病理学研究, 能反映他们不同的年龄成分。美籍墨西哥人死于因年老力衰而得的恶性疾病(如癌症、慢性心脏病及心血管损伤)的比例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数, 但死于风湿性心脏病、肺病和车祸的比例却相当高。车祸是墨西哥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占 16 岁至 25 岁年龄档的死亡总数的 43%。墨西哥人的婴儿死亡率也很高。在美籍墨西哥人中,尤其在城市的青年人中,犯罪和暴力夺去了许多墨西哥人的生命。
      
      ,美籍墨西哥人仍算不上是强大的政治参与者。在墨西哥人当中,申请合法公民身份、登记参选和参加投票的比例都是很低的。此外,对于一个具有高度个人意识的文化背景的民族来说,获得政治上的团结并非易事。例如在洛杉矶,谁要想把大批的墨西哥人去参加选举, 那是十分困难的。
      
      犹太人、华人和日本人的历史证明,认为教育包治百病的观点也是可疑的,这三个种族都是依靠体力劳动和商业意识
      开始发家的,只是到了后来才有本钱把自己的子
      女送进高校读书。
      
      人们常说,我们是个移民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此话不假。但须知"移民"这个笼统的字眼包涵着来美各个不同民族之间的许多重大差异。比如说,食不果腹的爱尔兰人和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东欧犹太人,实质上是举家逃亡的难民,背井离乡时连桥梁都曾付之一炬,到达美国时是铁了心要当美国人的。而另外一些人来美是属于侨居性质的,大多数是男性,仍然抱有返回故土的打算,所以他们的着眼点首先不在于语言和文化上的美国化,或急着获得美国公民身份。从意大利、中国、日本和墨西哥来的早期移民,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今天往返于波多黎各和美国本土的那些人,也大体如此。当然,也有的移民既非难民亦非侨民,而是一些由自己选择其定居美国的
      时间和地点的人。这样的移民——例如德国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 ——就很少会集居在其登岸的港市,而很可能会选择那些适合于他们自身状况的地区长期定居下来。最后还有一类人,他们来美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被捉拿来的,这就是非洲黑奴。他们在美国的地理分布和所起的职业作用是专为别人提供方便。
      
      在各个种族之间,最引人注目的差异,也许就是他们对待求知和自我提高的态度。犹太人抓住美国的学校、图书馆和公益机构不放,其毅力和决心是其他任何种族都不能与之相比拟的。他们不仅拼命挤进公立学校,而且(在劳累一整天之后) 连成人夜校也不放过。他们还不惜以微薄的收入买票去听讲座,并纷纷向公立图书馆借阅主体严肃的书籍,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就(美国各)种族的情况而言,人文资本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那些赤手空拳来到美国的种族, 当其文化强调一个工商型经济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时,很快就能由穷变富。即便在他们面临着肤色和种族的偏见时——例如华人和日本人——不利的环境证明确实是一种阻力,但这种阻力终究不会使他们望而却步。哪怕他们带来的只是某些不足为奇的特定技能,诸如犹太人缝制成衣的手艺或德国人酿造啤酒的本领,也不妨碍他们迅速发迹。华人和日本人来美时,皆是无一技之长的毛头小伙子,只好到农场去种庄稼,但他们比谁都肯干和苦干。后来,无处不在的华人
      手工洗衣店也并不需要当时爱尔兰或黑人洗衣妇女尚未掌握的技术。但是爱尔兰人或黑人却从未像华裔或日本人那样不断开办洗衣店或做其他什么生意,尽管这两个亚洲种族开初曾遇到缺乏资金和不懂英文这样不利的条件,而且还缺乏技术本领。日裔园丁并不需要掌握比一架割草机更为复杂的技术设备。使得这些平凡的职业变成发家致富渠道的,乃是肯干、节俭以及令人取信的品质和眼光,正是这些东西将"卑微"的工作变成了生意,将汗水变成了资本。同样的,许多使用手推车的犹太人货郎最后也变成了店主,而且有的还成了整个联销店的大老板。
      
      凡涉及任何个人无法驾驭的历史力量,责备个人
      是毫无道理的。责备从墨西哥来的移民没有随身
      带来德国移民所带来的那种技能和气质,岂不荒
      唐!责备雇主没有在恰恰需要具备这种技能和气质的工作岗位上雇用同等比例的墨西哥裔工人和德裔工人,岂不同样荒唐!
      
      同样在房产市场上,从 19 世纪纽约东南端的移民隔离区到现在,贫民窟住房的高额租金,多少年来一直受到指责。但是,尽管对贫民窟房东的尖锐责骂声不绝于耳,真实的记录却表明,贫民窟房产的收益总的来说并不偏高。不错,一定面积房产的租金要价很高,但收益却只能看房客实际上付了多少租金而纽约东南端每年都有千百起驱逐房客的事件表明, 要价和付租不仅在概念上,而且在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老实交清房租的人,和上文提到的诚实消费者一样,只得代人受过,而且房东的平均盈利率表明,纽约东南端的房客作为一个整体也并未受到"剥削"。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 18:27:48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种族间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于是作者认为不存在普遍的种族歧视。但是族内差距为一个问题留下了空间: 既是否一些种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是本书没有回答的.
      
      另外作者在最后一章说一些人遇到的个案并不能说明歧视的普遍存在. 但很难说这样的个案到底有多少. 个体的体验总是淹没在统计数字当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0 01:10:24 | 只看该作者
      某种程度而言,中国正在发生的,恰是美国那头的历史。
      哲学家李天命曾说,对人性了解越多,就越不会对自己或他人提出过高的要求。事实上,我们很难真的做到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也很难对自己如实观照。读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你真的能在现实中看到类似的或同样的情景,甚至远比书中的陈述更露骨,更让你欲罢不能。那并不仅是冷冰冰的文字叙述,而是有血有肉的,看到见,摸得着,触手可及的历史,在书中你甚至能看到我们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虽然那早已是美国那头的历史了。
      有人说美国是一个种族大熔炉,对这个说法我实在难以苟同。因为,所谓熔炉,最起码存在着主体“熔炉”与客体“被熔”的关系。可问题在于,美国并不存在一种主流的文化能充当起这个主体的角色。其次,美国各民族的发展其主因并非源自外界,而是他们内部自发的举动,因此也说不上“被熔”。美国种族简史,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称为美国种族奋斗史,每个民族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点一滴赢得如今的地位,其中尤以美籍犹太人、日本人以及华人最为突出。所以,所谓熔炉的说法,实在无法准确地反映这个事实。
      在书中,作者约略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欧洲、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他们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辛酸历程。这和中国当下倒是颇有点相似,我们习惯以“南方人”与“北方人”来区别身份,还习惯以“东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来划分经济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的会有误解,譬如有一个说法是:上海人看不起北京人,北京人看不起全国人。又譬如我一甘肃朋友初到南方,特意问过我一个问题:据说广东人都特别瞧不起其他地方的人,是吗?而生活在西部的好些人只要一提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就觉得那是遍地黄金。而沿海一带,不少人提及西南,心里就莫名地有一种优越感。这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尽管它很真实。而美国的种族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误解。譬如,只要一提及爱尔兰人,人们就想到贫民窟、犯罪、好勇斗狠,提及印第安人就想到愚昧落后。
      大体说来,中国与美国的种族史,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因为前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历史更为久远。作为一个大的种族,汉族之外的种族都称为“少数民族”,这又和美国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因为后者并没有一个种族有如此突出的地位。可即便如此,两者之间依旧能看到一些相似点,至少在劣根性上是如此。当第一代移民到达美国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他们终于取得了一点的社会地位。而这时,面对同种族的新移民,他们却表现出一种抗拒与厌恶。因为他们害怕这群人的到来会导致社会把他们与这些初来者一视同仁,进而在此被排斥,于是他们采取的手段是对自己的同胞冷眼相对。而在中国这头,经过艰苦奋斗站起来的一小撮人也以同样的手段对待他们的同胞,因为“我们”是城市人,他们是“乡下人”,我们是“沿海”,他们是“西部”,我们是“北京人”,他们是“河南人”。这些“我们”、“他们”成了剥离自己与“原产地”的标签,而且这些标签越来越受欢迎。
      要脱去这些标签,我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只有时间能改变这一切。而在这个时间点,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恰是美国那头的历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0 15:04:38 | 只看该作者
      尽管去美国转了一大圈,但是对他们的历史确实没有概念,特别是种族的奋斗史,简直是零。回国这段休整的时间正好又重新拾起了去年没有完成的这本书,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有哪个种族的繁盛是的安逸中形成的,唯有经历各种困境甚至敌视才得以浴火重生。现在所看见的光纤的美国社会也有着非一般的经历,甚至是阵痛,但是他们都坚持下来了,并且把握住了关键的机会--二战开始了复兴。确实,正验证了那个观点,每个成功的后面都会有一段难过甚至屈辱的阶段。看了这段历史更加验证了这种历史的过程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成立的。
      其实没出国之前我们就存在着一种种族观念,非裔美国人,是负面的代表。之前我都没有接触过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刻板印象呢?很简单,教育以及传媒。在公众面前,都是用的是“黑人”这个词,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是用“非裔美国人”就不会造成国人对此的误解了。根据我在美国生活所接触的非裔美国人来说他们其实都很nice。我们和人家八竿子打不着干嘛也从小就灌输种族的观念呢?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6 00:39 , Processed in 0.0550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