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8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美国的民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9: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读《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此书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之一,其另外一本代表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更为大家熟知。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探讨一些美国联邦制和 民主思路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这部著作分为上下卷,创作期间也相隔5年,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则是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我在这篇读书笔记里面只谈《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的内容。
  
  在1831年到1832年间在美国考察了九个多月,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希望能够在书中客观的描写美国的民主,同时能给当时法国反常的政治风气一些借鉴。正如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座谈会上所说的,现在很多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也要看一下前期的东西,而《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正是探讨十九世纪前期世界民主的典范——美国的民主。可以说,托克维尔时代的美国与现在的美国几乎没有多少差别,其在书中论述的民主好处和问题仿佛让我忘记了这本书的成书年代在两百年前。在这里我将从三个角度以对比的方式来介绍美国的民主,同时谈一下中国的民主从中应借鉴和学习到的经验和教训。
  
  一.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优势
     在这本书里面,托克维尔提出“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原因有三项:第一,上帝为美国人安排的独特的、幸运的地理环境;第二,法制;第三,生活习惯和民情。”
  1.        美国独特的地理环境给美国的带来了优势
  首先是美国人没有强邻,在两百年前如此,现在亦如此。两百年前,美国所处的北美地区除了南部孱弱的墨西哥之外,北部的加拿大几乎都未建国,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不用担心大战、不必巨额的税收、庞大的军队和伟大的将军,与此对应的其实就是民主的进程不必担心遭受到别国的入侵而中断、民众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不会出现独裁者的统治。这里面的三个方面的优势几乎都是民主所偏爱的。在世界的大国中,有这种条件的至此一家,如果还要说有趋近于它的恐怕也只有大不列颠了,可海峡之外的欧洲大陆上的战火却时常可以烧至英伦,所以美国没有强邻的优势可以给它带来的优势即为持续的民主进程,富裕的民众生活和绝不存在的狂热军事独裁(罗斯福年代的美国只算是保持克制的民众崇拜)。
  其次,美国没有那种可能将影响推及到全国各地的巨大首都,这是美国得以保持民主共和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个方面我想托克维尔是在以法国的国情来分析美国这一优势,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中心,在法国大革命中几乎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巴黎发生的一切将直接间接影响着法国大革命的去向。正如作者所说,如果使地方服从首都,就等于将全国的命运交给了一部分人,实际上也是一种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制衡的地理体现,一旦一个国家有权力的人集中于一处的时候,此处民众的行动可能会直接对首都,进而对整个国家产生影响,所以,多核心的政治经济布局是非常有利于美国的代议制的实现的。
  最后,地广人稀的地理环境带来的物质福利对美国的有利影响。美国为它的民众提供了无边无际的土地,只要民众勤劳,可以任你开垦。在美国,知识大有用武之地,所有的民众正在开垦着自己美好的生活,富裕的生活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秩序和社会繁荣是彼此携手并肩前进的。所以在遵循社会秩序的同时他们获得了富裕的生活,这种正激励恰好就将民众引向了民主之路。合理有序的社会秩序与社会财富的正相关,成为民众心中的共识,这种共识正是美国民主的基石之一。
  很遗憾,中国在地理环境方面,却始终缺少了上述的三个优势。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强邻如云,接壤的国家里面,许多都是世界军事强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巴基斯坦、韩国等等,这些国家不是具有核武器就是可以轻易拥有核武器,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国无可奈何地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以自保。而这种强邻如云的格局直接导致的结果中国对于民主可能带来的威胁评估加高,也就是每年的政府支出里面要保持高额的军费,税负的沉重也直接导致民众的收入水平提升速度慢了下来,降低了国民福利,只有有了富裕的公民才有可能有现代的民主。军事开支以及并不太平的东亚形势使我国在民主进程上的顾虑格外多,不能不说这的确是美国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对应的中国的这种劣势确实是我国需要面对和克服的。但人力可为的努力却是中国丰富的改革资源本应如美国一般,让有知识的人大有有武之地,而不是“为富不仁”、“无商不奸”、“自古官商勾结”这类破坏社会秩序却带来个人利益收获,遵从规则反倒为人轻薄的反面激励。社会的整体繁荣离不开公民对于社会秩序的信服,在变革和资源重组的社会环境下,更应如此,这是我们应当吸取的经验。
  2.        美国的法制
  第一,美国人采取的联邦形式,使美国把一个大共和国的强大性与一个小共和国的安全性结合起来。在小国里面,每个人的能力一般都是有限的,欲望不易膨胀,地位容易平等,效果一般比大国更易谋生和安居乐业。同时一旦出现暴政,也极易被推翻,小国历来是政治自由的摇篮。而大国则在国家安全领域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在还不稳定的环境中。联邦既能像小国一样想有自由与幸福,又能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就这一点而言,美国的联邦制是集两种优势于一身的。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国家很容易就会要制定一致性的法律却不能考虑地方和习俗的差异,将细致的权力下给地方即地方联邦成员却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二,乡镇的制度既限制着多数的专制,又使人民养成爱好自由的习惯和掌握行使自由的艺术。乡镇制度几乎是由民众自行组织形成的一种制度,在立法与行政的直接性导致了选举团可以在一切方面对于行政官员的直接领导,与此同时,行政人员的选举制度、公务活动细分以及人员分工明确使得此制度很难形成行政垄断的利益群体。另一方面,英国乡镇精神里面包含着一种独立和有权意识,即乡镇的成员对于乡镇的自我认同感很强,息息相关的乡镇生活与个人之间关系使每一个公民都依恋自己的乡镇。他们理解自己的义务性质和权利范围,正是这种乡镇制度导致美国人从根源上可以限制专制,并且在明确地方和州乃至联邦权力之后自由地进行活动。
  第三,司法权的结构使法院可以合理纠正民主的偏差,并约束和引导多数运动却不禁止这些活动。在美国,法律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由此推及的法学家在这样的社会中也算是特权阶级。在托克维尔看来,法学家按部就班和讲究规矩的爱好使它们特别反对革命和民主的轻率激情,法学家喜欢民主政府,但是没有民主的偏好,没有承袭民主的弱点。作为社会上人民唯一信赖的知识阶级,他们的权力虽然没有旗帜,却能迎合时代的要求,同时以法律的要求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中国法制上迈出的步伐之艰难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小国寡民”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为人们所推崇,这即是人们对于一种共和国和小集体利益的倡导,在这样的群体里面是极易发挥群体才智的,而且任人唯贤的推举制也易形成,而且多数情况也能够代表群众的意志。在古代的中国,宗族制度类似这种小共和国制度,但是遗憾的是它却没有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限界方面没能够多走出一步,因而导致出现“大局为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念,中央在权力方面拥有绝对的统治,直接导致权力的集中。
  在现当代中国,这个问题依旧存在,虽然基层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主的发展,但是在界定基层权力与高一级权力时候却依旧出现了传统的问题。村支书的一把手地位似乎还是没有真正地将权力下放到基层群众,这使得类似于美国乡镇制度的民主化大打折扣,乡镇成员对于乡镇也许有自我认同感,但是镇一级单位对于村的领导地位的控制还是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村民自治,同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农村的伤害使得多数农村依旧处于落后地位,其导致的民工潮又进一步使得基层民主推进效果大降,十村九空的格局使得乡镇制度分崩离析。如何真正实现中国的基层民主自治依旧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大问题。
  司法权的结构在中国更是举步维艰,客观来说,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面说的,中国其实是没有法制观念的,在古代的中国,因为熟人社会的伦理规范以及宗族内部“家丑不可外扬”的概念,不到迫不得已时候是不会到衙门打官司的,法治与礼义廉耻的部分冲突在现代社会依旧存在。同时,中国行政对于司法的控制是十分明显的,党管干部导致司法的不独立,行政立法司法均未分离,使得在现当代中国,法律与法院是个被架空的概念,即使被名义上给予了很高的地位。
  3.        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民情
  第一,        作为一种政治设施的宗教有力帮助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度。依托克维尔的观点在
  美国天主教徒是最民主和最共和的阶级,因为他们两种成分:神职人员与普通教徒。所有民众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更为重要的是,神职人员在美国是不会担任公职的。由此推论,在美国,天主教对于民众平等的观念以及对于宗教渗入政治的控制使得美国的宗教精神神奇地与自由精神结合到了一起。政教分离的宗教文化使得美国民众在民主理念上利用宗教更进了一步,却抛却了它可能导致的一些不利结果。
      第二,美国人的教育、习惯和实践经验促进民主制度的成功。在托克维克看来,美国人在公民普及教育方面做得极好,其民众的公民素质培养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同时其知识的传播速率极快,其常识和实践经验的丰富让人错愕。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说是因为美国是一个较为务实的国家,同时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又或者说是他们经常完成社会工作,并且喜欢将公共生活习惯融入生活。
      按照托克维尔的观点“按贡献对它们分级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我赞同他的观点,美国人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和众生平等的宗教观念相契合,从根本上斩除了阶级的观念,同时也避免了欧洲一些国家政教不分导致的弊端。而美国乡村自治情况下导致的民众广泛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习惯,则真正意义上奠定了美国人民主权以及公民自由的原则。恰恰这些却是所有其他国家极难效仿的,由此想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主之间的一些问题。民主教育的缺失,封建等级观念的残留都使民众没有建立起普遍的人人平等的观念,同时在中国社会中,民主法制的普及率依旧很低。人们对于公众事务参与的淡漠一方面是因为公众事务制度不完善,黑箱政治的长期存在导致公众权利被架空,另一方面是因为民众参与意识的缺失。这就是所谓的现代公民教育在中国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        美国多数人的无限权威导致的弊端
  “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
  了多数。”在谈及民主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民主的弊端,而美国在上述的民主中做得如此之好,自然民主的弊端也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美国这么一个多数人掌控国家实权的社会里面,他们也拥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实力。多数一旦提出一项动议,可以说不会遇到任何障碍。这就必然会导致处理一些问题上的偏颇。
      首先,多数人的权威导致立法和行政的不稳定。以托克维尔的观点,美国人民使其民主拥有了可以使其所爱好的天然不稳定性带进立法工作的手段,也就是说,多数人的无限权威易改变法律制定,同时也使公共事务的执行不稳定。事实上,这个问题的预测简直是让人拍案叫绝,即使是在现在的美国依旧存在着这个问题,虽然联邦宪法总体而言是极为稳定的,但在美国各州经常会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法律,虽然这些法律的确符合有些地区民众的口味,但是不一定正确,譬如肯塔基州法律条文规定:“任何一个女人都不能穿着游泳衣出现在本州岛的公路上,除非她身边有至少两个警察护送,或者她手中拿着一根棍棒。”这条法律条文的后面又画蛇添足地补充道:“这条法律条文不适用于那些体重低于90磅(约40公斤)或体重超过200磅(约90公斤)的女性,当然它也不适用于母马。”其法律的不稳定性正是多数人权威在立法权的体现。
      其次,多数人的无限权威导致多数人的暴政。在这个问题上,我最大的感受可以说是美国对于黑人的处理,正如我之前所说,在托克维尔年代的美国问题几乎延续到至今。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通过的法案确立的黑人与白人平等的概念直到二十世纪现代文明早已迅猛发展依旧举步维艰,好比他们明明知道这是不好的,但就是不愿意改变,黑人人数少,就始终得处于控制下。这种多数人的暴政致使真理可能被蒙蔽,更重要的是民粹主义的被利用很容易就会导致国家堕落,一旦群众被控制,统治者可能会获得无限的权力。美国社会上许多的痼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以来即使在有良好的办法情况下依旧极难执行,因为多数人的权威。
      最后,多数在美国对思想的影响。在一个民主制度组织极为良好的国家,多数人的权威这个绝对权威几乎让人们难以有出格于多数人的思想,一旦越过这个雷池,他将成为众人讨厌和受辱对象。在多数场合,民众并不能对异想者或异行者持宽容态度,正如我们在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里面看到的那样,这些出格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变态和怪胎而被排斥,这是美国多数人权威在思想上的一个极大控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很难真正出现思想家的原因。因为这一原因导致的趋同性使得美国自由思想很难在社会上被包容。也许这也是美国出现诸多真正的变态的原因,因为不能被包容导致的行为进一步极化。
      可以说,在美国的上述问题中,目前依旧存在着,并且可能一直存在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法制社会的存在,所以多数人的暴政在国家政治以及社会层面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因为律师阶级的精英性以及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上述的问题,在中国台面上的制度构建方面基本不存在,因为在中国民主化水平还比较低,整体而言还处于精英统治阶段,民主的弊端还未来临。但是多数的思想对中国却是影响颇深,不是因为民主的原因,而是因为中国集体主义以及小农经济导致的伦理道德统一性原因。异端在中国是很难产生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农村,一旦一个小孩出现左手持筷的习惯,将会被父母等家族成员以严苛地鞭打或呵斥使其纠正,标准的儒家思想使得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虽然并非民主原因,但是也值得我们思考,如何包容地接受不一样的思想。
  三.        对于美国式民主的一些思考
    读完《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对我而言算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从民主在美国产生的根源到民主在美国的发展,都促使我对美国式民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民主这个东西,正如托克维尔说的“民主政府尽管还是有许多缺点,但它仍然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即使民主社会将不如贵族社会那样富丽堂皇,但苦难不会太多。在民主社会,享乐将不会过分,而福利将大为普及国家将不会那么光辉和荣耀,而且可能不那么强大,但大多数公民将得到更大的幸福”,但美国式民主不一定适合中国,或者说不一定在中国行得通。         
  经过上述的思路分析,虽然我只能得出这个俗套的结论,但是确实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入的问题,起码我们知道美国式民主产生的沃土是什么,需要怎么去培育。照搬不行,但是我们可以学习,结合我国的国情,尽可能减少其多数人权威的弊端,通过民主的方式而不是领导人的施舍来促使民众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结合我国的环境、我国的法制特征、民众习俗和中华文化,培育出独特的民主之花,也许才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进方向。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5 05:12 , Processed in 0.0434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