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很想读的一本书,最近抽空读了,因为一些事情,对余大师滋生了一些负面印象,读的时候还提防这种倾向的侵扰。余秋雨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是很不错,但常常提到文人的悲情处,颇有怨妇的风范,异常的矫情造作,不容易接受。至于文化是什么,它的边界在哪里?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理解文化是对一些古人古迹的追捧和厮守,似乎过于狭义和无聊,如果关注文化对族群性格的烙印,大概更有趣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看《文化苦旅》的过程,就是让作者的笔触带领我们游历大半个中国的过程,我们会不禁在字里行间探寻那些带着厚重历史风味的意象:象征微妙的牌坊,悠久深沉的庙宇,风雨坎坷的天一阁,玄秘圣洁的莫高窟,秀美娇艳的江南,盛衰无常的黄河文明……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因为它涵盖了太多、承受了太多,让我们“疲惫却不堪憔悴”。而疲惫过后,我们却只能用脆弱的心,去承接几千年历史的委屈、痛苦与无奈。
  
       因此,心累。
    
       而正如余秋雨所说,“文化苦旅”,苦的不是身,是心。心累,身自然也就跟着受累。不怕累的余秋雨仿佛徐霞客,足迹遍布神州大地;但,他的精神境界却早已超越这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作者用遒劲有力的笔法与大气中略带怅惘的哲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场景:从漠漠黄沙中的道士塔,到荒漠里的尼庵,再到漫步着信客足迹的江南小村。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与洞悉力去考察、去深思华夏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蕴,尽管有时收获的不过是些许的惆怅。
  
      然而,初读《文化苦旅》,我感受到的不止是这些。我更震惊于他的言论     ——那些充斥于书中的大量空泛夸张的呼吁、哀嚎、自怜、慷慨陈词。而尤其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定论的语气及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总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不忿:好个余秋雨,竟敢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根基脉络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
  
       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服膺于他的敏锐,他的精确。他写上海人:“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他写范钦:“这种人必得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可以搜集书籍;这种人为官又最好各地迁移,使他们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处的版本;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这种人必须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藏书楼到设计书橱都有精明的考虑,从借阅规则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这种人还必须有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对如何使自己的后代把藏书保存下去有预先的构想。”乃至于他写中国文人:“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这些句子,每每让我暂停阅读,思考良久。应该说,书中言论并非完全可信,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深厚功力,将中国文化看得如此通透。
  
      这种矛盾的心情一直陪伴着我,直到重读《文化苦旅》,胸中所有的情绪都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都沉淀下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象形文字背后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倾诉。早已习惯文化快餐的我们,注定要在这些不能承受之重的文字面前狼狈不堪。因此,我一边为那些呼吁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皱眉,一边又为这种诚挚的迫切不断由衷地慨叹。
  
      总之,读《文化苦旅》,不仅要读作者的“博通古今、吞吐千年”,更要读作者对文化的热切与焦急——因为这,也是一场“文化苦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看作文选时,一碰到散文这一块我都会跳过去,无来由的,总觉得散文应该是枯燥的。上中学后,有一次的作业是搜集一些文化知识,上课老师要提问的,看看我们对祖国的文化了解多少。我在书店一看到这书有“文化”二字就立马买了下来。回家后我耐着性子读,越读越有兴趣,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现在我还对那种感觉记忆犹新,就好象是小孩子终于得到了它梦寐以求的玩具一样。长了好多知识,也让我更加地热爱中华的文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每每看完有关文化的书籍,总是感叹自己的知识浅薄
  比如在本书中开篇的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时间
  始建于秦朝的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里面是大大小小的佛像雕刻,经历几代更替延续,一直到近代因一个王氏道士的管理打扫,发现出一个内容量极大的藏经阁。由于保护不得力,莫高窟中极大多数的经书,书画,藏卷不是被顺走就是被异国人低价交易走,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无言又无奈的悲哀。
  想看更多这样的书,了解更多的历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说来与《文化苦旅》结缘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初中六年级七年级的时候每周有一节选修课。于是在这个还分不清什么是散文的年纪,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买了这册书。
      一开始是拿来当故事看的。《道士塔》、《风雨天一阁》读一遍惆怅一阵。就这样整本书的基调注定因历史的沉淀而定格得沉重,于是也明白了书名中“苦”字的含义。
      记不清是在读完《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之后去这些地方走走,还是在此之前就曾到此一游。一直自诩是一个感性之人,在读了这些文章后走在异乡的小巷里,当书页上的铅字成为眼前流动着的风景,心被轻柔触动,不自知地生出一分薄薄的淡淡的感动与敬重。
      自古文人都是喜欢把历史拿来入文的。以文化的名义行走在地图上的角角落落,在相似的风景中体会到藏匿在平静表面下的风雨过往,咀嚼世事变迁之凄凉,回想起每一段很久很久之前的故事,有些时候这不仅仅是文人的责任感使然,更是我们不能忘却的纪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算是个热血小青年,当时的心情可用悲愤和震撼来形容。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余秋雨,至少写这本书的余秋雨是值得尊敬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感冒难受的缘故,还是这文章确实如此。看书不过两个小时多,却觉得疲乏。没觉到怎样的酣畅淋漓,却是要胸中闷塞,郁郁难平。  确实是番苦旅,余秋雨擅长散文,大多是排比,字里行间,历史的厚重感铺面而来。他非幽默之人,所言的文人傲骨,让人无来由的压抑、感慨。  我想起初中时,我在生物课上看蔡骏的小说,被老师发现,让我回答问题,虽然答对,可书还是被没收了。放学后去办公室,老师例行批评,我低头不语。末了,老师,说,怎么不看余秋雨的书呢?我一惊,语塞。沉默离去。后买了本他的散文集吧,读完后,赠与他人,连名字都不记得了。  毕竟年少,太多叛逆。。并不能深切的理解历史那种沉重,亦是不愿理解。尚是青春,怎可无病呻吟?  读此书,总看见一位数瘦骨嶙峋的老者,或是衣抉翩翩的年少,或登山,或乘舟,或屏气凝神欣赏古迹,或勿自叹息以视满目疮痍。大概都是些许沉郁顿措。  确实是番文化苦旅。苦在,我们担受不起这五千年的浩瀚文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还没有看完这本书,只看了一半,刚看到“西湖梦”。这不是一本介绍历史景观的书,它的文化烙印深深的印在了一片叶子,一本古书..........甚至是你一块石头,一面墙壁。
  看完第一篇《道士塔》,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愤怒充斥了我的心肺,王道士啊!你怎么可以把敦煌的古籍卖给外国人呢?!还是以那么低廉的价格!!可是,看到后面,也许你恨的不再是王道士,而是整个旧中国的官僚。他们没有先进的意识,不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那么的至关重要,不知到那些书就是我民族的宝藏。
  
  《莫高窟》,《阳关雪》,《天柱山》,《天一阁》..........都倾注了中国多少文人的梦啊。可是,无不都毁灭于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潮中了。李白和苏东坡的隐居梦没有实现在天柱山。范钦的藏书梦尽数毁于的竟然是几个小偷,“天一生水”(取自《易经》)不过成了一句笑言。
  每看完一篇,无不对中国的文化艰辛感到心痛和惋惜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中学时候读《道士塔》,只觉文章结构精妙,感情真挚,语言平淡却又气势磅礴,立时对余秋雨钦佩不已,当下心中默许: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拜读大师的其他作品。
      时至今日,方得片刻清闲时光。于是,或独立于午后书架之侧,或孤坐于清晨碧湖之畔,或斜卧于傍晚陋室之榻,择文一篇,细细品味。如此断断续续,前后月余时光,终将《文化苦旅》通篇三十七文尽数读罢,心中顿生万千感慨。
      文化之旅,本是重读民族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绝佳机会。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华民族有着如此灿烂之文明,文化古迹遍布天下。从大漠边疆的长河落日到江南古镇的小桥流水,从万里长城的延绵无际到桂林山水的秀甲天下,从的三峡两岸的奇崛雄伟到十里秦淮的风情万种。神州大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散发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然而,余秋雨的旅行却是苦涩的。
      在旅途中,他看到了辉煌背后的阴霾。他看到了莫高窟面目全非的石刻,看到了天一阁残缺不整的藏书,看到了西子湖畔坍塌着的雷峰塔,看到了贵池山区消逝中的古傩戏。
  他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
      曾几何时,西装革履代替了青衣长袍,高楼大厦代替了飞檐翘角,基督耶稣将玉皇大帝推下神坛,西方哲学将之乎者也挤出课堂。中国变得不像中国,中国人变得不像中国人。
      鲍鹏山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民族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气质,这种气质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一脉相承。德意志的严谨与其发达的机械工业密不可分,法兰西的浪漫则得益于法国文化艺术的群星璀璨,日本忠君爱国的传统成就了大和民族今日的团结自强,而美国人开拓创新的思维则来源于美利坚自由民主的精神。不同的文化养育了不同的民族,赋予了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气质。
      那么,堂堂中华民族却又具备何种气质呢?
      曾经我们有过为众人称颂的民族气质,很长一段时间内神州大地昂首阔步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彼时的中国被称为天朝,是举世膜拜的礼仪之邦,建立在忠义礼智信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紧紧聚在一起,每一个国人身上都能窥见举手投足间的温文尔雅。
      可是现在呢?我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将传统束之高阁,我们丧失了中华民族得以闻名于世的民族气质,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所谓的民族气质了。而一个没有气质的民族,最终必将走向灭亡。
      警钟业已鸣起,历代先贤集毕生所学创立的完整文化体系,断然不能终结于吾辈之手。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方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24 08:47 , Processed in 0.0539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