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毛1943-1991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4: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毛辞世20周年惟一特别授权纪念传记。三毛去世15年后家人亲朋首度开口揭幕红尘往事。独家披露三毛自杀真相、与王洛宾恋情传闻内情、师从白先勇等诸事新解。三毛最后成都之行肖像日记。陈家姐弟首次公开的百余幅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0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1 14:17:47 | 只看该作者
              “初见顾福生,是阴天,以后凡是跟他有关连的日子,不是阴就是微雨,要不然,一片白雪茫茫。”
      “顾福生老师到底教给了我什么,以前讲过了,可是讲也讲不出来,只知道今生如果没有他,今日不会如此壮壮烈烈地活着。而他,明明是一个寂淡又极精致的画家,留在我心中的颜色竟然是一片正红。
      红的寂寞,在于唯有在雪地或阴暗的背景里,才能显出那股鲜血的颜色。”
                                    ——摘自三毛《雨季不再来》
              受教于顾福生老师之前,三毛已经在家关了三年,外面的世界,浑然不觉。数学老师对她的打击太大,因此得了自闭症,害怕出门,更害怕街上的人,父母对她用尽一切爱心和忍耐,也没用。一周一次的心理治疗只有反抗更重,干脆不出门了。
      一次阴差阳错,她被送去学画,对于她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他不同于以往她所碰见的任何老师,事实上他是画家,也不是教育工作者,在直觉上,她接受了他——一种温柔而可能了解你的人。这是三毛对顾福生的第一印象。
              学了两个月素描,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决心,而笔下的东西仍然不能成型,总觉得很对不起顾福生,也想过要放弃,却被他领到另一间房,里面有很多的油画,这是一种疏导情绪的方法,画不出来,停一停,看看画,说说别的事。
              无故就聊到了有没有写过文章,他给了她几本书,告诉她以后改画水彩,素描先放下了。
              她的生命在水彩的照耀下变得活泼起来,她把一份稿件给了他;随后便得知她的稿件被拿去投稿了,并且下个月登出。
      她的心得到了解放,得到了小小的肯定,不再自卑,充满力量。
      生命的转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随后,文章也越写越多,却还是有小小的顾忌,可没有以前多了,会吵会闹会打架了。
      后来得知她的恩师要去巴黎,不能再继续教她了,她只是轻轻一笑。但我能明白,她的心里或许很难过,很不舍。
      他离开了,她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
      
              这个女子,拥有百万人所不能拥有的细腻文笔,朴实的文字,让我清清楚楚地了解她。她成长的过程和感受,让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她,她的思想与之后大不同,判若两人,或许这就是成长的痛磨练后的成熟。
              我还是喜欢《撒哈拉》那本书里的三毛,成熟、自信、浪漫、平静、安详、淡泊,对每个人心存感激。她,依然真诚。
              其实,没有过去,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她,正如没有幼苗,如何有大树一般。所以,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失的,时间改变了她的一切,让她变得更美。
              她的一生“数不尽的旅途,无尽的流浪,情感上的坎坷,都没有使她白白度过她一生最珍贵的青年时代。”她找到了幸福,到了沙漠生活,那段时光,可能是最辛苦又最幸福的吧!从她的笔下,我看到了快乐。
              她如一只蜕变后的蝴蝶,绚烂夺目,而她生命的转变,是那位温柔、善解人意、耐心教导她的画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3 11:23:11 | 只看该作者
              不久前,机缘之下听过一段三毛讲起荷西的音频,三毛的声音很轻软很亲切很好听,平添我对她的好感。
      她的声音和荷西的眼睛都很干净很清澈。她的文字略显哀愁但不做作,荒凉但是亲切真诚。
      她后来的文字不是为了呻吟而消极。是那种你看过之后真心为她的快乐而快乐,真心的为她眼中的世界而着迷。真心的为她失去荷西而难过。
          关于撒哈拉,是她和荷西的撒哈拉。他们两个人的梦。她后来的人生虽然有些消极,但不能否认她的文字让我感觉到对生命的真诚,热爱与希望。
      
         她的文字哀愁但不做作,荒凉但是真诚。那个叫荷西的男人陪她去了撒哈拉,完成他们的梦。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3 00:43 , Processed in 0.0491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