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天向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九八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温斯顿最后的结局在我意料之中,我想与其说他成了众多“老大哥”的拥护者之一,还不如说他真真正正地消失了。
      以前模模糊糊想出一些观点,自以为成熟了,长大了,书看的多了开始独立思考开始有深度了。现在回过头来,发现那时的观点才是真正的幼稚可笑,起码是有这样的潜意识,好像以前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现在则完全回到现实中。101房里的遭遇让我不寒而栗。这个世界上,我不怕蛇,不怕虫,不怕猛兽,独独怕的就是那——我也不愿说名字,怕到骨子里,如果有人像对温斯顿那样对我,我应该也会屈服吧。但是现实不一样。没有有型的折磨,只有慢慢腐蚀,以前的我恰是被腐蚀最严重的时刻,而今我不刻意针对某一现象,某种主义,某种学校里大多数人都想要加入的组织——无论是为今后现实利益还是个人信仰——去做评价,我只是发现我早就不是自己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if you do not fight, the green dam installed in your computer will become the telescreen in this novel.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考上研了之后,义务推销这本书,争取卖出去100本以上。专门卖这本书,或者加一本《美丽新世界》,自己去想办法进一批,然后在校园里面像推销员那样给遇到的同学兜售。
         一直就有这个想法,写在这里,免得以后忘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老大哥看着你,嘿嘿,其实咱们不都是在被看着么?就算没人看你,你也会妄想出有个人在看你,你小心不要让自己放出一个响亮的老P,吃饱了不敢随便打饱嗝,你要买个大房子,你希望有辆好车子,你希望有个大美女,你希望的其实更多的是敬仰的目光。别说有人在看你,其实没人看你的时候,你别逼着自己觉得有人看就好。哦对了,该觉得有人看的时候,往往你会忘掉被看着这回事情,比方说,拣了100块钱的时候、算计你的同事的时候、出卖权利的时候,嘿嘿,别以为在说别人,我只是在说我自己,所以,这本书,看起来不那么美好,每个人其实都想摆脱这样的生活,那么不害怕别人看,选个方式,这个方式是去爱一个人,荷尔蒙让你学会勇敢,可惜,荷尔蒙是有期限的,爱情在这里无辜地成为池鱼,爱情就是爱情,不是高压下的释放,也不是无聊时的零食。人们啊,可怜的人们。妄想着互操一下就可以摆脱命运对你的摆布,可以忘却这个枯燥乏味的世界,请试着用用脑子吧。哦对了,这个其实谁都没有说,书里写的我看到了,如此而已别生气。我只认为,书中描写到的那种愤怒绝望,我们还没有资格去感受,因为我们如此卑鄙,如此猥琐,苟延残喘地伏地而行。别问我为什么,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再见,列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马克思将社会分出了阶级,漠视了人性个体的存在,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荒诞暴力的国家,只摘取一段书中关于性的描写,无关风月,只是触动心灵的震撼:
  “他把她的工作服拉开,仔细看她那光滑的白色肋腹。他想,在过去,男人看着女人的躯体,看得产生了欲望,就这么简单。如今却既没有纯粹的爱,也没有纯粹的肉欲,没有一种情感是纯粹的,因为一切都混合了恐惧及仇恨。他们的拥抱就是场战斗,高潮就是胜利。是向党的一击,是政治行为。”
  在1984中,他们控制的不仅仅是我们肉体的行为,甚至还有我们对外界感觉,以致最终能控制我们的灵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读完之后,感触很深(相信许多人都有感触):
      极权主义社会的人没有人性,因为极权主义本身就没有人性。千百年来极权者总是打着各种旗号进行极权,而人民总被他们欺骗,一场革命上台的总是新的特权阶层,人民从来没有真正当政,他们总是在最下层,有史以来都是这样。极权政治最根本就是一种建立在恐惧仇恨和残酷之上的政治制度,正如书中所说,这种体制是永远不会支持很久的。极权体制政府不会让它的人民知道得更多,人民也不会知道更多,极权政府会永远让人民保持麻木不仁,保持愚昧,让他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不威胁到统治阶层的利益,统治阶层的利益是统治阶层最关心的事情,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是极权政治的目的之一。这种社会不论用什么主义来自称,其本质都是极权。极权政治家来编出一些华丽的辞藻欺骗民众,愚弄民众,最后获利的仍是统治阶级。说白了,极权主义就是一种统治阶层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一种丑恶的思想——很多人打着其他旗号来掩饰他们极权的渴望。
    最后,向时代的良知,本书的作者George Orwell致敬!向那个不存在的,但仍给予我们警示的1984年致敬!
                                                                      
                                                            2012年2月29日   21时44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动物农庄之后就找来1984想要看,但是一直到看完第一部分,我都没发现看完动物农庄之后再看这个有多大的意义,毕竟看起来1984似乎只是把前者最后的结果细致地描述出来而已,没有提供任何新东西。但是看完第二三部分之后我有点明白了。
  1984不只是一部政治讽喻小说,而是写到了远比政治更严肃更暗黑的问题:人性,希望,精神世界如何被再造,社会和人类本质上的不可救药,等等等等,远比政治寓言和预言丰富、深刻。Winston改造的过程算是揭示了今天人看起来十分荒诞的现象到底为什么可能发生,其背后的mechanism。奥威尔在告诉读者,绝望到底可以有多绝望。他暗示了读者头脑中可能有的那些一点点的最微弱的光明,然后坚决地当着你的面把这些微弱的光明之火掐掉堵死,不留任何后路。
  我开始以为自己知道doublethink什么意思,双重思想不过是阳奉阴违,选择失忆,后来看到对Obrien的行为描写我才发现,远比这个复杂,后面的很多论述都是贴近哲学层面、精神层面的高智商逻辑与意识游戏。所以智力不能及的普罗大众就看动物农场就好了,直白简单,没有那么多枝蔓,而1984大概智力越高的人能看到的东西也越多。
  
  另外,“极权”是奥威尔政治讽喻的中心内容。极权必然意味着人的异化、工具化,意味着个人是国家的一颗螺丝钉,哪儿需要就拧到哪儿,这些都是有违个体尊严、自由价值的东西。然而与许多人所认为的不同,“个体异化为集体的螺丝钉”之类的奥威尔极力警告的现象并不是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两千年从未变过难以去除的民族特性,中国文化并不缺张扬个体价值的成分。每次看到这些,我都会想到庄子的“尊生”,“君子不器”,就会感叹两千年前我们曾经有过如此之高的境界,今天不要再忘记,也不要再狡辩“那些是西方价值,不符合国情、传统文化”。庄子和奥威尔都懒得搭理你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一
  
      苹果公司在1984年推广它那著名的Macintosh电脑的时候,曾经制作了一部后来被媒体誉为近五十年里最出色的电视广告:在背景广播喋喋不休的宣传灌输中,一列长长的,表情呆滞的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一个灰暗压抑的大厅。他们的眼神空洞而茫然,呆呆地凝视着在一个巨大屏幕中以不容质疑的语气欢呼“信息净化法案”的“领袖”。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充满着运动员般的生命活力的少女,不顾后面卫兵阻拦,奋力冲进了大厅,用尽全身力量将手中的大锤掷向屏幕。在屏幕被击碎的同时,一串字幕浮现出来:“在1月24日,苹果电脑将推出Macintosh,那个时候,你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1984,没有变成(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
  
      关于这部向《1984》致敬的广告的具体含义,以及苹果与在这个广告中被影射的IBM间的恩恩怨怨 [1],笔者在这里不作过多讨论,只是想借此例说明一下这部反乌托邦小说的影响力。自1948年奥威尔完成这部作品以来,它所产生的震动,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意义上的范畴,甚至有评论如是说:“阅读《1984》的人多一个,这个世界就多一分自由的保障“,评价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而在本作品中出现的“Big Brother”(“老大哥“)“newspeak”(“新话”)等词语,也被收入了权威的英语词典,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以至于到了苹果发布那个著名广告的1984年,世界许多报纸媒体还纷纷专门发表文章,额手相庆乔治·奥威尔在这部作品中关于未来的预言没有变成事实。虽然我们的世界仍然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但是那种法西斯式的全面控制一切的极权主义政权,毕竟没有在全球扩散开来,变成全人类共同的梦魇。
  
      二
  
      对于这部受到如此多重视的小说,笔者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情节。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阴暗,压抑的近未来世界,在那个时代,世界已经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他们分别是大洋国(Oceania),欧亚国(Eurasia)以及东亚国(Eastasia)。三个大国在各自的交界地区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战争,然而奇怪的是,他们似乎对敌人究竟是哪个国家并不在意,有可能昨天还发表了一篇严辞谴责东亚国暴行的社论,第二天东亚国就变成了“我们可靠的盟友”,而且在所有的记录里也找不到任何同东亚国曾经敌对过的痕迹。它们对战争何时才能有进展也毫不关心,虽然总是在宣传我军不断取得重大的胜利,但是战事的结束似乎总如地平线般可望不可即。
  
      故事发生的舞台,是在大洋国“一号空降场”的首都,伦敦。在这里,无数的“老大哥在看着你!”的宣传画张贴在城市的每一处,确保你无时无刻都感觉沐浴在“党”——英社(Ingsoc [2])的领袖:“老大哥”的坚定目光中。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电幕”(telescreen)安放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宣读着“党“的决定,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人们被划分成了三种成分,核心党员,外围党员,无产者,在老大哥的领导下精确地生活着。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稳定。党甚至还正在试图推广一种新的简化语言“新话”(newspeak)以确保任何“有害”的思想届时已经完全不能通过语言来表达。而政府部门的名称也是那么的令人安心,它们是,真理部,友爱部,富裕部,和平部,分别位于五座白色的,高耸入云的大厦里面,上面用漂亮的字体写着党的三句口号:
  
  “战争即和平
  
  奴役即自由
  
  无知即力量“
  
      而我们小说的主人公温斯顿,却感受到了一丝异样。他在这样的“幸福”生活中,出于他残存的人性本能,察觉受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荒谬。他是一名“外围党员“,在真理部从事着根据老大哥讲话修改记录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张同宣传明显矛盾的照片。这令温斯顿困惑不已,他开始怀疑周遭的真实性。为了对抗这样的谎言,他开始写日记,试图记下自己小小的,但是却是真实的“历史”,并能被后人所读到。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裘莉亚,一个用肉体的解放来对抗“党“的道貌岸然的女孩,并从温斯顿的同事,地下组织”兄弟会“的成员奥勃良那里了解到了这个国家的恐怖本质,他们开始尝试反抗。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三
  
      《1984》作为一部伟大的反乌托邦小说,由于其时间设定在创作时的未来(1984年),所以有的时候会把它归到“科幻小说”的范畴中来。但是如果真的要和人们常常同时提到的另外两部反乌托邦小说(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相比的话,《1984》中的“科幻成分”其实少之又少。所以与其把它归为科幻,不如和奥威尔的另一部作品《动物庄园》一般,认为是一部深刻的政治讽刺小说。其背后蕴含的政治哲学内涵,是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奥威尔的这部作品作过多的阐释,甚至掩盖了它是首先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存在的本质,同样也是不合适的。借助评论家波斯纳的话来说,《1984》是“一个精彩生动的、悬疑叠生的、气氛渲染的和令人恐怖的(就这一意义而言,它并不带贬义地意味着,它类似于亨利·詹姆斯的著作、甚至哥特式作品的那种恐怖性特征)罗曼蒂克的冒险故事。”[3],这也是1984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要理解《1984》的思想内涵,就必须首先回顾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乔治·奥威尔乃至他那一代“战后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众所周知,二十世纪的上半叶,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的一段历史时期,在短短的五十年间,接连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的大战。在这两场战争中,由现代技术力量所武装的屠杀机器,其毁灭生命之高效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类战争的形态已经产生了质的改变。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五十年里,还发生了两次时间几乎重合的两场政治浩劫:德国的纳粹运动和斯大林苏联的大清洗。这两场政治灾难与以往的专制政权不同,也体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悲惨的事件,对西方知识分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令他们对造成灾难的极权政权以及其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这些反思后来成为了战后一系列的经典著作的思想起点,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卡尔·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当然,还有乔治·奥威尔的这本《1984》。
  
      正如上文所言,《1984》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如果要对这些内涵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的话,恐远非笔者学力所胜 [4]。在这里,笔者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这部作品的背后的一些内容从局部的角度切入,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解读。
  
      首先引起笔者关注的是《1984》中的社会阶层划分。在原作中,大洋国被划分成为了三个阶层:核心党员,外围党员,以及无产者。核心党员,相当于一个庞大而封闭的官僚阶层,他们垄断了国家的权力,占据着国家机器的重要地位,如秘密警察,部门长官等。而外围党员,相当于现实中受到一定教育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则是充当维护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的普通文职人员,技术专家,以及其他职位。而占总人口85%的无产者,文化程度极低,从事着最简单的体力劳动。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小说里,“党”针对于对于不同的阶层,所采取的统治策略也是不同的。作为垄断权力的官僚阶层而获得舒适生活的核心党员,是这个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党利用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笼络他们,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对于社会金字塔的另一极端,无产者,党则通过愚民宣传彻底麻醉之,令其在庸俗而卑微的贫困线上挣扎,但也未太加控制。
  
      然而,对于中间的外围党员,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通常从事的工作能令他们了解到一些有限的真相(如温斯顿,就在真理部从事改写报纸的工作),而良好的教育又能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这样他们当中必有人发现这个极权主义政权的本质,而这正是党所忌惮的。所以,针对这个阶层的对策,就是全面恐怖:彻底的,无孔不入的严密监控。1984这部小说,其实也是主要围绕着这一批夹缝中的个体在极权主义下的命运的而展开的。关于他们的生命状态,笔者姑且总结为:孤独的囚徒。
  
      四
  
      为了更加清楚的阐述这一观点,笔者需要首先引入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所提出的”圆形监狱“的概念。
  
      1785年,受一所法国军事学校的建筑设计所启发,边沁产生了设计一种以管理人员最少为目的监狱的念头。在他弟弟塞缪尔的帮助下,他最终设计出了“圆形监狱”这个模型:以一个环形的建筑围绕着中央的塔楼。环形建筑被分隔成单间作为囚室,并统一朝向塔楼。塔楼作为狱卒监视囚徒的场所,开有带百叶的窗户。这样,一方面以很少的管理人员即可监督众多的囚犯,另一方面,囚徒又看不到监管者的状态,时刻感觉出于一种被监视的状态之中,从而主动规正自己的行为,达到一种“自我监禁”效果。
  
      边沁在设计这一概念时的目的,最初只是单纯建筑学意义上的,正如他在那本长长的副标题中所说:“它体现全新的建筑原则理念,适用于任何类型机构,能将各色人物均置于监察下,尤其适用于收容所、监狱、工厂、车间、贫民院、制造厂、疯人院、医院和学校:这些地方的管理计划中都适于采用这些原则.“[5]。他的这一思想也的确为之后的监狱设计者所吸收。
  
      然而,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其著作《规训与惩戒》中通过 “圆形监狱”隐喻文本的深入阐读,天才地揭示了通过这一隐喻所折射出的现代权力的惩戒本质。在福柯眼里,若仔细考察这一概念,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隐喻的社会学含义所在。边沁在“圆形监狱”所设计的空间关系,实际上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具象化的映射。他所指向的实际上是一种封闭的社会系统的构建,这种构建具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特点。边沁自豪地表述它为:“一种新的监视形式,其力量之大是前所未见的。”
  
      按照边沁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要保证“圆形监狱”这一系统能够良好运转,其核心在于确保“监察者本身的中心性”,即处在“能够看见他人,而他人看不到自己”的状态之下。在这种情况中,囚徒随时都处在(或者,更为重要的,“自认为处在”)监管者的目光之下,受到监管者连续性的规训之中。监管者的这种“貌似显然的无处不在”,令囚徒自身的意志时时刻刻都处在主动压抑的状态中,得不到付诸实践的机会,久而久之,囚徒独立运用意志的能力必将退化,而将组织自己生活的能力完全交给监管者,以寻求“平静与安宁”。
  
      我们很容易看出,“1984“本质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监狱”。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小说中“电幕”这个设定。按照书中的描述,“电幕“(telescreen)是一种类似于监视器的存在,而同时又具有宣传的功能,随时在向你宣传”党“的一系列重大胜利,同时下达一些重要的通知。例如它可能在宣布了一条粮食全面增产的好消息之后又通知本月居民粮食配额下调,而且丝毫不显得突兀。而它的更重要的功能,就是监视你的一举一动,甚至一点微妙的表情都逃不脱”党“的法眼,从温斯顿的一段独白可以很明显的体现这一点:”在电幕面前你最好保持一副宁静平和的表情,因为这是老大哥希望他的人民所保持的精神状态。“
  
      借助电幕这一技术手段,极权机器将它冰冷的触角,伸到了公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彻底消灭了“私密空间“的存在。而这正是极权主义的重要特点。同过去历史上的专制不同,技术的进步,给予了独裁政权一个“全面渗透进公民生活”的有力武器,从而由“专制“走向“极权”。东德的秘密警察机关“斯塔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有趣的是,这个特务部门的标语正好是“我们无处不在”( “WIR SIND BERALL”)。它借助窃听,揭发,告密等手段,全面监控公民的思想动向。在其特务活动的最高峰,在东德有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甚至超过了东德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将这种情况稍加推演,一个翻版的“大洋国”就呼之欲出了。这在德国电影《窃听风暴》里面有着生动的表现,可谓是跨越时间,为奥威尔的预见做了一个鲜活的注脚。
  
      在这样的“圆形监狱”中,由于监管者面目的模糊不清,囚徒不得不无休无止的进行自我审查,稍有放松,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小说中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是一个毫无头脑的,对“党“崇敬之致的模范公民,就因为在睡梦中喊了一句”打倒老大哥!“被小女儿告密,而被投入友爱部的监狱。在1984中铺天盖地的“老大哥在看着你!”宣传画,正是想向人们强调这一信息,使人们陷入主动放弃自主思考的境地。通过这种手段,“党”就成功地把无数的“老大哥”植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发挥着“威慑”的作用,从而大大地减小了监控的成本。
  
      这样的“圆形监狱”,剥夺的不仅仅是被囚徒的自由,而且,还会令被监禁者彻底丧失“成为自由者的能力”[6],康德所说的“独立运用自己理性”“从加诸自身的蒙昧状态中脱出”也根本无从谈起。即便是身处其中的个体萌生有反抗意识,他也不可能从“党“灌输给他的行为逻辑中逃脱。当温斯顿和裘莉亚在奥勃良的寓所里起誓,奥勃良问如果向孩子脸上泼镪水也能促进兄弟会的事业的话,他们会不会照办。温斯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讽刺的是,温斯顿正是出于残存的人性,才对”党“产生了反抗的念头,但是当奥勃良诱导他们立下这个灭绝人性的誓言的时候,温斯顿已经没有办法独自运用自己的理性进行判断,而是从一个恐怖迅速投入到了另一个恐怖的怀抱之中。即便兄弟会不是一个圈套,而真正是一个反抗老大哥的组织,我们从这个誓言所折射出得信息来看,如果它掌权,也不会比老大哥仁慈多少。这不能不说是在这个巨大“圆形监狱”中的囚徒的一个悲哀的怪圈。
  
        五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极权主义的本质,就是孤独,是对个体的彻底孤独。
  
       极权主义的统治,就是竭力试图让个体处在一种一盘散沙的原子化状态,几乎与他人建立不起任何稳固的联系,甚至连基于血缘的家庭关系也要想方设法地破坏。这也是为何极权政权是如此钟爱近亲控告,还树立为“大义灭亲”的忠诚典范的原因所在,如在小说中泰晤士报津津有味地报道过的一位偷听自己父母谈话然后检举的“小英雄”,以及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自豪地对温斯顿说是他小女儿的告发,才将他送进了监狱。它通过鼓励、胁迫告密的手段,相当于在每个家庭中都安插了它的思想警察,摧毁了最后的伦理底线。每个人都不可信任,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扣下自己脑后扳机的行刑队。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作家的夸张。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东德斯塔西的资料库也随之解密,可以对外公开查询。这却在东德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巨大冲击。许多人赫然发现,自己的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原来这么多年一直在(主动或被迫)向“组织”汇报自己的言论和思想。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或者经受不起良心的拷问,纷纷选择了自杀。这在当时的东德社会甚至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足见当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信赖关系被摧毁之后的后果是何等的可怕。
  
       而小说中的温斯顿,无疑正是处在这样的孤独状态之中。在遇到裘莉亚之前,他在小说中始终都是孤独地住在这个公寓之中。他有妻子,凯瑟琳,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感情而言,因为他实在无法忍受她即便是在谈到性爱时也要称之为“咱们对党的义务”的那种状态。对他来说,她就像一个空壳一般,除了党灌输的教条之外没有任何鲜活的东西。而他和裘莉亚则不同,他爱她,她爱他,他们之间拥有着一种稳固的联系,这已经是对党的统治逻辑的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何他们把彼此幽会视为是在身体力行地反抗党的统治的原因[7]。
  
       如果一个个体只是社会关系被切断了,我们这时还只能说他是被孤立,而不是孤独。然而,极权主义统治不会满足于此,它要把它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你头脑中那可怜的几立方英寸”(温斯顿语)才肯罢休。这就是极权主义的恐怖之处:它造成的,是人与“自我”[8]的撕裂。这,才是最可怕的孤独。
  
       我们之所以拥有一个自身存在的确信,是因为我们有着关于自身的一系列连续性的体验:对过去的记忆,对生活的常识。这一切都构成了“自我”的内容,藉此,个体得以确定自己。正如温斯顿所说,所谓自由“就是承认二加二等于四。有这个作为基础,一切都迎刃而解。”温斯顿偷偷写日记也是这样,他想给对过去的记忆留下一份自己能够确定的记录。只要过去能够被确定,常识能够被承认,他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出发点来对抗这个世界的荒诞不经。
  
       而党的统治术则恰恰相反,它所要谋求的,正是与“自我”的断裂。在党的统治下,常识是受到权力强暴的,历史是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修改的(“谁掌握了现在就掌握了历史,谁掌握了历史就掌握了未来”)。这里的历史不仅仅是在宏大叙事框架下的“历史”,而且还包括个体对于过去的私人体验。你真的看见了那三个叛国者参加党的会议的照片了吗?不,你没有,那是你的幻觉,你已经有病了,温斯顿。这是奥勃良对温斯顿的冷酷宣判。你是如何了解过去的呢?记录,照片,书本,很遗憾,这一切都在“党“的掌控之下。它可以轻易地将一个事物,甚至是一个人“存在过”的一切痕迹轻易的抹消掉,或者,按照原文的说法,“化为乌有”。那么,这个时候,你又到何处去寻求对你记忆的确信呢。
  
       将连续性的“私人历史”从个体上剥离,令他永远都只生活在“此刻”这支离破碎的片段之中,陷入连自身的存在都无法确定的惶惑不安,这就是“恐怖”的含义,这就是“自我”的连续性被破坏后,个体所面临的彻底孤独。愈孤独,则愈希望融入到一个集体当中。这就是为何所有的极权主义政权都钟爱“历史必然性”与集体主义的原因,失去了“自我”之后的个体们,在面临“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时,总会产生一种无力感,于是就会主动寻找一种庇护,而在这时,他们是最容易铸造成一个整齐划一的“战斗集体”的。于是,极权主义贯彻其权力意志的最后结晶,也就应运而生了。
  
        六
  
       以上笔者遵循着两条路线,简单分析了在《1984》中的那种无孔不入的极权恐怖状态下,所有遭到戕害的个体的命运:成为“圆形监狱”中的“孤独囚徒”。在1984的结尾,主人公温斯顿怀着对“老大哥”和“党”的无限热爱,被处决掉了。之前的一切,怀疑,爱,反抗,在冰冷的极权机器下都被碾压得粉碎。这应该也是作者悲观态度的反映。不过,现实的验证,要比奥威尔的寓言宽慰不少。《1984》成书64年了,奥威尔笔下的那种彻底的极权恐怖政权,即便是后来存在过,如红色高棉等,也被证明是难以长久的。奥威尔构想的独裁者“老大哥”,是一个概念化的形象,他既有人格化的特点,而又实际上只是一个权力阶层所推出的符号,而非真实存在,所以就会永远存在下去。这即是奥威尔在书中所说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但是在现实操作中这种理想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我天真,想的事情简单。真的以为不会有人愿意高其他人一等,,或者有人宁愿他人放弃思想使世界千篇一律。真的每个人会放弃挚爱,背叛信仰。
  当然可以狡辩是为了生存。
  一切美丽都来自对原有事物的意见和改变,如果没有这种冲动,社会又会怎样行尸走肉。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背后又是多么悲凉的妥协,统治者信奉的永恒的统治,换句话只是死水一滩。永恒代表不了永生。没有绝对的自由相反也没有绝对的统治。
  
  
  
  但如果没有比较,怎么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好是坏,是应该赞美还是应该痛骂。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一生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忙碌在自己一亩七分田里。或许他衣食无忧会感到生活很幸福。
  但他儿子年轻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爱看电视爱上网,他知道自己生活圈外还有一个更新鲜的世界。他放弃种地去城里打拼,混在城市最基层最角落的空间里。忍受城里人的偏见和欺辱,不敢逛大商场不敢生病。他总是担心害怕,羡慕白领的日子却无可奈何。
  谁更幸福,在饭店食堂是不是觉得别人的食物总比自己的美味。但没有这种比较心里会放心么。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农村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宁愿种地。打工来钱肯定更快。如果有选择,多少人愿意呆在田地里。
  又是一个很傻的问题,我都能猜到别人会怎么说:这种问题不用你操心,人份三六九等。没本事的就回家种地呗。
  
  
  
   还有,理智重要还是冲动重要。如果你遇到喜欢的人,你会不计后果的表达感觉,还是深深克制。如果遇到厌恶的人,会礼貌招呼还是扭头就走。用一种思维说,冲动和感性是不成熟的表现。用另一种思维说何必将事情复杂,推崇简单纯真不是更好。如果克制,一个人能忍耐多久,内心暴躁外表老成?自然平衡最重要,但关键点在哪里。如果变革都来自冲动和简单纯真,为什么大家还会觉得幼稚?如果身边的人想法与其他人不同,他是不是很孤单。我猜包容的会很少,当然有想法的人或许也不会说出来。虽然我还是挺喜欢听人讲故事的,有故事的人,大多是老人,真的很值得去尊敬。
  
  
  
  如果报复仇敌应该怎么办,肯定不能杀掉他。说不定反而帮他上了天堂。如果折磨他,给他痛苦,自己也许会因为虐待而开心,但这种开心只会让将来更不安。或者让他害怕,但痛苦到极致一般都绝望了。让他伤心,毁掉他最爱的人或事物,这一般只是电视中的桥段。如果让他亲手出卖爱人,就和电锯惊魂一样,成本真不小。
  
  
  
  关于谎言,以前朋友说他们历史老师这样讲的:我是知道一些不同与书本的历史,但我更希望你们有一个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984》里所有的过去全是篡改过的,用来保证人们的幸福感。既然过去本来就是虚无飘渺的,又有多少人在意与自己衣食无关的数据。书里说的老大哥就是降了一级的黑客帝国里的母体。即使尼奥一群人希望逃离母体,但最终还是妥协了。
  如果一个社会如《1984》所说,没有自由。但社会已经开始运转,有必要去破坏他么。身边每个人都麻木了,改不改变又有什么用。
  如果一个人觉得活得很幸福,即使是假的。你愿意给他真相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大学学的是新闻,新闻不可避免地会提到言论自由。一个我很喜欢的老师每每提到言论自由,总会说到奥威尔的《1984》。她经常说,你们一定要去读这本书,看看在极权社会下失去言论自由,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
    
      无处不在无法关闭的电幕,无影无踪无迹可寻的思想警察,每个人都活得像提线木偶,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表情甚至呼吸。为了能够安全生存,只能对组织忠诚,对老大哥忠诚。生活是压抑的,恐惧的,因为你不知道是不是下一秒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书中最触目惊心的是真理部对历史的篡改。想想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小时候傻傻的,课本上说什么就信什么,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是做了太多的粉饰与修改。幸运的是,我们还不是大洋国,我们还可以读到许多不同人不同角度写的历史,能通过验证得知真相。但是在大洋国,所有的一切,修改后原先所有的资料将全被焚毁,想要去求证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温斯顿才会被问倒:“你怎么去证明过去是真正存在而不是你脑子里创造出来的幻象?“因为过去所遗留的东西统统不存在,又拿什么去证明你是正确的?
  
      前段时间,因为小悦悦的事,微博上纷纷议论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这么冷漠,其中一个很抢眼的观点说是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关键的是,你的信仰是什么?你能说文革的时候中国人民没有信仰?思想是这世界上最有力同时也是最恐怖的武器。仅仅只需要两分钟,人就可以变得歇斯底里与狂热,而事后却毫无感觉。就像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文革时中国人民会狂热到那种地步。
  
      其实我们曾经也是有信仰的。对于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某字,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吧。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那时无比骄傲,只是有时会纳闷为什么这么珍贵的红领巾五毛钱就能买到一条。后来长大,也就渐渐明白了些什么。上学期一直被大家看好的某位同学在最后环节被刷了下来。我心中纳闷,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同学没有跟组织内的重要成员打好关系,在评分中分数垫底给刷了下来。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跟它一直宣称的从来就没一致过。如此想来小时候倒还公平些,只看成绩。
  
      老爸一直要我积极向组织靠拢,他们这一辈的心理不难理解。书里广大proletariats住在陋室里吃着发霉不知其味的食物,温斯顿们相对好些,而奥勃良们就住在铺着地毯的干净明亮的房间,优雅地喝着葡萄酒。这样一比,谁不愿意向组织靠近?现实中的利益对比掂掂也是可以比较出来的。现实中最被羡慕的,并不是富二代,而是官二代,红三代。
  
      思想虽说是最有力最恐怖的武器,但也是最难控制的。所以温斯顿的脑里才有了各种“不合规矩”的想法。说到独立思想,很惭愧,我深知自己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我很容易被各种观点看法所影响,也很容易人云亦云。令我感到悲哀的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太多太多了。平时在学校上课,包括我在内很少跟老师交流,因为我们只会听,只会记,却不会提问与质疑。有时学校开个讲座啥的,我从来不知道去提问些啥,而提问的环节,我也很少看见什么思维碰撞的火花。
  
      像温斯顿这样的人当然是少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感到自己是少数。或者说,当我脱离了我固定生活的群体,回到茫茫人海中时,我总觉得我的想法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拿我学新闻一事来说,在学校,老师在我们心中塑造的记者形象,是扒粪者,是揭黑打假捍卫权利的勇士。然而过年当亲戚说起我的专业时,他们是这样说的,当记者好啊,将来要是他们不给钱,就威胁说乱写他们。我当时在旁都无语了。
  
      温斯顿被强迫修改思想看得我心惊肉跳。原来黑也可说成白,二加二也可等于五。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遭受这样被迫修改的痛楚,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修改了自己的思想。曾经以为自己是这世上最独特的人,但如今渐渐发现自己也开始屈服,开始低头,开始从少数变为多数。这是比被迫修改更为悲哀的事。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很多人最后多发现,自己成为了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
  
      《1984》就阅读感受而言,是本令人绝望的书。一开始温斯顿发现自己脑子里有一些不老实的思想时,我还为之感到欣慰,而裘莉亚的出现 ,让我来以为希望就在不远处。然而最终在101室,温斯顿屈服了。他爱老大哥。原先所有光明的一切原来不过只是泡影。
  
      在奥勃良拷问温斯顿时,温斯顿曾经说过:“我相信,我知道你们会失败。宇宙之中反正有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是精神,还是原则——是你们所无法胜过的。”
  
      然而,究竟是什么呢?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8 04:50 , Processed in 0.0481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