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摄影大师布列松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21:0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布列松是一位与中国颇有渊源的摄影大师,他在1948年和1958年两次来到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作摄影交流,并编成过一本名为《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的画册,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好评。本书是他的摄影精品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00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18:56:03 | 只看该作者
      他的抓拍能力非常厉害,
      
      梦露的表情很娴雅,
      
      他的抓拍能力非常精彩,
      
      抱酒瓶的男孩很得意,
      
      他是专在街头巷尾抓拍的摄影家,
      
      果然脸皮厚如钛合金  学习学习
      
      不愧是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12:49:07 | 只看该作者
      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缔造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是他排除了所寻找目标的主题,而是沉迷于一种瞬间所形成的构图结构所造成的冲击力,如果说照片的原始意义本身是一种对于时间空间的凝固,或者说赐予人以固定瞬间的能力,那么布列松就是剥离了这种时间空间延续的可能,通过刻意的削减照片的主题性和潜在的主题延续,强化构图所具有的意义便是对于摄影原始意义的背离。但这种背离却标签式的让人们认识到了瞬间的表面所能形成的现实的荒诞和不真实。
      
      布列松早年跟立体主义画家安德列。洛特的对于绘画的学习使他更专注于几何形体之间的构成感,尽管摄影和存在于世上任何的表现形式一样并不能完全做到客观,但不可否认它是最接近客观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对于照片构图的苛刻却不可避免的削减了摄影的客观性,它更多的是展现了被摄物体的超现实一面,而对于摄影细节表现的缺失,以及过度注意的构图对于照片主题的冲击,更加深了这一点,这正是一种被摄物体的非常态的理解和表现方式,他强调的是被摄体的瞬间形态,是一种主观的观察之道,而并不是被摄体的内涵的揭示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像是一位立体主义的画意摄影师,而摄影的独特意义在于对于消逝的事物的真实捕捉性,布列松并没有注意到被摄体已有的独特内涵正通过他画意的干涉而缺失,图象语言可以通过画意重复,而被摄体本身内涵的决定性瞬间却随着时间流逝而永远无法重复。
      
      所以布列松并不能被认为是摄影领域的精神大师,而是一位为我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一位观看之道的先驱者。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10:25 , Processed in 0.0437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