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牲口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很黑暗~很黑暗~
  这个是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
  回想自己的初中生活还是非常的美好的
  至少没有遭遇过校园暴力
  尽管他们是确实肯定存在的
  勾起很多回忆的书
  还是可以看看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长假总是读书的最好时候,《小牲口》是我在春节期间读的一本印象深刻的书,它是一本描写初中校园暴力的小说,应该是作者的自述小说吧。
  
  看这样一本书是有一点痛苦的,我心里一直充满着愤怒、痛心、伤感、压抑,但又有着强烈的共鸣。有一些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感觉让我在看很多片段的时候总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有时候看着看着就陷入到对自己中学生活的回忆中去,想起了那些小坎坷、小波折,又庆幸那个时候,大多数日子里我是整日没心没肺的快乐着的。很多次想要扔下不看了,因为主人公,那个懦弱的女孩子太让人怒其不争,但几分钟、十几分钟之后我又忍不住拾起之前被我愤懑的扔到沙发上的《小牲口》。最后还是坚持着看完了,甚至在白天去家具城买家具的途中我还在不停地看,一度觉得头晕恶心,不得不停止。最近坐车看书总有恶心的感觉。
  
  非常推荐的一本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长假总是读书的最好时候,《小牲口》是我在春节期间读的一本印象深刻的书,它是一本描写初中校园暴力的小说,应该是作者的自述小说吧。
  
  看这样一本书是有一点痛苦的,我心里一直充满着愤怒、痛心、伤感、压抑,但又有着强烈的共鸣。有一些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感觉让我在看很多片段的时候总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有时候看着看着就陷入到对自己中学生活的回忆中去,想起了那些小坎坷、小波折,又庆幸那个时候,大多数日子里我是整日没心没肺的快乐着的。很多次想要扔下不看了,因为主人公,那个懦弱的女孩子太让人怒其不争,但几分钟、十几分钟之后我又忍不住拾起之前被我愤懑的扔到沙发上的《小牲口》。最后还是坚持着看完了,甚至在白天去家具城买家具的途中我还在不停地看,一度觉得头晕恶心,不得不停止。最近坐车看书总有恶心的感觉。
  
  非常推荐的一本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卓越上根据我的买书状况,推荐了这本,不知道为什么,,
  
  一次在图书馆碰到,就借下了
  看完了,才明白了孩子身上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可怕的,可爱的,毫无芥蒂的,,,事情
  正因为是孩子,他们不懂责任,不懂别人身上的疼,所以尽可能地,让你的孩子留在阳光下面吧
  
  自己没有那样的经历,不知是不是该庆幸,我相信那都是真的,那个年纪是最最危险的。。他已经长大,不相信自己是个孩子,虽然他所做的一切都证明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她想活得像电视里的大人一样风风火火。。。
  可是,,却,衍生出了这么多,这么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这本书,非常喜欢。
  
  上一本读过的青春文学还是孙睿的“草样年华”,那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这一回青春一把,触动不小。许久没有读过让人这么疼的文字了,蓝天白云,晃晃悠悠的,一个个小人儿裹着加了薄荷绿的金边儿,甩开了身后的夕阳,就直勾勾的朝你走来。比贞子可怕,鬼如果不具备了鬼的外形,是最可怕的。
  
  丁丁的“小牲口”讲的是13岁的孩子们。我的年龄除以二,还富裕些。我们的十三岁,是懵懂,是连自己渴望什么都不清楚的青涩。而他们,会不打紧的对同桌说:“你的毛儿片借我看看。”我定义下,这就是代沟了。我们看他们,嘴永远呈O型,他们看我们,可能要嘴角上扬呈不屑状,用吃饭时磊磊总提到的一句话:“面对他们,我们OUT了。”
  
  校园暴力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而丁丁把暴力扩展到广义上: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暴力。各位趾高气昂的说“我没有对任何人施加过肢体上的暴力”,那么精神上的呢?鄙视,不屑,冷漠,面对受害者的不公正我们无动于衷,嫉妒心,恶语诋毁,搬弄是非,混淆视听。。。你做过吗?一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的人,理智上是清醒的。鉴于这一点,希特勒理智的明白自己在杀人;而这也些13岁的孩子们,他们不知道。
  
  或许他们从来没有预想过,自己的算不上大恶的行为会导致人的死亡,精神上的崩溃。他们的无知酿造了悲剧,他们的年龄却为他们开罪。导致悲剧,这还不是最悲的,那最最让人心痛的,是悲剧之后的遗忘和悲剧制造者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还有蒙住了双眼的教育工作者及父母。
  
  这本书没有谴责,有的只是无奈。
  
  从事教育的,为人父母的,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是记,这里狂推荐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之所以只是回忆,是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思考,也是因为我现在依然残酷青春,只不过残酷的方式方法比较从前更五迷三道,嚣张跋扈。
  
  最近很迷恋校内网,有事没事就上去看看,无意看到同学和丁丁的闲聊。原来她们是朋友,再加上史航老师的缘故,我想起了这本只看过简介就不想再看的书,决定买来读读。(之所以很快就买来了,还因为当时我有一张美廉美500大块的购物卡,集体大采购时,我顺手把这本书拿下了)
  先说说史航的问题。在一次苦口婆心的谈话中,他提到过一个85年的女孩,疯狂过,滥情过,萎靡不振过,但现在心态积极向上生活阳光闪烁事业迈大步般的蹭蹭往前走,说到事业,他强调这个女孩现在写东西,做电影做电视。看到丁丁的简介,我不由将史航说的那个女孩与她靠齐,不管对错我已经将二人完全融为一体了。当时史航完全是将这个女孩当作模范讲给我听,耐心开导我的顽固不化,但我只详细问了她的年龄,得出还是比我大一点的结论后,抛之脑后了。
  看书中后记时,开始有一点不甘。那些人名都离我不遥远,如果我愿意,完全可以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我都没抓住。老鼠说你要努力啊努力,我说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好。我想他已经绝望了。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为什么史航的名字总是排在最后呢?福娃动画的ID短片,他在最后一个出现,出现时间最短;搜城记的ID他又是最后一个出现;丁丁坦言他是最帮助她的人,可不论在推荐人还是推荐语录中,他还是最后一个出现,仿佛史航就等同于“悄悄闪现”,不过我愿意说他是压轴好戏。(青蛙,原谅我偷偷的编排你)
  言归正传,说说《小牲口》
  这是一本一看就知道是年轻作者写的书,并不是因为她的题材内容,单从越写越娴熟的笔法就能推断出作者的成长历程。我不得不承认,刚开始的几十页真是难肯,实在找不出什么好看的地方,但只要坚持下去,还是能有峰回路转的时候。
  耿惠惠遭遇的事情,虽然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但或看或做(再次原谅我)儿时的世界中到处都是耿惠惠和耿惠惠的影子。她爱面子,懦弱,自卑,窝里横,记仇儿,她有时候像个战士,越战越勇,越战越有手段,越有心机,有时候她又被虫咬了的皮球,怎么搋也搋不起来,只会弄打气人一手滑石粉。学校中这样的小孩太多了,每个班里都要有那么一两个是集体欺负对象,到底他们做错了什么,几乎一件也想不起来,但这种人总会被大家挖出来,哪怕就像耿惠惠这样,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也会被人挖出来,仿佛他们生来头顶上就顶着一团阴云,时刻告诉大家我这里可以解渴。这种小孩子往往很可怜,他们不是因为生性懦弱,就是因为张一张欠揍的脸,走到哪失败到哪。记得我初中时,班里就有一个类似郭婷的女生。全班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她,即便是最好最乖的同学见了她都要骂骂咧咧。她邋遢、神经质、学习差、神神叨叨,就像从精神病医院跑出来的。男生们骂她打她调戏她,把她的铅笔盒书包丢掉,用一只手就轻易将她推到,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用一手轻易的解开她的胸罩,这是男生对待好看可爱女生的招数,与这种讨厌的可怜虫无关。当时班中有两个女生并列班花,(她们至今都是很好的朋友)男生们分成两派对她们挑挑拣拣划在自己门下(堪称集体意淫),以一个班中帅男为首的淫乱少年们,每天将这两个女生追的团团转,把她们按在地上用红色水彩笔给她们涂红嘴唇和红脸蛋,全班不论男生女生都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男生是因为肾上腺素分泌过盛,女生是打骨子里的羡慕与嫉妒。
  小时候虽然我没受过欺负,但总感到无限孤独。从幼儿园开始这种孤单就伴随着我,始终没有离开。因为奶奶能照看我,当时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又不是很大,我只在奶奶住院的期间上过三个月幼儿园。在幼儿园,我像丢了魂的木偶,坐立行走怎么也找不到调调。因为我太乖了,老师很喜欢我,让我发玩具,发画笔,做老师的小帮手。没想到我出入“社会”,就轻而易举的当上了好孩子,做多少坏事老师都觉得是别人致使的不可磨灭的好孩子。但我总是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没有小朋友愿意和我玩,是因为我想一个人待着的时间太多了。每次小朋友兴高采烈的来邀请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能让自己显得很孤高,甚至虚情假意,当我真的想找个人说话时,却发现身边什么人都没有,直到现在都是如此,我的朋友很少,我很不想这样,大实话。
  《小牲口》写的有点过,但还挺真的。这是正在上初二的妹妹看完后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评价,到底是过还是真,只有自己读过才知道(广告做的不错)。在《小牲口》里你可以找到你认识的很多人,可能有你的同桌,你的班主任,还有你自己。
  最后按那个肥的流油的班主任老头的话说,“最好的朋友还得是初中”,我坚决相信这句话,但高中有时候也能有一两知己,这也是大实话。
  
  一切与鱼塘有关:HTTP://fish_Ponds315.tianya.cn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读完小牲口,颇有一些感受。只是我的故事比她的更有戏剧性,我也曾经是那些小牲口中的一头。我的“痞子学校”里的混混们大多比较“高级”,他们才没有闲工夫欺负自己班的同学,他们还是讲江湖义气的,他们只在外面做点“大的”,于是他们一个接一个被送工读了,像“李大伟”这样的学生在我们学校有2种结局,不是被其他大混混打死了就是被“慈爱”的老师送到工读去了。。。我是如何在那种地方survive的呢?我当时有点彪悍,颇有初生猫仔不怕虎的气势。我当年的老师也是一个“刘福”一般的胖子,不过换成了一个女胖子,她不喜欢我,因为我不会向她告别人的小状,我也不给她通风报信不给她做狗腿子,她气的牙根痒痒,经常骂我“姑息养奸”,但是她拿我没辙,没了我,她的班就没人撑腰了,没人给她拿年级第一了,没人做校级优秀团员了。。。我在那个学校里学会了嬉皮笑脸,学会了北京最纯正的口音,学会了最难听的骂人话。。。我和老师对着干,有一次还把音乐老师气哭了,她哭得样子很扭曲,我觉得自己对不起这样一个离婚的中年妇女,后来我觉得很后悔,我想向她道歉,我躲在树丛里看她,想像一只猴子一样窜出来站在她的面前,但是我的脚麻木了,我走不动也跳不出来,我没有向任何人道歉,我只是心里一遍一遍的演练着道歉。。。不过那些真的是很遥远的记忆了,如果不努力回忆,我可能就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但我忘不了我前桌抽屉里的污糟的棒球棍,忘不了那些扭曲的下巴向上的脸(这个动作我也很精通,一做大家就乐得肚子痛),忘不了游泳池对面那网吧上巨大的烧焦的黑洞。。。
  
  小牲口唤起我诸多回忆,那些已经埋藏在泥土里的充斥着汗水和血迹的记忆,小牲口无情的挖掘着这些记忆。我觉得主人公真的很傻很傻,她就像一只萎缩的刺猬,连保护自己都变得艰难却还伤害着其他的人。
  
  这个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候,今天是明天是后天还是,永远是。我也曾经被人欺负,被人骑在身上,被人莫名其妙的扇一个耳光,我也哭过,但是克制我的泪水。我不愿意别人看到我的脆弱。尽管如此,我很珍惜我曾经所走过的路,上过的学,是她们教会我要学会如何彪悍的面对人生,如何坚强的面对敌人。
  
  我一直是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讨好别人,说出的话也硬邦邦的横冲直撞。像我这样的孩子,总是在刚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被人逮个正着,而其他那些老师眼里的乖孩子经常是一直不停在说话也没有人看见。所谓不打勤的,不打懒得,专打不长眼的,我就属于那种不长眼的,不会迎合别人也不想迎合别人。
  
  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每次都竭尽全力的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却得不到应有的结果,我的市场策略似乎永远是" pay more for less" ,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survive。。。我也许昨天是个小牲口,今天还应该是一个小牲口,明天更应该是一个小牲口,保持彪悍才是survive的先决条件。这个世界本来是牲口的世界,肉体的折磨在心灵的折磨面前只会显得不堪一击。人们总是很矫情的给青春冠以“残酷”二字,其实根本不只是青春才残酷,以后的日子只会更加残酷。
  
  每个人都是小牲口,每个人都能在“小牲口”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仅只是我们这一代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我本来觉得我不是耿穗穗这样的人。
    
    但在现在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又常常觉得我太是了。
    
    这本书我是几个小时内看完的,看到凌晨一点。飞快地合上书本,睡觉。睡不着。太残酷。
    
    太真实。
    
    是不是每个人的童年其实都有这样的烙印,只是大家为了继续得宠而必须掩盖。如果我们现在有勇气揭这个疤,当年就不是那样的孩子了。是那样的孩子也就没有这个疤了。矛盾。没有逻辑。
    
    希望这本书真正的读者是家长,是老师,是象长大了仍然过着耿穗穗生活的家长、老师
    
    最近读的两本书,一本小牲口,一本消失的女儿,让我不敢去要一个小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读《小牲口》这本书的时候,情绪很复杂,这是一本让你想要再三回味,但又不敢多看的书。时常感觉它简直真实到可怕,简直就是我初中时期的自传。我实在可以轻易地就将其中的人和我的初中同学对上号。
      那些孩子们,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言语,耿穗穗遭人嘲骂时的情况,和曾经的我是何等的相似。孩子们还稚嫩的声音说出的,是何等不堪入耳的语言,带着并不响亮的声浪,就这么排山倒海,劈头盖脸地朝你打来。而如耿穗穗如我,当时却没有一点勇气去反驳,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着自己的复仇,紧握着拳头,呼吸急促,或是憧憬自己转学后能重塑“宠儿”的形象。下课时不敢离开座位,仿佛这是自己最安全的堡垒。黏在课桌上,在只属于自己的领地里,才不会受到侵犯。
      为什么当时不敢去反驳?用现在一当红女明星的名言来回答,就是当时“太傻太天真”,天真傻气地认为只要不去理睬,他们自然会失去兴趣,渐渐就不会再骂了;或者也曾天真傻气地向老师告过状,但可惜的是,在孩子的世界里,成人也有管不了的时候,况且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只不过是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确,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骂两句,只不过是在一颗还稚嫩的心上划上了伤痕,只不过是早早教会了孩子去怀疑,去憎恨。
      但这些经历无论你是14岁,24岁还是34岁,当记忆袭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切依旧是如此真实,真实得可怕,好像发生在昨天,一回头就能再度栽进那个痛苦深渊。记得那时候的我,每天除了上厕所,做操,很少离开座位,很少走动,怎么走路都觉得姿势不对,怎么都觉得这样更进一步使我显得臃肿,笨拙,感觉的到教室后面那些人的眼光,私语的窃笑,脸上永远耷拉着一样的表情,呆板,木讷,我知道这样会让我显得很难看,但真的无法想象怎样 才能让自己变得好看些。
      耿穗穗在小学没有朋友,进初中时她想让自己变成宠儿,没想到却沦落到这样一个乱班,并且被人欺负,遭人耻笑。耿穗穗是这样一个善良,单纯的孩子,她从小就一直孤独着,她一直追求着快乐,友谊,却一直与此无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滋味。和她略有些不同的是,我的童年和小学都是快乐的,但很不幸,初中迎接我的班级确实这样一个令我至今都觉得有点后怕的班级,比小说里的初一(2)班好不了多少,只是我自认还比不上耿穗穗,起码我没她有向校长告发并且最终打倒李大伟的勇敢行为。我对当时的班主任都没什么话可讲,只记得一次次地迟到,一次次地做值日,她还会反过说我不会做人,和同学相处的不好。可是从来没有人教过我如何和同学好好相处,在我跨出一步之前,他们已经抢先鄙视了我,我连机会都没有了。我不像耿穗穗那样是因为喜欢上了某个流氓男生而惹火上身,一开始是因为我的外貌,后来更是某个无聊同桌的无理取闹,彻底让我成了大家嘴里的“名人”。
      玩笑,又是孩子天真的玩笑。在大人口中永远都是如此。他们不知道,看似天真的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冷眼旁观,幸灾乐祸,他们不知道,受伤害的孩子们除了继续期待“时间会冲淡一切”这句名言的兑现意外,还是迷茫着,没有一点办法。
      孩子终究是孩子,即使伤害了别人,却依然付不起责任。出了事以后,无论是平时多么无畏地欺负别人的孩子,也会害怕,他们畏畏缩缩地站在一边,期待有个大人给他们解释,有个大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孩子总是不懂事的,孩子总是会害怕的。
      新的世纪来临,耿穗穗班里不见了两个孩子,青春的鲜血将孩子们之间的灰色地带染红,也将原来的问号拉直成了感叹号。他们班的问题最终解决了。
      初三开始了,分班了,孩子们被逼着去学习了,我们班散了。
  想起一首歌词,“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有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已经过去了快3年了,我也已经是个重点高中的学生,如今看着从前班级的QQ群里,那些孩子们继续缅怀他们的初中美好岁月,我继续一言不发,因为即使到了现在,这个班级里,少了我多了我依然不会有任何人在意。只是有时会暗自窃笑,初中生活真有他们所怀念的那么美好吗?也许是这些孩子的高中生活都过得不好,记忆总是会骗人的,会将曾经不美的岁月美化成一段繁花似锦,洒满阳光与朝气的美丽青春。
      有时候在想,初中4年我学到了什么,或是耿穗穗的故事告诉了我什么?我只能说,在普通中学,尤其是比较混乱的学校或班级里,总是会有这么几个人注定要遭受这样的命运,他们往往是外表不好看,人有点内向自卑,或者是家庭条件不好,又或者是太善良,太天真。这些孩子凭自己的力量,也许真的无法摆脱这样的命运。大概只能把这当成一种试炼吧,走进中学校门的时候是个懵懂的孩子,走出了初中校门,自己可以对自己说,我曾经历过风雨,我已懂得天真与自我保护之间如何平衡。但这样的残酷青春,熬过去了就过去了,出了中学的门还是一条好汉,熬不过去,也许身在其中就已经毁灭。在这一点上,也许无数有此经历的人像我一样,庆幸自己不是宋斯文或者郭婷。但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学校,有多少个宋斯文和郭婷已经在她们青春之花还未完全开放的时候,已经过早凋零了呢?没有人会知道。
      再者,我会一辈子记住的就是,将来我的孩子,我绝对不会让她去像我初中那样的学校读书,就像书中所写“千万别存有侥幸心理,别把孩子送到一个都是坏孩子的班级,别以为他们遇到的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别以为你的孩子意志够坚定,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他就可以自保,别低估了别人孩子的意志力。”
      残酷的青春,在许多成年人眼中依然不可思议,十三四岁的年纪,应该是如含苞待放的蓓蕾般鲜嫩欲滴,而不是像我或是耿穗穗所见的,已经不知被哪一种风刮过,过早凋零。
      最后想起套用《双城记》中的名句来形容这个依然使人无法猜透的年纪:
      这是最好的年纪。兼有剩余的童真与青春的朝气,在旁人看来无忧无虑,满载欢乐。
      这是最坏的年纪。兼有未脱的稚气与年少的轻狂,从自己的眼里望去,灰色,依然没有尽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2-10-20 12:10:57 | 只看该作者
  一边看一边时不时得掉眼泪
  我一直很排斥标榜八零后
  但是不能否认
  我们的青春其实大同小异
  好孩子暗恋过坏孩子
  坏孩子暗恋过好孩子
  只是我真的很庆幸
  作为成绩出众的坏孩子和叛逆不羁的好孩子
  我没有经历如此的残忍
  回想初中那个时候
  最大的痛苦好像来自于半明不暗的幼稚恋情
  等有一日终于长大
  回头看
  只希望我的存在也曾让某些人在那个时刻更快乐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7 12:18 , Processed in 0.0478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