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退后一步是家园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17: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萨苏“从日本史料揭密中国抗战”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我看的第一部。
  
  先说不足。
  
  作为个人研究,本书与正规史料研究最大不同在于,书中所引用的史料基本是萨苏自己能遇到的能用的就用,因此没有遇到的也就无能为力。表现在书中就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萨苏也只能用一个更显可靠的假想代替之前不太可靠的一个假想,而不太可能去有针对性地围绕一个争议问题做深入的剖析。
  
  当然这实在无可厚非。萨苏一直坚持个人研究,加之重点放在日本方面的史料收集更困难。“萨是工薪族”,在花八千多元买一本孤本画册时尚且犹豫(再一次惊叹沈志华那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四千刀的定价……),最后还是为大家呈现了一本比较严谨的抗战研究(对于存疑的地方萨苏还是作了说明)。
  
  不足的地方也是写出彩了的地方。这些史料大多是第一次在国内披露,包括图片、人物结局、战果等:原来1939年11月4日作为总指挥保卫我们四川成都的王汉勋1944年牺牲于桂林,他的女朋友就是郑苹如,而他的名字和同为空军牺牲于重庆空战中的郑苹如哥哥郑海澄的名字,至今并存于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碑;原来“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当年死亡的真相存在于指挥部房主的口中;原来当年孙立人新1军还唱过《八路军进行曲》,而且背后的背景也决定了当事人日后的命运;原来当年地雷战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近距离拉发的重大牺牲上;原来当年日本陆军航空赖以称霸天空的“隼”式战斗机被斯科特开发出了这样奇特的“死法”……
  
  如此种种,加上萨苏精彩的笔法,已经很吸引人。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这种个人研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个性化的视角。如“南京是个坎儿”一篇,1937年那段黑暗的前后整个中华民族的变化,日后以不如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的装备、训练和条件反而抵抗了八年之久——这些以前自己也不是没想过,但当萨苏那句“走过南京,中国人终于明白,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了拼死一战,我们别无选择”出来过后,还是觉得萨苏说出了自己想到而说不出的。萨苏以一位民族后代的身份穿梭于中日双方之间,也以民族后代的身份来解读这场“生死之战”。当年我们的丑陋,我们的辉煌,我们的遗憾,我们的遗忘,如今都延续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萨苏代我们立言。
  
  结合优缺点,这本书还是很适合长期接受宏大叙事历史教育的我们读一读。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21 00:51 , Processed in 0.0502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