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女的坟墓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08: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次接触“意识流”这个概念,是高中语文课本里伍尔夫《墙角的斑点》一文。当时觉得这种文体很无趣,而且感觉不到它有什么用,表达什么中心思想。语文老师认为全班人都有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思维习惯的不同,于是拿出王朔八十年代模仿意识流的一篇散文的节选。但我和班上同学依然觉得无趣、没用、毫无主题与中心。语文老师只好说:“以后你们看西方现代小说会经常看到这种写法的,而且还是长篇地用。”
  高考之后,确实看了N多西方现代小说(主要是侦探小说),也见了很多小说用意识流描写心理,但是篇幅一般很短。——因为那玩意儿长篇、多次很容易拖沓情节,让人厌烦。大幅长篇用的,如《空谷幽魂》等不少AC中后期作品以及铁伊的一些书都有这个弊病。
  
  《少女的坟墓》也是一篇大幅多次的意识流小说,这是由它主要角色多半聋哑这一设定而不可避免的。不过少女的坟墓虽然大幅多次进行意识流描写(我敢说至少四分之一篇幅的文字在“复原”、“直播”某某人心理的每一种活动),但是依然让人觉得紧张、刺激。它给我上了生动一课:意识流描写用途有多大,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来做什么。这儿不是文学讲堂,我只点几句:迪弗的意识流描写为什么强于AC?一、他笔下的角色意识流展现的心理活动具有人物一样鲜明的个性,并且比该角色平时的个性更夸张,平时收敛、不敢做的,脑海里全想全做。第二,用语生动幽默,富有该角色特有的思考方式,比如那些孩子脑海的意识刻画,我是逐字读完,因为太有趣甚至逗乐子了(这么说不厚道,因为她们被绑架了),什么X战警、鼬鼠、布鲁图的东西,差点让我笑坏了。AC上述两点做不到,AC本来就唠叨,意识流里更唠叨,同一个事,同个想法她会让该角色反反复复重复好几篇,然后用另一种说法再重复好几篇。而迪弗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着的,而且是不断迅速变化着的,所谓“有活力,就有生命”;所谓“变则昌,不变则亡”。我的感觉,迪弗是我见过的现代作家里意识流运用最到位的一个,包括所有文学作品,且没有之一。
  接下来说该书的缺点,作为出道作,少女的坟墓缺点是不少的。第一,意识流还是太多,尤其在大后期,在第五章终场前还大幅长篇地意识流刻画,之前必须意识流是因为聋哑人只能用这种方式展现内心,而那时候获救的几个女孩们已经能用正常渠道(笔、电脑、助听器)和别人交流了。何况那时候的重点是劫匪和谈判官的最终较量;再玩意识流显得轻重不分。向比较,棺材舞者和空椅子的意识流的量和频率我觉得是最合适的,篇幅不多,常常几行,最多不会超过半页,频率也不高,但是心理刻画的效果不比少女的坟墓逊色多少。
  
  第二,结局略仓促,人物(尤其是反派)性格、能力与某些设定脱节,从而导致全文编造的痕迹太明显——棺材舞者也有这个毛病,但此书重得多,比如结局,以劫匪全文之精明、聪明、冷静、细致,绝不会让X那种人有这种可乘之机,这种不合理翻盘让我想到《云中奇案》里面那句经典的儿科台词“我那时明明戴着手套。”,——对,就是那种突兀的感觉。再举个例子,梅勒妮中期接连破坏或试图破坏劫匪的计划,且救出3个孩子,并多次打哑语手势被汉迪发现;——她最不老实,以汉迪残忍狡猾、掌握绝对控制的个性,怎么可能打一顿就算?就算人质不够不方便杀,以他全书展示的那种高智商和高分析力,怎么想不出这个小学生都能想到的方法:把她的手绑起来或把她的眼蒙起来!别告诉我劫匪没绳子,他们帮汽油桶用了多少绳子?汽油桶燃烧阻挡强攻的点子想得出,绑不老实者的手,蒙住她们眼睛怎么想不到?
  三、差别人物的性格变化过快,上一刻是个懦夫,下一刻就能做出惊世骇俗之举也许是性格瞬间爆发,但是连着做,而且胆子越来越大,这实在太不合情理,最后还做了XX事,我表示难以接受。
  
  最后,再对无关紧要的地方吐一下槽,第一,译者太落伍太不敬业,孩子们的心理、哑语里几乎每次都会提及X战警,那么该漫画里面有哪些主要角色起码应该去查一下。几次把“万磁王”翻译成“磁力发电机”实在不应该(还写了英文原词做注释实在可笑),没看过电影的人肯定会云里雾里,还有“死侍”翻译成西尼斯特先生,《星球大战》沿用近30年的经典译名“卢克-天行者”翻译成“卢克-斯凯沃克”,我折腾了半天才意识到斯凯沃克就是在说天行者。第二,题目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且很有误导性,少女的坟墓听起来好像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其实完全一点不相干,少女的坟墓是一首钢琴曲,而且还是女主角因听力逐渐丧失而听错了发音的,并且这个钢琴曲和故事关联性并不是特别大。
  
  此书在我读过的迪弗众多书中定位:总体实力在棺材舞者野兽花园之下,但下得不是太多。
  文笔很好,也许可排第一,——也许这是吧里某个看过迪弗13本书的牛人把此书排第一的原因吧。
  此书结局一般般,不怎么惊人(相对于空椅子、蓝色骇客、棺材舞者等神作而言的,比起奎因阿婆岛田等人绝大多数作品还是不赖的),前面情节表现得很明显,容易想得到、怀疑得到,一旦怀疑,各种线索、情节立刻就能完美地套上去了。此外没有迪弗其他书里的各种障眼法人物及线索。不过这个设定是专门针对美国读者(尤其是中游上游社会读者)心理、价值观而设定的转折,骗美国人或许有效果,骗中国人,中国人恐怕不会上当的。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8 06:36 , Processed in 0.0494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