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5 07: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多尼斯的诗极适合摘抄,作为座右铭、励志格言在小本子上,新浪微博以励志灌水吸引用户的大号应该都喜欢这类风格的文字,再配上一张朦胧艺术照,能吸引不少转发。但诗歌毕竟不能只用来说理,不能只作为格言警句。哲理是连接大地的树,诗是树叶间的鸟,时而鸣啭,时而振翼而飞,纵然哲理有深入的根须,对诗而言也只是掩映,如果只是在枝叶间啁啾,鸣声未必不婉转,只是没有飞翔的气韵。
  
  或者译者格外赞赏阿多尼斯的智慧,在选择时有所偏向,让哲理诗占了更大比重,因为目前就看过这一个译本,我不好妄下评论。至少在《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中,阿多尼斯呈现出的是一个理性的形象,对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祖国与异乡,都有超出一般的视角,透辟的观点。阿多尼斯总让我想起纪伯伦,《先知》。《沙与沫》中充溢的思索和神秘氛围,如阿拉伯宫殿中幽深的歌声。
  
  在理性的疆域内,阿多尼斯冷酷,不像一个多情善感的诗人,反而犀利如手术刀,砉然一声,划开血肉。血腥场面令温情脉脉的文艺想象无处存身,阿多尼斯在剖析人类的劣根,文化的荒谬,习见观念的错误。阿多尼斯没有用诗歌生硬的解释哲理,而是将深刻又晦涩的哲理融入感性生动的诗歌中。从这点上看,他仍不失为一位有特点的诗人。
  
  “至今他还在寻找天堂;/至今,他发现的只是地狱。”
  
  “他不感到自己是谬误的,/只有当他强调自己说出了真理的时候。”
  
  叙利亚的某些情景倒是和中国有几分相似,读阿多尼斯对自己国家、民族和国民性、文化基因的反思,发现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开来如此格格不入,在某些腐败、邪恶的方面却有惊人相似。
  
  阿多尼斯对祖国、祖国的人极尽挞伐能事,以G城隐喻阿拉伯世界在倒退,“二十世纪之后来临的/是公元十世纪”,如果按国内爱国青年的标准,阿多尼斯这类人生在中国,网上得有无数人骂他汉奸文人。当他们读到阿多尼斯这样的字句,也许更加气急败坏:“‘每一个爱国者背后都有一个商人’/——美国小说家麦尔维尔如是说。‘是否正因为如此,爱国者满脑子想的都是指控别人叛国,并且相互指控?’/——诗人如是说。
  
  阿多尼斯说:“祖国如何能伟大/凭着琐小的人?” 他知道自身的流亡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也不因身在异乡悲情难抑,毕竟,诗是没有界限的。但阿多尼斯同样深知:“我的祖国和我,/身披同一具枷锁,/我如何能同祖国分开?/我如何能不爱祖国?”,因为“我只有这个濒死的国家。”
  
  如同两千年,远在东方的屈原,阿多尼斯也不断地质问,诘天问地:“什么是死亡?/在女人的子宫/和大地的子宫间/运行的班车。”他不停地提问,什么是流星,什么是彩虹,什么是忧伤,什么是尘土,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意义。此时,叙利亚仍在战火弥漫中,望不清未来的路径,也许只有诗人不断地追问、质疑与反省,才能超出血与火的残暴,寻求到古老民族的真正新生,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该失去诗歌的力量。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7 19:05 , Processed in 0.0749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