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23: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1、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的意思。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
  2、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副手,这个人就驻在皇宫里。那时凡具“中”字的官,都是指驻在皇宫的。
  3、汉代事情的传达:皇帝到御史中丞到御史大夫到宰相。反之亦然。
  4、汉代中央特派专员到地方来调查的叫刺史。全国分为十三个调查区,每一区派一个刺史,平均每一刺史的调查区域不会超过九个郡。
  5、汉代入仕从政的途径:太学,到地方服务,察举到中央,考试后入仕。
  6、汉朝一开始将山海池泽让给民间经营。武帝对外战争需要经费,于是收归国有。自此盐铁一直是国营与官卖。
  7、唐代三省首长是三品官。
  8、唐代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
  9、唐代中央派出监察官分巡,全国分为十道。边疆的监察官称为节度使,全权印信,权力大而成为藩镇。因多用武人,形成了军阀割据。
  10、租庸调制的基础是账籍。
  11、唐两税制规定不收实物而收货币,导致若干年后实物价格下跌。
  12、五代期间皇帝受军人控制,实无地位。宋太宗并非黄袍加身第一人,故建宋后,尊王成为当务之急,故有削弱宰相权力和削弱地方之举。
  13、唐代谏官在门下省,成为宰相同皇帝之间的缓冲。
  14、宋代地方实力很弱,所有财富全交中央。故金兵破汴梁,宋朝一泻千里。而唐代地方自有财富,故安史之乱虽两京俱失,却依然能平定。
  15、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科举考生多为寒窗苦读的穷书生,没有门第家训,对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于是进士轻薄,成为晚唐一句流行语。宋代谏官有封驳权,谏官老是和宰相对着干,到后来谏官一味封驳使其失势,奸相权臣又出现了。(好悲催有木有)
  16、汉代,中国本有地方自治组织,其首领称为三老,三老之下有啬夫、游缴。三老掌教化,啬夫收田租,游缴管警察盗贼。他们都代表地方,协助政府。这一制度,到了隋唐便没有了。
  17、五代饱受军人之祸,文化不兴。宋重文轻武,虽国家无地位,但开辟了中华文化的新局面。所以中国还能维持,于是有了自宋后的下半部中国史。
  18、明代,皇帝代宰相之职。六部尚书、七卿、九卿直属皇帝管理。但还是有廷推、廷议等。
  19、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秘书便是内阁大学士。为五品官。常由六部尚书和经筵讲师担任。
  20、皇帝久不上朝,皇帝与内阁的接触,就多出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甚至有皇帝私下叫太监批红的。这种事情,只有明代才有。
  21、元代创立行省。本意为流动的中书省,即所有地方由中央管理。就像英王直接管理香港总督。所以从源头上来说,“省”这个名字不吉利。
  22、明代已有总督巡抚,但只是临时的。有事才去,事办完就回去了。
  23、元代官、吏开始分流。政府长官为蒙古人,衙门工作人员为中国人。明成祖时规定,吏胥不能当御史,不准考进士。吏胥却是政策是实际执行者,却永无出头之日,于是慢慢地自甘堕落。
  24、明代开始,科举分县试、乡试和会试。之前主要的考试只有一次。
  25、明代创设翰林院,只有进士及第再读三年后的佼佼者才能进入,只有进翰林院,才能当大官。
  26、清代同之前历代(除了元朝)最大的区别就是清代是部族政权,是代表满洲人利益的。其他历代是士人政权——即读书人。读书人不是某一个民族的,也不是某一个氏族的。
  27、其政权是全满洲人的而非皇帝一人的。所以后来康梁以为只要控制皇帝就能变法成功,是错误的。
  28、西方的政权不为公众开放,聪明人都去经商,有了经济基础后再去夺取政权。中国与之相反。
  29、清代的军机处,可以发寄信上谕,只有受命人才看得到。这是一种秘密政治。
  30、太平天国的失败源于这一集团里,没有读书人(连名字都叫天国,水平好差)。这是满清政权存心分开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的成功。
  31、要拿出一个为全国人民共尊共信的东西来。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5 18:29 , Processed in 0.0445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