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35|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8: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两天时间,又是熬夜,又是黑白不分,终于又重读了一遍。
  
  因着对制度、人事以及对中共有了不少新的了解,所以这次重温,对钱穆先生书中所写,了解得更深了些。
  
  从大的方面,制度的良好施行,需要人事的配合;并且随着岁月的推移,制度应随之改革,以适应新的现实。
  
  1、在组成政府之选举制度方面
  
  察举、九品中正、科举都有其历史必然性。
  
  但察举施行的岁月,虽打破了贵族世袭,由于当时纸张还未出现,以竹简传承知识的权利更多被世家大族所掌握,形成了另一种世袭;而科举考试范围逐渐被栓死在八股,或是因为参与人数增多,需要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
  
  汉代之吏尚有上升为官的通道,但之后这条路被越堵越死;对于考试出身之人的施政能力锻炼,也越来越忽视。
  
  对这两个弊端,中共如今之公务员制度似乎已能避免,这是好事。刚进去时的科员好比是吏,有机会升科长,变成官,另外就是现在公务员普遍得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
  
  2、在中央政府内部、中央地方之间权力分配方面
  
  宰相权力不断被压缩。西汉时监察权也在他手上,至唐被移出至御史台,宰相权力被分割为三省,至宋则财政、谏诤权被拿走。
  
  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官,往往最后变成了当地最高行政长官,中央想加强集权,最后却往往适得其反,被地方所推翻,这真是历史的吊诡。
  
  由此可见,我们这个帝国,中央集权不能过度,要注意保持地方的活力。
  
  3、在赋税制度方面
  
  土地的自由流动,加之天灾人祸,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大地主,于是田赋再低,最后落着好处的也不是农民,因为地主对佃农所收会远超田赋。
  
  汉武帝因为常年对外用兵,大司农那的钱不够,就把自己少府的钱拿出来,再后来还是不够,索性将山铁海盐这样的生意收归政府,进行盐铁专营,成为最早的国营经济。
  
  从北魏至唐中期,伴随着均田制的施行,租庸调制走上历史舞台,其特殊之处在于按人丁征收;之后随着人口快速增加、土地兼并,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回到按田亩征收。
  
  徭役部分两税法、一条鞭法皆已将其并入田赋,但朝廷还是想征则征。当然,形式上的免征徭役,促进了人口流动。
  
  4、在兵役制度方面
  
  汉代系全民皆兵,有战事发生,临时召集,但往往训练不精。
  
  唐、明两朝,无需全民皆兵了,设立专门的 府/卫 兵,只是军人平时也会在当地务农。
  
  宋则为募兵制,但困于不利地势而长期冗兵,此难题无法破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5-13 00:34 , Processed in 0.0404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