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凭海临风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1:0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书是我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的第一本散文集。
      
      作者用平实、真情的笔墨,向读者讲述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重温了“难忘的荧屏”,回顾了“留学的日子”,展现了对“蓝色的海洋”的向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7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11-3 23:06: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只觉得这本书的语言很平淡,没有那种揪心的华丽和唯美……一翻而过,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记。
      然后,高中时候偶然间重翻了一次……对于同是女子的人而言,也许在那些平淡的思绪中,总可以找到一些可以让自己安宁下来的成分……
      很想再读一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11-3 15:06:10 | 只看该作者
      当年读这本书还是小学,杨澜来我所在的城市签名售书,老爸买了一本。但是这样飘忽不定的文字很明显不太适合我爸,老爸绝对是冲着杨澜本人去的。
      后来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基本上感觉无味,远没有水浒传来的有意思,当时小学。
      再后来,中考失利,上了市里面的一所二流高中,那个暑假无意中从书橱中再一次翻出此书,于是心平气和的又看了一遍,心境完全不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0-14 03:09:1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看杨澜和姜丰这2个女人,无意把他们2人做任何的比较,在我眼里她们也各有各的可爱之处,这本书,我把她当成汶川地震的义卖品卖了,再回忆一下,其实她老公的预言写得有点意思。
      
      他鼓励她说,只要文如其人,贵在真实就行,甚至把杨澜写书说是孕育双胞胎,令我突生了些许喜爱。
      而杨澜认为他最了解她,固执的“逼”他来写这个序,也让人体会得两人的幸福,所以网上的那些怀疑,其实或许都没有必要,当事人幸福和珍惜,比什么都好,外人都用幸福的眼睛来看世界吧。
      
      末了,他说“好在我和她都年轻,我们还需要继续游荡,永远胸怀着明灯,在人生黑洞中游荡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10-11 08:39:37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杨澜,我爱旅游,我向往希腊,我乐于游走在文字中感悟人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综合了所有我爱的因素。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10-11 02:58:20 | 只看该作者
      复习了一遍。
      大学时可以轻松地把她的相片贴在寝室墙上,而现在,再次翻看这本书也需要勇气,对现实的反省和冲击不亚于打开一只潘多拉的盒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22 14:51:14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起“凭海临风”这个书名,书中作者也的确有海边旅游经历。忘记从哪个地方看到该书,就顺手搜索下载了电子书来看,正好趁着2个不忙的下午,在与病毒,无知斗争的间隙读完,还行吧。距离现在蛮久远的一本书,都14年了,当时1996年,当时的我还是个正升初中的小孩子,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电视是最好的媒介,而杨澜是正是借助这个媒介走进大家的视线。
      可以看出当年的她,还是在成长的,还是青春的,还是用心生活的,还是偶尔怀旧,向往外面的时间的。但是其中一些真知也的确是经历过才知道的,一些话放佛是对自己说的,但是我却没那么好的文笔,让他们从自己头脑中产生想法,形成思想,进而形成文字。哎,想需要锻炼的。
      最近也在看《异类》用这本书介绍的看待成功的思维去想,杨澜也是和那个时代环境分不开的。
      其实总起来说,还可以的一般书,就是本散文,要是放在现在估计不会出版了,现在都是有博客,微薄,可以随时随地联网播放自己,其实很多时候还是觉得使用笔写出来很是有感觉。一直是个落后的人,不会使用互联网时代,其实不好啦,我不是古董啦,有时候想用传统这个词还廖慰自己,但是这个是不积极啦。学会利用资源是才是聪明,没必要都是傻傻的自己做。“善假于物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16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羡慕这个女人.她是一个最具执行力的媒体工作者,一个最优雅的母亲,一个最有典范性的中国女人,把家庭和工作处理的无上光荣又随心恬淡.
        她拥有我最喜欢的职业,最崇拜的姿态,最坚韧的性格,最完美的追求.
        这个女人啊,年轻时有一张清纯无邪的脸庞,年华老去后有一个最好的定位.不似年轻的女人找不到方向,要么自卑的模仿他人,要么自恋的标榜个人,说到底,都嫌矫情.
        还记得章含之嘛,同样的上海女人,同样的光彩熠熠.临终前说一生浪费了太多时间来处理感情.杨澜在这本书里几乎不提青春的懵懂,不知道她有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幻想期待过,但是心高气傲的女孩,懂得该走的路,该寻的方向,以及该找的伴侣.总言之,看完书,她告诉我,什么事必须做的事,什么是可以做的事.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是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
        别傻了小姑娘们,别急着浪漫化关系,世界上除了感情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8 10:11:03 | 只看该作者
      一直觉得女孩子们看看杨澜的书,一种知性中传达的温柔,温柔里透露着的执着,执着中不变的信念,信念背后无言广阔的爱。
      
      
      书的序,我很喜欢。看着有力道的文字,可以想象,这是怎样般配的两个人。
      
      
      记得在SKY21岁生日的时候,我送了她这四个字。
      是的,激励她,也激励我。
      
      今年22岁,她的生日,脑海中依然是这4个字。。
      
      看来要加强学习啊 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8 16:54:57 | 只看该作者
             只因杨澜的新书才发现居然早就有了《凭海临风》,拿在手上的八成是盗版书,不过正版的印册达到了500 000应该不会假;很是惊异,这么大的发行量。
      
          有个同学得知我喜欢杨澜后,给我一个评价:你喜欢知性女生!我问啥叫“知性”,告曰“职业化”。我不知道他对我的评价正确与否,第一次看到杨澜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漂亮!
      
          言归正传,《凭海临风》无疑给我打开了一个了解其人、其事的窗口。通篇没有斧凿、雕饰的痕迹,句句如流水一般徐徐展现在我的面前。工作经历、求学经历、成长经历、感情小经历很全面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完全的杨澜,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向我们说的了吧。
      
          就像她说的,有无数的我们羡慕她,我也逃脱不掉。但我想说,更多的是我从她的字里行间体味到了生活中的拼搏与坚强。她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很大的因素是她自己的努力!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原因并不是单一的。
      
          她也指出生活的艰辛,但我们总得过下去;未来谁都说不准,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她曾经说过的。无论以后她会不会取得更瞩目的成绩,无论我会不会在自己的路上释放出些许光亮,我们都需要一个坚强的意志向那片蔚蓝的海进发!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02:54 , Processed in 0.0752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