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圣女的救济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9: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丈夫在家里遭毒杀,身为嫌疑犯的妻子却有着铜墙铁壁般的不在场证明。究竟是如何下毒的?被称之为神探伽利略的汤川教授再度挑战高难度的不可能犯罪,去证明在那惟有女性特有的不合逻辑思考下设定的骇人诡计,而答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5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10-26 05:54:04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推理小说也好,犯罪小说也好,真正的主角永远不是那些名侦探,那些华丽的推理和古怪的性格,抑或令人着迷的小动作,他们只是恰好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了一起适当的事件中,并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罪犯,才是真正的主角。在《X》里,是石神,呕出灵魂的那一刻他的光芒掩盖了汤川在内的所有人。在这本《圣女》里,则是真柴绫音——她应该愿意这辈子都顶着这个姓氏吧。
      
      真柴绫音是个可怕的偏执狂,相信你或多或少会这样认为。为了谋杀爱人而去拯救他,听上去不可思议的所谓的“完美犯罪”。你早已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当故事的全景在你眼前逐渐展现,对这位女性的情感也变得愈加复杂。
      
      若要给她作一幅图,她一定是有着清瘦身材,姣好面容嘴角带笑不失温婉的淑女,着装不会华丽但一定很清雅,也许戴眼镜也许不戴,举止小心克制,周身必散发着某种坚毅,眼中隐隐有着清冷光芒——你想到了什么?修女。正是如此。
      
      从她决心踏入婚姻,甚至从她决心与真柴交往的那一刻,便开始了漫漫的救赎之路。
      
      这场救赎本无关他人,无关于被她背叛的好友,无关于背叛好友的男人,更无关她对友情的背叛——尽管这些在故事的全景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究其初衷:就是“我“和”我的爱情“。
      
      毒药的砒霜,是死去好友的遗物,是”殉道者“的法器;净水器,是厨房用具,是她身为妻子守护这场婚姻的不可轻易触碰的十字架。结束这一切的唯一方法,就是她的离去,她是审判者,是守护者,是殉道者,所以她是圣女。
      
      对爱的背叛,对背叛的惩罚,对惩罚的救赎,用她柔弱之躯支撑的执念坚毅来一力完成。她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完成了这一切的呢?仍是爱吧,我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10-22 11:46:45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说工作以后看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一开始我还嗤之以鼻,现在发现除了快餐式的小言小说,其他书还真是越看越少了。
      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现象,持续下去一年已经看不了多少书了,鉴于此,今年的愿望之一是推理小说阅读至少50本。
      先来说今年看的第一本小说,早在成都逛书市(梨花街书市都还没搬走的时候)就看到过这本书,自06年后,东野在国内一直都是大热作家。当时才看完了《白夜行》和《嫌疑犯X的献身》,但看了看豆瓣的评价,并非交口称赞,加上书的名字让人提不起兴趣,于是一直没有下手。
      在花行论坛上看了本书的txt版本,花了一个晚上看完了,观后感属于:哦,还行吧……
      本书打着《嫌疑犯X的献身》的续集旗号,属于伽利略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由于福山雅治在日剧中的演绎,东野在本作中也努力的做到和影视方面的接轨,诸如内海薰在车里用ipod听福山雅治的歌这样的小细节来引起大家的会心一笑,代入感还是相当不错的。
      草薙在这里被用上了老梗——爱上女嫌疑犯。很多看书的同志们表示这段感情描写的太突兀了,完全不知道凌音的魅力从何而来,互动又少,相当生硬啊。
      不过呢,看完书以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草薙是否真的爱上了嫌疑犯,完全属于内海薰向汤川学撒下的饵料,君不见内海薰这么一说,果然成功的引起了汤川学的好奇心了么?
      所以我们就不要纠结于草薙是不是真的单相思了吧。
      但真要比较,本书的诡计听起来真的很牛逼,所谓虚数解,指看起来有解答,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根本无法实施的情况。和《X》的一环套一环的模式不同,《圣女的救济》里属于反其道而行之,毅力才是最最重要的一环,否则这个计谋根本无法实行。
      尽管在书里已经给义孝贴上了:不喝自来水啊,自己绝不动手做食物这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存在的神设定,逻辑上依然无法自圆其说。既然已经只喝瓶装水了,那就再抽风点,坚决不喝自来水啊。
      又或者小三儿若山宏美也不小心喝了自来水也是完全可能的啊,反正她又不是只喝瓶装水的。
      那么千辛万苦设下的这个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讲所有的宝都压在老天爷身上完全不像是凌音这种一丝不苟的美女做的出来的事啊!
      事实上,直到书的三分之二处东野才借他人之口宣称凌音是个东方美女。在之前的阅读中,我一直以为她就是个欧巴桑好吗。
      所以再次我想吐槽的不是什么诡计的可行性啊,而是凶手的——动机!
      没错,看完以后我只有一个最最强烈的疑问:究竟义孝何德何能啊,引得三个美女前仆后继的投怀送抱啊?
      就因为他是个男人?
      英俊多金、温柔体贴神马的设定都没有啊,不是家务全包的食草男,也不是帅的要死的小白脸,唯一可以对得上号的只有有钱两个字,但是拜托,这个是小说好吗。义孝并非用情专一,唯一的原则是绝不同时踏几船罢了,而且目的性很明确,只想要个孩子的妈。
      换言之,其实只是想要有个孩子,至于谁生的,根本就不重要。
      况且义孝就这个生孩子的目的是开诚布公的,你情我愿好吗,从这点来说,我觉得义孝渣是渣了点,但是够坦白啊,人家就是奔着孩子来的,凌音你不接受换个男人就好了啊,为什么非得要下毒手呢?
      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妄图以自己的逻辑改造另一个人,除非被改造的人心甘情愿,否则成功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凌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了好朋友的小三儿,明白真相后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远离人渣,反而动了改造人渣的念头。
      于是好友自杀时使用的砒霜成了凌音救赎之路的最后利器。
      就让我们以一年时间为限,让我证明你爱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为你生下孩子对生育机器。
      如果你真的爱我,那我愿意一辈子这样无微不至的保护你。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都要为凌音搭上一辈子的毅力所感动了!
      虽然我是不知道义孝这样的渣男哪里值得你一辈子去守护了,但是爱情它盲目啊它么有道理啊它说不清道不明啊,你说你爱渣男我也认了啊。
      关键是你确实生不出来啊!!!
      东野把这个包袱抛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是雷的一阵一阵的啊,凌音根本就没法生孩子,那所谓的救济又是唱的哪一出呢?
      我想悲剧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一个想要孩子所以结婚的男人,一个生不了孩子却试图抓住男人的心的女人。
      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唯一的出路是各自找适合的另一半吧?
      对于此次杀人事件,我觉得义孝虽然渣,但是罪不至死,相较而言,凌音简直才是活在自我世界里的无厘头者,最后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悲剧,还自以为搞的比圣母都还伟大。
      尽管东野是想塑造一个为爱甘愿牺牲的圣女,可惜看完全书,我再次肯定了一个事实:圣母圣女只存在两种类型,一是全世界都是坏人,都需要我去说教啊救赎啊;二是你们犯的罪都是因为我啊,我悲天悯人啊让我去死!!
      关于凌音,她难道不是因为义孝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改造结果而痛下杀手的吗?那就请不要拿爱来当幌子了。
      果然比起魔女,圣女真的是不讨好的存在啊!
      要杀就杀,何必那么多屁话呢,你看唐泽雪穗不是过的很开心?
      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圣女了好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10-4 02:04:47 | 只看该作者
      东野圭吾最擅长处理的部分从来都不是完美推理。
      这本书里也一样。如果按照嫌疑人的性格以及行事风格,完全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不可能被抓到书中所设定的那个把柄。
      但东野让人惊喜的地方永远都在于他对人物感情的把握,那种能够震慑你心灵的情感。
      从《嫌疑人X的献身》到《白夜行》,以及现在这本《圣女的救济》,犯罪者的行为动机都像是一曲绝美的情感赞歌。
      那种人性中存在的大善和大恶,在同一个人物实体身上共存。读者是那么容易相信它,也那么容易被打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22 07:12:41 | 只看该作者
      又是典型的东野圭吾式的小说。从白夜行起,东野圭吾从来没有令读者有过任何失望!此书可以看做事《嫌疑人X的献身》的续作。和X一样,是绝对超越经典的作品 !几乎无解的犯罪,被称之为神探伽利略的汤川教授以纯推理的形式解开。但是,最后的答案决定性的证据确只能表明凶手是不能被定罪的,按照汤川的话来说,这次谋杀案是“虚数解”—— 从理论上而言可行,但从现实上而言却是决不可能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犯罪可以说是完美犯罪。只能靠推理推出凶手,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凶手的罪行!汤川续达摩石神后再次遇见天才犯罪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7 22:05:49 | 只看该作者
             这本被誉为“嫌疑人X的献身”的姊妹篇,从布局说确有相似之处,主要就是开篇不久凶手就基本已经确定了,动机也基本清楚,大量篇幅其实就是在探究作案方法。虽然这个动机和这个作案方法,都不那么真实可信吧。一个视生孩子为婚姻唯一目的的男人,一个坐在沙发上一年多不让老公进厨房的女人,哦,还有那个因为生不出孩子,男友背叛,女友插足的前女友,一向以剖析人物内心,揭露人性著称的东野圭吾,塑造的这三个人物似乎不那么真实可信,他们的行为也不太符合常理,很难引起读者共鸣。结婚就是为了要个孩子么,这有何难啊,无所谓孩子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只抱着能生孩子就行去找女人还不容易的和个一似的,偏偏他就那么背,碰了俩不能生的。。。男友因为自己不能生抛弃了自己,偏偏自己好友还和前男友好上了,于是就自杀了。。。明知道自己有生育问题,还和一定要在结婚一年怀上孩子的人结婚,并随时准备杀了他。。。三个偏执狂凑到一起了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4 18:26:14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看时没注意内海薰,重看时才发现东野圭吾把TV版塑造的人物写进去了。被影视化作品左右文学创作,及时给与观众(而非读者)以实时反应,顺应市场化的趋势和商业化的潮流,小说创作者与编剧二合一,这可能是新时代才会出现的现象。
      
      内海薰是电视台出于收视考虑,把原先草薙VS汤川的基友组合拆散了,生加进去的女性角色。其实有点不太理解富士电视台这番举动,刑警草薙和学者汤川的组合,一个执拗热血,一个冷淡博闻,明明是性格相当鲜明的基友二人组,为何放弃了塑造日本版卷福华生经典组合的可能性呢?作为「同人女」这物种的始创国,如果以「为了女性收视率考虑」为理由,实在是低估了主妇群落的心理吧?
      
      
      
      【我认为硬要加入女性角色的几点理由】
      
      一,国情所限,正如本国剧集谈小三拍手撕鬼子也不能谈民主自由。
      二,电视台二逼,身为媒体人员非常了解策划人智商的局限性,怎么能指望他们预测到基友组合会火呢。
      三,原著中的草薙太酱油,东野圭吾写人物个性的水平其实不太高,看原著实在是没感受到什么也类似于卷福华生式的基情四射的火花。
      
      
      
      【让我们看一下伽利略系列的创作年表】
      
      1998年《侦探伽利略》第一部短篇集。
      2000年《预知梦》第二部短篇集。
      2005年《嫌疑犯X的献身》第一部长篇。获得了第134 届直木奖、第6 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草薙VS汤川组合解散,增加新角色女警内海薰。
      【2007年】估摸因为《嫌疑犯X的献身》获得好评,《侦探伽利略》改编为10集TV版日剧。
      【2008年】《侦探伽利略》TV版平均收视20%,《嫌疑犯X的献身》改编为电影版,堤真一完美展现了石神这一角色,口碑和票房均大好。
      2008年《伽利略的苦恼》第三部短篇集。《圣女的救济》第二部长篇。
      2011年《盛夏的方程式》第三部长篇。
      2012年《虚像的道化师》第五部短篇集。
      
      
      
      【无节操的东野君果然是条电视台最爱的汉子】
      
      2008年对于东野圭吾可能是拼着命跟风影视化创作的一年。伽利略TV版和电影版的成功,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自然太又吸引力、太能满足虚荣心,而且收入也会大幅提高。把电视里出现的内海薰都写进去,为之后的电影版做铺垫而写长篇,与《嫌疑人X的献身》时期郁郁不得志的扎实稳重相比,《圣女的救济》显得粗糙、急功近利、商业噱头十足,写了内海薰听着福山雅治的ipod,写汤川学听到草薙谈恋爱了一副被抛弃的可怜样儿,为了同人女的喜好生拉硬扯往基情上靠,却竖立不起一个鲜明夺目的女主角,东野君你还能更没节操点么?这番附和之举,让人实在怀疑他被改编成电影和获奖无数什么的,冲昏了头脑。
      
      尤其让人哭笑不得的是,2013年的TV版把内海薰搞走了,加了新的岸谷美砂,(《圣女的救济》里有出场,其实就是那个男的岸谷)。请问东野圭吾你之后的伽利略长篇第三部还准备怎么编呢?
      
      当然答案很快就出来了,看来东野本人也很知道草薙这角色究竟多没分量,以至于2011年的 《盛夏的方程式》里这个组合根本没出现。反而走起了忘年路线,博士和小学生在海边过夏天的情节,让人严重怀疑东野受了写作同年上映的《白兔糖》影响,写时满脑子想的都是福山雅治与小正太的对手戏,以及剧组是否要到冲绳取海景什么的……这么为映象化考虑真的不要紧么?一直对小孩子过敏的汤川真的不要紧么?何况看文字描述,完全没有表现出汤川大人那种对孩子很伤脑筋的萌感啊……
      
      
      
      【倒霉的东野君如何从屌丝逆袭成作家富豪】
      
      东野圭吾的没节操其实挺好理解的。从1983年到2004年,东野君几乎年年入围各大文学奖,却年年候补,在他的多个作品里都曾经自嘲过,他的《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恼》,简直就是一部《三十年目睹推理文坛之怪现状》,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老作家的苦闷之心入木三分的表现了出来,更是他爆发而出的叛逆反讽的后青春期。而2006年的《嫌疑人X的献身》可谓是他人生的转折。那一年他的《白夜行》拍摄日剧获好评,《名侦探的守则》《新参者》(加贺恭一郎系列)都纷纷搬上银屏,2008年刚写《流星之绊》就改编成了日剧。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其实之前他的不少作品也曾被拍成剧集,只不过总体没有太大反响而已。
      
      【附注:东野君悲惨的候补历史】
      1983年《人偶之家》第29届江戸川乱歩赏二次予选通过
      1984年《魔球》第30届江戸川乱歩赏最终候补
      1985年《放学后》夺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88年《学生街杀人事件》第9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赏候补第41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长编)候补
        东野圭吾著《宿命》
      1990年《鸟人计划》第11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赏候补
      1991年《天使之耳》第4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短编集)候补
      1992年《镜之中》第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短编集)候补
      1993年《雪地杀机》第46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长编部)候补
      1993年《交通警察之夜》第46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短编集)候补
      1996年《天空之蜂》第17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赏候补
      1997年《名侦探的守则》第18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赏候补
      1999年《秘密》第120届直木奖三十五赏候补,第20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赏候补,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2000年《白夜行》第122届直木奖三十五赏候补
      2001年《单恋》第125届直木奖三十五赏候补
      2003年《信》第129届直木奖三十五赏候补
      2004年《幻夜》第131届直木三奖十五赏候补
      
      -------------------------------命运改变的分割线---------------------------------
      
      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 大奖及当年度日本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本格推理小说 BEST10”)第1名一并收入囊中。
      2008年《流星之绊》荣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新参者》获“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年度第1名。
      2009年 当选“年度日本最受欢迎男作家”。
      2012年《嫌疑犯X的献身》美国图书馆协会最推荐图书(推理部门)、爱伦·坡奖最优秀长编奖候补、巴瑞奖新人赏奖候补
      2012年‘浪矢杂货店的奇迹’第7届中央公论文芸奖
      
      
      
      【虽然黑了这么多我还是想说其实我是东野粉】
      
      其实这也可能是我喜欢他的原因,这种没有节操和犹豫,坦然去写畅销作品的务实性。东野君的书看得越多,越不了解他。这家伙爱好宽泛爱做尝试,每一部都会涉猎一个兴趣点,从童年伤口的微小之点出发扩展推理类的新形态,从芭蕾舞橄榄球到平行空间克隆人灵魂附体,从高科技到伪科学,他拥有跨界的敏感度,以及对于不同题材的涉猎冲动。
      
      东野圭吾总是能敏锐捕捉当下的热点并迅速成书,而且完成作品数量庞大,果然当之无愧是混畅销界的。早期作品青涩,及至看到《白夜行》《恶意》这类,深觉进步斐然,让我对写作者的“成长可能”充满敬意。不过他惯常的毛病就是“水平摇摆不定”——他常常不懂如何将点挖透,总有小题大做之感。
      
      身为一个写作者,身为一个“不想写什么昭示人性的伟大作品只想写能让更多人喜欢的商业作品”的写作者,我欣赏东野圭吾他依靠勤奋和努力,竟然脱胎换骨的这一过程。他昭示着“写作者是工匠,可以藉由时光的磨练增强技艺”这一铁则。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对于写作充满了兴趣,却没有那么多写作者架着道德制高点的“节操”。
      
      
      【关于这本圣女的救济的无责任剧透】
      
      破题的点子还是保持了东野一贯的有趣,但其实他大部分作品都让人觉得「点子不错,但能不能写的再好点啊」,比《嫌疑人X的献身》要差,我们并没有看到第二个石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11 10:24:4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东野圭吾.+
      ++++和东野平时的作品不同的是,+
      ++++这本书并没有受到一致的好评,而是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男人们说,这本书的推理不够严谨,作者不够认真,有瑕疵.连书名也是不知所谓.+
      ++++女人们说,因为切入点的不同,在女性犯罪的心理纠结和手法上,立意新颖而且细致.特别是书名,吸引力很强,而且贴合主题和女主角.+
      ++++这是男人和女人看问题区别.+
      ++
      ++++《圣女的救济》:贤惠温柔的妻子,为了挽回丈夫的爱,做出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丈夫在家里遭毒杀,身为嫌疑犯的妻子却有着铜墙铁壁般的不在场证明。究竟是如何下毒的?被称之为神探伽利略的汤川教授再度挑战高难度的不可能犯罪,去证明在那惟有女性特有的不合逻辑思考下设定的骇人诡计,而答案竟是“虚数解”——+从理论上而言可行,但从现实上而言却是决不可能的。+
      +++
      ++++究竟是怎样的“虚数解”完美犯罪,只有女性才能为之?+
      +++++
      ++++绫音,聪明,温柔,细致和冷静.爱上了好友润子的男朋友义孝.而润子,却因为没有怀孕而被义孝抛弃,自杀了.绫音不能怀孕.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带着复杂的感情接受了义孝的求婚.并答应了义孝一年内不能怀孕就离婚的协议.+
      ++++其实想想,义孝这个只是为了把女人当成生育工具的男人,值得这样去爱和付出吗?可惜,再精明的女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本质也只是一个女人而已.爱是如此的盲目和不能回头.+
      ++
      +++++绫音问丈夫,当初抛弃润子选择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或许可以给他生个孩子.丈夫说,"我对你的爱没有丝毫的改变".为着这句话,她沦陷了,她答应了这个和丈夫也是和自己所定的赌约.+
      ++
      ++++于是从约定的那天起,绫音便在厨房的净水器里放下了毒药.从此,也不再动这个净水器.只是从不做家事的女人变成了家庭主妇,只在家里工作,守着厨房的净水器和丈夫.+
      ++
      +++++她决定让自己心中的爱与恨互相妥协.作为妻子留在他身边,但掌握命运的却是自己.这是一种观察的同时,考虑是否要对他加以惩罚的生活.只要他对自己的爱不变,绫音就打算绝对不让任何人碰净水器.虽然他对待润子的做法难以饶恕,但只要他不如此对待自己,她就甘愿这样活一辈子.对她而言,婚姻生活是就守护站在绞刑架上的丈夫的日日夜夜.一年内,绫音甚至容忍了丈夫和最心爱的弟子的偷情.+
      ++
      +++因为爱他,所以她在一年前下好了毒,并用一年的赌注,希望可以用爱来救赎那个男人。+
      ++
      +++这是所谓的,"圣女的救济".+
      ++
      ++++一年的时间,一年的圣女的救济。他错过了。那么,他也就要堕入死亡的深渊了。+
      ++
      ++++错过是必然的.女人怎么奢望能改变男人的本性?为着那一丝微小的希望,怀着怎样的心情守护着自己的爱情和丈夫.在这一年期间,她是怎样的隐忍?当她收拾包袱,离开家的时候,是怎样的绝望?+
      +++++
      ++++爱欲其生,爱也欲其死.+
      ++
      ++++其实太多时候,那些不堪的结局,其实早在最初早有了预警。不是不明白那个即将让你深陷的人是怎样一个人。当你有了爱,你的感官被打开,你有了无限的敏锐性。其实你完全知道,对方是怎样一个人,在接下去的日子他将会如何待你。然而,你却盲从自己对幸福的假象,忽视理智的提醒,纵身投入爱里。+
      ++++在那些伤害里,可怕的并不是女人,也不是爱情,而是盲目相信“爱一定会幸福”的自我确信。++
        +
      ++++想起曾在哪里看到男人说女人,当男人背叛了一个女人,她也许会忍,会坐视不管,只顾自己心痛。但是,当你打破了他们的甜蜜的梦想时,看似温柔的女人也会成为威力无穷充满怨念的哥斯拉。当时真的笑爆了.+
      ++
      ++++是不是很适合凌音?呵呵...原来在男人眼里,她就是从圣女变成了哥斯拉...+
      ++
      ++++是凌音的可悲,还是女人的可悲+
      ++
      ++++暗自庆幸,我还没有变成哥斯拉的潜质...+
      ++++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2 21:46:36 | 只看该作者
      妻子对自己付出的爱以及丈夫会给予的爱都抱持太大的乐观,在早有约定的前提条件下对婚姻抱有过高的期待。如果说嫌疑人X是男性角度的理性派献身,那么圣女的救济就带有女性悲剧意味的克制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可能是自身性别的原因,对于这种“爱你就不杀死你”的所谓救赎比起无法感同身受,不如说更觉得是男性作家的过高期待。以虚高性歌颂和对立角色(丈夫)的绝对悲剧下场去宣扬女性崇高形象,在我看来和狭隘女权主义者没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这篇文章描绘了这样一个圣女的形象:婚前明知道老公是渣,还是答应结婚,幻想着有一天老公会回心转意,死守在起居室里,双目不离厨房,因为掌控着丈夫命运而沾沾自喜。
      
      这是爱么?我并不觉得,身为女性也并不觉得这样被赞颂的女性形象有什么美丽之处,将自己囿于三寸居室之中,以所谓的爱作为维系丈夫和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东野笔下的这样一位带有强烈影射传统家庭女性意味的圣女形象到底是出于赞颂还是讽刺抑或悲悯我不得而知,但是当她作为赞颂女性伟大的经典形象被人们交口赞颂的时候,我感觉非常的不舒服,我个人而言,非常的不舒服。
      
      再简单来说,我觉得一个女的为了所谓爱情和家庭原意放弃自己的一生和自由、所有的关注度,只为了完成一个所谓救济,未免太过于神经质和不洒脱了,更不用说这种实施方式存在的文章自己都无数次提及的“不可能性”。
      
      最最简单来说,觉得女人会为了男人耗费一生枯坐沙发目不转睛为你掌着那盏生命之灯……你想太多了。
      
      而所谓因好友去世而对自己进行的惩罚……你不如说她爱的是好友这是为她报仇我都更愿意相信点……真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1 11:25:10 | 只看该作者
      ……圣女的救济,真是不错的推理。
      
      但可惜,这种叙述手法不得不让人一开始就对净水器产生怀疑——
      开头交代二楼盥洗室有个小窗户,既然是豪宅,二楼有盥洗室,但二楼又没有水管,很难怀疑不是一年前刚结婚的时候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而特意拆掉二楼水管呀。
      估计东野是想在这弄个伏笔,结果写到结局就忘了wwwwwwwwwww
      另外呀,裸露的皮肤直接接触高浓度砒霜溶液真的大丈夫吗?我猜草薙君拎水桶也没戴手套吧,不怕洒出来吗。而且植物吸收大量砷枯萎也会很快,不会拖到那么久之后?
      也许我是吹毛求疵了但总觉得……既然称为完美犯罪,做得还是应该再干净一点………………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00:53 , Processed in 0.0519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