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面具馆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天向上    时间: 2013-5-22 19:39
标题: 面具馆 - 书评
  该作品曾以《犯罪心理学》、《ID》为题、署名詹姆斯梅里布克,闪苍在网友中引发震动――它是一部罕见的原创推理作品。
  美国西部城市波特兰陷入惊恐之中――杀人案接踵而至,每一位受害者都被剥去了脸皮,尸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0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三点水    时间: 2013-8-22 15:03
  读的时候一直以为作者是欧美作家,还心想这位哥对中国文化了解的还真不少,书中随处可见的注释真觉得译者不是一般的啰嗦,虽然他是出于好意。后来随手一搜才知道这书是正正宗宗地华夏出版,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主角是中国人,而且他居然不是反派。。。
  杀手的正身还是有点意外,快到结局的时候把所有人都怀疑了一遍,甚至设想沃勒是不是双重人格,结局算是有点出人意外吧,还是第一次听说性倒置这个术语。
  
作者: 芦苇猫    时间: 2013-9-8 22:44
  话说我看的名叫《犯罪心理学》
  本以为是本专业书籍,但事实上是犯罪心理推理小说
  
  初读觉得特别精彩,但一细想,发现其实还是有一些漏洞
  
  -----------------------------------------------------------------------------------------
  
  首先觉得这个主线不算特别清晰
  前大半部分都是以萨姆兰的调查在推动进展的
  到后面重点又放在了沃勒的调查上
  但最后又是洛斯卡最先发现真凶,却不留一言就被杀了
  直至最后沃勒出场道出推理及真凶坦白动机
  但这时,萨姆兰几乎没再出场
  
  或许作者本来就是这样交替着来呈现整个故事的进展,但是未免显得有些仓促
  故事本身确实有够精彩,但因着这样的呈现方式,多少让读者有些混乱(也许是我个人功力不够)
  
  其次觉得其中疑点设置得不够明显,嫌疑人的设置也明显出现分歧,我个人是很不相信这个嫌疑人的设置的,作者也很明显地暗示嫌疑人并非真正的凶手,所以整体来说,缺少了很多悬念
  
  再有就是已知的细节最后解释不清,或者并为对其进行解释
  或许是要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但是也未免太模糊了
  最后的结尾确实是很仓促,我还有些地方没搞懂
  
  
  不过整体来说,也确实是一部不错的推理小说
  故事情节上还是很吸引人的,也穿插了很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生化知识等
  最后乔纳森和沃勒的关系也引起读者的兴趣,稍加推测便会有更惊奇的发现
  =====================================================
  
  个人很喜欢那只叫“马克”的狗狗
  但不幸就那样退场了,本来还指望它能有什么进一步的戏份呢
  可惜了。。
  
  
作者: 金元    时间: 2013-9-9 22:18
    本想找一本犯罪心理学的书,结果在爱问上找到了它。我看的是电子版,只是前两章就把我吸引住了。
    看得很爽,看到最后还迷迷糊糊的。书中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神秘,罪恶的气氛,黑暗的雨夜,遗留的血字,穿着黑风衣的、开着黑色别克的人,突然冒出的小男孩。随后警官萨姆兰和卡洛斯出现——看到这,我因为这是一部刑侦小说——然后医生、鲁夫等等不同且鲜明的人物依次登场,然后一具具死尸被发现。我一直以为玛莎的案件是一件与面具杀手的另一件事,直到快结尾时我还是没发现它们见有什么联系。
    看到三分之一时,我强迫自己停下来,我实在是有些乱了,错综复杂的案件,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各样的人性,交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今天,我在课上看完了整部小说,终于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往回看,整个案件就是一个心理变态报复社会的行为,而且是一个有着高学历,丰富经验的心理变态者。
    书中各种犯罪案例和犯罪心理学知识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书中也遗留了几个悬念,比如医生的过去,乔纳森的背景,还有最后美国军方的实验等等。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 云乐    时间: 2013-9-11 04:17
  RT,我周末一整天把这本书给看完了,一气呵成的感觉。早上看了新的日剧十一字杀人事件多少有些失望,就拿起了书本。没想到一看便是晚上了。
  这本书是朋友强力推荐的,说是国内推理少有的佳作,写的也很有西方的感觉。整体看完以后,觉得书中一个个鲜明的配角的形象最是打动我。不论是游走在社会边缘的观察者,势利圆滑狡诈的咖啡店老板麦瓦,白色头发的年轻警官卡洛斯等等,这些角色的情感,挣扎心理最是能让人感受到人性中的黑暗和希望。
  情节推理上也是合情合理,没有牵强和生涩的地方,至少到最后我都没有猜出来凶手是谁。
  不多说了,说多就剧透了。。。
作者: 小安的    时间: 2013-10-4 14:59
  明显是把简单的故事往复杂了写。线索纷繁无序,关于凶手的铺垫做得不够,到最后控制不住了,结尾收得不太好,感觉突兀。
  犯罪心理的分析有点做作。
  如果是国人所作,何必要模仿翻译作品的口吻,感觉怪怪的。
  消遣的话还可以,只是要拿出相当的时间连续读完。
作者: Cinder    时间: 2013-10-21 10:41
  我只给了三颗星,第一遍读完时候最爱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以前没怎么读过这类书,觉得写得很精彩,之后一口气读了其他几本小说,但是读完之后觉得也就一般,给我的感觉太西方化了,好像有影子的感觉,我觉得还是比较中国化的比较好。几部小说里,面具给我的印象较为深刻,比较反转是耳语娃娃,我最不喜欢的是《在中国》,写得太乱,有点狗血。其他的就一般吧。
作者: 川总    时间: 2013-10-26 05:36
  这篇评论是我看的一篇功力很强的五毛书评,作者对“詹姆斯”这个假冒外国人的中国本土推理写手营造了极强的幻觉场,不得不说,闪苍,或者艾西恩或者詹姆斯,这个人背后的炒作团队真是做到了极致。共赏。
  ====================五毛分割线=============
  
  
  
  五月那一天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尽管带着一把巨大的雨伞,詹姆斯的裤腿还是弄湿了,他被迫来到一家商店的门口避雨。和他同时避雨的,还有一位颇具吸引力的年轻女性,接近晚上12点了,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詹姆斯毫不否认他在这个时候产生了某种邪念,他开始及时地审视自己,一方面压制这种邪念,另一方面又很好奇这邪念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尽管,这邪念被他的道德观念压制了,但詹姆斯还是突然意识到了:这种情景也许是他等待已久的,因为他突然把它和蓄谋已久的那场阴谋联系在一起了。于是,在回到家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把这阴谋讲述出来……   
      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詹姆斯·梅布里克这个名字。对犯罪研究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会熟识“白色教堂谋杀案”这个名字(它的另一个更加通俗的名字就是“开膛手杰克”)!“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是19世纪英国伦敦一个著名系列杀人犯的假名。1888年8月7日至11月10日间,在英国伦敦东区的怀特查帕尔区及其附近至少有7名妓女被人杀死并残忍地肢解。案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案件最终并未被查清。这案件不仅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也成为许多文学和戏剧作品的主题(比如以案件为主题的恐怖小说《房客》,写于1913年,1944年被搬上银幕)。尽管经历百年,却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甚至后续的调查一直在进行,即使杀人凶手恐怕早已作古,一些专家还是分析出了两个主要犯罪嫌疑人:艾伦·科斯明斯克和詹姆斯·梅布里克。大量的科学推断都支持艾伦具有重大的嫌疑,那么,这个詹姆斯是怎么回事呢?在梅布里克在利物浦住所被发现的日记,被看成是由他为了记叙犯罪而写的。一些专家被认为,这些日记是真实的。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特别是一直小心谨慎地躲避捕获的人,竟然会保留这么一本可能暴露自己罪证的日记?另一个问题是,他会被很多科学推理所排除(比如说坎特提出的“心理圆周假设”,又称“心理地图”)。但是,我们这个精心于编织阴谋的家伙却突然发现在詹姆斯的身上存在与自己的共鸣:即,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詹姆斯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神秘话题;而自己,致力于成为一个优秀的犯罪小说作者,和詹姆斯有着共同的特点——讲述最好的犯罪故事,而不必亲自以身试法。   
      因此,他把自己叫做詹姆斯·梅布里克,也同样代表了他的写作初衷。   
      2003年5月的雨夜之后,詹姆斯开始创作他的系列犯罪小说的第一本——《ID》。   
      在《ID》之后,詹姆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创作初衷。在最开始,也就是写作《ID》那本书的时候。詹姆斯只有两个想法:第一,是给自己不断思索而产生的种种罪恶念头一个合理的宣泄,以保持自己的正常生活;第二,通过故事来关注人性。后一点在《ID》中得到了很明显的表现。无论是玛莎在危险时刻的胡思乱想,还是“观察者”拉夫雷童年时候因为母亲是妓女而产生的对母亲的眷恋和背叛,或者是麦瓦的贪婪和随之产生“铤而走险”的念头,甚至是卡洛斯和卡莱尔恋爱时候的每一段微笑的心理变化,在书中都得到了体现。而且,在作者看来是最为值得张扬的,也是最大胆的描写,便是通过“vol 42焚”来展示人对于另一个人进行心理摧毁的表述。在后来一些人的评论中,曾经提到,杀手对于一位遭遇不幸的老年女性那近乎“低声耳语”般令人恐怖的“念叨”,从根本上并不能算作一场“试验”,因为早在苏联“大清洗”的年代,这种对于人性的摧残就已经司空见惯了。詹姆斯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因为涉及到“盲目崇拜”而产生的整个社会氛围的思想变革中,每个人都可能被改造,同样,他也会试着改变别人。所以那个时代中差不多所有人,都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特征,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然而,把那个前提去掉,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正常的气氛中,如果一个人打算对另一个人(不涉及任何团体),进行心理上的改造,就实在困难许多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对你的配偶经常要求她改变某种行为试试看?即使,她(或他)和你还存在着感情纽带这种很坚固的联系,你经常试图改变她(他)也会引起麻烦。更何况,杀手还是在与被害人素昧平生的情况下。   
      也正是因为“试验”的成功描述,詹姆斯对人性的挖掘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是他在《ID》之后的意识,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人们在特殊时刻的情感和情绪变化,他不得不从更多的书籍中进行学习,并越来越仔细地观察人性。   
      之后,詹姆斯开始继续《ID》之后的故事创作。他在《ID》中破天荒地在“面具杀手”的故事结束之后,加了一章完全和这个故事毫无关联的章节“编外章人性的囚徒”。这一章简单地构述了70年代末军方开始的一次试验,在这个试验中,作为主角出现的是赛斯·沃勒的母亲和她的行为矫正师肖恩·阿尔弗莱德。这一章的内容在肖恩入狱,而未婚妻另嫁他人为结尾戛然而止。作为与“面具杀手”故事毫不相关的一部分,它的分量却是最为重要的。詹姆斯开阔了他的想像力,为书中一个重要人物——华裔心理医生赛斯·沃勒安排了整套的背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ID》中并没有解释的假肢,消失了的乔纳森先生,还有似曾相识的那加小姐,在后来的书中都会有很好的描述。   
      在2003年8月,詹姆斯开始创作赛斯·沃勒的前传之一《碎便士》。   
      这一次,他把重点放在了对心理学专业试验的描述上,另外,因为案情的相关原因,他还提到了“潜意识”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这一点上,是超越现有任何教科书的。目前的大学课本中,只要一提到潜意识,似乎就总与“笔误”、“口误”这些老掉牙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詹姆斯提到的则更加具有吸引力,比如在电影院放映的广告如何通过潜意识心理造成观众乐于购买薯条和可乐,又例如在竞选的宣传海报上如何利用潜意识引起群体的注意等等。甚至,他还在书中提到一些人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自我意识。这些,都是源自《ID》的特点的传承。在创作本书故事的阶段,詹姆斯认识到《碎便士》缺乏《ID》那么多错综复杂的线索和线条,便在写作文法的应用上更加下功夫。同样,前面说的那些潜意识应用,也是花费大量时间查找最新欧美资料的结果。   
      在《碎便士》之后,詹姆斯一直在为文森特·弗朗西斯这个华裔心理学者赛斯的亲密战友没能在本书中大放光芒感到遗憾。同时,他也在为自己在《ID》一书中留下的两个悬念,做着积极的准备。第一个悬念是,FBI资深探员鲁夫先生是最先开始怀疑赛斯曾经的杀手身份的,在那个时候他就对着医生问起他的恩师莱瓦德教授,并提到他的遇害似乎是一个中国杀手的作为。   
      詹姆斯开始编织另一个圈套,那就是目前尚未完成的《浮墙》。在这本书里,不但文森特成为了十分活跃的角色,《ID》里面的两个悬念也得到了解释。
  五月那一天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尽管带着一把巨大的雨伞,詹姆斯的裤腿还是弄湿了,他被迫来到一家商店的门口避雨。和他同时避雨的,还有一位颇具吸引力的年轻女性,接近晚上12点了,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詹姆斯毫不否认他在这个时候产生了某种邪念,他开始及时地审视自己,一方面压制这种邪念,另一方面又很好奇这邪念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尽管,这邪念被他的道德观念压制了,但詹姆斯还是突然意识到了:这种情景也许是他等待已久的,因为他突然把它和蓄谋已久的那场阴谋联系在一起了。于是,在回到家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把这阴谋讲述出来……   
      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詹姆斯·梅布里克这个名字。对犯罪研究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会熟识“白色教堂谋杀案”这个名字(它的另一个更加通俗的名字就是“开膛手杰克”)!“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是19世纪英国伦敦一个著名系列杀人犯的假名。1888年8月7日至11月10日间,在英国伦敦东区的怀特查帕尔区及其附近至少有7名妓女被人杀死并残忍地肢解。案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案件最终并未被查清。这案件不仅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也成为许多文学和戏剧作品的主题(比如以案件为主题的恐怖小说《房客》,写于1913年,1944年被搬上银幕)。尽管经历百年,却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甚至后续的调查一直在进行,即使杀人凶手恐怕早已作古,一些专家还是分析出了两个主要犯罪嫌疑人:艾伦·科斯明斯克和詹姆斯·梅布里克。大量的科学推断都支持艾伦具有重大的嫌疑,那么,这个詹姆斯是怎么回事呢?在梅布里克在利物浦住所被发现的日记,被看成是由他为了记叙犯罪而写的。一些专家被认为,这些日记是真实的。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特别是一直小心谨慎地躲避捕获的人,竟然会保留这么一本可能暴露自己罪证的日记?另一个问题是,他会被很多科学推理所排除(比如说坎特提出的“心理圆周假设”,又称“心理地图”)。但是,我们这个精心于编织阴谋的家伙却突然发现在詹姆斯的身上存在与自己的共鸣:即,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詹姆斯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神秘话题;而自己,致力于成为一个优秀的犯罪小说作者,和詹姆斯有着共同的特点——讲述最好的犯罪故事,而不必亲自以身试法。   
      因此,他把自己叫做詹姆斯·梅布里克,也同样代表了他的写作初衷。   
      2003年5月的雨夜之后,詹姆斯开始创作他的系列犯罪小说的第一本——《ID》。   
      在《ID》之后,詹姆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创作初衷。在最开始,也就是写作《ID》那本书的时候。詹姆斯只有两个想法:第一,是给自己不断思索而产生的种种罪恶念头一个合理的宣泄,以保持自己的正常生活;第二,通过故事来关注人性。后一点在《ID》中得到了很明显的表现。无论是玛莎在危险时刻的胡思乱想,还是“观察者”拉夫雷童年时候因为母亲是妓女而产生的对母亲的眷恋和背叛,或者是麦瓦的贪婪和随之产生“铤而走险”的念头,甚至是卡洛斯和卡莱尔恋爱时候的每一段微笑的心理变化,在书中都得到了体现。而且,在作者看来是最为值得张扬的,也是最大胆的描写,便是通过“vol 42焚”来展示人对于另一个人进行心理摧毁的表述。在后来一些人的评论中,曾经提到,杀手对于一位遭遇不幸的老年女性那近乎“低声耳语”般令人恐怖的“念叨”,从根本上并不能算作一场“试验”,因为早在苏联“大清洗”的年代,这种对于人性的摧残就已经司空见惯了。詹姆斯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因为涉及到“盲目崇拜”而产生的整个社会氛围的思想变革中,每个人都可能被改造,同样,他也会试着改变别人。所以那个时代中差不多所有人,都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特征,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然而,把那个前提去掉,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正常的气氛中,如果一个人打算对另一个人(不涉及任何团体),进行心理上的改造,就实在困难许多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对你的配偶经常要求她改变某种行为试试看?即使,她(或他)和你还存在着感情纽带这种很坚固的联系,你经常试图改变她(他)也会引起麻烦。更何况,杀手还是在与被害人素昧平生的情况下。   
      也正是因为“试验”的成功描述,詹姆斯对人性的挖掘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是他在《ID》之后的意识,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人们在特殊时刻的情感和情绪变化,他不得不从更多的书籍中进行学习,并越来越仔细地观察人性。   
      之后,詹姆斯开始继续《ID》之后的故事创作。他在《ID》中破天荒地在“面具杀手”的故事结束之后,加了一章完全和这个故事毫无关联的章节“编外章人性的囚徒”。这一章简单地构述了70年代末军方开始的一次试验,在这个试验中,作为主角出现的是赛斯·沃勒的母亲和她的行为矫正师肖恩·阿尔弗莱德。这一章的内容在肖恩入狱,而未婚妻另嫁他人为结尾戛然而止。作为与“面具杀手”故事毫不相关的一部分,它的分量却是最为重要的。詹姆斯开阔了他的想像力,为书中一个重要人物——华裔心理医生赛斯·沃勒安排了整套的背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ID》中并没有解释的假肢,消失了的乔纳森先生,还有似曾相识的那加小姐,在后来的书中都会有很好的描述。   
      在2003年8月,詹姆斯开始创作赛斯·沃勒的前传之一《碎便士》。   
      这一次,他把重点放在了对心理学专业试验的描述上,另外,因为案情的相关原因,他还提到了“潜意识”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这一点上,是超越现有任何教科书的。目前的大学课本中,只要一提到潜意识,似乎就总与“笔误”、“口误”这些老掉牙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詹姆斯提到的则更加具有吸引力,比如在电影院放映的广告如何通过潜意识心理造成观众乐于购买薯条和可乐,又例如在竞选的宣传海报上如何利用潜意识引起群体的注意等等。甚至,他还在书中提到一些人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自我意识。这些,都是源自《ID》的特点的传承。在创作本书故事的阶段,詹姆斯认识到《碎便士》缺乏《ID》那么多错综复杂的线索和线条,便在写作文法的应用上更加下功夫。同样,前面说的那些潜意识应用,也是花费大量时间查找最新欧美资料的结果。   
      在《碎便士》之后,詹姆斯一直在为文森特·弗朗西斯这个华裔心理学者赛斯的亲密战友没能在本书中大放光芒感到遗憾。同时,他也在为自己在《ID》一书中留下的两个悬念,做着积极的准备。第一个悬念是,FBI资深探员鲁夫先生是最先开始怀疑赛斯曾经的杀手身份的,在那个时候他就对着医生问起他的恩师莱瓦德教授,并提到他的遇害似乎是一个中国杀手的作为。   
      詹姆斯开始编织另一个圈套,那就是目前尚未完成的《浮墙》。在这本书里,不但文森特成为了十分活跃的角色,《ID》里面的两个悬念也得到了解释。
  
  PS:
作者: 悠SKY    时间: 2013-11-15 16:38
  想写一写这部小说很久了,一直都没有动笔,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它带给我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他是推理小说,但是又超越了单纯的推理,我不懂本格,不懂变格,不懂社会派不懂硬汉派,但是我知道,这本书无论是情节技巧,还是人物刻画,还是罪案推理,还是思维结构都是我所看到的一流作品。在阅读中,除了惊悚悬念的体验,还有就是对于作者的熟稔的写作手法以及惊人的博学而叹服。
  
  
  
  从《沉默的羔羊》之后对于连环杀手和犯罪心理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大一时基本翻遍了图书馆所有国外有关连环杀手的小说。个人觉得连环杀手和其他小说有着莫大的区别,与警方斗智斗勇,往往在杀人后留下线索预告,是一场正与邪高智商的联合对抗;同样的,连环杀手的动机更是耐人寻味,这一类的小说往往渗透了犯罪心理学,心理痕迹等专业内容,两者在这个不见硝烟的心理战场上斗智斗勇也同让令我为之痴迷不已。然而看的多不代表就是好的,绝大多数小说都如过眼云烟一般,合上书,甚至都无法记起凶手的名字。我承认自己在挑作者的时候往往选择忽略国内作家,因为在看过的不多国内连环杀手小说中,凶手几乎千篇一律的作案手法,而作者在文章结构线索上往往比较单一,背景环境设置窄小,文字驾驭上与相对比较成熟的欧美作家更是可笑,我几乎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原创推理小说。直至《面具馆》。
  
  
  
  整部小说构架于美国,其中的社会环境,无论是西方神话,宗教,抑或社会体制,民众生活均真实而敏锐,文笔更是西化,如果不去查,完全看不出是由一位中国人所著,老实说我还以为是美国某畅销小说作家。在写作技法上甚至采用了国内难得一见的多线式剧情和多主角式构架,作者不仅做到了令多主角互不矛盾,甚至做到互相补充,彼此交叉。同样作者丰厚的心理学造诣支撑起整部小说框架,而其在法医学,昆虫学上的造诣则足以令整部书精彩纷呈,绝非普通推理小说所能及。整部小说读下来,好不酣畅淋漓!
  
  
  
  中国医生作为整部小说的灵魂人物,他博闻强识,他才华横溢,同样的,他神秘莫测的身世更是叫人浮想联翩。
  
  在迷雾重重的线索纷繁的四件连环杀人案中,看中国心理医生如何剥茧抽丝,步步为营,揭开黑暗中诡笑的面具。
  
  小说以四件连环杀人案件开始,每一位受害者都被剥去了脸皮,尸体上都留下了铁钉、硬币等“记号”,身旁还有一行血字:“面具即将归来!”
  
   是密码,还是预言?  
  
  警方一筹莫展,案件扑朔迷离。恶作剧般的血字出现在街头,一个自称杀了人却不知尸体和凶器所在的女性来警局投案,而她的男友在城市的另一端被谋杀……
  
  于是塞斯·沃勒—一位神秘的中国心理医生登场了。
  
  
作者: 妙珠儿    时间: 2013-12-4 01:09
  真的是很不错,让我有一种想再次重新看的感觉,每次重新阅读都会把故事的情节和推理过程理的更清楚,读起来也更有另一种感觉。......
作者: ZUUN    时间: 2013-12-4 19:10
  艾西恩的书还是先看《碎便士》比较好
  
  去年的暑假看完的这本书 朋友推荐
  
  心理小说 故事情节很紧凑 紧凑的让你真的就在情节里面 有时候我就站在警局里听那些表情不一 心里更是各有揣测的人们讲话 有时候就顺着酒馆的小巷提着胆轻轻地走 不敢回头 有时候就面对着一句尸体 不恐惧 不恶心 即使看着法医在细细研究蛆。。。
  
  也许很多人看到大半的时候还以为凶手是那名医生 没错 我也一样 因为这样 多以结局才更使人期待 因为这样 我才久久在里面走不出来 因为这样 才称得上是缜密的思维
  
  为此
  
  推荐之~
  
作者: sigure    时间: 2013-12-4 19:56
  有的书会害人, 信么?
  读完这本书, 鄙人上了荣大师的套. PERSONA, ANIMA & ANIMUS, SHADOW...
  写毕业论文的时候, 心理控的导师出了一个题目, 关于荣格与文学文本研究的, 结果全班只有我知道荣格是干什么的, 于是乎被导师选作重点培养对象...
  论文三天一小改, 五天一大改.
  改出了优秀论文, 我那时也彻底脱离了教育系统...
  杯具...
作者: 维他命    时间: 2014-2-3 14:25
  本来是奔着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去的,看上才知道是个侦探悬疑推理的小说,不过里面融入了很多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让人不禁对理论和知识产生了兴趣,从读书效果上看肯定比教科书要更吸引人。
  故事本身是环环相扣、涤荡起伏,让人一看就不忍放手,只是向我这样胆子比较小的人,容易害怕,晚上有点不敢单独出门,作为后遗症之一吧。
  对书的内容,可能是我的脑力的问题,终究还是有些不解之处,不过后了其他人的一些评论又豁然开朗了,看来这个逻辑推理能力和关注细节的能力还是很欠缺。FBI确实是连环杀手,心理医生在此刻是好人,但十年前确实是杀手情人,那加应该也是试验品只不过角色不同。但FBI和被杀的黑人杀手是不是试验品呢,他们身上也有胎记,不得而知。心理医生怎么做到的十年间做了杀手之后却失意,这在科学上有可能吗?基因是怎么改变的呢?还是有很多不懂。
  但,心理医生不是连环杀手这让我很欣慰。呵呵。
  总之,好书一本,值得推荐!
作者: 筱筱    时间: 2014-3-4 04:48
      很多年前就看过这本书。那是还是读高中,因为RMB不足,就在网上看的。说起来有点羞愧。
     故事情节大多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但看完后给的震撼依然在。记得那是酷暑的中午,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后背心发凉,内心的震撼。
     一个中国人,怎么会把外国的故事写的那么淋漓尽致,令人难以想象。这需要对生活的深度观察。想必作者做过很多功课的 。
     作者在书中处处设悬疑,埋伏笔。不管我怎么猜测凶手是谁,但总是有理由推翻你的想法。直观裸露刻骨的场景描写让人寒毛竖立,层层剥壳式的解密让人欲罢不能。
      我将这本书到处推荐给朋友,可换来的是不屑。今晚偶尔看到有这么多志同道合之士,非常高兴。特有感而书,不足之处,多家包含。
作者: 铁衣    时间: 2014-3-5 21:28
  很多年没看国内的推理小说了,看得比较多的时期还是在中学时代,当时国内的推理小说普遍比较写实,更接近于侦破纪实的感觉,故事比较平淡,人物的塑造也没什么质感,摆脱不了正气凛然的模式。
  后来看《心理罪》感觉国内推理小说进步了不少,但是心理罪系列重心理画像的描写而轻推理,老实说并不很像推理小说。
  然后搜集了一些国内推理小说来看。目前为止比较惊喜的就是这篇《面具馆》了。搜集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过,这篇的作者是国人。否则我肯定会认定这是国外作品。行文风格和故事风格都很有美式的感觉,连作者名字都很有欺骗性。
  作者可能受《七宗罪》的影响比较大。除了文中他自己有提及以外,从气氛营造和人物设定,以及犯罪模式上都有《七宗罪》的影子。
  另外,作者在犯罪学相关各个学科上都有一定的研究,包括心理学,昆虫学等等,对于美国的风土人情也满熟悉,使得作品设置在美国背景下没有很生硬的感觉。
  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很成功,整个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都很立体,呼之欲出。老警察,年轻警察,受害的年轻女子,心理医生,都塑造的不错,很有些美式的神秘英雄主义的色彩。
  故事非常复杂,支线繁多,盘根错节,逻辑少有混论就到最后也很难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将各个支线准确的连在一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过去时。而最关键的线索隐藏在小细节中,很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我觉得,即使有人能掌握所有必须的知识,也不太可能从作者给出的提示和线索中推理出真凶。因为线索不是不多,而是实在太庞杂,而显得支离破碎,在叙述方式上又有意玩弄技巧并设置障眼法,对于逻辑思考能力确实是个考验。
作者: NMSC    时间: 2014-3-24 23:43
    偶是在晚上读的此书,看着看着觉得怎么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啊~(考虑到剧透问题偶就不说谁谁谁啦~)此时,书还尚未过半,偶就想后面素不素就拖沓了?!(原谅偶的无知吧~)在假设的限定下,最后得知原来是他丫。。。回头想想,原来有很多小细节都被偶无情的忽视了~读完此书,偶的小脑袋瓜晕啊晕~
作者: 曺葡萄    时间: 2014-3-27 12:06
  真的是很不错,让我有一种想再次重新看的感觉,每次重新阅读都会把故事的情节和推理过程理的更清楚,读起来也更有另一种感觉。
作者: 眠兔大    时间: 2014-3-28 03:51
  对有些前面设置的悬念解释不够,动机也很雷人,不是很充分,
  
  说是悬念吧····犯人还是比较明显的····=_=|||
  
  说是推理吧····很多地方解释真的很牵强····感觉前面悬念设置太多,没解释完全似的····铺垫用很长篇幅,解释就那么一点儿,没展开似的。
  
  还是可以吧。作者写悬疑小说还是有点嫩。
  里面很多案例都搬得CSI···囧
作者: Sera..    时间: 2014-3-28 13:49
  难得看好一本推理书会觉得回味无穷的~~故事情节层层推进,扣人心弦~一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一天里面看完的~看完后还奋力找了他的其他作品~
  他气氛渲染的很好~很压抑~结尾凶手抓了。。却更加绝望。。沃勒这个角色太完美了~我更喜欢他情人这个称号~哈哈~
作者: 低低的    时间: 2014-4-3 20:19
  还有四分之一就看完了,现在的感觉就是很想知道结果,但是又不忍心一下子就看完的感觉。总之,真的很好看。
作者: 尤利    时间: 2014-4-4 02:31
  很难想象是国人写的犯罪心理学小说~
  犯罪事实比较严谨,对于侧写部分也很符合情理,但是感觉和一些我曾经看过的案例,电视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结尾让我有些期待~
  总的来说,相当棒的书,值得一看,而且可以反复看
作者: 逃跑的    时间: 2014-4-4 11:25
  我是在上课的时候看完这本书的,
  出人意料的情节让我在上课是不断露出吃惊的表情,幸好老师没有发现,凶手原来是那个我一直没有注意的人物,中国医生的神秘身份到最后还是没有被揭穿到底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