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春节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说书    时间: 2013-2-13 23:42
标题: 春节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头子要戴新呢帽。”这首流传于北方地区的年节歌谣,生动地传递了旧时民众盼望新年的热切心情。
  尽管现在“天天吃好的,天天过大年”,尽管现在限制放鞭炮,年夜饭有时都跑到饭馆去吃,但物质生活的丰富却始终没有改变“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一年不赶,赶三十晚”,每年春运期间返乡过年的汹涌人潮,反衬出了春节对大家的意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对于不能回家过春节的人来说,总有一种漂泊的失落感,总感觉新年开头开得不带劲。
  老北京人过年的时候要吃荸荠,谐音“必齐”,说的是亲人要新年团聚,没有回来也要摆上一双碗筷。在许多地方,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鱼、肉做成的丸子以及其他象征团圆安乐的菜肴。年夜饭的背后,是亲情与相聚,是交流与感激。平时吃得再好,也没有年饭吃得有滋味。正是这些年夜饭、压岁钱、贴春联、放鞭炮、舞龙灯、走亲戚、逛庙会、闹元宵等等的新春仪式,营造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增加了亲人朋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欢乐和传递欢乐的过程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完成了一次精神的强化与更新。
  《春节》一书结合简明的史志文献与生动鲜活的地方节俗调查报告,系统梳理了春节传统民俗:从节俗起源、典故、诗文,到节俗活动及其文化内涵,沿着春节的时间进程,对各项节俗逐次展开叙述,主要包括腊八、祭灶、扫尘、年节食品备办、洗浴、装饰门庭、团年、守岁、压岁钱、爆竹迎年、拜天地祖先、拜年、贺年、送穷与祭财神、人生日、迎春、闹元宵等。大家在品味着浓浓的年味的同时,亦会清晰地看到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
  该书作者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共10万字,插图60余帧,由《汉声》杂志创办人、设计家黄永松先生指导装帧,形式考究,溢满年味,亦为新年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

作者简介
  萧放,男,1960年生,湖北黄冈英山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文化史、岁时节日民俗等。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代表著作:《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初版,2004再版,2006年由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出版韩文版)。
  
      协助钟敬文主鳊完成六卷本《中国民俗史》,并撰写羹中的明清卷(人民出版社即出)。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