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人生

标题: 饥饿游戏 - 书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说书    时间: 2013-5-25 01:16
标题: 饥饿游戏 - 书评
  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即将开始。
  在荒蛮的野外环境中,每个人都想置你于死地,
  你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来吗?
  24人参加竞赛。只有一人能够存活。
  抽签日那天,凯特尼斯的人生彻底改变了。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5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作者: MK@1Q8    时间: 2013-8-17 08:35
  故事是狗血的故事,人物是俗套的人物,设定是平庸的设定。
  
  一个类似大逃杀的故事在狗血的大团圆结局中落幕,听说这书还有两部,但目测逃不出琼瑶剧的框框了。
  
  说是大逃杀,又不是大逃杀,因为这个伪大逃杀设定里,作者还是狠不下心揭露人性丑恶的一面,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地高唱让爱做主,于是只剩下虚张声势的悬念和半吊子的残酷——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小说,趣味性显然大打折扣。在这样的前提下,女读者读的时候唯一的乐趣就是把自己幻想成女主角,体会一下变心的心路历程,男读者就只能指望剩下的22个对手死得有创意点了,结果也就四位勉强合格。我是说,格拉芙、露露、狐狸脸和加图。
  
  归根结底,人物塑造方面没有特色,尽是些苍白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人物——暴躁的大力士、睿智的乖乖女、敏捷的心机女……至于主角就是个早熟的野孩子,搭上一个聪明甜心男,打破了73届比赛以来的先例,第一次让两个人在这场游戏中活了下来。至于过程,就是在这么一个扯着残酷大旗的“游戏”中还是会有对手心甘情愿地放弃杀她的机会,这主角光环~啧啧~
  
  至于设定,无论是游戏中的世界观还是游戏外的世界观都不敢恭维,本来期待主办方对游戏的各种操纵会有好花样看,但结果发现主办方相当蠢笨,到最后还被一个黄毛丫头摆了一道,其智商和手腕堪比OP中的天龙人,最终的那个访谈是作者的自圆其说还好理解,如果统治者真要找茬还落得这么个结果,让当初的战败方情何以堪。
  
  仔细想了想为设么这样的书能畅销,我想应该归功于它的女性视角,或者说,把女性能想到的能捞的好处能占的便宜全加在主角一个人身上,借着代入感来爽到女性读者。自己是可以心怀不轨的,男人却是要忠贞不二的,姐妹是要为自己牺牲的,反正最后自己会拯救世界的,对了,在外面亲男人的时候老家最好还有一个等着的。如果说《寻秦记》这样以男性视角无限意淫的作品可以被称作大男子主义,那这本《饥饿游戏》就应该被相对地称作“小婊子文学”了。
  
  听说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北美票房飙高,超过了6.6亿,想象中如果忠实原著的话这也应该是一部chick flick。正所谓二三流的小说往往能被拍成一流的电影,现在是不是要加一句“四流的小说拍成电影可以有一流的票房”?不管这种说法能不能成立,四流小说和一流票房的组合在炒作上是成功了。
作者: ruby    时间: 2013-8-17 09:32
  
  
  看完《饥饿游戏》三部曲,我感到自己能判断友谊和爱的区别,以前,我一直无法区分,哪里是界限。
  
  是的,我猜到了结局,凯特尼斯无疑会选择皮塔,因为自始至终,她的生活都充满了皮塔,皮塔为了她可以放弃一切;而盖尔,很多关键时刻跟她是分开的,而那分开并没有给盖尔带来多毁灭的创伤——皮塔离开凯特尼斯无法生活,而盖尔不是。
  
  “皮塔目前的疯癫状态比他死去更能让我看到一个善良、执着的皮塔,他热情似火。在这个世上,除了波丽姆、妈妈和盖尔,谁还会如此无条件地爱着我?”皮塔对她的爱是明显的,也是含蓄的;是无条件的付出,不顾一切的保护,即使在他的神经受到摧残、无法自控时,他也爱着她。在他得知凯特尼斯心里有盖尔时,他也没有停止付出;在饥饿游戏的“假戏真做”中,他一直付出的是自己最真实的感情——那就是对凯特尼斯的爱。
  
  而凯特尼斯对皮塔的感情,则是曲折的、慢热的、一直不能正视的。作为燃烧的女孩,作为饥饿游戏的明星胜利者,她的一切都被注视,她从没正视过自己对皮塔的感觉,作者却在字里行间多有透露,她深情地吻皮塔,而她从来没有那么吻过盖尔。“对于下面要做的事情,我没有什么把握,这甚至是自杀性的,但这是我现在唯一能想起来的办法了。我向前探身,深情地亲吻皮塔。他的整个身体开始颤抖,但我的嘴唇紧紧地贴着他的嘴唇,直到我需要呼吸时才停下来……皮塔在与纠缠着他的噩梦做着斗争,他的瞳孔收缩,但又急速放大,接着又恢复到了正常的大小。‘总是这样’他喃喃说道。”
  
  “没有人打扰我们。傍晚,我把头枕在皮塔的膝头,编着花冠,而皮塔用手指缠绞着我的头发,说是要练习打结。过了一会儿,他的手突然不动了。‘怎么啦?’我问。‘我真希望能让这一刻凝固,此时、此刻,直到永远。’”
  
  竞技场的艰辛,饥饿游戏的残忍,十三区起义的烽火,那些拼杀都能让我忘记,感到生活的希望,那全部是因为有皮塔对凯特尼斯的爱,以及凯特尼斯对皮塔感情的最终确立。这个过程很久,整整三本书,到最后,凯特尼斯才做出选择,可是,这是多么美。
  
  “皮塔和我都在渐渐恢复。有时,旧病发作,他还需要抓住椅背,直到一切过去。我会因梦见可怕的变种动物或者那些死去的孩子而尖叫着醒来,可皮塔总在我的身边,伸出臂膀,给我以温暖。最后,他的臂膀变成了嘴唇。一天晚上,我又感到了那种奇妙的感觉,在沙滩上曾有过的那种感觉。我知道这一切迟早是会发生的。我活下去所需要的不是盖尔裹挟着愤怒和仇恨的火焰,我自己已经拥有了太多的火焰。我真正需要的是春天里的蒲公英,那鲜艳的黄色意味着重生而不是毁灭,无论我们失去了多少宝贵的东西,它确保生活能够继续下去,并告诉我们生活会好起来的。而只有皮塔能够给与我这一切。”
  
  除了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和隐忍深思的感性枷锁,文中的配角也是无比出色,让人久久不能忘记,比如轻手轻脚的露露,死在凯特尼斯怀里的小女孩,哼着收工的曲调;比如芬尼克,“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我感觉自己变成了芬尼克,看到自己生活的一幕幕图像在眼前闪过。船桅杆,银色降落伞,微笑的玛格斯,粉色的天空,比特的鱼叉,穿着婚纱的安妮,海浪拍击着岩石,之后一切消失了”,我承认,芬尼克死的时候,我甚至掉了眼泪。参加饥饿游戏的选手,好多都是那么优秀卓越的,可惜,胜利者只有一个。
  
  
  
  
  
作者: 罗克    时间: 2013-8-21 20:04
  我没看过电影,但当第一部小说读到结尾时那种油然而生的坑爹感,不由让我想起了《垂暮之战》:带感的标题,有趣的世界观,以及坑爹的情节。
  小说的开头很漂亮,从视角到叙述的方式,让猫薄荷的形象非常鲜明;同时世界观的展开也很有画面感,各种脑补十分顺畅。读书的时候是在半夜,于是自然而然地被各种刻意着重描绘的食物整得心慌不已。
  作为一部青少年小说,其实人物和情节设定略中二什么的,我不是不能接受,但总觉得真正有趣的情节,在前面花了大量篇幅铺垫之后体现得有些单薄,而且对于主角之外的角色的处理过于脸谱化了,几乎是从角色一出场就能猜到最后结局;故事走向到了后来就基本跟设定好的世界观没有多少关系,而是沿袭了一般青少年向小说go fight win的基本套路,结局也基本变成了饥饿版的达人秀。虽然对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时的纠结,以及之后心情一丝一丝的变化描写十分细致,但似乎也就止步于此了,我本来期待的情节,在第一部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作为三部曲小说的第一部,这样的展开,削弱了我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也许之后两部的情节会有神展开,但我已经不想读下去了。
  说《饥饿游戏》与《垂暮之战》类似,就是因为在两部小说有趣的题目及世界观之下,其情节实在是过于平淡,称之为标题党,在我看来实不为过。
  
作者: dorath    时间: 2013-9-5 13:49
  汗颜,虽然英语从小学学到大学,我发现我跟英语老师总是不是很投缘,所有的英语老师都恨我,我自然对英语老师也多有不满。
  
  然而,虽然我尝试读过多种英语读物,但是没有一个算坚持到底的。嗯,the hobbit 情况有点特殊啊,我就读到第一部电影结尾的那一页,然后就没动力了。 饥饿游戏好像也有点类似, 好歹我第一部算读完了,是不?
  
  总体上,我觉得饥饿游戏挺容易读的,反正不像魔界,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接受适应不了。饥饿游戏我花了两天,除了上班和网上乱晃以及睡觉吃饭的时间,都在看。故事情节不错,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对电影的一个补充和说明,两个对照起来看,还是非常有趣的。
  
  语句上,饥饿游戏的确有暮光的味道,让人有点不舒服,你知道当初看暮光的时候就因为女主废话连篇就实在难以忍受,只好放弃。虽然我准备读完的。暮光实在不是我的菜,但是饥饿游戏还好。至少在情节上还是有点有趣的地方。
  
  女主katniss跟gale是我最不喜欢的一对,原因就是他俩在一起就跟暮光的那一对差不多,心理描写和无聊的细节,真是让人抓狂。要我读中文的话,这段我就跳过了,根本没有读的必要。但是卖打猎的物品一段就感觉好多了,这个作者至少没有暮光的那个那么白痴。katniss还是挺有点生存智慧的。
  
  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peeta那么痴情,当他自己开始说他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关注katniss的时候,真是狗血透顶。以及peeta这种只为他人的单纯也让我无法忍受,其实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我能接受,是因为我觉得peeta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支持katniss的,他有作秀的成分在,我才觉得真实,但是小说里完全把他写成了圣人,这就没法不让人恶心了。好在,peeta圣人的形象是最后20%才揭示出来的,所以前面的阅读并没有非常不舒适的感觉,知道peeta显示出他一开始就那么圣人的时候,我就觉得故事情节一下子被拖下水了。
  
  我最喜欢的是,katniss对peeta前期的揣测,以及导师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以及katniss对对手的欣赏以及怜悯。很多人觉得关于杀戮,这部戏实在太正常了,所以不好看。我觉得关于策略一部分还是挺好看的,虽然说赞助商的赞助实在是来的太容易,但是对katniss性格的描写,实在是增加了看点和趣味。作者比较有脑子的地方就在于,他对每个选手特点描写和策略的描写,我觉得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包括制作人的策略也合情合理。这一点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而katniss的感情发展也不像bale那么白痴,至少她在处境中挣扎,她有她的盘算,犯糊涂的情况比较少,而理智的场合比较多。
  
  从英语上说,这部小说比较口语化,用得语句比较简单,大概跟暮光的文笔差不多,但是故事真的要好看很多。暮光的女主是自恋到一定境界的,一直在说自己的悲惨身世,但是可惜我觉得不够惨,而katniss真是惨透了。
  
  总之如果你想开始阅读英语原版小说的话,不妨从这一部开始。
作者: iamKei    时间: 2013-9-5 23:29
        在看书之前看了电影版的hunger game,挺烂.但是根据国外同学的力荐,还是铁下心来看原著吧.
        看完之后就知道为嘛国外青少年会喜欢了,因为这就是看青少年看的水平而已.
        女主角最后赢了,直接死在她手下的,撑死就那么一个一区男孩,那个被蜜蜂搞死的,最后被变种狗折磨而向她求死的,没记错就这几个吧.本来根据这个设定,饥饿游戏的本质就是考验人性,让一堆没成年的孩子互相残杀,其中最心狠手辣的才能获胜.但是换到女主角这儿,却就变成了一部无趣的野外求生爱情片.
        为什么露露和她那区的男孩子都不是死于女主角之手?他们都对女主角有恩,要是女主角杀掉他们的话(这才是严格遵循故事设定),女主角势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极大的反思:为了自己的生存,杀掉别人甚至是杀掉自己爱的人或者自己的恩人也是被允许的吗?也不能说女主角没杀人,可惜的是这思考只去到"为了生存杀掉别人",还没有到达"为了生存杀掉自己喜欢的人"的地步(我还没看第二部,说不定这也是伏笔),不得不说让人有点不过瘾.
        其实这片在处理女主角是皮塔还有盖尔的关系是挺不错的我觉得,虽然一开始感觉山洞的部分太矫情太假了,但是想深一层,这也符合了故事近未来无处不直播的设定;其次,青少年题材嘛,爱情狗血片段必须得充足,而女主角在考虑盖尔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还有皮塔的想法的描写也足够细致,足够让女孩子们浮想联翩了.
        从男孩子的角度来说,书中的战斗场面略少,也不够过瘾.
作者: 夜间飞    时间: 2013-9-7 04:15
    首先要说的是这本书翻译的很差,使得女主角在我们眼里成了一个自恋狂。但我还是喜爱此书的。
  
    说喜爱之前,先批评一下,也是让我反感的地方。
  
    对饥饿游戏的描写十分的疲软无力,其余二十二位选手除露露外都面目模糊。要知道,在这种描写对抗性比赛的故事里,情节往往要靠出色的对手人物塑造和猎奇场面大放送才可以增加读者的代入感以及好感。遗憾的是,本书与这两项都不太沾边。使得这场被之前各种铺垫各种渲染的全书“重头戏”看上去如同一场贝尔格里尔斯的生存秀。当然,情节的曲折性也是一个加分的大项,不幸的是这本书与这个还是不太沾边【好吧其实我看过电影了】
  
    现在要好好夸一夸它!
  
    主题鲜明,而且在同类青少年文学中显得非常突出。当其他同类书籍还在讨论情爱时,它已经把主题拔高到了反独裁的高度。还对如今的娱乐至上时代显露出了大大的担忧,这很棒。
  
    心理描写多,更显真实。本书心理描写极多,这恐怕也是电影远不受小说好评的原因之一。如此之多的内心纠葛,实在是很难在一部商业作品中完全的展现。但由于本书翻译的问题,这些内心活动使女主角凯特尼斯在我们眼里更玛丽苏了.........
  
    期待下一部,当然我会去好好学英语的.........好想看皮塔 盖尔 凯特尼斯的NTR啊
    
作者: 豆瓣db    时间: 2013-9-10 09:51
  要不是这本书这么火,我怎么可能耐着性子把它看完。我甚至怀疑下的电子书是不是他们自己翻译的。今天一看开头,完全一样么!
  没看过英文版的,抱歉,但我觉得,从中文的角度来说,这书实在是太烂了。。。。。是不是找个翻译字幕的,都能译的比这好。。。今天把第二本中文看完,第三部,用我半吊子的英语,转战英文版。
作者: 我是粉    时间: 2013-9-18 01:59
  一个独裁的都城统治着十二个贫穷的行政区,每年各区被迫推出一男一女的青少年投入至死方休只能有一人存活的竞技游戏,这个娱乐都城市民警告各区的节目被当作真人秀直播。生死搏斗、战争、政治、娱乐已无从区别。但替妹赴死的凯特尼斯成了改变游戏的关键人物,结局变得越发不可预测。。。
  
  
  每年一届的游戏是统治者对曾经叛乱的各区的一种惩罚,他们操纵着游戏,牢牢巩固着自己的统治地位。但当一位志愿者在游戏中用叛逆的行径激怒了他们时,天平开始倾斜,影片时时暗示着这样的涌动。结尾处统治者满脸严肃地看着欢呼雀跃的民众,一切才刚刚开始,续集会更加惨烈。
  
  与《哈利波特》和《暮色》不同的是,此片的吸引力跨越了年龄层。
  
作者: MISS团    时间: 2013-9-18 06:56
  这书一开始是我一个朋友传给我电子版
  据说是改变成了电影的 还挺畅销的。
  于是我耐着性子开始看各种傻逼的设定
  越来越怀疑丫是不是给了我山寨版的
  整个世界观漏洞百出哗众取宠拙劣到一塌糊涂!
  啊结果来豆瓣一看
  不是盗版啊 是正版啊
  亲啊 这书怎么能畅销的!!!!!!
作者: 大丸子    时间: 2013-10-14 19:27
  书看完了,和电影情节一样,但是感觉比电影要好。
  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前缀太长,高潮太短。
  看书没有这种感觉。译者翻译得还不错。
  
  所谓游戏,就是有人指定了一个规则,然后所有人都按这个规则玩儿。这指定规则的人可以安排道具可以控制情节可以导演。似乎一切都由不得游戏者的控制。
  
  可是,有人不同,有人敢于同这个规则做斗争,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对制度提出一点挑衅。
  
  这是一场游戏,一场不完全受控制的游戏。
  值得一看
作者: 弘毅    时间: 2013-11-4 11:08
  以此类推的话  这国家也忒小了,  作者的世界观架构似乎有点问题 这小说有点类似现在的网文 ,可读性强 , 情节抓人 但是逻辑上经不住推敲,,,,,,,,,。。。。。。。。。。。。。。。。。。。。。。。。。。。。。。。。。。。。。。。。。。。。。
作者: Summer    时间: 2013-11-4 13:13
  读哈利波特的感觉是什么,非常吸引人而且内容足量,不像大部分悬疑小说吸引人但水分太多;并且哈利波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埋下的小细节很多,并且均在后文中呼应,让人叫绝。这个小说没有哈利波特那样人物众多、事件复杂,但在小细节伏笔上,确实有点类似的味道,而且读起来,确实跟哈一样非常吸引人。
  
  作者很有想象力啊,造出了这样一个“废土”世界,想出了这样一个“游戏”,刺激感动的同时,好像还有那么点思想。作者笔力也强悍,记叙加心理,写得非常精彩,连我这个先看了电影再读书的人都能把它一口气读完。
  
  书中的饥饿游戏好像比电影上的血腥点啊,书中的女主更不是个善茬,觉得她是个非常勇敢的女孩,智慧还真谈不上,但最后还真智慧了一把,很男性化的女子,喜欢她。
  
  
  
  
作者: 蓝色微    时间: 2013-11-12 07:12
    很感谢作者没有将女主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物的形象。
    她不是完人,她猜忌,敏感,冷酷,自作聪明,可是她善良,勇敢,聪明,吃苦耐劳,无论怎样,凯特尼斯的魅力是无法阻挡的。
    爸爸死于意外,妈妈整天痴呆,作为家中的长女,凯特尼斯过早承担了不属于她的重担,为了不让妹妹饿死,她整日奔波打猎,也结识了好友盖尔。我目前只看了第一部,不知道凯特尼斯在盖尔和皮塔之间怎样抉择。无疑,在第一部中,凯特尼斯始终不敢正视自己的情感,生存的压力让她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对未来的恐惧,也让她不愿组建自己的家庭。
     在第一部中,凯特尼斯对皮塔是很坏的,从一开始的怀疑猜忌,到后来的利用欺骗,皮塔的一片真心始终没有获得等值的回报。在hunger game中,凯特尼斯也是别无选择,可是她太聪明了,轻易地猜到了黑密斯的心思,懂得利用现有的一切来保护自己,不明所以的皮塔就这样与凯特尼斯演了一出出好戏。
    也许短暂的几周,真的很难爱上一个陌生的人,无论他为你付出了多少。
    当凯特尼斯毫不犹疑地将箭头指向皮塔的心脏时, 心碎的不止皮塔一个。在这几周中,他们一次次经历生与死,一次次品尝甜蜜与忧伤,假意或真心。可是最后心爱的人却将死亡之箭指向自己,纵然这样,皮塔丝毫没有生凯特尼斯的气。然而皮塔最后知道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骗局,原来他只是一颗棋子,第一部也戛然而止。
作者: 一首想    时间: 2013-11-20 06:25
  看这本书的同时还看了另一本看似非常不相干的书《金融帝国》。但其实这两本书的联系远远超过我能够分享的这些:
  《饥饿游戏》背后的隐喻太多了,在美国实际操作和掌控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当中,作为一个实质上的“帝国”,美国建立所有有利于自身的规则,强迫所有的国家为他们国家廉价而优质的资源和产品买单,而他们绝对不允许任何发展中国家真正发展起来,因为如果这些国家的民众有了更强的消费能力,美国就不能再从不平等的贸易当中获利了,美国的所有对外政策与《饥饿游戏》当中的Capital完全一样,只有形式上的区别而已,实质是全然相同的,各个国家也就是各个为它提供资源或者产品的区而已。
  作者这个年纪,受到冷战的影响可能不小,所以十三区应该是前苏联的投影,其实现在的俄罗斯早就不是十三区的状况了,美国煽动俄罗斯的年轻人就像十三区煽动其他区一样,只不过俄罗斯民众很难明白他们从外界所学到的所谓自由民主会给他们的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
  当然不能说《饥饿游戏》纯粹是冷战的产物,然而男女主角的最终命运只是一种对无奈现实的逃离而已,虽说这样现实主义的爱情故事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 CuZn    时间: 2013-11-22 23:58
       没看电影,直接读电子书(低成本消遣啊)。为无聊的旅途增添了一抹色彩。虽然觉得整体逻辑确实不太好,人物刻画也差强人意,但有些细节描写还是很感人的,读第一部我已经用完了两包纸巾……天哪,我的泪点是有多低。往往是被感情描写带入很深,然后被不合理的逻辑硬生生驱赶出那个世界。挺好,这样不用太难过。
      整体来说,这本书只适合用于消遣。感觉一方面商业意味较浓,简直就是电影剧本,设计的种种机关主要是为了视觉冲击而非杀伤力——这在游戏中无可厚非,但作为凯匹特的防御就显得奇怪了。另一方面女性的笔触特别明显,不善于描写战争等大场面,感情特别女性视角,细腻之余还很有点自恋。一读就直觉这书出自女性之手,翻到感情戏部分就更加坚定了这一判断。
      但对比在书店里随手翻的最近畅销中国小说,要么是完全架空的时空,要么是拜金女或杜拉拉高尚上位,要么是蚁族或挣扎求生或沾沾自喜,而且都极力挖掘人性丑恶或者复杂之处,复杂得仿佛是为了复杂而复杂,不禁让我恶心,抗拒。我想看到橘黄色的温暖斜阳,不喜欢满眼灰蒙蒙的世界。所以还是推荐这本书,用于消遣。
      情节嘛,连没看过《大逃杀》的我都觉得游戏毫无新意,关键情节逻辑牵强,甚至难以自圆其说——所谓“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男主似乎很早就透露出反抗规则的意识,但所谓反抗(利用边界、自杀等等)都只是本能而已,不知当局何必人为拔高。我看到游戏规则都本能想到边界和自杀,难道只有主角们才会想到?其他人都是愚蠢野兽么?对这类题材感兴趣的话不妨玩玩Killer Queen,变态的日本人在这方面的逻辑还是比较令人赞叹。修改规则的情节很牵强,屏幕情侣的情节更牵强,让我一度极度怀疑该书是在隐喻一场选秀节目。
      “嘲笑鸟”的力量有多大?战乱时期的一个榜样,是否真的会被授予这样的特权,乃至实权?甚至是军队高层僭越常理、以命相托的信任?我没经历过,但也没听说过。不过最后的结果倒是蛮符合实际:这个榜样没起到任何实质作用,还害死了无辜的队友,自己侥幸苟活。这是想说明迷信害人么?有点意思。
      最后的结局是隐喻灾后心理么?与前面的情节拼接痕迹较重,但可以看出这是作者一直想表达的:革命和摧毁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类还是需要蒲公英——生的美好与希望。尤其是受伤的心。最后盖尔选择了离开,也许也是因为他认为,修复力量强大的皮塔才是猫薄荷生存的需要吧。不过也许很多人都会与我一样觉得结尾写得真不好,太潦草,太突兀,许多需要交代的都被忽略了。也许是为了适应商业电影的需要吧。
      个人觉得感情是本书的看点(还是仅供消遣)。虽然未必真实,但所有人物的感情都那么充沛而且易懂,再坏的人也有善,相信绝大部分女性应该会很受用。读着读着让我不禁越瞅旅伴们(绝大部分是中年大叔)越觉得他们庸俗猥琐不堪。汗……
      剧中的男一男二……有没有觉得他们很像阿瞬和一辉?我可是疯狂喜欢阿瞬的啊!如果说这书有什么让我有点点意外惊喜之处,那就是皮塔(阿瞬)这种千年男配居然成了主角。
      两个男生性格都近乎完美:勇敢、善良、幽默、无私、宽厚、豁达、从容,他们都无条件地无可救药地爱着这个不高不漂亮自私且纠结的女孩子,都会(甚至是“希望”)为了救情敌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皮塔的爱更像是迷恋,一般会迷恋的男生性格都比较偏激,但皮塔却如此温良仁慈……也许中了蛊之类的,不可解释。这也不要紧,我相信大有花痴女孩会如我一般喜欢这种男生。
      但是第三部中人物性格就扭曲了:皮塔变得更不可解释——这个无私付出一切的可爱男生(书中已经假设这种人确实存在),怎么可能因为记忆中女主伤害过他,就想掐死女主?即使他记得女主要杀他,可他不是心甘情愿让她杀的么?难道他的牺牲是建立在投桃报李的基础上么?退一步讲,即使把使皮塔迷恋女主的那段记忆消除,皮塔顶多不再迷恋女主,但他绝对不会因此就杀人的吧。前面说得他那么高尚,杀人都只是为了救人,怎么可能因为别人伤害了他就要报复呢。女主从善良勇敢变得自私没耐性,对待曾经的知心朋友盖尔一句话不合就道不同不与为谋,形同陌路;对待被虐待的皮塔毫无耐心,一句话不高兴就长期回避,完全放弃。最后还因为自己的
      就如果我是女主,肯定会选择在第一次去往游戏场的火车上就把命交给皮塔。是女主太自恋还是太多疑,这么善良的皮塔有什么不可信任的呢。就算不爱,那就不吻,但要对得起这最后的温情,对他好一点。如果能一起活到最后,自杀,或者如他所愿一起死,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不过可能也因此注定我这种人就没法活到最后,早在赛前就淹死在自己眼泪里了。
作者: 江左    时间: 2013-12-3 01:49
  凯皮特凌驾于上,从十三个区掠夺资源,是不是影射殖民主义对亚非拉美国家的压榨呢?
  十三区的独立凭借的是核威慑,存活靠的是对内的法西斯式管理,是不是影射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国家?
  第三部里女主角发现十三区的高层和凯匹特一样残忍无人性,是不是也影射着共产主义阵营里的残酷?
  
  仔细想起来,其实第三部才是全书中最有深意的一本,虽然始终流于表面,没有深入讨论,但是无处不提醒着人们历史。
作者: 江左    时间: 2013-12-3 02:14
  饥饿游戏前两部都围绕第74期、第75期饥饿游戏来展开。这种类似大逃杀的游戏是设计用来镇压12个区的反抗意志的。不过怎么看都觉得是在刺激他们反抗。
  第一部中,女主角耍了小聪明,逼迫主办方同意她和“恋人选手”皮塔同时赢得冠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第二部中,女主角的小聪明激怒了以斯诺总统为首的凯匹特当局。为了镇压各区日益高涨的反抗情绪,他改变了规则,要求从已经获胜中挑选选手参加新的饥饿游戏。本意是打算让已经成为反抗者精神领袖的女主角在游戏中被杀死,结果却被来自十三区的抵抗者抢救出去。
  第三部中,十三区地下抵抗组织的煽动,各区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抵抗。十二区被彻底毁灭,女主角下定决心担起责任,成为“嘲笑鸟”,号召更多的人起来抵抗。然而越到最后越是发现,十三区的抵抗者高层也不过是残忍的、无视生命的凯匹特的翻版。最终,她当众杀死了害死妹妹的始作俑者--十三区总统,遭到软禁,和皮塔和谐地生活在新十二区。
  故事有些虎头蛇尾,特别是第三部,比较凌乱。本来挺有现实意义的一本书,被写得仓促结局。不知道是原版就这样还是中译本有删节。
作者: 妖星    时间: 2013-12-3 07:46
         一直想接触一些看起来显得厚重的小说,《饥饿游戏》无疑是这样。这如斯蒂芬.金说的:“作者是个文字高手,笔下绝无废话,夹带着令人愉悦的冷峻幽默。”
      因为与勇敢和冒险有关,因为与人性本质的黑暗有关,看着情节,无论是渴望看到残酷的人吃人的世界,或是看到有关爱与活下去的世界,都可以得到满足。
      原本想只看一本的,可是看完第一部后,还是下载了后面的看完。蛮精彩的。
作者: 冰峰雪    时间: 2013-12-8 00:42
          据说6月份会在大陆上映电影版的《饥饿游戏》,不过电影总会破坏一些读书时的遐想。读到最后发现结果是凯特尼斯和皮塔以一种完全没有超脱大家想象的方式战胜Capital并安全回家获得丰厚奖励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些无聊。或许是因为与看介绍时的期望不符,或许是不知道第二部第三部的存在,或许是觉得凯特尼斯的绝情,亦或许是因为凯匹特放任如此叛逆的女孩回去并且给了相当的物质权利和声望。  喜欢其中描述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地方,但好像少了一些细节和场景描写,最后部分的质量显然不如开始。
作者: Ivyiri    时间: 2013-12-9 04:19
  一口气读完的。作为一本消遣类的小说,写得一气呵成,没有多余或冗长的情节,还是很不错的。
  但看完会觉得人物过于脸谱化:
  一往情深的皮塔始终一往情深,像天使一样没有缺点,也没有爆点;
  聪明可爱的露露到死也没做过什么出位的事(本来期待她会逆转成女主最终的劲敌,或者至少要小宇宙暴发一次,死得惊天动地些);
  一开始就显露出实力的职业玩家,不出所料地成了大Boss,但无非是些傻大勇,没什么阴谋和智慧;
  而女主角一面性格强硬,敢爱敢恨,一面又在两男之间纠结徘徊,有点过于做作了,硬生生不断强调这是场“假装情侣”的戏并没有太大必要,说服力和真实度都不强;
  相反,一些配角的塑造还比较深入人心,比如西纳,黑密斯,游戏主持人,还有那些化妆师……
作者: 葡提粟    时间: 2013-12-20 15:38
  很多年没看过这么长的小说了吧,三部曲!说它不够精彩的话,那么“读完”本身就会是一件难以为继的事情。
  
  所以,还得夸它精彩。虽然与战争无关的部分,真的多少拖沓啰嗦了些,可我们都明白,如果没有低潮低谷,高潮与巅峰就会完全体现不出其宝贵的意义及所能带来的满足感。所以,一切平铺直叙的铺垫都可以被容忍。
  
  第二部和第三部其实都是这样,战斗打响以前都是让人不耐烦地拖拖拉拉,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看完了一,所以即使二、三的前半段都不怎么勾人,可还是会咬牙坚持看,直到后半段都进入了“绚烂”的战场。
  
  死亡与牺牲,让生命更加珍贵!自由,始终是人类最高的理想!
  这是我对本全集的一句话总结!
作者: 漏雨de    时间: 2013-12-22 07:34
         初读这本书,是在宿舍好友的推荐下。只当是毕业前无聊的读物,只是越读越心惊,在这样一个游戏里,谁胜谁负。。。
         在看到死去的选手脸谱出现在那些被操纵出来的怪物脸上,奔向剩下的三个人,我黯然,人性与兽性,如何等同,现场的看客,何其残忍。
         在看到十一区的小女孩露露死去时,十一区的居民对凯特尼斯的敬意,他们以有限的力量送给了凯特尼斯一个装有面包的降落伞,我感动,理解与尊重,还未泯灭于重压之下。
         之所以特意提到这两个情景,是因为,在电影版上映时,我们特意跑到影院去看,只是,这两个令我动容的细节竟未出现,不免失望。
         不想再继续深究凯特尼斯与皮塔的感情纠葛,因为不确定,十二区未来的生活,不如,就此结局。。。
作者: Lei    时间: 2013-12-24 11:08
      刚刚看完《饥饿游戏》三部曲的中文版。看的比较跳跃,甚至错过了可爱妹妹与腹黑总统的结局,不得不跳回去看看。
     
      总体感觉真心一般,如果说比较俗套,三角恋都活的好好的,你喜爱的角色又都翘翘了。如果说比较峰回路转,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情节。你可以说它是铺垫神马的,但在我看来,就是作者为了观赏性拖沓了情节发展吧!
    
      饥饿游戏和国家制度本身非常落后,但偏偏遇上了先进的科技。13个区恶劣的生活环境偏偏和凯匹特的奢华格格不入。作者就喜欢对比和制造矛盾吗?所以到了最后还要弄死可爱妹妹吗?
  
      其实,我最不满意的就是第三部这个结局了。燃烧的女孩忘了自己到凯匹特的初衷,费劲千辛万苦,牺牲了多少队友才好不容易到了总统府,之前所有作者似乎都忘了,换了一个草草的结局,甚至希望读者认为,是腹黑总统主导了这一切。尼玛,你以为是甄嬛啊,机关算尽?不是所有的可能都能发展成必然的,让凯特尼斯崩溃的方法不是应该还蛮多的吗?
  
      到最后,作者甚至让凯特尼斯真正的燃烧了起来,但这并不有利于高潮的推助。真正的高潮似乎在逃出竞技场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
  
      不得不说第三部结尾时的皮塔。恢复或者没恢复,怎么样都好,跟了女主一路,就为了被烧伤吗?或者,就为了和盖尔讲点真心话被女主听到吗?难道这些情节不能在小说别的部分展示吗?因此我认为,皮塔费劲千辛万苦,就是去被烧的。烧了也就算了,脑子没烧好,最后还是靠时间慢慢平复的。
  
      再谈制度建设,如果说旧制度落后,那么新制度呢?我的妈,重新制定饥饿游戏!13区到底和凯匹特有什么不用?没有介绍。依稀记得提到过民主共和制,但是看到战争的惨况,认为共和不大可能了。
  
      最后开始可怜斯诺总统了。坐上这位置,斯诺应该很无奈吧?一直认为,若不是统治手段太残忍,他应该挺受人爱戴的。毕竟他的凯匹特人民生活很幸福。除了利用各种转基因神马的太尼玛恶心了……谁让他对12个区都特别残忍,但又格外对13区容忍了呢?
  
      吐槽而已。。。
作者: 八月几    时间: 2014-1-10 15:44
  看了一个头还没有进入角色~只不过一直以为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个男生,竟然在第13页发现“它”是个女的!oh,难道是女猪表现的太man了,还是我看小说总是先入为主以为第一叙述者是男的?(哈利波特看太多了?)
作者: 元气少    时间: 2014-1-12 13:06
  本来没有一点也没关注,6.21去看电影还看的黑衣人3,完全没注意饥饿游戏。无意间在手机党看到小说,点进去,看了三天,断断续续捧着手机,看完三部,好像去年最疯狂手机党看小说的时候。
  就像这么多的书评写的一样,是思考人性、强权、独裁的主题,还有万年不变的爱情。但是,总感觉跑了偏。第一部里和皮塔再相遇,结成联盟之后,搏斗情节寥寥几笔,看到那些本来应该很厉害的职业贡品就很无厘头的死掉,实在是想说一句fuck。第二部更不用说,本来以为应该更精彩的世纪极限赛更是一个个死得异常容易,只有主角能够全身而退,最后更是来了个计划把人给劫走,十三区反叛。第三部里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作者想要写的独裁问题,但是。。。科恩就这么被射死,我实在是境界不够get不到点。最后跟皮塔在一起,其实大家都觉得这个变成一个三角恋的问题,但是我还真是觉得两份爱都有原因,但是描写实在是差强人意,能理解但不能感同收受,作者想是不怎么擅写言情。
  吐了一堆槽,但是就像我坚持看完了3本一样,这个故事本身对我胃口,还是很喜欢的。
  电影明天去瞧瞧,虽然看评分不高,不过算是圆个念想。
  
作者: glarin    时间: 2014-1-24 06:18
  耿芳,可以被作家出版社和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辞退了!!!
  吐槽这本书的翻译。大前提:我读了一点英文原著,飞机上看的朋友的,后来觉得很不错,就回来买了中文版,结果。。。开炮!!!
  1.你用河北话干什么?哪怕不到0.01%,我仍然不明白平铺直叙的一段话里,你是否真的有必要用河北话来表达自己的幽默感。
  2.你怎么就把女主角这么用心的往自恋里翻译呢?难道不怕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发现女主角不是那么漂亮,而产生疑惑吗?
  3.有的词,不需要音译,或者就算你音译,至少给个明确的解释,例如“堡德”,英文原文是POD,这本身不是一个无意义的词,虽然是用POD比拟其他的东西,但是精髓是在的,中文有若干的词可以传神的表达出来你选择了音译,最没水准的翻译!!!
  4.总之整个中文版让人看得昏昏欲睡,基本就是往平铺直叙和自恋的方向翻译,加上一点自以为是的幽默感。失败加失败
作者: Sharle    时间: 2014-3-4 18:34
  看完全部才恍然大悟,那位白须公总统才是幕后最有心机的人,总觉得他在下一盘好大的棋,就最后那一幕,他那一脸意味深长的笑容便知道未来应该会有第二部。
  
  就整体而言,电影剧本写得不大好,想象和特效很不错,指代意味深长。电影剧情几乎不出人所料,女主人翁一开始就显示出英雄式的勇气,修女式的善良,少女式的胆怯。除了有百步穿杨的射击技术以外,总有好运的眷顾。应验着饥饿游戏本身的宣传口号“愿好运永远伴随你的身旁”。总觉得这种角色设定有种似曾相识,不错,就是哈利波特那种一开始就注定是英雄的角色设定。不过,还好主角并没有沦入拯救世界的套路当中,或者说暂时没有。作者通过主角诠释的更多是一种人在规则中,灵活应变者的无奈与怀才不遇者的悲剧。电影一开始在讲述游戏胜出的方法时就一再强调要让观众喜欢,说得直白点就是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到了游戏的尾声,第二区的那位强悍男在最后的时刻说出那句“原来一切都是内定的”,这句话透露着多少悲怆。的确,按实力,第二区的强悍男必胜无疑,但是他不懂得迎合观众的口味,不懂得游戏的潜规则,所以即使是有实力也要输。至于十二区的他们的呢,胜出的他们呢,迎合了观众,遵循了潜规则,但他们被迫要上演一出young love,在他们最后回到家乡的时候,当女主角看着自己在家乡守候多时的男友,她的true love时,脸上的那个笑容里有多少的心酸与无奈。两人虽真心爱着或爱过对方,离别前的依依不舍亦仍在清晰的记忆里,却因为经历了这一场游戏,使两人一下子如隔着真空般,不是谁变心了,不是爱情变质了,只是爱过的心各自经历了。
  
  影片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那就是被处死的帅胡子。关于他的罪行一直众说纷纭。浆果作为处死他的毒药,也许意味着帅胡子是为主人翁两人试图服食浆果自杀而破灭了白须公的阴谋而牺牲的。之前帅胡子与白须公曾有过意见分歧,在对待弱者的问题上。而作为节目的策划人帅胡子为了戏剧效果,两度修改游戏规则。他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是从young love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经典,完完全全迎合了观众的口味。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白胡子的意愿。
  
  “贡品”身在饥饿游戏,生存技能却不是重点,关键是要迎合观众的口味;“帅胡子”从事节目制作,观众欢迎不是重点,关键是符合上级的意愿。
  
  
作者: 沐木汐    时间: 2014-3-23 16:50
  是因为急着出版吗?怎么翻译水平这么让人不满意。
  
  有些句子读起来特别艰涩,有些正反疑问句竟然没有转换成中文的表达方式;表达惊讶和不满的”What?“居然直接翻译成了”什么?“而不是”怎么啦!“(此处见第三本);凯匹特,一听就是capital么,为什么要这样翻。
  
  如果能翻译地更好,相信就更能让人领会作者的意图了。




欢迎光临 悦读人生 (http://www.dothinkin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