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0:4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天醒来,还有青春》内容简介:从向往外面的世界,到心平气和过自己的小日子;从游荡在巴塞罗那街头的“嬉皮”少女,到怀揣一颗初心出入办公楼的外国领事馆小职员,嘉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另一种青春的模样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6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2 15:13:1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网上热议的辞职去旅行,去实现作家梦想的80后们。恰是我所喜欢的,她们值得我围观的理由是:她们都是大学毕业;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都属于理性辞职,且存下一笔钱,用自己的钱去实现各自的梦想。目前,她们都在追梦的路上。                                                         
           我想,他们本可以和其他女孩一样,工作之余享受安逸的生活,找 一个有为青年,然后结婚生子。但她们最终都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工作。踏上了寻梦之路。嘉倩从2013年3月开始交换梦想活动,简单的行李:一只双肩包,一只拉杆箱,一个三脚架。嘉倩孤身一人周游全国。在微博上她把和陌生人交换梦想碰到的有趣事让大家分享,每天在各个城市奔波,自己安排住宿,还要安排时间和人约谈,经常忙到深夜,笑到嘴巴脱臼,哭到眼睛红肿戴不上隐形眼镜。她说到现在为止,没有后悔。我想,这个项目做完以后,她也许会重回职场;也许会做个自由职业者,做个作家;(这是她从小到大的理想)  也许做..........。                                                                                                                                                                                   不管怎样,这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是其他人只能羡慕,却未必能拥有的财富 。人人网有一个采访嘉倩的视频(我们身边的人)。她是个怎样的人?看完后,很多问题会找到答案。她从小到大的梦想是当作家,读她的文章,总能让我心静下来。特别推荐嘉倩的(二十出头;你一无所有,却让全世界羡慕)  这篇文章。1,我们都过着与想象不一样的生活。2,我们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3,你敢义无反顾的做你想做的事情吗?4,“熬”是每个人绕不过的历程。5,我们需要改变。6,梦想,请你晚一点实现。嘉倩说:当年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喊着一无所有,同时有了名片出了书存了钱,没想到现在的24岁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但又不慌张,因为那扔掉的东西,才会让一个人更看清楚自己是谁。                                                                        
                                                                          (根本没有外面的世界)可以说是嘉倩的代表作,这篇文章在人人网点击量高达几十万,可爱的嘉倩还把同龄人有代表性的评论放在文章上,大家共同分享 。多家媒体也转载了这篇美文,现在大家还可以在豆瓣网的( 静雅思听)听播音员配乐朗读此文。世界可以被分割成一个个国家,一座座的城市,但亲情友情却是彼此不谋合。                                                                                                                              很可惜我未能参加嘉倩的上海财大分享会。有的同学特意从加拿大,日本飞来。她们拿着嘉倩的(三毛不在撒哈拉) (明天醒来,还有青春)两本书,让她签字。嘉倩的文字淡淡的,写出了同龄人的心事,她是个说故事的人。从不打鸡血,讲些大道理。其中的道理,你自己去领悟。                                                                  我希望她不断进步,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7 13:05:2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给陈文茜写的文章《谢谢你,陈文茜》,你说,想要比任何人都了解得全面具体,也抱着希望对方能看到的份上,一定要写得惊天动地。于是, 写一篇关于你的文章的种子开始在心里种下,我不奢望能写得惊天动地,只希望让你知道你给了我温暖和力量,希望把你给我的力量传播下去,希望你能把你的梦想狠狠实现。
      
      在冲刺保研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时在人人上无意中看到了嘉倩的文章《青春是一盘孤独的番茄炒蛋》,毫无疑问这篇文章给我打了鸡血,当时的我总是习惯独来独往,当时的我坚信只要努力小宇宙一定会爆发,当时的我内心有七分的阴郁只有三分的阳光。“经过第一年一个人的生活,我才明白,其实成长,就是在一个人的时候才迸发出的力量。”就是这样简单却充满力量的话,给了我很多的共鸣和动力。一个人走在奋斗的路上,孤独和压抑排山倒海而来时,我学着嘉倩,自嘲道:我的青春是一根又一根孤独的香蕉。因为,每天陪伴我的只有灿烂的香蕉。
      
      于是,开始在网上搜嘉倩更多的文章来给自己力量和灿烂的阳光,后来,我有了保研资格,但是命运却让我选择自己考,我知道这是一条多么艰辛而冒险的路,但我毅然决然。复习一整天后躺在床上翻着嘉倩的微博,看她又读了多少喜欢的书,去了多少阳光明媚的地方,我有多羡慕,就有多想自由,自由地读自己喜爱的书,自由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由地呼吸。这让我更努力,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在等待着我的自由王国。
      
      谢谢你,陈嘉倩。谢谢你曾经带给我力量,谢谢你曾经照亮我前行的路。
      
      她从小到大只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个作家,这是认识她的人都知道的事。真的很欣赏这样一个用力实现梦想的姑娘,只要是喜欢的,就义无反顾地去实现。后来知道嘉倩在磕磕绊绊后要出人生中第一本书了,真的很为她高兴,为她离梦想更近一步而高兴,更为勇于浇灌梦想的织梦人鼓掌。虽然现在看起来她的文字还带着些稚嫩,但正如她所说的,“一些想法单薄,一些文笔稚嫩,但拾起重读,依然能记得自己当时在电脑前打字,急欲倾诉,巴不得把心掏出来的模样,还‘厚颜无耻’地乐于与人分享。心想反正是要一直写下去的嘛!会不断写得更好,和读者一起长大是件多好玩的事儿!况且我也不怕被看扁,明天醒来,还有的是青春,底气十足!”
      
      看这样倔强这样用力生长的文字,似乎就看到了那个抿着嘴说着“妈的,这家伙从小时候就想当个作家”的姑娘。
      
      高中时痛惜自己那铺上了一层又一层灰的长篇没有时间读,后来一直耿耿于怀恩师在随笔本上写的那句“才华来之不易,定要珍惜”,很少再用很长的一个下午来读书,提笔也是内心颤颤巍巍,心想,从前的作家梦就要成为一地碎片了。从此,再也不敢说自己曾经有过的作家梦。后来看嘉倩的文章,看她这样用力地去把自己的梦想实现,看着她用执着和勇气把自己炒作起来,出了人生中第一本书,那些流浪的文字有了归宿。
      
      考上研后我开始看书,把曾经想看却苦于没时间看而放弃的书恶补上,开始重新提笔,哪怕有时候自己都不忍卒读,但依然坚持。因为,我只是想纪念每个阶段的自己,好让未来的我可以重拾这些时光,还因为,我也有一个梦想,我要把它狠狠实现。有时候,心想,默默写字,等有一天沉淀了,真的写出好文章了,再大声向世界宣布,我也有一个梦想,我想成为写字人,写有人读的文字。后来我才明白过来,无所谓什么向这个世界宣布,我只是想把憋了很久压抑了很久的梦想说出来,我只是想狠狠地把它实现。大声地说,依然默默地写。
      
      谢谢你,陈嘉倩。谢谢你让我有勇气重拾梦想,谢谢你让我听到用力生长的声音。
      
      嘉倩在留学时喜欢嬉皮式地乱走,她说:“乱走,是我的旅行方式。”我喜欢这样的旅行方式,正如我所信奉的流浪式旅行。吸引我的并不仅仅是她热血的暴走,而是她斩钉截铁的那句“根本没有外面的世界”。我一直向往着远方,远方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我以为远方总有更精彩的人生,有花园般美丽的房子和咖啡馆,有永远柔和温暖的阳光。是的,我认为青春就该“轰轰烈烈的、丰盛的、有故事可说的”。在欧洲像嬉皮士般自由的嘉倩回国后在广州这样喧闹紧张的城市里当了个小职员,每天朝九晚五,穿着西装套裙,过着被我认为“青春被狗吃了”的严肃生活。可是她每天依然活得逍遥自得,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她就多坐一站路然后自己沿着街边走边看,她在广州也寻得了只属于她的玫瑰园,有每天下班都要吃的南信双皮奶,看到“小蛮腰”时,她惊喜地直呼:“广州是连夜晚都可以看到彩虹的城市!”下班回家后,她疯狂地读很多书,读书也是一种很棒的旅行,可以让你经历人生百态。
      
      我也开始在周四就悄悄告诉自己,明天就是周五了,可以一个人出行了!其实所谓的出行只是暂时放下学业,一个人沿着校门口的那条街道走,一家店一家店进去看,买喜欢的小东西,边走边吃小吃,或者自己到没有去过的地方去,只为了去找一家饮品店,边喝边看书,给自己一个悠闲的下午。虽然没有去到“远方”,也已经足够欢喜。后来,在去过几次我魂牵梦萦的“远方”过后,我开始相信嘉倩说的,“其实根本没有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我们的心里,在外面和里面的世界建造了围墙。”慢慢的,我更喜欢用读书来代替远行,认为读书才是走向远方的旅途。就连最喜爱旅行的吴苏媚也说:“真实的旅行是很累的,纸上旅行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谢谢你,陈嘉倩。谢谢你让我学会活在当下,谢谢你让我知道可以把平凡的人生过得很精彩。
      
      睡前习惯性地翻嘉倩的微博,突然发现一直以来的微博名“亲爱的嘉倩”换成了“嘉大倩”,看到的那一秒我笑了笑,有很多人问你为什么改名,我想,我懂得。曾经有人发帖说你利用三毛炒作云云,这样倔强骄傲的你肯定无法接受别人亵渎你的梦想。终于,沉淀了这么久之后你改名了,我很高兴你从你的偶像身后走了出来,仿佛看到你骄傲的神情,说着我是独一无二的。是的,三毛曾经照亮了你,但,你,是自己的那束光。
      
      谢谢你,陈嘉倩。你曾经照亮了我。我,是自己的那束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8 04:12:1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第一次写书评。献给我很喜欢的亲爱的嘉倩。
          身边很多朋友说嘉倩的文字很矫情,很无病呻吟。听到这些自以为很清高的评论,我往往以“呵呵”带过,某些青春刻板的人是无法理解的。青春这条路很长,长到我们有时候都忘记了自己曾经历什么曾期许什么。在脚步急促的城市里,在你我有着同一张笑脸的圈子里,我们忘记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我们追求着大家追求的,所谓的快乐与幸福。混沌度日,同样的生活节奏,活不出自己的味道。然后一直等待着改变的那一天,可那一天遥遥无期。
          很庆幸,嘉倩,你如此勇敢善良的对待属于自己的生活。很开心,在青春的大好时光里,与你相遇。请你一直坚持你写字温暖生活的梦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8 08:23:1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很多留学海外的海归们    都纷纷回来了     在豆瓣这个小文艺的地方    当然少不了这以群体的男森和女森       或多或少吧     从国外归来的
      给人感觉    就是多了些什么    气质   经历     优秀   ?   
      
        和其他人一样    刚刚开始也仰望着的角度去羡慕啊   梦想啊   
      
      慢慢的看了她写过的一些文字    在前一本书《三毛不在撒哈拉》里    感觉大多数都是写她从中学到大学 到留学海外的一些个人的阅历和对某些吃喝玩乐的事情的见解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    这些都是新颖的   
      
      
      慢慢的   我开始关注着她    很多人的梦想啊   追求啊    都在她的笔下或者她自己的生活里    通过文字和自拍的照片     公布在各种主页里   
      
      
      现在的网络    不说豆瓣   人人    天涯    哪个论坛都会有那么些红人   
      
      出书也好    写网站也罢     那些都是他们个人的事情    关于梦想这个词
      
      还是觉得    她的理解   还不够 吧     至少现在的文字    看起来   
      
      
      还没有到那种炉火纯青    不过    这也就是她的青春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01:00 , Processed in 0.0421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