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闹了,费曼先生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4: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偷偷打开放着原子弹机密文件的保险箱,在巴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他曾跟爱因斯坦和波尔等大师讨论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6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10:45:54 | 只看该作者
      别闹了,费曼先生,是从三思看的。
      如此精彩的一本书。
      可以在读〈费曼物理学讲义〉累了的时候,放松阅读。
      
      
      物理学家的另一面,严格地说,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生活色彩。
      魔术,心理学,音乐,鼓手,密码。
      其中一段,关于物理学家与哲学家的讨论。
      ↓
      哲学家:
      物理学不会,剧本写不好,只好当哲学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4 00:28:5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费曼的自传,写得生动幽默,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费曼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而且很古怪,像一个大孩子。他从小就爱思考,爱动手,有自己的“实验室”。他上课发言很积极,由于太积极,老师干脆给他一本微积分坐在后面自习,免得影响课堂,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老师同学都是很喜欢他的。如果这样的学生在中国,很可能被当做“问题学生”。费曼大学期间就注意到了同学学习知识用的“死记硬背”的方法,甚为鄙视。他敢于对权威说“不”,因此玻尔父子在产生新想法的时候就找他来讨论,因为只有他敢于说”不不,你疯了“之类的话,反驳玻尔的观点。费曼很年轻就参加曼哈顿计划,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牛人,向别人学到了不少本领。他的第一个妻子在他参加曼哈顿计划期间因病去世,导致他后来经常”泡妞“,这种行为在他笔下却让人觉得没那么不好!他虽然喜欢开玩笑,捉弄别人,带有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是他很真诚,在他去巴西教书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其实这样的人如果在中国的大学教书也许就被开除了。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这样一个物理学家真实的一面,而且更多的了解了他的成长环境,美国人的处世态度等等,都很有借鉴意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4 00:42:19 | 只看该作者
      费曼不仅仅是个有趣的人,不过他实在太有趣了!
      
      
      虽然是个理论物理学教授,但是对梦对幻觉有很多想法,于是就去自己或者找专业人士做很多实验。他喜欢解密猜谜,于是开遍了原子弹研究大院的各种保险柜,用了数字的、机械的以及“不靠谱”的各种办法,解密之后最迫不及待要告诉人家他费曼把保险箱密码破解了!他还喜欢打击乐器,去参加巴西狂欢节乐队比赛,还和别人一起做芭蕾舞配乐然后去巴黎参赛!他还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来着~
      
      一般聪明人都喜欢别人夸,费曼不仅喜欢别人夸还喜欢引导别人来夸他,比如他实习的橡胶电镀金属公司受到一个同行夸奖后费曼就“引导”那个人来夸那家公司的“化学研究所所长”,当然,费曼就是那个所长~
      
      鉴于他其实已经可以算一个兼职打击乐手,在此附上他关于艺术的评论:“至少在某个层面上,我终于了解到艺术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艺术能为人带来快乐;你创造的东西可以令人喜爱到得而喜,失而沮丧!科学却是普遍性的、宏观的,你不大会跟那些欣赏科学的人有个别而直接的认识。”
      
      在进行艺术表演的时候他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不要说明我是物理学教授以及得了诺贝尔奖”,原因不是要低调谦虚神马的,而是“就好像一只狗会直立行走这件事在被夸奖的时候不是被夸奖它走得多好,而是它竟然会走!”哈哈哈哈,乃们只要说我打鼓好不好听就行了,不要对物理学家会打鼓这件事很惊讶好不好!
      
      
      费曼先生还具有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那就是:自嘲!
      当他别人为他讲解建筑施工蓝图但是他不懂却没及时提问的时候他心想“你大概也曾陷进过这种没有适时发问的窘境之中吧!”老实说,我经常陷入其中。。。
      当他配乐的芭蕾舞闯入巴黎决赛却败北时,他说“于是我们终于发现:当我们碰到巴黎真正有文化、懂得鼓乐的人,我们就被当掉了!”哈哈哈!
      
      -------------------------------------------------------------------------------------
      
      整本书虽然看起来很戏谑,但是费曼先生其实是很认真很有学术操守的一个人(well,鉴于他也会去夜店把妹所以有必要在操守前加“学术”二字,呵呵),而且真心是位好老师(很多人是好学者,但未必是好老师)。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他不仅仅是个有趣的人。
      
      “哦,”我说,“你们都知道?难怪你们念了四年的生物,我却还是一下子便追上你们的程度了。”他们把所有时间都浪费在死背名词上了,而这些东西只要花个15分钟便全部可以查出来。
      ——这是他客串生物研究生课程时候对生物系同学说的,好尖锐,不过也有些道理。
      
      起初我打算用英语授课,让学生用葡语发问;但我发现,当学生用葡语跟我说一些东西时,我不大听得懂,尽管我懂得的葡文也不算少。我不大分得出他们说的是“增加或不增加”、“减少”或“不减少”或者是“减少得很慢”。但当他们很辛苦地用英语说话时,就算他们发音不准、文法又错乱,我还是可以分辨他们要说些什么。因此我明白到,如果我要教他们东西,比较好的方法是我说葡语,虽然我说不好,但这样他们还是比较听得懂。
      ——这是他去巴西交流访问时为什么用葡语授课的原因,看完之后感动死了有木有!好多高等学府的老师好像并没有很在乎学生听懂课这件事,但费曼先生为了让学生尽可能明白他所讲的内容竟然自己辛苦学葡语还用葡语讲课!后来一次学术演讲也是用葡语,打破了那所大学用英语演讲的传统!能当他的学生真幸运啊~
      
      日本如何能这么快速地发展成这样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呢? “日本人能够做到这地步,跟日本人性格或作风中的哪一面有关?”我问。 大使的回答深得我心。他说:“我不知道。我只能假设,但我不知道那正不正确。日本人相信他们只有一种出头的方式,就是让子女受更多的教育,比自己受的教育更多。对他们而言,脱离农夫的地位,成为知识分子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每个家庭里都勤于督促小孩,要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努力上进,因为这种不断学习的倾向,外来的新观念会在教育体系中很快地散播,也许那是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费曼去瑞士拿奖,席间和日本外交官相谈甚欢~而日本大使得出的这个观点,我也赞同。
      
      这是进行科学思考时必须遵守的诚实原则——有点尽力而为的意思在内。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做一个实验,你应该把一切可能推翻这个实验的东西纳入报告之中,而不是单把你认为对的部分提出来;你应该把其他同样可以解释你的数据的理论,某些你想到、但已透过其他实验将之剔除掉的事物等,全部包括在报告中,以使其他人明白,这些可能性都已经排除。
      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问题。当你把许多想法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理论,提出它与什么数据相符合时,首先你应该确定,它能说明的不单单是让你想出这套理论的数据,而是除此以外,还能够说明其他的实验数据。 总而言之,重点在于提供所有信息,让其他人得以裁定你究竟作出了多少贡献;而不是单单提出会引导大家偏向某种看法的资料。
      不单只是不欺骗别人,而且还尽其所能说明你可能是错了的品德,这是你作为科学家所应有的品德;这是我们作为科学家,对其他科学家以及对非科学家,都要负起的责任。
      因此我只有一个希望:你们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坚持我提到过的品德;而且不会由于要维持你在组织里的地位,或是迫于经济压力,而丧失你的品德。
      ——关于学术道德,费曼先生给出了上述观点或者说对研究人员提出了要求。我照样还是感动了,尤其是倒数第二段,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仅不能夸口自己的理论甚至还要尽可能说明自己理论有可能是谬论,有这样的科学家我接着还是感动。
      
      --------------------------------------------------------------------------------------
      
      对生活充满爱的费曼,对周围人也有顾念~
      他在巴西所参加的乐队成员多数是普通老百姓,所以他去乐队训练时就会穿比较破旧的衣服,看到这又小感动了一下,都快要爱上费曼了~
      
      -------------------------------------------------------------------------------------
      
      最后想说,sheldon什么的弱爆了好吗,理科生也可以很有趣不是死宅好吗!开保险箱组乐队打鼓喝酒把妹样样精通好吗(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2 23:30:14 | 只看该作者
      摘录了部分内容:
      
              1. 科学的品德,这是进行科学思考时必须遵守的诚实原则——有点尽力而为的意思在内。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做一个实验,你应该把一切可能推翻这个实验的东西纳入报告之中,而不是单把你认为对的部分提出来;你应该把其他同样可以解释你的数据的理论,某些你想到的、但已透过其他实验将之剔除掉的事物等,全部包括在报告中,以使其他人明白,这些可能性都已经排除。
      
              2. 你必须交代清楚任何你知道、可能会使人怀疑的细微末节。如果你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或可能会出问题,你必须要尽力解释清楚。比方说,你想到了一个理论,提出来的时候,便一定要同时把对这理论不利的事实也写下来。
      
              3. 总而言之,重点在于提供所有信息,让其他人得以裁定你究竟作出了多少贡献;而不是单单提出会引导大家偏向某种看法的资料。这种品德,这种不欺骗自己的刻苦用心,就是大部分草包族科学所缺乏的配料了。例如: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电子电量。
      
              4. 然而,学习如何不欺骗自己,以及如何修得科学品德等等——抱歉——并没有包括在任何课程中。我们只希望能够透过潜移默化,靠你们自己去醒悟。第一条守则,是不能欺骗自己,当你做到不欺骗自己之后,你很容易也能做到不欺骗其他科学家的地步。
      
              5. 我会告诉她说,她必须首先在实验室里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看看在X的条件下会不会得到结果A,然后在把条件转变成Y,看看A会不会改变。然后她才能知道其中的差异是否如她所想象的那样。
      
              6. 我认为这种教育政策是十分危险的——只教学生如何得到某些结果,而不是如何固守科学品德、进行实验。因此,我只有一个希望:你们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坚持我提到过的品德;而且不会由于要维持你在组织里的地位,或是迫于经济压力,而丧失你的品德。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7 19:50:08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这本书后启发最大的就是 喜欢和兴趣是最重要的吧,还有好奇心和对未知的探索,这本书确实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对我们中国的学生。
      
         因为受应试教育及各种原因,大部分中国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都谈不上主动的喜欢,不厌学就不错了,大部分的估计是不讨厌也谈不上喜欢,只是把它当一种工具和任务,我也是。  
      
         但是,就和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能喜欢上一件事情,比如喜欢上学习,从中享受到乐趣,那应该便是很好的状态了。  
      
         当然,如果不喜欢做一件事情,我们照样可以把它做好,比如我们可能谈不上喜欢学习,但我们照样可以考试拿高分,照样可以考进一所不错的大学。   但是终归是喜欢和兴趣是最重要的。
      
         就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样。
      
         还有乔布斯的演讲里的一句话,“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8 13:24:52 | 只看该作者
           高中的时候在校图书馆借过剑桥文丛,本来是想当励志故事看的,后来发现这完全是一本实验室捣蛋回忆录,然后恍然大悟,科学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除了头悬梁,锥刺股,也一样有生活情趣,也一样会无聊。
         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费曼活得好轻松,果然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他在兄弟会恶搞,在原子弹研究所里学开锁、夜店学把妹,学画画,参加桑巴乐团,痛骂教科书,如果不说这是物理学家,我一定认为这是周伯通。总之就是没有背负国家与家族使命感,既无雄心壮志,又无国仇家恨,偏偏在物理学界屡有建树,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分。
         马洛说成功只有一种,就是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这句话在费曼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如果生活总是处处受限,步步退让,这样即使名利兼收,又有什么意思?如此离经叛道,放浪形骸之外,尚能一帆风顺的度过一生,是个人的坚持,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包容。 真心表示,很羡慕。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21 09:08:38 | 只看该作者
      有声书摘,4星。
      
      费曼先生自传,一开始作者就提出了观点:知识是拿来用来的,而非死记硬背。他深深的热爱物理,是一个顽童(在军方打开档案柜),一个爱思考(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科学专利),肯动脑(参加核弹研究),快速付诸行动的人(两本书,几套工具,自行研究打开保险箱);他敢于怀疑权威(诺贝尔获得者),自此创出自己的一套体系(从怀疑诺贝尔获得者到自己成为诺贝尔获得者),自我反省和认知(诺贝尔让我有了一些改变,从观众的嘘声中他脱掉了外套,依旧开始自己痴心的物理学研究)。
      
      
      一个人的成功,始于自己对一个事物的狂热,并能为其付出所有时间和精力。
      
      行动过程中,不用带着压力和痛苦,其实生活应该是很美好的,不是吗?真正的做自己,没什么不好。
      
      对吗,费曼先生。
      
      在听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男主角。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8-25 00:11:22 | 只看该作者
      1. 大师级人物的思考方式不适合普通人,我们只能欣赏,不能模仿。
      2. 科学研究需要天才么? 我觉的这个是体力活。
      3. 实践出真知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4 00:21 , Processed in 0.0518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