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3: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83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14:37:22 | 只看该作者
      十余年来收集了《别传》的六个版本——80古籍精/简,80里仁版精装,80里仁合印本(2册),99三联版,09三联版。数次虎头蛇尾未能终卷,今次始得通读一过。
      就图书本身质量而言,上古版未读,不得而知。里仁两种乃影音上古版,别无二致。三联99版字句之舛误触目可及,09版多有订正。然百密一疏,尚有可修订者。
      就内容而言,我等俭腹之徒,读来着实费劲。陈先生众横捭阖,关涉人物难以数计,旁征博引,提及文献汗牛充栋。至若考据家所谓之待发之覆、弦外之音初读难于体会。
      陈先生行文枝枝蔓蔓,窃以为,非专业人士,不必通读。豆瓣上有千人读过该书,真的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0 10:18:21 | 只看该作者
      爸爸特别想要,怎么都买不到啊。
      求购一本,新的二手的都可以。
      本人在北京,最好是北京的卖家。
      有的加QQ13711517,注明:柳如是别传。
      谢谢。
      爸爸特别想要,怎么都买不到啊。
      求购一本,新的二手的都可以。
      本人在北京,最好是北京的卖家。
      有的加QQ13711517,注明:柳如是别传。
      谢谢。爸爸特别想要,怎么都买不到啊。
      求购一本,新的二手的都可以。
      本人在北京,最好是北京的卖家。
      有的加QQ13711517,注明:柳如是别传。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30 10:59:22 | 只看该作者
        
          断断续续,用了俩年时光,在反复阅读、反复冥思苦想,终于读完此书!忽然想起“为人不读红楼梦,阅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写给芸芸大众看的;《柳如是别传》却是写给这个国家读书人看的。
      
         身为读者,为有生之年读到这样一部著作感到无限欣慰。读书甚少,但对《诗经》,《左传》,《史记》和《柳如是别传》却能燃烛焚香,捧手摩挲,反复阅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6 17:05:44 | 只看该作者
      世人知道柳如是,多端赖陈寅恪晚年之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在《读库0904》上有王鹤写的篇名《柳如是》的长文,读罢唏嘘,喟然长叹。用作者的话说,风流别致,暗伤如许,再贴切不过。秦淮八艳,已经是现代人逐渐遗忘的角色,而柳如是便是其中之一。
      白龙潭。
      “云间三子”之一宋征舆前来拜会,寒冬之节,一梭舟上。柳如是突生玄机,命丫鬟们传话:宋郎且勿登船,如果真有情,就到水里等待吧。话音刚落,只听见“咚”得一声,他已经跳入水中。柳如是见状,赶紧令船工打捞,放之床上,搂如怀中,“由是情好遂密”。
      但宋郎之情终不过母亲之法眼,直到下跪求饶,宋说:她又不花我的钱财。其母遂曰:不要你钱财,正是要你的命呀!于是,渐渐疏远了柳如是。直到:
      松江郡守驱逐“游妓”之刻,柳如是前来问宋郎之意见,双双不过十五六岁年纪,宋郎喏嚅到:不过避其锋芒,躲一躲先。柳如是听罢此言,立刻表演出挥刀斩琴的决绝,五音杂陈,群弦毕断。“自与君绝矣!”她要的不过是他的态度。
      二十多年后,柳如是已经下嫁钱谦益,已经是清代高官的宋征舆仍借故写信骂钱谦益。如烟往事,竟耿耿于怀,可见此人器局之小。
      吴江盛泽归家院。
      柳如是被“吴江故相”吴道登收买为丫鬟后,才艺尽显,遭到众人嫉妒,只能迁入盛泽归家院。当时,吴江之繁盛堪比大都会,柳如是在那里师从名妓徐佛,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之容貌与才情逐渐攀于徐佛之上,加上,名士之推举,她不看不起那些纨绔子弟之风流韵事,她是清高如许的。
      这时,她常往返于松江、嘉兴之间,寻觅那一知己。“云间三子”之陈子龙由是进入眼帘,诗词答谢应酬往来,最终,两人在一起同居也。不过,同居也罢,陈子龙由于家庭关系之复杂并不会给柳如是什么名分,于是,最后,美人如梦秋风里,两人分道扬镳,柳如是似乎飘然而去。
      杭州。
      被柳如是比如为战国之平原君的汪然明与其交游甚欢,更把柳如是写给自己的信刊印《柳如是尺牍》并请自己的前女友福建人林雪为其作序,一直到其为柳如是引荐到钱谦益。
      常熟。
      虞山派掌门人钱谦益,以五十九岁之龄,娶得二十三岁之龄的柳如是。钱谦益以“妻”待柳,惹来众人非议,在风云变幻之际,很快清朝入关,钱谦益也降清。这,引来柳如是不满,后来,绛云楼水潭,有人演义,两人行走中,钱谦益说道,想死!想死!想死!柳如是极尽鄙视之口吻,清军来时,你都未死,现在死?
      钱谦益死后,家属来闹,柳如是不堪委屈,一尺白绫结束了自己四十六岁的生命。她的名字一说来自辛弃疾“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当如是”,一说来自《金刚经》“如是我闻”。她的墓,今天依然在常熟虞山山麓,烟花一样的女子,终于散落尘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2 18:31:38 | 只看该作者
      卧子因老孺人一言而与河东君分袂,似迂腐之极,在明室将倾之际欲挽狂澜,终不克而效汨罗之举,满清亦目之为忠义,专谥忠裕。牧斋为东林领袖,文坛宗主,河东君最后之归宿,可谓是终遇眷属,然当南都沦陷,竟反戈迎虏,虽晚年致力于复明大计,却难洗前耻,被乾隆定为贰臣传乙等第一,并销毁所刻诗文集。何二人之分别如此,不禁嗟叹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2 18:44:0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都是香的,这书是他影响最大的书吗?几人认真读过?
      老实说,我读不懂,但不会不懂装懂,写那么多无聊乱扯的文字……
      我最喜欢他那些比较短的学术文章,还有书信,序跋。
      读起来倒有不少收获。
      文人啊,文人,
      自古共道文人笔
      最是文人不自由
      
      史家与文人合一的陈先生,赶上那个时代,生活不痛苦才怪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0 08:36:35 | 只看该作者
      少不经意间于三联书店读到《柳如是别传》一书,见封面“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惊焉!复以为小说,翻开书页读之,皆考据钱柳半野堂本末之事,文字艰涩难读,遂放回原处。
      后3年屡经友人谈起先生,谈其书之博大精深,其人之傲骨嶙嶙云云,然无奈书店书架上此书已售罄。又2年终觅得先生文集全套。终于可以在安静的夜晚灯下细细翻阅其中文章,于卌载下追慕先生之遗风,不胜欣幸之至。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1 09:00:51 | 只看该作者
      三百年前的事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有些湮没无闻了,那么再过三百年又会怎么看今天?
      三百年前,一个可歌可泣的奇女子在三百年中沦落成了风尘中的大姐大,卑鄙龌龊无耻无知的愚昧之论喧嚣尘上,即便是知识分子阶层里也一样误解甚多,总之,巾帼侠女只成了街谈巷议中的谈笑而已。
      可是,一生悲苦,性格刚烈,有时柔情似水,有时豪气干云的柳如是,在深爱陈子龙的时候主动离开,在嫁给钱谦益之后劝慰钱氏功名仕宦两次人生之耻,更无论效忠明室,绝不降清的丈夫之风。试想一个十六岁之前漂泊无定,数次为富豪权贵驱逐的柔弱小女子,却一直不肯屈节堕落,即便流落风尘也对自己朋友圈标准极严,宁肯孤苦无依不愿埋没烟海。面对自己十分爱又十分爱自己的人,她冷静的让人咋舌;面对背叛自己——其实也说不上背叛,只是在关键时刻表现的不爷们——她毫不犹豫的从此绝情、终生断绝;面对自己仰慕的前辈,大龄剩女的她在决定自己的归依之时明确告诉对方自己深爱的人是另外的人;面对自己的丈夫,她劝慰他耿耿于怀的失败,她鼓励他坚持家国大节的决心,她东奔西走营救身陷囹圄极可能随时遭遇不测的他,直到他死她殉情……不论是生活中的谈艺还是事业上的复国,钱谦益后期的大事无不得益于柳如是的支持、理解和帮助,真可谓相濡以沫。
      三百年前已经断绝的传奇被三百年后的人基本成功的延续,面对着三百年后江河日下的传统学术,这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想一想《挽王静安先生诗》,其中说: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文化与人一同死去了,这与《王静安先生挽词》中的序言说的一样。可是仅仅两年之后,《纪念碑铭》上说的是: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又在此二十五年之后,《柳如是别传》开始撰写。再过十二年,《柳如是》成书后的两年左右,陈先生在目前为止已见的最后一首诗中,有两句说:南国高楼魂已断,西陵古渡梦初回。西陵指杭州,陈先生的父亲散原先生埋葬在这里,陈先生在自知生不久矣之前想到的是散原先生,是“古渡”之“梦初回”……何其沉痛!
      但沉痛不是全部,弘一大师在圆寂之前绝笔“悲欣交集”似乎也是陈先生的结局,因为《柳如是》的意义不仅是三百年前的柳如是,也是可能重现三百年前的三百年后。陈先生的门人蒋秉南先生说陈先生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顾黄一样。顾黄何许人也?有清三百年学术的开山祖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5 06:04:5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用很长的时间、全部的精力去慢慢读这本书,我现在的心态只会毁掉大师大作。好吧,我不配,我会寻找机会的。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 06:54 , Processed in 0.069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