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晴为黛影 袭为钗副(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10 00:41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20:3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红楼梦》一书问世以来,其版本之多、续作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与此相应,人们对它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过,索隐派钩玄探幽之力勤矣,然读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终让人感觉有牵强附会之嫌;考证派旁征博引之力亦勤矣,然观胡适之的《红楼梦考证》,其旨归虽在说明《红楼梦》是作者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一部小说,从而显示出比索隐派将贾宝玉、林黛玉比附成顺治帝、董小宛的高明之处,但史料之多有时也让人难以卒读。这里只是举其一隅,略见该书的影响之深广。当然,本文不作无谓的索隐,也无力于详实的考证,而只是从诸多有关红楼的可议之处拈出“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样一个话题,并结合《红楼梦》文本及相关脂砚斋的评论(主要是前八十回)来谈谈自己对这一话题的看法。
    何谓“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在正式进入话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八个字做一说明。网上曾有过《驳“晴为黛影,袭为钗影”说》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人们在谈到《红楼梦》的时候,都喜欢说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也就是说钗黛和晴袭之间的差异,只是社会地位和知识素养上的差异,而在个性特征上,钗袭是同类的,黛晴是一体的。晴袭较之于钗黛,虽然少了一份书香气息,却多了一份青春活力。因此,依照这种影子的说法,袭人就是奴婢里的宝钗,晴雯就是丫头中的黛玉。
    其实问题正在于对“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的理解之上。按照字面意思来说,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袭人是薛宝钗的副本。影子与身体、副本与母本应该说毫无二致,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晴雯就是黛玉、袭人就是宝钗。也就是说,“钗黛和晴袭之间的差异,只是社会地位和知识素养上的差异,而在个性特征上,钗袭是同类的,黛晴是一体的。”然而,我觉得这样解释总有“望文生义”之嫌。在《红楼梦》第八回“拦酒兴李奶母讨厌,掷茶杯贾公子生嗔”一回中,写宝玉从梨香院回来,问晴雯是否把专门留给她的豆腐皮的包子吃了,晴雯答道:“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吧。’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在这里有段脂砚斋的评论说:“奶母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愦亦是常情。然特于此处细写一回,与后文袭卿之酥酪遥遥一对,足见晴卿不及袭卿远矣。余谓晴有林风,袭为钗副,真真不假。”这里以“晴有林风,袭为钗副”来评论晴雯和袭人,正是从她们的言行举止中得出的结论。所以不妨说,“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两句互文以见义,即从晴雯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到黛玉的影子,或者说从黛玉的言行举止中也可以找到晴雯的某些特点。同样,袭人和宝钗的情况也是如此。这样理解或许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诸如“钗袭同类”、“黛晴一体”的偏激之论,本文也即是以此为出发点来浅谈晴雯和袭人的形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 02:22 , Processed in 0.0411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