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性力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 13: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融风暴来临,制造业陷入困顿,经济面临转型……当熟悉的环境面临巨变,当竞争压力突然加大,当未来变得很不确定,上班族该如何应对?本书告诉你:发掘知性力,提升附加值,是你走出迷雾的应对之道。
      知性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7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7 05:29:56 | 只看该作者
      未来的社会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没有边界的产业”(脑力服务业)会大量出现。除了某些有特定才能的职业,如建筑设计师,脑瘤医生等一少部分外,其他大部分职业都没有边界的。像这些“不考虑行业边界关系,在接受到邀请后就立刻投入工作”类型的产业,都属于“没有边界的产业”,在今后的社会将会非常多见。
      
      
      
      高度复合人才——“知性白领”
      
        书中提到“知性白领”的需求量会更大,且比“知性蓝领”的收入会高很多。不过观点至少在中国还不是特别明显,收入差距基本和行业的供求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某一工种的需求人数与供给人数有着很大差距时,必然会导致水涨船高或一文不值的地步。可悲的是,大部分毕业生都喜欢奔着办公室行政人员这类职位靠拢,也暂时会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
      
             不过,挺认同书中的观点,未来拥有像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那样的高度复合能力,不但能够写剧本,还要能够完成制片人的工作。未来,定点办公的工作模式或许会逐渐衰减,当然,这部分工作也适用于可通过网络完成工作的工种。这时候,复合型人才会处在相对优势的地位,可以想象,当我们独自办公时,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范畴都可能需要我们协同处理,由于没有了当面沟通的机会,更要求我们有多领域的经验处理以前一个公司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将未来这类型职位理解为一个个迷你型的公司,做为公司的唯一代表,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连串可行的组合方案,而不是方案中的某个零部件。
      
      
      
      知性白领的自我投资(参见阅读术)
      
        面对新时代,作为上班族的人们该怎么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自己投资。通过向自己投资而提高附加价值,掌握无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就像我们在上一章里面所描述的那样,这时候的必要条件就是“不要对知性懒惰”。想知道的事情就去调查,想要经验的事情就要去经验,想要去的地方就必须亲自去那个地方。只会说“自己还不想做到那种程度”的人,一般都是对知性懒惰的人,将来只有被解雇的命运了。  
      
        自我投资的两种方法:
      
      在公司里,在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充分利用下班后、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如果两种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当然是最好的。
      
      
      知性白领的工作方式
      
      1)创新的工作法
        经营顾问不可以挑选工作。特别是,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客户、是不是在《日本经济日报》上常常露脸的那些公司等,都和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公司就像是人们的指纹和虹膜,每一个都不一样,所有的工作都是学习。   
      
        我想这在其他的行业也是一样的,对于经营顾问而言,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工作和没有意思的工作之分,有的只是有意思的工作方法和没意思的工作方法的区别而已。有意思的工作方式是,对客户的公司抱有兴趣,换句话说,把将对方公司改变得更好当成自己的任务。为了达成这个任务,就要比客户公司的人还要拼命地思考。
      
      
      
      2)不要害怕失败,年轻多尝试
            我觉得,人在30岁之前应该经历过3次以上的失败。之所以这样说,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和组织就会想当然地做事情,这是很可怕的。既然失败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那么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值得害羞的,所以最好还是趁着年轻,还来得及改正的时候经历失败。
      
            曾经想到一大学师兄,过于平坦且一帆风顺的人生毁了他。从小到大,没有尝试过失败的滋味。连第二名的感觉都没有尝试过的生命或许真的不完整,有正有负,永远的胜利不存在,善于包容这种负面情绪。就像我们要直面负能量一样,负面才能让我们看到正面的美好。 
      
        不过,今天的年轻人接受的教育是尽量不要失败。例如“月”这个汉字,如果没有写清楚右下的弯钩的话,就会被教师打“X”,如果把哥伦布发现美国新大陆的1492年写成了1400年代也会被打“X”,即使写了1400年代末期还是不行。就像这样,即使有一点点失败也会被判定为错误,这种教育导致了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的条件反射,将恐怖感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心上。而且这种教育要求培养的是:什么事都要有答案,答案也只能有一个,而且还不能答错。越是精英教育,这种倾向性就越强。
      
      
      
      3)站在高处思考,以未来的自己思考现在的自己
        如果是上班族,我觉得应该养成能站在比自己高两级的管理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习惯。如果只是站在比自己高一级的直属上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就容易发生纠葛,而站在高两级的立场上,正好合适。也就是说,如果是平头百姓,就想想如果是部长会怎么做,如果是科长的话,就想想专务或社长会怎么做。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你就绝对能够比同僚早一些为公司尽力。而且当你经历了5年、10年之后,职位真的升了两级,那个时候的你肯定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4)每年订立新的学习课题
            从而使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知性白领”。我从30岁时就开始并且使用至今的方法是,每年都会在一个新的领域选择一个新的课题深入学习,这个学习和我公司的工作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我每年到了年底的时候,就会决定下一年学习什么。而且把我的决定写在贺年卡上,告诉所有人。而且给自己定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那就是,我要用一年的时间成为那个领域的行家,如果可能的话,写出一本书来。针对那个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们说的东西,我要基于新的证据,用不同的视点阐述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说,要能够创造出我自己的新附加价值,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目标。
      
          2011年个人回顾与展望 : 褪墨
      
      
      
      5)让产品自己讲故事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广告宣传的背景中要有“故事性”。红葡萄酒之所以能卖得好,是因为我们能够从世界各地的红葡萄酒当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红葡萄酒,并在其中有所发现、 产生共鸣。我比较喜欢澳大利亚的奔富酒园出产的“CABERNET SAUVIGNON BIN407”这种红葡萄酒(实际上更喜欢 Grand Armitage,但是因为这5年价格涨了7倍,所以买不起了)“BIN407”也就3000日元左右,价钱适中,而且很好喝。我喜欢的日本酒是用三重县五十铃川的水源酿造的“宫之雪”。而饮料则肯定是“CRYSTAL GEYSER”的水。我在把这个拿给朋友的时候,能讲出“故事”来。而因为有故事性,大家就会很高兴地说很好喝,我也会因此而兴奋。这种自己发掘出来的,能够满足人们心意的故事性是必不可缺的。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生产出畅销商品的话,就必须要创造出能够与成熟社会的人们的价值观相吻合的、带有故事性的商品。但是,如何去发现这些新产品呢?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3 23:53 , Processed in 0.0448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