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楚辭補注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4:2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作的补注,是现存《楚辞》注本中最古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所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书中还辑有《楚辞释文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12-4 09:54:26 | 只看该作者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这是中華書局版洪興祖《楚辭補注》白化文等的標點。我又翻了聞一多、姜亮夫、高亨、劉永濟、陳子展、蔣天樞、王力、金開誠等人的標點,以及上海古籍標點的朱熹《楚辭集注》和李善注《文選》,也都是如此。
      
      王逸曰:言鬼神荒忽,往來無形,近而視之,仿佛若存,遠而望之,但見水流而潺湲也。
      
      這一句很簡單,不容易產生什麼異議,所以後人的注大同小異。但是“觀”怎麼能解釋成“見”呢?“觀”,只是一個動作,相當於“看”“望”“視”,而“見”是包括了“觀”的結果的,與之相當的有“睹”。這些版本裏,似乎只有陳子展把它“直解”成“恍恍惚惚啊遠望,瞧着流水啊潺潺湲湲”,嚴格地對應,但不如王逸的解釋流暢。
      所以我大膽提出,把“觀”字放在上句,讀作“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望”與“觀”意思相同,放在一起意思不變。《楚辭》裏也有這種用法的例子,“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望觀”跟“覽察”、“覽相觀”、“相觀”意思用法可以說完全一樣,似乎這是屈原的習慣用法。而這樣改了之後,整句的意思並沒改變,只是下句主語變成了“流水”,乍一看似乎與上句有點不接,實際上卻更加富有詩的味道。而且這樣斷句,上下相連是“沅有茝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蘭”“言”“觀”“湲”同押一韻,於聲音上也更美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12-4 09:54:2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离骚是王力古代汉语的节选前部分,起初看几段,觉得没什么特别,按其名真的就是在“落难发牢骚”而已。只不过夹杂了无数貌似生涩的比喻,许多花花草草鸟鸟之类。既埋怨又不得不恭维其最高领导楚懷王同志,顺便不停的往自己脸上贴金。为何成为经典?
      
      后来尝试念出来,感觉异常爽,竟发现能顺利的边念边背,不一会儿就能背诵出一大段,欲罢不能,甚至比唐宋后代长诗顺多了……猛的觉悟,古文音韵太重要了。虽然有些字的确切念法至今仍不清或有争议,但用现在的普通话乃至方言去读去背楚辞,仍然能获得其强烈的美感体验甚至震撼力。如此风高绝丽,确实很上档次!果“好色而不淫,怨誹而不亂”,兼之也。所以如读离骚,光靠“看”非常没意思,用数字表示其审美感受的话大概只能得30%,无非是基本的文义理解,明其朴拙与雍华兼并的辞藻,知其洁身自好与正气浩荡的体性。多念几次,体会韵感得50%。如果能背下来,音与义的完美结合,那末就是90%了。最后再默写一遍(不知米芾是否如此?),我汉字形美与之,得100%已。
      
      这个版本排版不好,大段的补注稍小一号,单行尾随字体并不大的每句正文之后。初读楚辞的人会看不清原文与补注,想读原文又没有流畅感,想念下一句还得找半天。但洪兴祖的补注是理解楚辞的初步,如果对原文已略微熟悉,再读此本用于解义,便是极好。
      
      有个办法,用红色笔在原文旁划竖线示之。阅读补注记诵原文皆得。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22:47 , Processed in 0.1013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