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魔神的遊戲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0:2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是張女人蒼白的臉,空洞的眼神看著前方,
      與她的頭部連在一起的,卻竟然是一隻狗的身體!
      惡魔的恐怖遊戲已經暗暗開始了……
      
      御手洗潔本世紀的第一個大冒險!
      
      蘇格蘭尼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81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1 13:43:47 | 只看该作者
      书马上要转手了,赶在转手前来这里扯淡一下。
      这本是我在好早之前读过的了,现在印象已经模糊,小说中也只记得一个圣经故事,一个酒鬼,一个XX诡计而已。
      
      
      岛田庄司笔下的御手洗洁经历了数次的身份转换。如果将《摩天楼的怪人》当成是御手洗前传的话,那么他先后经历了这样几次身份变化:
      美国某学校既不是研究占星术也不是研究脑科学的助教(《摩天楼的怪人》)
      安心呆在日本的占星师(《占星术杀人魔法》《异邦骑士》)
      全世界到处跑的专职侦探(新御手洗系列以及《俄罗斯幽灵军舰之谜》等)
      斯德哥尔摩某大学的脑科教授(《魔神的游戏》等)
      ——一个人这辈子能这么得瑟,也算值了。回头想一想也是,毕竟年纪大了,再得瑟下去可不行,还是找份正经工作为妙。
      当然,厕所君数次的身份转换也应征了岛田庄司写作思想的转换。
      在经历了新御手洗四大奇书中所记录的世界级探案之后,岛田庄司将目标定在研究人脑上(早在《眩晕》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涉及了)。开始借小说中的御手洗研究大脑这一“神的领域”。(岛田老师,整个地球已经无法满足你了吗?)
      当然,书中讲到了耶和华(我以前以为耶和华就是耶稣,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好像不是同一个人)这个怪物帮助摩西逃出埃及的故事(《圣经》我只读过《创世纪》,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读到红色怪物制裁埃及法老,撕裂埃及士兵的段落时,说实话,我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动。(太特么刺激了)
      既晴的导读中提到,“神话来自潜意识,亦即大脑的海底。这就是岛田对御手洗洁身份的崭新设想——神话/脑/谜团/理论。”而这本《魔神的游戏》便是将圣经神话、案件谜团以及大脑科学结合在一起,成功完成了御手洗洁身份的转换的作品。只是厕所君——
      你甩下在日本苦苦等着你的石冈不再回来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4 15:34:44 | 只看该作者
      读到现在御手洗系列最平淡的一本
      连续的女性分尸案 几乎没有华丽的谜团 唯一带有岛田风的大概就是被生生扯断的四肢和头 还有怪物的叫声了吧 结果两行字就解答完了 而且整个故事一直到最后的二十页左右才到解谜部分 解谜部分也几乎没有推理 很潦草的就完结了 凶手倒是出人意料的莫名其妙
      貌似本作是第一次提到御手洗来到国外 所以我想本作大概只算一个过渡篇吧 告诉读者接下来的御手洗要开始用全球视角来破案了
      就这样了 故事还是有一些异国风味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30 16:11:17 | 只看该作者
      当石冈童鞋还在横滨碎碎念的时候  御手洗(教授)已经满世界的沾花惹草去了  没有了石冈的第一人称  突然发现御手洗其实是个正常人 变成了一位“温情的教授”或许也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吧  这就是岛田大神所谓的“叙述角度的陷阱”吧……  笑~       话说这本书真没传说种那么让人失望  我还给了5颗星了呢  大神好不容易把所有的铺垫都园上了  真是难得啊  而且被骗的也真惨……    那个%!@#¥  竟然&*¥%……  好了好了  坚决不剧透。。。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7 22:52:4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颗星:鼓励
      
      作为新·御手洗时代页数和注水量同步上升的作品之一,我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没有发现岛田老师写着写着写忘了交代的章节(例如黑暗坡中的小女孩被吃,眩晕中的双性人QJ,摩天楼中的地下国,等等)。他竟然把前面铺垫的东西都圆上了!虽然铺垫过度的老毛病仍在,但至少没有铺完自己就忘掉了……
      
      第二颗星:亲切
      
      看着看着,我觉得这肯定是ABC杀人案;再看一阵,发现这是波洛圣诞探案记;看到最后,哦,原来是乐高的广告啊。
      
      第三颗星:动机
      
      我这个人阅尽手边一切推理,始终最爱一个“钱”字。凡是看到凶手搞得全世界人仰马翻,大家给他准备了一箩筐的杀人动机,结果他说自己也就想继承点儿遗产,我就和打了鸡血一样爱他。什么宿命羁绊约定前世的因今世的果,什么建筑师的尊严艺术家的品位,什么只因在茫茫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通通去死去死,给姑娘来点儿实在的。
      
      第四颗星:惊悚
      
      这个不说了,要的就是那一刻的……Σ(っ °Д °;)っ
      平生最恨名侦探不等人死光绝对看不出真相的恶习,叫你来是破案的,不是拍小电影儿的。差点以为最爱的厕所君也要蹈此覆辙了,要真是这样我会去砸岛田老师家玻璃的。
      所以,我Σ(っ °Д °;)っ之后马上就\(^^)/
      
      第五颗星:结尾
      
      为了杀人犯对侦探的真情告白,干杯!
      【唉,你这个满世界沾花惹草的家伙,偶尔也想想横滨的某人吧】
      
      ——————————————
      
      于是,不知不觉,又一篇纯·吐槽评论诞生了。
      究竟什么时候我才能认真评论岛田老师的书呢?
      下辈子吧……
      现在我只想强调,我很喜欢魔神。虽然我一开头看巴以局势的章节也看睡着了,但是醒来之后,我还觉得他写得很有道理呢……
      【演说癖什么的,很喜欢啊】
      
      结尾两次用斧子砸出真相【无误】,每一重翻转都很喜欢。
      里面夹杂的科学知识完全没有《眩晕》那样生硬。
      到最后我也没搞明白,5个女人和1个女人,究竟谁是“正义”的,谁在撒谎,谁在作恶。也许岛田老师想说的是——真正的生活便是如此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19 02:24:4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這個書名和封面,不打開都會知道又是島田最愛的怪談主題,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怪談,不過島田卻每次都令我看完後覺得要推介一番。
      
      上一次的《黑暗坡的食人樹》帶來的震撼還未散去,御手洗卻已經去到瑞典(其實時間順序好像不是這樣的,這只是我讀的次序吧),而且還成為了教授,這感覺好像就是要幫博學的御手洗正名,亦好像是將這個名偵探帶到另一個層次,升了Level,亦即是說,他以後還會為我們帶來很多更詭異、更高明的事件呢!
      
      上一次玩的是時間穿插,令讀者迷失於不同的時間點中,今次好像是意猶未盡,玩的是時空,過去、現在、將來!(噢~再說就會透露內容了!)
      
      這一次的怪談主角為耶和華,還有尼斯湖水怪,舞台為蘇格蘭尼斯湖畔的一個小村;離開了日本,沒有了石岡君,當然會有相類似功用的人物出現,不過這一位人物跟石岡君有很大差異,想深一層,這名人物的設定,有效地增加了怪談必需要的神秘和詭異味道,島田這一個做法還真想得週到。
      
      重要主角...之一為一名精神有點問題的男子,不過這男子卻成為了出名的畫家?!全書三百二十多頁,前四分一給我全書一半的感覺,因為看完這四份一還完全不知道島田想說什麼,利用不同角色的思路與表達方式,完全令我摸不著頭腦,好像置身書中的小村一樣,被濃霧蓋住眼線,什麼也看不到......
      
      凶案的發生在推理小說中可說是一個必然,所以讀者大都早已麻木,不過屍體的出現方式及姿態,因為其不可思異,所以很容易就被帶到怪談的世界;這些都跟《黑暗坡的食人樹》相類似,所以總覺得是其延續......
      
      不過,這一個結局,真的是成也風雲敗也風雲,成是其意料之外,推理迷看推理小說多了,漸漸覺得迷題不太難解開,所以意料之外就成為推理迷所追求的東西了;不過,我其實未到結局就已經將其識穿了,幸好是在書接近末段才識穿,否則這可能變成兩星作品了;島田今次好像太過依賴這一個詭計了,以至於在其他方面做得不足夠,否則應該可以做到看不穿謎底的;不過我所說的敗不只於此,最敗的也是這一個結局,當你看到凶手的名字、解題以及動機後,你就會明白了,這好像怎樣也不能通過本格推理的定義......
      
      我始終都會給此作四粒星,第一我並不是太執著於本格的定義,第二就是這一個結局其實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有一點,這一點足以令我覺得給玩弄了,所以也就足夠了。
      
      http://bestfriend.hkplog.com/post/1573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10-5 05:39:2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忽略《摩天楼里的怪人》和《俄罗斯幽灵军舰之谜》等新作不谈,本作应该是有中文译本的御手洗系列的最新探案了。岛田大神在创作于2002年的本作中再一次展示了华丽的杀人手法,牵扯出连续分尸案和艺术、宗教、民族等元素的暧昧关系。小说叙述了某日在苏格兰尼斯湖畔的迪蒙西村上空出现了极光,人们在欣赏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时,却看到了在村里最大的刺叶桂花树上,竟然出现了“人头狗身”的怪物,然而这不是什么灵异事件,人头和狗身是被缝在一起的,这是一件分尸案!这之后,村子里便接二连三地发生杀人分尸事件。据说《旧约圣经》里的大魔神曾经在这个村子里现身,并且撕裂了村民的身体,还将尸体各部份分别放置在奇怪的地方。难道传说和命案有什么必然的关联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本格发展到“岛田流”,已经到了“万流归宗”的境界,即只要是对于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等有用的知识,不管是哪个专业哪项科目、哪段历史哪种文化,都可以拿来交汇运用,为推理这一“主脊”服务。虽然这种写法为不少热衷于古典本格解谜的读者所诟病,但却也开辟了推理新范式成长的天地,给小说带来了一种魅惑人心的魔力,岛田即是此中翘楚,其影响至深,非止于日本列岛(台湾推理小说家们的作品创作应该受到了他不少指教),这从《杀人暗黑馆》、《魔法妄想症》等书的笔法上便可见端倪。我们将《魔神的游戏》中那些属于“未来派画家”洛多尼的“犯罪手记”的部分剔除,真正叙述杀人分尸案的文字约占全书的2/3,而解谜部分则更加少了,大部分内容都是用来渲染“魔神”降临迪蒙西村的肃杀气氛的:一连数日弥漫不尽的白雾(联系起暗黑馆里的黑色主调,这白雾的象征意义还真是遥遥相应啊);分散各处的死者肢体;代表人间法律的警察系统(包括前来的“名侦探御手洗”)的无能为力;被洛多尼称为“来自未来的记忆”的美术作品……所有的内容都旨在引导读者将注意力放在神话谱系与人间恶行的关系上,而忽略到本已存在的一些解谜伏笔或暗示。小说中最让人不解和吊诡的,恐怕就是每具尸体各个部分的切面了,大概我们在看到那些叙述其特征的文字,都会有倾向于“神力”的怀疑吧。而当真相由御手洗破解并昭告天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整个谜团的重要枝节早在序章中就有触及——可已经被作者不露痕迹地处理,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与结尾处的解谜相对应,不难看出岛田驾驭整个故事巨细靡遗的能力。虽然这一诡计设计并不新鲜且留有余地(连著名的“御手洗教授”起初对该案件都束手无策呀),阿婆早在著名短篇《三只瞎老鼠》中就已使用过,但可谓屡试不爽,读者总会在掩卷时愕然叫好吧。当然,本作中最好的诡计设计,无疑还是那个近似以色列国旗的“临终留言”和一群“搅局”的鸽子吧。从人物塑造这一层面来看,《魔神的游戏》表现很一般,除了酒鬼“我”和那个无能的警长,还有华丽贵气的佩琪(她的魅力主要在其店面和家装上)外,几乎没太多给人印象至深的角色。令人感到无奈的是,本作中御手洗的个性形象被无限弱化,接近于无;虽然这样的表现,多少基于作者在小说情节、结构方面的设计原因,但挑剔的岛田迷们会说,“请换回张扬另类的占星师吧。”另外,作为御手洗在国外破获的第一个命案(长篇),岛田在语言描述上仍是原来的风格,丝毫没有演示出一些独特的异国情调,不能不说是本作的一大败笔。
      
          可对于我来说,上述这些推理元素似乎远没有小说中的手记有意思,——关于手记在整篇作品中的位置和作用,其实没太多新鲜的可以说,大致就是我前文所述之手记文本(神的犯罪笔记)和叙述文本(人的模仿杀人)两个世界的分瓣关联处理,而两个文本背后所隐含的不同人物的“作案动机”却大异其趣:一者是挑战“旧仇”关系人,在这个对立体中,警察的作用被无视了,其关系成立只是基于彰显魔神力量、维护信仰尊严的考虑——在那篇充满了民族仇视和文化冲突的火药味的手记中,读者能够彻底体验一种积淀至深的愤懑情绪和复仇反虐后的狂喜心情。我不知道作者写下这样的文字是否有其现实意义(恐怕是有的),作品面世前的那段时间,正是“9.11”事件后伊斯兰圣战理念和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并在全世界制造恐怖效应的日子,手记中体现的逻辑思维及在其影响下实施的“魔神杀戮”,和发生在现实世界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和频仍的爆炸事件,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那些不人道的“殉教者”在进行自杀式爆炸前,心中所想所念或许和这篇手记的主人有着根本上的契合吧。一个教派的教义可能本是没有血腥色彩的,近乎同一性的平和,然一旦与人类之执念、怨气相融,便变得如此可怕(书中的犹太教就让我胆寒),耶和华在多年前对埃及人所做的“杀人游戏”,被《圣经》所记载,并引用到《魔神的游戏》这一推理小说中,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桥段予以详细描述,应该是有作者的社会批判精神在里头的吧。一者是挑战御手洗侦探,通过这一对立关系来观察这一杀人分尸案,我们会发现凶手的动机很不寻常(不是传统的复仇、劫财、情感纠葛等),而且动机独特若此,则更加昭示了凶手的冷血和变态。所以,如果有人说“名侦探招致命案,而不是命案引来名侦探”,这不是遗人笑柄,其实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说到凶手的身份和动机,我不由得想起手记中所征引的一段圣经典故,以利亚作为魔神耶和华的先知,与信仰太阳神巴力的400位先知们在迦密山顶斗法,结果犹太人原来的神巴力失败了,没有如愿降下天火。结果巴力的追随者们被尽数处死,耶和华成为犹太教唯一的神。这或许也是一种“挑战”结果的暗示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6 02:36 , Processed in 0.0431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