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留言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4:4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本牵动无数读者心扉的“非常之书”。陆幼青敢于直面死亡,真正地拥有人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勇士。他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写出死亡的感觉,鼓励生命的强者,这是生命的财富!书中散文般优美的文字会打动每一位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1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3 19:48:08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我不知道有没有确定的答案。但看着自己年轻的生命渐渐逝去比日薄西山的老人回归生命的终点要痛苦的多吧。身体的折磨家人的悲痛,就算再强大的意志力也不过一个小小的砝码。
  可是我想说的并非死亡,也不是人在死亡面前所表现的强大的意志力与平和的心态,我想说的,是好好的活着,健康的活着。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对我的母亲说过,我只要健康的活到60岁就心满意足了。结果是被我妈狠批了一顿。
  那时候我那么小,怕死也怕生病。我觉得能活到60岁,当然,健康的活到60岁,想做的事情应该也做差不多了吧。那时候,如果剥夺了我的健康哪怕是生命,我也没什么怨言了。
  越来越大了,知道自己不会那么轻易就死去。我年轻,健康对我来说如同空气和水一样理所当然,却忽略了,健康本身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很多东西失去才知道珍惜,而二次拥有的机会几乎为0.比如健康,比如亲情,比如时间。有多少人在父母离去了才意识到没尽孝道,在岁月流逝才追悔莫及,而健康不在了,发现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褪了色。在拥有的时候珍惜比失去了才追悔要难能可贵的多。
  生命的色彩并不以他的长度来衡量,但为了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以及那些关心我们的人
  且行且珍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22 07:49:57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想
  一个人在知道自己大限将近,知道三个月或者半年后的某一天,自己将再也看不到早晨的太阳,再也听不到爱女的欢笑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是那种真正的绝望吗?还是怨恨为何上天要这样对待自己?还是悲切的整日以泪洗面,卧床不起?
  我曾经在晚上睡觉之前多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每次几乎都是在一种自己尚未建立完善的人生经历的借口中自我逃脱,甚至有几次在思索中睡去。
  我是个逃避死亡,同样逃避关于死亡的话题的孬种。
  我觉得倘若现在得知自己大限将近,反应或许就是先刺溜回家痛哭一场,抱怨怒骂一番之后,守着家人,等死。
  但陆幼青先生的书中,面这本以日记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书中,没有矫情煽情,没有答话空话,没有一丝一毫死亡的颓废气息,有的是真诚与真性情,有的是从容的幽默。
  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浮躁的时代中,似乎每个人都坚守不住自己的那份宁静。
  翻开书,一字一行的走过那些文字,心情却瞬间变的很安详,对,是那种很舒服安静,
  
  陆先生应当是那种思索的文人,他所有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负责,对世事的洞明,对人情的练达,对生命的体悟,都应该是他在30多年为人的沉潜和思考中得来的吧。
  
  整本书中,你会感到他的精神气质是刚毅而细腻的,有些话题本应宏大叙事,他剖瓜切菜般深入浅出,嬉笑怒骂间就把事儿说明白了。能做到这点,在技巧背后实则是一个境界。
  
  他说,记住,不要祝病人节日快乐。
  于病人而言,节日是一种隐性的痛。
  
  他说,人是这样一种动物,当他们成群结队的时候是强大的,但当他们落单时,仅仅是简单的孤独就会杀死他们。
  因为,人,这种动物,是被被需要而感到自己存在的。
  
  他说,幸福是一面镜,本是空无一物的快乐,全看你站在她面前顾盼的是什么了。
  当今的更多人,与其说是在生活倒不如说是在徘徊——在欲望与厌倦中徘徊。当欲望满足时,开始厌倦,于是新的欲望产生,又开始新的厌倦,如此不断的轮回。我们叫嚣着寻求幸福,却与幸福永远背道而驰。
  
  
  他说慢慢地走,欣赏啊。人人都笑着过的那叫节,自个儿透着乐的可以叫纪念日。
  生活中总是充满忙碌,应酬,更多的时候是推掉曾经答应跟孩子一起去动物园的的约定而频繁的游走在一个个的应酬当中,只是,这些应酬成功的概率自己恐怕也心知肚明,但一次出游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养家糊口成为忙碌人生的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借口。
  
  他说,大学是一家藏书丰富的免费图书馆,一群前途不可预知的朋友,一口行走江湖的底气。
  更多的时候,大学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一场美丽的念想。
  
  他对女儿说,留学去,不要让自己的事业停下来等你学知识。
  
  他对妻子说,好女人一生平安。
  
  ……
  白岩松说,这是一片洁净,就像经历了多年苦难之后,去掉了杂质,呈现生命最后的底色。
  
  我喜欢书中最后几行话:
  
   在你去过的一座遥远的山里,向阳的山坡,
    
   在一段久没有人走过的田埂,草丛中,
    
   在枯涩昏暗的台灯光圈外,冷落的花盆中,
    
   在为典礼而忙碌的皇家园林中,精致的圣坛,
    
   有一些小小的,名叫做向日葵的植物在生长,
    
   笑脸为形,真色如金,且懂得寻找阳光。
    
   让我们入静,
    
   意念春光,静享人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23 03:44:56 | 只看该作者
  陆幼青 上海模子 十几年前看的一本书 现在依然印象深刻 慢慢的走 欣赏呵。还有他女儿名字的故事很玄的,一个又字,百转千回。真挚的感情,细腻的文笔,不愧中文系的。可惜当时我把书借给人家后人家没还···力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4 11:34:3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植物:
         笑脸为形
      真金如色
      且懂的寻找阳光
      它的名字是:向日葵。
  
      有一个人
      未曾让许多人熟知
      未曾留下很多文字
      单单有那么一本书
      却足以打动人心
      他的名字叫:陆幼青
  
      初读《生命的留言》那年,我在读大学。接触这样一本书,源自于榕树下社区在悼念这位叫做陆幼青的作家。
      借到这本书,在那个很古朴的校园的图书馆,我似乎还能清楚的记得一个雨后满校园被水淹了的摸样,我似乎还能记得,自己那场恋爱青涩甜蜜的感觉。第一次从榕树下追着找到原本,读的很快,读的很平淡却带着单单的悲伤,我突然差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一本文字平淡没有经过雕琢的书,一本丝毫看不出华丽辞藻与精心铺设衬垫的书,或者说叫做一本日记更合适,谈过去,谈生活,谈人生,是啊,谈人生,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才是最有资格谈论人生的吧,于是,我深深的被感动了,我仔细的读着这本日记,仿佛我被放大了过去以及从未曾接触过的人生一样,真是而感动。
      那短时间,是我经历到现在读过最多书的时间,大学里青春岁月,年轻而渴望放纵的青春,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用来消磨时光,用来肆意的挥霍,好多书,读过了,忘了,买了,扔了,唯独为这本日记的钟爱却从未曾改变过,我甚至于觉得,影响了我最多的书不是什么古今中外大文豪的著作却单单是这样一本不起眼的书,这样一本日记。
      有两年曾经在向日葵花开的季节我写过《想念向日葵》《再念向日葵》这样的日记做纪念,曾经,我可以的在榕树下寻找有没有人还能记得这位作者,又没人能喜欢这本书,却没有结果,是啊,人是种健忘的动物,无论曾经我们多么怀念一件东西,多么喜欢一本书,就像那个年代,我曾经多么渴望那场恋爱有个美好的结局一样,可以,走错了错过了也就渐渐忘了,于是,从此,我不在逛榕树下。
      又念向日葵,怀念过去,感念美好的人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7 08:44:37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留言》放在书柜应该有N年了,不可否认,买它的原因是当年故作姿态的矫情心态:觉得能写下自己等待死亡的日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期间也有翻动过几页,但从来没有看完过。
  也许因为作者絮絮叨叨的都是些生活中琐碎的记忆跟近乎长辈口气的生活感叹。
  年轻人大多还是不愿意听老人讲当年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引发出的道理的。
  现在,重拾《生命的留言》,竟然有种安静聆听的冲动。
  也许是长大了吧。
  我愿意花时间陪爷爷看电视、听奶奶拉二胡,静静地坐在这些疼爱过我们的老人眼前,听他们讲当年如何风光,或者如何坚强的度过那些动乱的岁月。
  这些文字就是有这种声音,老人讲故事讲道理的声音。
  也许有人会说,陆幼青哪有老!!
  可是我觉得他是恨不得把自己老了以后的话都说给女儿听吧!
  因为,再不说就木有机会了的!
  作为同是女儿的我,我想说:爸爸,我听见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29 23:43:19 | 只看该作者
  花十来分钟速读了一下,采用的预选关键字速读法。
  我可以看出来的是,作者的坏习惯相当之多,大都是致命的,但他居然还认为自己就一个坏习惯。
  作者还有些可以体现出他思维能力不怎样的话。比如说:“一般而言,男人的身高和智商成反比、男人的外貌和才气成反比、男人的热情和贫富成反比,男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结合体。”
  他这段话和社科的统计结果正相反。
  个人推荐下面的博客——同样是生命的留言,但更有智慧。
  http://blog.sina.com.cn/yujuanfudan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3:48 , Processed in 0.0716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