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侏儒的话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8:5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芥川随笔评论集《侏儒的话》,阐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是有关人生领悟和社会议论之作,形式虽是随笔,但又以侏儒代言,似带上几分小说的性格。他的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1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2 13:49:31 | 只看该作者
          無論哪個自殺的人都沒有將自殺者自己的心路歷程原原本本地寫出來過。這大概是自殺者的自尊心所致,亦或者他們對自己的心理沒什麽太大的興趣吧。而我在這封最後寄給你的信裏,我想要將這樣的心理清楚地傳達給你,雖然我其實並不是非得要將我自殺的動機告訴你不可。雷尼爾([1864~1963]法國詩人、小說家)在他的短篇中曾描寫過某個自殺者,但是在這短篇中主角自殺的理由其實連他自己都不了解。你或許會說只靠寫報紙的雜記生活很困苦啦、病痛啦、亦或者是精神上的苦痛啦,我猜想到時候你會為我找出許多自殺的動機吧。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那將不會是我動機的全部,最多只能說這些動機大致上是條通往我真正的動機的道路。自殺的人大多都像雷尼爾所描寫的一樣,理不清自己究竟是為何而自殺吧。跟我們的行為一樣、在行為背後的動機也總是復雜的,雖如此,至少現在的我確實是茫然不安、我對我的未來是茫然不安的。你大概沒辦法相信我說的話吧,但以我最近這十年的經驗,只要我的周遭的人沒有跟我有類似經驗的話,我的話語應該會像風中的歌一樣消失,所以要是真變成那樣,我也怪不得你吧……
      
          我在這兩年間一直只想著死,最近這段時間,我開始仔細閱讀麥蘭德(Pilipp Mainlander[1841-1876]業餘哲學家)的書,他確實是抽象而巧妙地描寫出向死前進的路徑,但,我想描寫的東西是更為具體的。對家人的同情在這種欲望之前什麼都不是。對此,你大概不得不以Inhuman來評判我吧。只不過,這種作法要是真的沒人性的話,那我大概就是具有沒人性的一面吧。
      
          老實說,我覺得我有不得不真實記錄的義務在。(我也曾把我自己對將來的不安加以解剖,而我在《某個傻瓜的一生》[即《侏儒的話》]中也已大致說明過了,雖然加諸在我身上的社會性條件——但是封建時代在我身上的投影,我故意沒寫出來。至於為何故意不寫出來,這是因為到現在我們每個人仍或多或少活在封建時代的陰影中,而我再在那舞臺之外加上背景、照明和登場人物等社會性條件——大多都已表現在我的作品當中,但是,只因為我自己也活在社會性條件中就認定自己一定了解社會性條件是不行的吧。)我最先考慮到的就是要怎麼死才能不痛苦,吊死應該是最符合這目的的手段吧。或許是我要求太多,但我只要一想到自己吊死的樣子,我就感到一股出自美感的厭惡。(我記得曾在愛上某個女人時,只因為她的文章寫的太差,就突然醒覺而不再愛她。)投水自殺對會遊泳的我來說也是行不通的,就算可行那也還是比吊死痛苦多了吧。臥軌自殺的話也同樣違背我的美學。用槍或刀自殺的話,很可能會因我手抖得太厲害而失敗。從大樓跳下來毫無疑問會死得很難看。考慮到這些理由,我決定服毒自殺。服毒自殺應該會比吊死痛苦吧,但是跟上吊相比,服毒自殺不但符合我的美學,而且還有難以救活的優點。但想要弄到毒藥對我來說當然不容易,因此我在決意自殺後,一方面想盡辦法、希望能得到毒藥,另一方面也積極學習毒藥學的知識。
      
          再下來我考慮的是自殺的地點。我的家人在我死後仍要靠我遺產過活,不過我的遺產只有百坪土地、房子、我的著作權和存款二千元而已。想到我自殺之後房子會賣不出去我就很苦惱,這時我不禁羨慕起那些有別墅的布爾喬亞起來。你大概會覺得我說的話很可笑吧,我也覺得我現在說的話很可笑,但是,認真考慮起來這些現實問題實實在在都會對我造成困擾,可是困擾歸困擾這問題也不容回避。現在只能期望在我自殺之後,盡量別讓我家人以外的人看到我的屍體而已。
      
          但是,即便我已決定好自殺的方法,我心中仍舊有半分是想著活下去的,因此面對死,我需要一個跳板。(我不像西方人一樣覺得死是種罪惡,連佛陀也在阿含經中肯定他徒弟的自殺。對佛陀的這種肯定態度,如果是強詞奪理、嘩眾取寵之徒,應該不會甘於只說聲“無可奈何”吧。但以第三者的角度來看,應該也有比“無可奈何”更非常而不尋常的、更悲慘而不得不的死。任誰都會想,自殺的人都是遇上“無可奈何的情況”才會去死,所以要是有人在遇到不得不的情況之前就毅然而然自殺,我們反倒該說他是有勇氣的。)擔任這個跳板的怎麼說都該是位女性。克萊斯勒(Heinrich von Kleist [1777~1811]德國劇作家、小說家。寫實主義的先驅)在他自殺前也一直勸誘他朋友(男的)跟他一起死,另外拉西奴(Jean Racine[1639~1699]法國劇作家)跟摩利耶爾(Molire[1622~1673]法國劇作家、演員。本名Jean Baptiste Poquelin 法國古典喜劇的確立者)也企圖一同和包爾(Nicolas Boileau[1636~1711]法國詩人、評論家。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的確立者)一樣跳塞納河自殺。很不幸地我並沒有這種朋友,不過我認識的女人應該願意跟我一起死吧,但是為了我們兩人還是別這麽做比較好。在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培養不需跳板就能從容自殺的勇氣,這並不是因為我找不到人陪的絕望才這麼做的,應該說在思考的過程中我漸漸變得感傷,即便是要死也不想對我的妻子造成困擾,再者,一個人死也要比兩個人一起死容易。一個人獨自自殺的話,只要我下定決心隨時都能死。
      
          最後,我還必須想出方法,如何才能巧妙自殺而不被家人發現。關於這個問題,在經過數月的準備後,我已有克服困難的自信。(細節方面,為了避免給幫我的家人添麻煩,我不能寫的太詳細。當然,即便寫出來也不至於構成法律上的自殺幫助罪。(這般可笑的罪名。如果這樣就有罪,那罪犯的人數殊不知會增加多少。幫助我的藥局、槍炮店或理發店,即便到時說“不知情”,但是只要是人內心所想的定會不經意就表現在語氣或表情之中,多少會被人懷疑一下吧。雖然我說應該不致於有罪,但社會或法律上仍有自殺幫助罪成立的例子,這些被定罪的人該是擁有多溫柔的心呀。)我已冷靜做好準備,現在不過是和死在玩遊戲而已,接下來我的心境大概就會和麥蘭德的講法漸漸接近吧。
      
          我們人說到底還是人形獸,和動物一樣本能地怕死,所謂的生活能力說穿了不過是動物性的能力,而我也只是其中一匹的人形獸而已。看看我對食色都已厭倦,我身屬於動物的部份該是漸漸消失了吧。我身處在如冰一般透明清澄、病態般敏感的世界。我昨天跟一名娼婦一塊聊他的債務問題時,漸漸地越來越覺得“為了活下去而活”實在是人的悲哀,若能滿足於永遠的沈睡,對我們自身來說未嘗不是種和平與幸福。我對我自己要到何時才能果決地自殺抱持著疑問,只得說自然對我來說比以前更美了。愛著自然的美並企圖自殺、你應當覺得我的矛盾很可笑吧。但我還是要說,自然的美是映照在我臨終的眼中的。我比別人都更深地見過、愛過、理解過,過程中相對的我累積了同樣多的苦痛,也多少得到了滿足。希望你在我死後幾年內不要公開這封信。也說不定我最後不是自殺而是病死,這誰也說不準。
      
      
      
      
      
      附記:我讀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西元前493~前433)]古代希臘哲學家、詩人、政治家、醫師)的傳記時,發覺人想要變成神的欲望是從遠古前就開始有的。我的手記在我所知範圍內,是不存有想變成神的意念的,不,應該這麼說,我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凡人。我還記得二十年前我和你在那株菩提樹下,一起談論“跳入埃特納火山的恩培多克勒”的情景。在那個時候,我仍是想變成神的其中一人。
      
      
      
      (昭和二年[1927]七月、遺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4 02:47:32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先看《侏儒的话》是不明智的。
      
      《侏儒的话》是芥川晚年(即使这么说,这位先生也仅是三十五岁便早早逝去了)作品,与他的最重要作品之一《竹林深处》一样,充满了矛盾、彷徨和他不稳定的思绪。相反,这本文集的后半部分,一些夏目漱石逸事、中国游记,还有早期的一些近乎随笔的小说和部分文学评论与随想;成于芥川早年,则是相当坚定和优雅的。
      
      《侏儒的话》很难懂(对我是这样,在看这本书前半部分的时候一天也只能看到二十页而已,后半本百余页一天即可看完)。而其中透露出的芥川对世事的看法则是捉摸不定的。芥川先生的智慧和已经到达晚年的心态,使得这随笔中处处都是老人的教诲;而他事实上并未老去的笔锋与思绪,又让人感觉这分明是个穿着襦袢配行灯袴,散漫地读书与思考世界的年轻士族。
      
      比如他评论森鸥外:森先生毕竟是一位拿着军刀的希腊人。
      再如他的《动物园》中《河马》一篇:梁武帝问达摩:“何谓佛法?”答曰:“水中之河马。”
      
      这时我想起了太宰治。太宰治的一篇随笔集《晚年》中,有一篇只有两个字:生活。我个人认为,太宰治在纯文学上的造诣,是不能与芥川先生相比的;但两人都对私小说这一日本文学瑰宝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至于他们自己的愁苦和与对这世间诸多问题无法想通的沉痛思绪,则是可以以心相通的。两人都选择了英年早逝,不知只是为了解脱,还是为了新的满足。
      
      芥川先生出身士族,父祖十余代皆如此;他本人更是博览群书,至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对社会主义,他不置可否;他始终是一位如履薄冰,谦逊认真的大师。
      芥川先生在书中写道,参加夏目漱石木耀聚会的时候,每个人出门,都要在附近一个水沟里撒尿。如此可爱的人,仅存于世三十五载,实在是可惜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10 07:47:0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篇幅译得不太好。芥川的文章读来感觉过于刚硬,有些晦涩如没有谜底的哑谜。这套书的封皮在书脊上覆盖的一截白色薄草纸容易变脏起毛,粘在上面的碎纸条子不时掉下一根半根来,印在草纸上的字也很勉强,真是不够实用的装潢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4 13:48:0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打算在卓越买本《趣味逻辑》的,反正要汇款,就多买几本了。想来想去,似乎只有芥川的书值得购买了。本来在网上当的电子版看的,很精彩,也很喜欢。突然觉得这么优秀的一位作者,如果不买他一本书,闻着书香阅读实在是一种遗憾。
      我看得是老楼翻译的版本,的确精彩,虽然我没看过日文版,我也看不懂啦,不过确实觉得老楼翻译的非常精彩,有与作者直面的感觉。
      谁知道,搜索了这个侏儒的话,结果都没找到老楼翻译的书,看来需要直接搜索老楼才行。
      兄弟去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21 21:05:2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买了本芥川龙之介的书。叫做《侏儒的话》。
      
      没怎么注意去看里面的内容,单纯冲着这个作者去的。记得高中的时候看过芥川龙之介的一篇小短文。就此莫名喜欢这个日本作家。而他的英年早逝让我对其印象更为深刻。于是今天义无反顾地买下了这本《侏儒的话》。朋友不明白我为什么一反常态,好像十分冲动的样子。我说,要纪念他。曾批评朋友太形式主义,没想到自己也是。
      
      当年那篇小短文,对我造成什么影响我说不上来。确确实实触动到我内心某个脆弱又阴暗的角落了。人生虚无缥缈。挣扎与堕落。抗争与妥协。积极与颓废。美好与丑陋。或许他想表达的主旨并没有这么多。可那篇文章就像是根其貌不扬的小火柴,划亮了当年那个小女孩的心灵。
      
      逝者如斯。时隔多年,再读他的文字,依然是灵动飘逸,妙不可言。
      http://anothershadow.bokee.com/5691794.html#comment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20:00 , Processed in 0.0963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