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遇未知的自己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8: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内容简介: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销量过百万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33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7 14:04:2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老人提到的类似催眠的回归出生时的感受,很感兴趣。记录想法如下:
      在母体中的我,温暖湿润,被肥沃的血肉滋养
      全部欲都得以满足,故无不满无所求无恐惧,无喜无悲
      
      意识是否已经存在,智力是否存在,灵魂是寄予大脑还是细胞?
      
      
      在破茧而出的刹那,我痛哭,从此我拥有了恐惧
      我跌出自我,跌入时间,跌入伦理,跌入与我本无关的世界
      当我吮吸奶头时,我同时拥有了欲望可快乐
      
      悲剧开始
      开始寻欢的背叛和孤独后的找寻。
      
      ————————————————————————————————-另外就是对于征兆的寻找方式以及心理治疗的另一种方式:接受,化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8 09:20:52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心灵类的书籍,说实话我看的时候并没有很多兴趣,似乎有些勉强地断断续续地才把它看完。因为感觉有些枯燥,就像是把自己写的日记或者作文分类编成一本书,但是又没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反倒是一些理论和方法,不免让人觉得无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写的是现实。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反复出现的身心灵,这也是我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之一,我在想作者是个什么人,她怎么老是讲灵修什么的,她是在传道吗?其实我并不清楚身心灵该怎么去理解,但是一定是自己,就像封面那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在看这本书时,我很努力地去遇见自己,遇见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痛苦、喜悦、责任、幸福、残缺、美好、黑暗、光明。。。那些负面的东西其实没那么重要,不值得我们为之担忧太多,反而,幸福太满,随手可及,可是因为那些负面的东西,幸福不容易。很多所谓的意识,我们根本不会意识到,意识本来就是虚幻的东西,所以要有意识地干嘛干嘛是有难度的,身心灵也不是神,只有经历了很多很多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笑看人生。那么,去闯荡去学习吧,在磨练中成长起来。
      “认识自己”这是每个人都在做着的事,或许,每个人都花了一生的时间去认识自己。我也在努力,想要搞懂自己,可是越是使劲越是无果,这个过程那么漫长,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认清?有时候迷迷糊糊地做点傻事不也很好吗?生活总要二一下才有味道。
      那么,让我深刻引起我思绪的是什么?“好好爱自己”。没错,好好爱自己,有多少人一直在迷茫一直在找寻自己一直在为他们付出一直在无休止地奋斗却忘了去爱惜自己?一定很多很多。但是我渐渐地从这类人中走出,因为我发现我需要自己,我要爱我自己,只有学会怎么去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其他。首先,身体。从小到大都那么瘦小,每次刮台风都会有人开我玩笑,其实我不在乎瘦,健康快乐才是我的追求。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小病痛,但是我会笑一笑,乐观去对待。然后,心理。压力,伤痛,忧愁,一波又一波,青春的烦恼真的很多,一次次地伤着自己的心,在有些麻木之后我选择了不在乎,选择对自己好,用一个词可以说是,自私。其实一点都没有做好,无论是爱自己的身体还是爱自己的心理,但是还在努力,才6点36分,这一天刚开始不是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4 17:09:2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5283280101b76m.html
      
      2013年1月28日晚上收到这本书,元旦的时候从京东海外站下了单子,真的是历经无数快递、海关周转、EMS、USPS,飞越了大洋彼岸才到了美国这一边。当晚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了,直到1月31日早上全部阅读完毕。
      
      说来也很奇怪,我明白和懂得以后,很快就放下了过去的执念,没几天有网友推荐我《遇见未知的自己》,本来自己是排斥这类书籍的,总感觉写的很假,但是过了几天不经意间读了一遍,发现真的写得很有道理,只不过这些道理我都懂了,相当于复习了一遍。同时期,便如你所见,我开始在博客上以平均每天3篇文章的速度记录着我的成长经历,目前我都觉得自己貌似有点强迫症。就在那个时侯,我还不知道张德芬其人,在京东海外站下书单的时候,我也还没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只是看着这本书的目录不错,就买来了。后来那位网友又推荐我读张德芬的第二本,也就是这本《重遇未知的自己》,我才发觉张德芬的名字好耳熟,一看自己的书单,嘿!已经买了!我想,这就是缘分吧,若不是认识这位网友,我也不知道这两本书,也不会知道张德芬这个人,也不会引领自己走上灵修的道路。所以说,分享快乐分享正能量是有益的,这位网友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门,否则这辈子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接触得到这样的书籍接触到这样的心灵感悟。所以我们要做好事也要学会感恩别人。
      
      读完《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实我是心理很顺畅的,虽然道理已然明白,但是张德芬用一个故事,一个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例子把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完完整整的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使得先前懂得的抽象的道理变得栩栩如生;所以我还是很期待第二本《重遇未知的自己》,于是才有了这几天马不停蹄的阅读。读完后真是受益良多,一方面确实学到了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倍感欣慰,因为这里面很多道理,我在还未读这本书之前,已经悟到并且写在博客里了,而且跟书中描述的竟然几乎没有区别!我不敢说自己已经达到了作者的高度,起码我很欣慰自己正在往正确的道路上正确的方向上走。Anyway,这是本不错的书,推荐大家都去读一下。我不保证所有人读了都会受益良多,这与自己的状态和阅历有很大关系,就好像同样一句话十年前你读了,和十年后你读了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甚至你觉得自己相见恨晚,其实完全没必要,就算是早就让你读了,你也未必能感悟能明白,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
      
      好,废话少数,接下来,我就简单整理下这本书的内容了,摘抄一些段落和心得在这里。
      
      当紧缩在苞芽中,终究比绽放更痛苦时,时机就成熟了。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我们越不想面对的,越是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出现。不断由身边的人事物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伤口正在等待被治愈。[可参照我的博文,《什么叫走出来,什么叫已经放下》]
      
      我们要的愉快幸福不是建立在与其他人的关系和基础上,而是要自己一个人能够自得其乐,过得开心。你的快乐与否真的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可以把自己快乐与否的权利交给别人。生活是我们自己在过,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可参照我的博文,《预见未来的自己》《一个人过得还挺开心》《珍惜你一个人的时候》《为爱而婚:遇见爱情》《爱情是最快的修行》]
      
      而且,张德芬也曾经跟我一样抱有拯救者的姿态,而她也跟我一样,最后放弃了这种做法。她自己说道,如果我觉得有人需要我拯救,我就是在制造受害者,就是剥夺了别人的力量和权益。当然我还是可以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但是我不执着与过程和结果,因为我身后已经没有当拯救者的驱力了。很多道理,必须当事人自己去经历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明白。[可参照我的博文,《毛毛虫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参差不齐》《不走守望者了,我就是麦田》《如何才能看得到你眼里的风景》]
      
      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感到厌烦,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厌烦,我们失落了与真实的自己的联系。当你逐渐把眼光由外界收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内在力量在逐渐积累、成长,跟自己的关系也在逐步改善。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心甘情愿的学习臣服的功课,找到一种追求美好的生活快捷方式,从当下开始。碰到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我们要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
      
      我们老是看别人的缺点,是因为心里有批判、责怪别人和说别人不好的需求。我们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借助批评别人的缺点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而我们是无需借由别人的缺点来证明自己的好的。这个时候应该回收自己的注意力,活在当下,不要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畅想中,要学会体会、注意自己的呼吸,聆听窗外的汽车声,让这些声音把自己带回此时此地。当你的情绪被触动的时候,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触动了你情绪的那个人身上。我们之所以被情绪所操控,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情绪后面代表的痛苦。
      
      一念之转的方法:当对方一天都没给你电话回家还晚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对方不爱你;这个时候,要问问自己,没有电话、回家晚就是真的代表不爱吗,一直电话也及时回家就一定也是爱吗。
      
      自我安抚的方法: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先接受这个事实;试着去与自己对话[参见我的博文,《一个月以前》呵呵,恰恰是我早上跟自己对话完,晚上就受到了这本书];管照自己,体会自己的呼吸和疼痛;不去压抑自己,而是与不舒服的感觉和平共处,接受它理解他放下她。大家直接参照我的博文《一个月以前》即可。
      
      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人类还是要有自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所谓的小我由此产生,积极寻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我们不需要去寻求他人的爱、欣赏和赞同。[参见我的博文,《说说认同感(1)》]
      
      所谓真正的放下,就是指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责,承认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共同制造者,而不是单一的受害者。我们要做一个观察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待周遭的事物。当你臣服,往往事情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活得那么累干嘛,放手吧,臣服吧,我们不过是舞步,而生命才是那个舞者!
      
      会痛的不是爱。男女之间的痴缠爱恋,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爱。除非你在这个人身上学会了你该学的功课,然后你还是决定继续爱着她,那就表示这是真爱。如果只是无法克制的情欲,那只是你要学习的功课,越是致命的吸引力,越是有重大课题隐藏其中。我们对爱的那份渴望其实是对真正的自己的渴望。所谓的真爱,是两个人都能放下心防,真诚的相爱。真爱需要三个冒险:第一是愿意让对方了解你的内心;第二是愿意放弃天长地久的保证;第三是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当你碰到真爱的一刹那,你一定会认出来的!(哈哈,这与我在博客里一直所说的,如果我将来遇见对的人,就会一眼认出来,跟我自己的说法完全一样啊,哈哈)[参见我的博文,《找最合适的,而不是最好的》《为爱而婚:遇见爱情》]
      
      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呢,最简单快速的方法就是宽恕。借由宽恕你不喜欢的人,接纳别人的过错来原谅和接纳自己。其实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们所要面对和处理的其实都是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我们要学会停留在此时此地,不急着前进到未来,也不沉迷在过去的故事中。就在当下,繁花盛开。
      
      停止做上帝的三个层面:第一,不要想着去拯救别人[可参照我的博文,《参差不齐》《不走守望者了,我就是麦田》];第二,不要视自己圣洁、道德高尚。我们可以有鉴别力,但不要给别人贴标签。诸如你知道对方是骗子,你可以避免自己不上当,但是不要去批判他。第三,不要要求事物按照我们规定的时间以我们喜欢的方式发生。
      
      圣人做事用心,凡夫用力。
      
      女人要学会的必修课,我觉得男人也要学会哦。一个是温柔的坚持,比如自己不想去做什么,那就要提出来,但是态度不可强硬,要温柔;一个是脆弱的要求,有需求也要说出来,但要以恳求的语气,而不是歇斯底里的情绪化方式。
      
      受苦有两种,一种是随着潜意识的操控而受苦,同时在抱怨、抗拒的那份痛苦。这样的痛苦不能让你成长。另一种是有知觉的痛苦,当你感觉到撕心裂肺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而是全然的经历它,这样的痛苦是人成长的契机。[可参照我的博文,《破茧成蝶和凤凰涅槃(2)》]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8 20:12:59 | 只看该作者
      在我周围有许多抱怨的人,他们在空间发表自己的遭遇,我总是发表一些我的意见,我总是把其他人看成受害者,是需要拯救和改善的人,其实我就是在制造受害者。我这种行为是在满足小我的所欲,觉得拯救高人一等,借由别人来逃避拯救的心理问题,借由帮助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对我们的意识提升也没有什么好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6 01:12:12 | 只看该作者
      配有插画,像我这么不爱看书的人也能看得下去,主要还是有增加正能量的,但是书里偶尔有些东西会矛盾
      但是客观来说还算一本值得看得书,有些东西能开导到我,让我觉得啊,我应该这样,让人心境能更广泛一些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6 18:12:2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有些部分读了能有点启发,有些部分就没多大意思。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仔细看了,不感兴趣的就一带而过。感觉有所启发的部分大都是对一些佛经的解读而已。至于管理情绪的那些东西觉得没什么用。
      
      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引用的拜伦凯蒂的那句话:不寻求他人的爱、赞赏与认同。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句话。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12:22 , Processed in 0.0488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