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祖在一号线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22:2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千呼万唤的李海鹏首部专栏集,中国当下最好的专栏作家之一。
  本书是著名新闻人和评论人李海鹏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上的专栏集结。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时评和杂文。语言睿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54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5 01:23:11 | 只看该作者
  上网时,总是被一个奇怪的名字闪着眼睛,而且很惊奇的发现他蝉联第一许久,或许是好奇害死猫的那鼓冲劲,我把他带回了家。看完书花的时间不多,消化文字理解却占用我不少精力,这不仅因为书中表达略显古话,而且因为作者广播阅历,扎实文学功底,算是让我这个理科生开了眼界。更让我想认识下这个作者——李海鹏。
   他,曾为《南方周末》高级记者、《第一财经周刊》专栏作家、《GQ》专题总监。1972年生,汉族,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其作品展露出文字的过人才华,文本之美的背后,是独到见识和职业精神。2003年起,他与同事,在特稿写作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成绩,为纸媒报道开拓出新的空间。其后在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领域,有机地把调查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于一体,进行了非常具有个性和品质追求的实践。作为职业新闻人,李海鹏认为,公众利益、思想自由和民智提升是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在价值观方面,他服膺于《南方周末》的精神传统;在技术手段方面,又是《南方周末》创新进步的主力实践者之一。(——引用于百度百科)。
   难怪了,作为一名记者,首要的任务是纪实,于是文中开头一段不外乎是一些故事,时事,抑或是古语、引用,这就好比小时候的材料作文,但是要出命题也不是件省事的美差,你得准备好有趣的题材,可是要找个有趣的故事太难了,而且还不能像小说一样胡诌,就如书中所言:“早前几年的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说,你别再做矿难报道了,那都是垃圾新闻了,你知道这句话最令人吃惊之处在哪里?在于它一点儿没错。公众的同情心是有阈值的,很容易厌烦,久而久之,再严肃的悲剧也会无人理会。”按照现代话就是“审美疲劳”,可悲的是如果对于社会危机无视化,那作为国家的窗口真是难辞其咎。于是乎,能找到一片有趣的,有价值的新闻,在反应社会问题同时,不失新鲜感,能胜任此重者为一名出色作者。
   达芬奇初学画时临摹了无数的鸡蛋,在看似划一的鸡蛋中他自己通过变化各种角度,场景,光线,从而使得每个鸡蛋变得独一无二,李海鹏也在画鸡蛋。他在每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中不仅仅是叙述材料,更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一个愤青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希望,建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条狗就是我,每当见到一块不喜欢的石碑,它就抬起后腿冲它撒尿。他就是这样比喻自己对于一些世俗的看法,尿这个词虽然有些低俗,但是体现了他不惧恐惧,不畏权势,敢于站出来大声喊出来的那份气势和胆魄!
   畅想自由国度意味着他还不只是有骑猪走天涯的想法,还有能耐游起来,你得尽情畅想嘛。这就好像《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得排兵布阵一把,才能一一击破,完成任务,这个也需要技巧。
   好在李海鹏还有最厉害的武器,幽默。他的幽默无处不在,在佛祖在一号线文章中,他用庞德名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形容地铁所见,恰如其分,形象生动。还有一处,谈到中国教育时,他说:“成人教育儿童化,儿童教育成人化。成年人被教育不要随地吐痰呀,不要穿睡衣呀什么的,小孩子则被教育要有远大理想呀,要为祖国奉献一切呀等。”真是让人忍俊不已,拍案叫绝。
   双管齐下,李海鹏的作品让人看到了一个新闻媒体的发展前景,更让人看到了成熟愤青的忧国忧民。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6 14:45 , Processed in 0.0463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