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穆斯林的葬礼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1#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周围的朋友都很推崇这本书,但我看后的感觉只是一般,且不说书中的故事线索,只是对回民生活习惯的大量介绍就让我提不起兴趣来。这可能和我有一个回族妻子,对这些生活习惯早已耳熟能详有关。但如果离开民族风俗的描写,书中的故事也变得单薄许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2#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在高中阶段看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本书.那时侯我上高二,学习不是很紧张,或者说我不让自己很紧张.那时的生命整体上处于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对美妙爱情的幻想.我看了很多书,这是其中我最专注的一本.多少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时的感受.我用了2天看完此书,没有停歇,挑灯夜战,钻在被窝,冒着被抓住的危险,作业是抄别人的,整个人几乎处于疯狂的状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3#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厚重的生活 简约的历史
  是写给时间的
  也是写给历史的
  因此
  那里有时间留下的痕迹
  有历史杂沓的脚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4#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整个高中以及以前,除了<平凡的世界>,读到的最舒服的书。之所以想到舒服这个听起来很懒惰的词,是因为以当时的年纪,一口气读下来那个长长的故事,月缺月盈,玉成玉疯,想起来的情节那么多。
  
      还有,从那本书里知道有种可爱的植物巴西木,有水就行,在书里,对于韩新月来说,那是一份多么珍贵的礼物啊。
  
      书里的爱情,常常以苍凉落幕,皆大欢喜的故事,几人能记得住呢?命也,运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5#
发表于 2012-7-26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我高中同桌喜欢的书,他向我推荐,我就看了.首先吸引我的是"玉","月"两条线路的交叉运行,开始很不错,但到后面变得俗了,两条线有放无收,最后的情节则在我意料之中了,这是小说意义上的.超越小说意义的是作者对穆斯林文化的津津乐道和宣扬,我对宗教也有了新的认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6#
发表于 2012-7-26 14:20:05 | 只看该作者
  忆起《穆斯林的葬礼》
  
  已经不能确切地记清是几年前读的这本书了。只知道当时是躺在学校宿舍的床上打着手电筒读完的,读过以后,深深地感动,抱着被子,久久不能入睡——这样的印象让我觉得我应当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读完这部由回族女作家霍达撰写的小说的。也许这样的印象根本就是错误的,我或许恰恰是在炎炎夏日捧读这部小说,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凄婉动人、哀感顽艳的文字和他那孤独忧伤、诗一般的结局却独独让我感到些许寒夜里的温暖,仿佛只有这踯躅徘徊的心境、茕茕孑立的身影,还有那彷徨落寞的情绪才让我惺惺相惜,惋惜书中香消玉殒,恰似自己失了知己!世间又少了一个奇女子,又少了一段婉转的恋情。
  
  小说的结构比较特别,“玉”与“月”两条故事的线索交替进行着,也是过去与现在两个时空在变换讲述着故事,一切的恩怨情仇,爱恨离别,也逃不过“玉”、“月”二字,说是一个穆斯林家庭的悲欢离合,其实真正民族冲突的东西并没有给我太深的印象,可能韩子奇作为汉人的真正身份在穆斯林的家庭里最后被弄清楚,才是这两个民族风俗和文化之间的一次真正碰撞。读这本书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又或许和年龄、阅历有关,对于作为父亲的韩子奇的恋情和作为女儿的韩新月的恋情,我更深深地感动于后者,感动于那飘忽在后半部小说文字间的缠绵、哀恸的《梁祝》小提琴曲,一对纯洁的恋人,两颗天真的心灵,一段刻骨铭心的“师生恋”,遭到旁人的不解,遭到亲人的反对,遭到世俗的仇恨,为什么呢?难道仅仅因为楚老师和新月在那段岁月里还保留着那么一点率真和任性吗?把美好的事物在你眼前打碎,这就是悲剧。新月成了这出爱情悲剧的最大牺牲品,她含恨而去,两份真挚的、热切的情感最终没有能冲破枷锁结合在一起,与其说新月是因为疾病不治而亡,倒不如说是看透世俗、不愿屈服、为做最后的斗争郁郁而终,秋尽冬来,燕园内悲情渐生;天地间剩下的是楚老师孤独的身影,和那一支怆然的《梁祝》曲。
  
  霍达自己在小说的后记里写道,写这部小说就像是怀胎十月,准备时间是很长的,酝酿了好几年,自己也不着急一下子写出来,到最后一切准备好了,即使真正“分娩”也是十分痛苦的过程。作者说自己喜欢把所思所想告诉给周围的朋友们,与他们一同分享这个故事,大家都特别的喜欢。我惊讶于故事文字和情节的奇谲,也惊讶于作者对穆斯林生活的感触之深,更叹服她对于情感描写的细腻与传神,让她笔下的人物各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一个个丰满起来。就如同作者自己说的,我们已经仿佛置身于那个故事当中,和男女主人公一同生活着,一同喜怒哀乐着——也许,读一部小说,就是在体会一种生活,感受一段情感。
  
  故事是悲剧性的,新月走了,茫茫天地间只剩下楚老师凄然的身影伫立在坟前;一把小提琴寄哀思,空间里仅有《梁祝》一支曲子能横亘阴阳两界,永不消散。而于故事之外聆听的我,也跟着楚老师轻轻的和着……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几代人情感的见证,是穆斯林的葬礼,也是爱情的葬礼;不过新月走了,但在故事的结尾,又有了一个小新月的出现,或许这也预示着一种新生吧!
  
  附:
  
  啊,安拉!宽怒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作试验!
    ——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7#
发表于 2012-7-26 14:20:05 | 只看该作者
  爱情,应该不分民族、时间、地域的……
  然而,当爱人已去,我身空留,即使这份爱再悠长又意义何在?
  这是一个没有优胜者的故事。
  当爱与恨交织,剩下的只有追思。
  或许是我前生欠了你,或者是我们今生欠了命运。
  以“月”与“玉”关联起来的两代人的命运,当中的爱情、生活甚至是生死,多少的是无奈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8#
发表于 2012-7-26 14:20:05 | 只看该作者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曾荣获第三界矛盾文学奖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
  
      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那是有关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整部小说的构思很巧妙——玉和月,互相交错,最终汇合在新月的身世上……
  
      玉,是父亲,韩子奇。
  
      他对玉器的爱,使得他和师父的大女儿璧儿的婚姻,成了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直到动乱年间,他被迫和小姨子玉儿一起去了英国,两个漂泊的灵魂在患难中产生了感情,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爱情的来临显得那么突然,不过这终究是种不该有的感情啊。回国后的他难以面对守侯了十年的妻子,最终放弃了爱情,没有和玉儿一起去英国,而是继续留在北京。他宁可守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宁可瞒着女儿的身世,守着他心爱的玉。
  
      父亲的这段经历还是比较容易让人动容的,他为了自己的玉舍弃了很多,这说不上,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月,是女儿,韩新月。
  
      当她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走向终点了。然而它来了,来的那么纯净美好,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然而和自己的老师产生感情,这又是不被允许的。不过他们不怕,什么也不怕,连死也不怕了,更何况爱情的阻挠呢?
  
      要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谁也留不下,这是她的宿命。她离去的时候,他那疯狂的吻,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死亡可以夺走生命,却带不走爱情。
  
      小说写的很真实,无论是历史,宗教,手工艺,还是人的感情。虽然有关很多历史我都不太清楚,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我也不甚了解,但是看完这书,就是觉得,很多东西好像就那么真真切切的放在面前,大到一个葬礼,小到一块玉。
  
      作者在后序中说,“我和主人公一起生活。每天从早到晚,又夜以继日。我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我已经舍不得和我的人物分开。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死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然而故事中的人,还是要离开,一个又一个,排着队似的,不紧不慢地离开。悲剧故事都不可避免的如此。
  
      印象最深的是,韩子奇身处英国伦敦时给家里寄去的那封信。说是一封信,却也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我们还活着。你们还活着吗?”还活着吗……在那样一个战争动乱年间,信竟然是这样写的,如此的问候,我心里一阵凄凉,一滴眼泪往下落。
  
      在这本厚重的书里,可以看到两代人的凄美爱情,看到爱情中的无奈和悲哀。有时候我们确实是爱着的,但也因为爱着,才会感到无奈,做出些伤到别人也伤到自己的事。
  
      爱情到底该是一种责任?或者说由责任萌发爱情?还是患难中的惺惺相惜?抑或是生命有了交点后所碰撞出的火花?怎么样的爱情才能不被时间遗忘?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9 23:25 , Processed in 0.0452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