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由裁决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3:5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悬疑小说大师迪弗
      ——全球畅销书作家NO.1  17部《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重塑儿时梦想的英雄007
      伊恩弗莱明出版公司官方授权
      被媒体赞誉为:“弗莱明辞世50年来最好看的007小说”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16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26 18:04:31 | 只看该作者
      本以为007是个传奇,结束了,凋谢了;没想到007真是个小强,死不了,又有新的传奇续写!邦德又回来了!揣着个iphone回来的,没准这部小说会改编成电影。
      
      硬汉派的悬疑小说看得不多,邦德系列也就看看碟片,无法做比较,也无需比较。因为这部小说精彩!情节紧凑,每个环节相扣,一波接一波,让人读起来疑问接一个。还有,不像推理小说骗稿费的废话很多,四百多页都是在讲故事,没有科教和说教。翻译的也很棒!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9-2 03:27:06 | 只看该作者
      说来惭愧,这是我读的第一本007小说,所以也无法评断,在原著和续写的众多作品中它地位如何。但是,从迪弗小说的角度来看,这算是一部窠臼之作,类似林肯系列的老套路,完全没有了野兽花园带给我的惊喜。
      说得过分点,就算没读过迪弗,看着第一层真相揭开后剩下的厚厚书页,也能猜到它还有逆转再逆转。
      要是读过迪弗,知道他最擅长的一招,最值得怀疑的人永远是烟雾弹,最想不到又与主角息息相关的那人就是幕后黑手,那更是能早早锁定boss人选了。
      作为老美,迪弗叔太急于表现英国特色,刻意的提及哈利波特,神秘博士等喜闻乐见的英国影视作品,尽管我也喜欢,但看到它们生硬的被掺进一部007小说,还是觉得违和。
      本来还想抱怨书中时不时提一下F1,TopGear什么的,是要显示英国人对赛车的热衷吗?后来读了皇家赌场,知道赛车本就是邦德的兴趣,算是对经典致敬,也就无话可说了。
      哎,这件007外衣实在穿的太薄,害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把它影像化,才拉回一点占士邦的影子。
      迪弗还是做回迪弗就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2 04:12:07 | 只看该作者
      儿时,就追过007的电影,自然也有他的图书。那时对他的图书兴趣非常大。从图书馆里借来合集之后,再无下文,当时很奇怪,咋007的图书就没有啦。当时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几十年之后,又能再次翻阅007的图书,感觉非常有趣。待看到书后的申明,才知这部图书只是007的续写,而非原作家,创作007的作者很早就已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十几部007的作品。看来,至今二十多部的007电影以及许多的图书,有不少应该都是后来续写的作者编写所为。
      这部007图书,我很喜欢,跟随007破案很有一番情趣。图书对每位新露的面孔都有大段的文字描述,自然还有他的汽车和枪械描写,只是自己看不太懂。
      书中,也描述了碎纸机,竟然这种机器原来也不保险,也能边碎边读纸片里的数据,想想也该可以,佩服作者的想法。
      故事情节也是起伏不断,自己的感情也随着故事的描述上下翻腾。同情心不断发生着变化。让人无法想象最后的结局。悬念直到最后才获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5 07:43:45 | 只看该作者
      剧透与腐女的暴怒 腐注意
      
      看过三本迪弗老师的书,人骨拼图野兽花园棺材舞者。虽然不多但也大概摸清了作者套路。第一章从炮灰视角出发,正文逆转逆转不断逆转,当读者以为都结束了结尾再大逆转。
      
      这本占士邦2010也是这样。(*歇洛克2010
      作者一开始就描述了邦德先生的外貌,不过我还是义无返顾代入了daniel craig。全程保持萌感。
      角色都是脸谱化还挺可爱的。情节也够紧张,除了后半那无聊的枪战,一些桥段还挺幽默。但美国人当然搞不出英式幽默。
      说道英式,可能是迪弗想证明自己在写英国小说,而他本身还是哈利波特粉,所以全书英国标志无处不在。搞出个官僚型的珀西我就忍了,但“赫敏挥一挥魔杖”这种句子实在太让人出戏了!更别说BBC和神秘博士了。
      如果一老美写中国间谍小说(。),为了证明自己在写中国的东西,不断让主角说,“我经常看CCTV10的走进科学和CCTV8的魔幻手机”读者会是什么心情啊!
      然后再说腐。当看到爱尔兰人对老板的单恋。(“他之所以孤身一人,是因为他所欲求的目标对他并无欲求。...他和他的老板是两个失配的零件。”)我还忍不住吐槽,迪老师啊!不是英国人就要哈利波特和搅基的啊!!这么赤裸裸好么?
      接着我一边YY手下老板,连攻受属性都想好,就差搞同人了,结果结局大逆转来了!好吧好吧,我是看出某女人肯定有问题,枪战时某线人也太过奇怪。但我没想到爱尔兰人他竟然!!!此老板非彼老板啊!!还是BG啊!!迪老师你不能诳我啊!一口血喷出来啊!我的虐恋被一棒子打死了啊!果然迪老师你还是美国佬啊!要想让这本书有点英国气不是靠BBC和地名啊!是那啥基啊!【对不起失态了...
      
      好吧还是可以萌M00的。
      
      “他(M)很担心你。昨晚有几段时间你和外界失去了联系。他没完没了地打电话。”
      
      M从笔记上抬起头,仔细打量邦德。“看来不需要医生的诊断报告了。”
      没有什么能逃过他的眼睛。从来没有。
      “一两处擦伤。不严重。”
      
      “让我听听你的报告,007。”
      邦德整理着他的思路。M无法忍耐东拉西扯和添油加醋。嗯嗯啊啊在陈述事实时是不可接受的。
      
      
      邦德想起M不喜欢别人使用昵称,尽管组织上下提起他都只用昵称。
      
      M摇着头,在他的旧宝座上往后一靠。“那头和我们起了纠纷,007,牵涉到你。”
      “无论怎么说,那个死掉的年轻探员——”
      M不耐烦地挥挥手。“对,是的,的确是他们的错。这一点毫无疑问。解释代表软弱,007.真不知道你现在为什么要跟我解释。”
      “对不起,长官。”
      
      ...
      “太好了,长官。”这么说,他的追踪战术显然获得了成功。
      但M的怒容却说明邦德自满得太早了。
      
      M平静地看着他。“007,我知道你习惯于拥有自由裁决权。你的性格偏向独立办案,在过去帮了你大忙。”M视线变得阴沉。“但是,回到英国,你的权力受到限制。受到很大限制。我说得够清楚了吗?”
      “清楚了,长官。”
      好吧,没有自由裁决权,邦德气恼地想,只能照章办事了。
      M又森森地瞪了他一眼。“现在,还有个麻烦事。安全会议。”
      “安全会议?”
      “没读你的白厅简报吗?”M暴躁地说。白厅简报里只有关于政府内部事务的行政通知,因此邦德没有去读。“对不起,长官。”
      
      邦德对M的评价:老头子、老狐狸
      
      
      
      
      
      M往巴黎打电话叫邦德回国。“顺便带点Baci的巧克力”【M小姐说“知道baci是什么意思吗?吻。”【还是复数!】
      
      顺便总结点萌的
      P103
      “听说你在伊顿公学惹上了麻烦——跟一名女仆有关?“
      (可怜的邦德,在基佬学校锲而不舍地发展两性关系
      P302
      ”蓓卡。给他写吃的。他太瘦了。你很饿,我看到你看食物的眼神。“
      代入丹叔萌死了...
      P304
      这东西有点像英国的牧羊人派,但比邦德在英国吃过的那些派好吃多了。
      (吐槽英国的食物...怪不得邦德这么爱往国外跑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18 01:56:55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看似是007重振旗鼓的一年,最新的电影《天幕危机》和小说《自由裁决》轮番上阵。虽说带着不破不立的死硬决心,却让我等老派爱好者直呼这不是我们要的邦德。感觉上这位自冷战时期诞生的雅谍已略显出60岁老人的颓态,连翻个身都不那么利索了。
      
      先谈谈小说吧,听多了扑街的起点大神找枪手续稿子的传说,对于这本指定代写的小说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一路看下来,50年来最佳的标题暂且不置可否,佳作却是一定的。虽然各方面的设定换了个遍,从经典的阿斯顿马丁变成了宾利,M博士拓展成了整个部门,连身世都重新挖坑准备重填,但至少不必担心007从此蜕变成一部纯粹热血沸腾或是只有脑力激荡的侦探小说。
      
      迪弗老道而细腻的笔法虽然经历了译者的转述,仍不失细节,如精确的素描,将场景和动作分镜分毫无损地娓娓道来,剧情悬念和承转设置则工工整整地落在应该有的章节里,毫无破绽。但总觉得差了点味道,不像007,主角叫什么名字都可以。倒不是挑三拣四,说英式下午茶不加糖不加奶,就不叫正宗英式下午茶,但不是我所认识的那个邦德。感觉上,邦德所代表的温文尔雅,亦动亦静的一派风流间谍形象正在轰然倒塌。
      
      顺势再踩几脚电影。我从最初就不是这版的Daniel Craig的粉,很讨厌他顶着一张反派苦逼脸,卖着不算多也不算少的肌肉。也不要求他风流倜傥,但也不能把好端端的香车美女帅哥的腔调演成比利兄贵肉搏啊。我还不如去看伯恩或者蝙蝠侠咧,看斯巴达都成。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 22:25 , Processed in 0.0419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