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0:5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那些人遇见的林徽因》内容简介:林徽因,一个成为同时代女性公敌的魅力女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有这么一些人,在他们的生命中遇见了林徽因:她的祖父、父亲、母亲对她施以了怎样的影响,让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64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1 01:33:5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她,是从小熟稔的。她的影响力可以持续一个世纪,甚至于还有老师,愿意把她的故事,说与小学童听。
     在老师的溢美之词中,想必众多学童,尤其是女生,从青稚懵懂之时就买了很多冰心、和林徽因的书来读。她给了我们一个梦境,这点毋庸置疑。
     那些诗歌那些情事自是不必多说,她对建筑的热爱,在抗战期间的凛然让人敬佩,溢美之词洋洋洒洒。
     只是越长大,越清醒。
     当她莫名成为了绿茶婊的典型,你惊呼为何童年的偶像会在这个时代以这样的方式被嘲弄。
     曾经的奉为圭臬,现在的泥沙聚下。
     这个时代是怎么了?是进步了?还是每个人看到的她也都是一个时代下自我的投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3 04:34:39 | 只看该作者
       林徽因的名字,伴的最多的就是与徐志摩的纠缠。
       好像,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三个人本来就是无法分开的。
       可是我们好像忘了林徽因还有自己的生活,她的丈夫是梁思成,追求者前赴后继。走了徐志摩,还有金岳霖。
        
        我以前总以为爱情就是要像梁祝一样,生不同衾死同穴。可是后来,很多年后,我开始明白了泰坦尼克号。明白了jack放手而去,而rose背负着jack的美好祝福,活到头发斑白,儿孙满堂。
  
        所以,你不能否认徐志摩娶了陆小曼,就不爱林徽因。也不能否认陆小曼晚年委身翁瑞午,就是辜负了徐志摩。别以为梁思成晚年续弦就是对林徽因的背叛。
        只有金岳霖一辈子逐林而居,终身未娶。但不代表他未曾有过它念。
        想起红玫瑰里的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始终有恃无恐。
  
        感情的事,永远说不清谁是谁非。动心只在一瞬间。
       
        只是林徽因还是个聪明美丽,有独立思想的女性。
        她的长袖善舞,被男人推崇,被女人嫉妒。
        她活的理性,一辈子对着徐志摩千丝万缕的情意,却还是与梁思成用一生相对。
        某种程度,梁思成亦是宽容大度不简单的男子。
  
        这个奇女子,活在每个仰慕男人的心里。成为不朽。
        她这一生,做过最好决定,大概就是与徐志摩恋爱,而与梁思成结婚。
  
        对于这个被赞誉太多的女子,我不算喜欢。
        因为她性格里有太多理性和拘束。
        我还是像作者一样,最爱陆小曼,爱她的肆意,妖娆,烟视媚行,半生素衣。
  
        白莲花自不会只开一朵。林徽因也不乏后继有人。
        只是别人的故事,我们终究只是个看客。
  
        最后,作者写林徽因,资料搜集的更充分。但看完作者写的林徽因与陆小曼,两本炒的火热的书。觉得作者也是文笔浮躁,矫情得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 01:13:41 | 只看该作者
         她就像是一个传说,甚至比传说还来的神奇。我想她的降临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女神的确来过人间。
      记得曾经有一哥们说过想要找一个白娘子一样的人,我想到现实社会来找的话,大概就是林徽因这样的人物吧。无论是拼家世、拼事业、拼才气、拼美貌、拼爱情、拼婚姻、拼智慧......她样样都有十足的话语权,她样样都能让人望尘莫及,就像是浮在云端的仙子,适合来顶礼膜拜的。。。。。
     
     只是我突然在想:若林徽因长了一张钟无艳的脸,不知道是否还会有这么多人对她趋之若鹜、至死不渝、顶礼膜拜。。。。。真的,不要怪我肤浅,我只是这么想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5 23:26:37 | 只看该作者
  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只觉得书名好听。在京东试读了几篇就草草下了单。在这之前,我不认识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事实上,买这本书那个时候豆瓣上都没什么书评,我们这边的书店现在有关林徽因的书都卖的风风火火也包括这本书,豆瓣却只有寥寥几条评论
  这本书应该讲的林徽因的事还是有叙述出来的,但很多地方罗里吧嗦,有一章里同一个句式在相邻的两段都出现了(是比喻句,写的是如果把林徽因比作什么,徐志摩就是衬托她什么什么),不得不说写这本书的作者很没文采,也很没主见,一味的赞林徽因的吸引人,多少大人物爱慕她是对的,整本书没看完就好倦,统统是讨好。作为人物传记,这些好像不重要吧,还不如多写些事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8 06:51:04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年,林徽因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评论,有的用词美丽,但却没有一个作品,真真正正的写出我心中的林徽因。可能是我理解能力不够吧,可伊北的这本书,却是理想的在我眼前重现了一个真实的林徽因,一个优雅端庄却急躁可爱,一个渴望热烈却终归安宁,一个游学欧洲却扎根故乡,一个让无数优秀的风云人物为之倾倒的林徽因。
      林徽因的人生中出现了许多人。她终日结郁的母亲何雪媛,她敬重依赖的父亲林长民,她的恩师公公梁启超,她的结发之夫梁思成,她的蓝颜知己徐志摩,她的终身信徒金岳霖,她的跨国之交费慰梅……
      这些人的生命都被她的存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依旧是迎着风,在四月天中,安静盛开的,林徽因。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15 02:41:15 | 只看该作者
    比起去看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间的八卦,到不如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的有趣,金岳霖喜欢养鸡还遛鸡,想想这是何等有趣的画面。还有胡适为太太打麻将3缺1打电话找牌搭子的画面甚是搞笑。倒是颇为欣赏金岳霖又能够自由,又能够看到美人的生活,老金他与外国女友实验婚姻般的生活又怎么能说不是真实的。这类挚友间的感情真是纯正的,又何必去纠结谁怎么样,谁怎么样,不然怎么能成为传奇。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6 17:46:39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你的一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那林徽因和这些她吸引来的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凌叔华、费慰梅,张幼仪、陆小曼、沈从文、胡适、萧乾、冰心都发生了些什么故事呢?林徽因的美,有时候难免让人伤神。慢慢阅读伊北所写的那些人与林徽因的际遇,心情时而沉重,时而轻盈……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21 01:57:55 | 只看该作者
         从《爱恨都已倾城》到《可以暴烈 可以温柔》,再到这本《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伊北的随笔集始终如清澈的溪流,沿途路过美丽的风景,珠玉倾洒,琳琅满目。言辞是华美的,叙述是流畅的,文字背后那种透彻和智慧又是让人随时要停下来惊呼的。
          在阳光灿烂的漫长的午后,点一支梦甜香,慢慢沉入那过往岁月里,那些逆流而上的女子,一生跌宕,以最美的姿势凝固成凄怆艳丽的蝴蝶标本,伊北以深刻的体悟和彻骨的同情,打碎历史尘埃的坚固外壳,还原她们最真实的生命,柔软,美丽,坚韧,于是上演一场灵魂的舞蹈,即便曲终人散,依然韵味绵长。
          写林徽因的书已经是汗牛充栋,良莠杂陈,让人无从辨析。都是猎奇,所以停留于肤浅的八卦,真正地林徽因一再被遮蔽。《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在我读来,是最近接林徽因气质的一本书,史实资料是详实的,可见作者下了功夫去考证。同时,解读分析是深刻而客观的,不掺杂自己的臆断,而是以自己的颖悟和智慧,向林徽因身边的每个人借一面镜子,在多重影像中,灿若莲花、丰富大气的林徽因清晰的走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22 09:02:31 | 只看该作者
        林徽因几乎已经成为民国贡献给当代的一个传奇了。她美丽,聪慧,有人气,懂社交,事业上也颇有建树,还嫁得相当成功,并且,最难得是,在成功出嫁之后,还有那么多绅士心甘情愿留在她身边,点缀她的美丽。林徽因是骄傲的女神,在她的时代,她是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男人追逐的偶像,她主持了“太太的客厅”,翩若惊鸿,一举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的文艺缪斯,引领了一种风潮。于是,当代人为她折服了。她是民国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她是空前绝后的一代,读过经,留过洋,自负美貌,仪态万千。林徽因的故事一直都在,埋在时光之沙里,但近几年,林徽因忽然大火了。
  
         女人们视她为学习感叹的对象,她是白富美,成功的楷模,事业、婚姻、爱情三丰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众吊丝们则视他为遥不可及的民国女神,择偶的不可超越的标准和对象,林徽因那句“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也是一句几乎人人皆知的小资式的句子。林徽因像一支白莲,在当代图书消费的大潮中摇曳。可是,有几个人有耐心认真了解林徽因呢?就在这吵吵嚷嚷中,《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一下冒出来了。作者显然是有耐心的,仔仔细细的,深入,又浅出的。林徽因一生的人际脉络,在这本书里,本条分析得清清楚楚,让人明白地望见了林徽因的前世和今生。林徽因的祖父、父母对她的影响,她的公公、婆婆对他的帮助和考验,还有她在婚姻内外的种种交往——她与丈夫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绯闻对象”的关系,与丈夫的续弦的关系,等等。读林徽因,不能光有一个把八卦的心态,也不能一味膜拜,而应该回到当时的情境中,靠近她的心路历程。
  
         读完此书,你会觉得,林徽因也是有层次的。首先她是真的美,美到令人窒息,美到众多男士愿意为她赴汤蹈火。但她也有对婚姻的忠诚。结婚之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说:“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我了吗?”果真,她交出了精彩的答卷。她也真有智慧,很跨文理,在文艺和建筑上都颇有建树。她还懂社交,最喜欢清谈,寻找思想上的自由。最后,是她的气骨,这也是作者作为强调和看重的,林徽因的那种“不坠落”的精神,最打动人。她总是在追求生活的意义,因为她知道,人生太短,逝者如斯,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时间永恒,我们都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与其哀叹,犹疑,消磨,不如一起来,做点什么,再做点什么。终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00:12 , Processed in 0.0565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