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小看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子间女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卓越的交叉营销做得不错,一买就买了《曾有个人爱我如生命》和《格子间女人》两本书。看完《曾》几乎不想看《格》了,对作者的文笔讲故事的水平很失望。不过还是拿起了《格》,比《曾》精彩,嗯。
  我想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还是比较擅长写身边的故事吧,二是自从看了《浮沉》和《杜拉拉》后 ,我还比较喜欢看职场小说。
  现在写文章说话都喜欢一二三,好像不这样就找不到思路了。其实就是希望靠这些数字把零散的文字串起来。远没有中学的时候写散文那种承转启合一气呵成,思维模式化了,这也是职业病。
  你看,工作对我们影响太大了。每天24小时,超过12小时在单位,我虽然不像谭斌、杜拉拉之流如此优秀,却也算得上勤力上进。每天忙碌到全身散架回到家里,看看这些文章就觉得自己不孤单,中国13亿人口至少有3亿是这样痛苦地活着。这大概也是职场小说畅销的原因吧。
  真的要想从中学点升官之道,崩想!主角总是有那么强的判断力,你也是主角吗?爱情也是莫须有的,哪有那么多钻石王老五呢?关键是这些王老五都完美得天仙似的,爱你捧在手心上,这不是精神鸦片是什么?
  走题了。。。我其实想说《格》还是满好看的,我就一口气读到夜里2点终于读完了。情节流畅,细节取胜是这本书的优点。只是舒仪同学对人物语言的塑造还是感觉千篇一律了一点,怎么女主角永远那么尖牙利齿呢,真叫人嫉妒啊!反而沈培这个角色比较出彩,因为作者给的笔墨不多,倒合了他单纯的气质。
  PS:和浮沉一样都是写前台销售的小说,杜拉拉反而另辟蹊径写后勤人员,这倒是更胜一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离家很近的一个书店里老板推荐我看的这本书。
  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铁里将她看完的。
  总觉得,作者本人就该像是谭斌一样的女子,否则怎么有如此深刻的语言来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呢?确实,她是矛盾的。在她决定自己开始真正爱沈培的时候,出现了程睿敏,而后者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可是当他走到程的身边时才发现,了解自己的是培。
  感情就是如此,真正了解自己的不一定是自己最爱的,自己最爱的不一定是了解自己的,但是要理解自己才可以。
  我相信每个女人的内心都希望自己的生命里能有这样的两个男人出现,但是真正叫你抉择的时候,你又会如何的做出选择呢?
  还好,沈培是明智的,原以为他是这里面最不成熟的一个,可是事实他是最心痛的一个……
  值得身在格子间的你好好地看一看,力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周末闲来无事,随手抄起一本书,窝在沙发里面,贪婪的阅读起来。话说工作以后,虽然谈不上多么多么的忙,但是彻底放松看一本彻底与己无关的小书,却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小小不然的奢侈。看这本书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可苦可乐的樱花不断重复。在这里感慨时间,又以这种青葱离别的校园歌曲作背景,今天可见心态不错,呵呵。
  
  闲言碎语说了不少,回过头来简单聊聊这本书。最开始,我是在卓越上看推荐买下了舒仪的《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实话实说,对立面刻意煽情的爱情故事我倒不是特别的感冒,但却很欣赏这个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正好看到其成名之作是职场小说,就毫无犹疑的买下了这本书。
  
  和大多数职场小说一样,都是围绕着一个订单或者用书里面的术语叫“集采”来进行故事的推移。一直都在表现着谭斌这个女人的职场强悍,爱情只是一个小小的点缀。让人不禁觉得书中的职场世界真的是残酷异常,硬生生的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女孩蹂躏成一个水泼不进的职场悍妇。那接下来,按照我自己的想象应该是绕着这个集采更深入的去探讨一些事情,但没想到职场内容越来越少,风月则越来越多。爱情故事从点缀变成了主线之后,这本书似乎也有些变味。更让我觉得有些突兀的是,女主角放弃了相恋数年差点走进圣堂的男友,一转身就投入到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退缩。难道在职场当中快餐吃惯了,连爱情也变成了快餐?
  
  开始我就觉得对于主角来说,这一场集采是肯定要以失败告终的,否则这小说岂不是变成了YY小说,但没想到最后搞别的项目居然也弄得风生水起。这种一山更有一山高的情节觉得颇有些画蛇添足,还不如让她彻底心灰意冷然后做一个家庭主妇,也许更能体现出一个女人的终极含义。
  
  总之,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女主角,接下来的人生应当就是顺风顺水。但个人觉得这也将一开始小说当中构建出来的真实感给损伤殆尽,不过也许大多数人都喜欢这种大团圆结局,在这里我所说的,也不过是随手打出来的YY言语罢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两位男主沈培和程睿敏,你会选择哪个?不由得记起看古龙的《绝代双骄》时候我心中有一道选择题:花无缺 VS  小鱼儿,我会选择哪个?我毫不犹豫地说,纵使花无缺完美无缺,但我还是会选择有缺点的小鱼儿。因为好景不长在,花好月圆也不永存,过于完美无瑕就像一个瓷娃娃,捧在手里纵然小心翼翼,也还是怕碎了。沈培是个浪漫派的艺术家,他高雅又品味,是个非常完美的男人。但终究还是程睿敏这个角色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也毫不犹豫地给这本书打了五个☆。
      现在言情职场小说鱼龙混杂,大部分书都落入传统的俗套。从琼瑶奶奶到亦舒师太,言情小说看了不少,是的,我固然感动于为爱走天涯,愿意为爱放弃生命的富家子弟的爱情,可总觉得如果总是为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根基虽是美好,但没有现实意义的根基。程睿敏,早在我以前看过的《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中露了一把脸,和大多数魅力四射的钻石男一样没有惊鸿一瞥。可喜的是,他在《格子间女人》中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对于我来说,我希望现实中有程睿敏这种亦师亦友的伴侣,无怪乎好友Isabella曾说过,世上最动听的情话是:“你让我想成为更好的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销售。。外企的销售。。外企的女销售。。嗯。。很难
  
  其实对书本身没啥特别大的感觉
  
  好像所谓的商战小说都差不多。。主角都是销售。。外企的。。而且都是两三家外企竞争。。政府or集团采购。。男女主人公都是卓越的sales。。
  
  不过卖鱼虾蟹的乡镇企业家挺cool的。。哈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人前外表光鲜、意气风发的谭斌,却有着不得为工作竭尽所能放低身段讨好客户的无奈;心机算尽,最终却逃脱不了集采的失败
  青年才俊、白马王子般的程瑞敏,三十四岁却惹了一身病,再多的钱、再光鲜的职位有什么用
  还有那些职场斗争中玩转手段与心机的所有人。。。
  只有沈培、高文华,这些心气甚高的谭斌看不上的男人们,也许才是女人真正的归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职场小说,尤其是以女人为题材的职场小说,大抵都是如此吧。如果把这本小说归为爱情题材,我也觉着丝毫不过分,比起《杜拉拉》,尤其《浮沉》来讲,这里面有关爱情的描述确实多了不少,但话说回来,这些在外企工作的女人,她们在面对压力,面对办公室斗争,在处理爱情亲情与工作的关系方面,的确是令人叹服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谭斌有一个男人的名字,但确实中层白领,独立善良坚强,有都市人的冷漠通病,也有好女孩的自主和不易。这个形象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身在中层,上不去下不来,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也没了年少时候的冲动和激情,包括慢慢习惯社会规则并去默然的遵守它。。
  
  男主角是个近乎完美的人选,事业有成爱情专一,尽管之前似乎有些不完美的过去,但谁的过去时100%完美的,聪明的人会抓住现在,尽全力忽略过去的不美好,该学习的。
  
  总体来说,比较写实。初入职场的人读读不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买书,看的是网络版下载的。喜欢舒仪的文字,畅销书,表达清晰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网络版,可以看到作者创作的思路,看到了作者如何设计人物。
  
  每个章节,都会有一小段或者几句作者的注释。看到作者与网友之间的交流和回应。看到人物性格还有情节的走向,感觉比看字书过瘾。
  
  读过<<有个人爱我如生命>>然而就在这本书里看到那本书的未来。原来几本书的主人公都是上学时的好友。哇塞,让我有些惊喜的感觉,因为看我上一本的时候真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我总是这样,舍本逐末,非常自我。看书也是这样,往往为了追求书中的一丝细节,而义无反顾的爱上他。看书如此,做人也是无此!但是人生如是能知道自己真的要什么,那的确是自己非常庆幸的一件事。
  
  书中的故事离我很近,但这不是我认同的生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2-10-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读职场小说比较多,《格子间女人》是其中的一部。比起《杜拉拉升职记》和《浮沉》,这本书在感情上的吸引力大于职场政治,因此我也更喜欢原来的名字《令我像花一样盛开》,感觉更加应景。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职场小说的主人公一定是做销售的,女主谭斌是销售,男主程睿敏原来也是销售,他们同样的面对着工作上各种各样的压力,也同样面对过感情上的各种创伤,经历若干曲折后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而事业上的结局是谭斌选择再去读MBA重新选择一个生活,程睿敏在一次心肌梗塞住院康复后递交了辞呈,这是我喜欢看到的结局,在我看来是很合乎逻辑的。我还记得谭斌的前男友沈培对她那么说“如果当你登上了高峰,发现那并不是自己所要的,你该怎么办?”,沈培是了解她的,谭斌的努力最大的动力是她第一个抛弃了他的男友,她的努力是要证明他的选择是错的,正如她说,“反倒是那个她恨的人仍然在影响着自己。”而程睿敏的拼命则是因为他想要他的父母为放弃一个优秀的儿子而后悔。事实上他们何尝不是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呢。
  
       小说的情感戏比职场政治对我更有吸引力,情节上比较戏剧化,其实我很想知道,如果沈培没有在野外遭遇不幸,谭斌会不会和他分手。我想会的,沈培说:“你的世界里容不下弱者。”,他们相爱,但不合适。其实我很想看到没有那场意外,两个人是如何因矛盾分手的,虽然这是必然的。
  
      事业的选择,爱情的选择,好像这就是这个小说要告诉我们的。
  
     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窗。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就不要害怕改变。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12:30 , Processed in 0.047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