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不止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书是畅销书《人生不设限》姊妹篇。作者力克告诉我们只要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就一定有一个目标是要由你去完成的。要想实现这个人生目标,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寓信念于行动。只要我们寓信念于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前进力量,会使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永不止步!
  力克在本书通过真诚、平实而富于真情实感的语言,围绕挫折、爱情、成长、心理等问题向大家讲述了那些他人生路上所遇到的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行动带来的惊人力量,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自己寓信念于行动,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你所面临的困难怎样看似令人却步,只要有执着的行动,我们就会活出人生的精彩。

作者简介
  力克胡哲(Nick Vujicic)出生时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曾经三次尝试自杀。10岁那年,第一次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他是澳洲第一批进入主流学校的残障儿童,也是高中第一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残障者,并获压倒性胜利,被当地报纸封为“勇气主席”。
  他是第一位登上《冲浪客》杂志封面的菜鸟冲浪客,在夏威夷与海龟游泳,在哥伦比亚潜水;踢足球、溜滑板、打高尔夫球样样行。
  他16岁第一次在小型聚会中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动的口碑就从这12个人开始。
  在决定以“激励他人”为生命目标后,创设“没有四肢的人生”非营利组织,实行各种创意行善,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举办1500多场演讲,给予(接受)数百万个拥抱,自称为“拥抱机器”。
  已出版《人生不设限》: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10070/,该书畅销全球。
  第二本自传——《永不止步》,又名《势不可挡》,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

最新书评    共 4 条

Jacob    7月降至,也许工作很忙,事情很多,但是看着书单上那些想读却还未来得及读的书我知道我应该写书评了。   知道力克胡泽应该是在去年,从老端的微博上看到视频的推荐,当时就有了一种震撼的感觉,一个出生就没有四肢的人,却可以从事很多健全人都无法从事的运动,比如冲浪,游泳,而且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进行演讲,鼓励了无数的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the incredible power of faith in action. 即寓信念于行动的力量。作者的信念来自与基督教,在基于对宗教的强大的信仰下,自身爆发出了巨大的潜能,所以完成了伟大的成就。   关于宗教给予人信念和平静其实在很多的书中都有提及,包括上一本读完的书,习惯的力量也有谈到。在匿名戒酒会中通过宗教引入新的习惯从而让很多酒徒彻底的改变了酗酒的习惯。相信上帝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并把这种信仰注入到实际生活的行动当中,将压力和担忧,畏缩不前全部交付于对主的信任之上。而生活当中所遭遇的一切的挫折和打击都是主的安排,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挫折当中变得坚强和更加强大。正像那句话说的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回想这两年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挫折,而这一切经历过之后让人在处事上会的更加更成熟,而专业上也更进了一步,随着团队的发展之后还会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强大,但是将这种信念寓于行动当中也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强大,更快速的成长。   宗教这件事在很多人听来总是会和迷信扯上关系,而我们从小受唯物主义哲学熏陶的一代,对于唯心的灵性的东西更是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在身边的人都不信教的环境下,总觉得这些东西离我们太远,并且具有符号的性质,比如烧香,寺庙,教堂,祈祷,许愿等等。   我所得到的第一本圣经还是在北京的时候,当时的单位清理书库的时候翻出来基本袖珍本的圣经福音,出于好奇心就要了过来,后来一直伴随着自己。   第二本圣经是在泰国,是一本32开本的中英文对照版新约,在读到一些章节的时候心中一阵暖流涌来,泪水差点就出来了,在那一刻有一种与主相近的奇妙感觉。   爱人的外公外婆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记得一个细节,在泰国的时候学校一个老师的孩子要出家,这在泰国是喜事,邀请我们去庆祝,但是知道她是基督徒,出于对宗教的尊重便没有邀请。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她信主。她的外婆现在已经90多岁了,身体却还很好,牙齿竟然还有一部分完好。每天都很宁静,不参与孩子的事情,只是静静的在自己的房间里读报或者是读圣经,这也让我从侧面体会到宗教给人已精神上的力量。而当我们两人在感情陷入低谷的时候她也会去教堂向主祈祷,寻求心灵的安宁。虽然我没有入教,但所接触到的种种也让我相信我的生活在冥冥之后是有主在佑护着。这本书中所写的内容,也更加令我肯定了宗教在现代社会中所给予我们的现实意义—抱持强大的信念,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并寻求内心的宁静。   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学员在课余闲谈的时候也说到在美国的寄宿家庭在周末的时候会带他去教堂做礼拜。类似的宗教活动也是当地社区的一种主要社交活动。而宗教的宣讲会也与时俱进,以一种很流行的方式进行。比如会把赞歌变成很流行的方式来演唱,旋律和流行歌曲毫无二致,除了歌词是在歌颂主以外。   讲到这个话题竟然一下写了这么多,之前的一些回忆也都浮现在了眼前。回到这本书的主题,也从感情,面对挫折,目标,正义,包容,正义,平衡生活等不同的方面结合自己的经历已经对主的信仰和爱来诠释了这种寓信念于行动的力量。而给读者的另一方面的感悟也是,一个肢体残缺的年轻人都能得到主的爱和眷顾,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精彩的去进行自己的人生呢。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激。健康的身体,爱自己的家人,拥有成就感的工作,来自学生和同事的肯定,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力量和热情的主要来源,因为有了这些生活变得美好而幸福,而在这样的一种正向循环和回馈下我们也将取得更多的成绩,改变生活     详情 发表于 2013-7-20 19:03
Hi、+g    知道力克胡哲,还是在他接受鲁豫有约的时候。过后看他的第一本书“人生不设限”,我便视他为我每次遇到挫折时候的正能量偶像。每次做事不顺,或是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nick都能做到的事情,难道你还不能做到吗?”我相信,nick给很多人带来了正能量。    寓信念与行动,如果你有信念,就不需要证明---它本来就存在于你的人生之中。你不需要让所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只要问题是正确的就好。没有人知道未来是怎样的。大多数时候,上帝的计划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通常甚至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并寓信念于行动去实现它。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8:34
Jerry    第7页对雅各书2:18的翻译: “这时候或许有人要争辩,‘有些人有信念,而另一些人有善举‘。但是我说,如果你没有善举,那么如何能让我看到你的信念?我会用我的善举让你看到我的信念。”         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中文和合本圣经中,雅各书2:18的翻译: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   不谈高下了,没有可比性。   问题是您有必要去翻吗?  详情 发表于 2013-7-27 06:18
水清莲     去年买了力克胡哲的第一本书《人生不设限》看着很过瘾,后来听到他已经结婚的消息,就更让人好奇了:新娘很漂亮,是哪里人呢?看到最近他又出了第二本新书《永不止步》,里面有关于他家庭生活的描述,于是赶紧买了一本。新书中谈到他的恋爱经过,并针对爱情问题给出了他的见解,对我来说的确更富有针对性了。   喜欢力克的书是因为他的书不像一般残障人士写的那样总脱不了一股怨气,而是充满了积极阳光的心态,这应该跟他是基督徒的缘故分不开吧。有信仰的人,视角总和常人不同,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说出来的话也能切中问题的要害,读来让人受益良多。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修炼的好方法,力克是一个天生就没有四肢的人,却能走遍全世界,这实在让人羡慕极了。在书中他还玩了个文字游戏:残障的英文是disabled(不能), 如果在前面加上一个Go再把它拆开就成了God is abled(上帝是万能的)。这个游戏说明,在常人眼里是废物的残障人,在上帝眼中却依旧可以完成他们想要做到的任何事情,只要他们找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这也是力克活得精彩的根本原因。    《永不止步》的中心思想是人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然后还要为了信念不断努力的实际行动。这点对我很有启发,我以前就是个思想多于行动之人,总希望能等到好运的降临。虽然也曾为爱付出过,但在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结果的时候,还是伤心迷茫了好一阵子:既然付出了那么多都无法换来对方的爱,那我又怎样才能让人爱上我呢?还好,我在力克的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别人!    仔细一想这话是很对的,当初我爱上某人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某人对我有多好,而是我觉得某人很可爱,打动了我。然后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才拼命想用对他好的方式来换取某人的爱,这个出发点就是错的。一味对别人好,一则未必是别人需要的那种好,二则也会惯坏了对方,觉得这种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会怀疑是因为我不够好所以才要这样做,反而让别人更加看轻自己,这也是人性使然吧!做人的确自己首先要爱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要认清自己的价值才行。    比如说,因为身体残障,就不注意外表的形象,觉得反正怎么打扮也不如健全人好看。这种想法非常错误,正是因为外表已经不如别人了,才更加要注意修饰自己的仪表啊!至于修炼内在,当然更不在话下。要让自己的魅力由内而外,浑身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才对嘛!    其实每个人生下来都好像是条笨拙而丑陋的毛毛虫,虽然能力有限,但还可以到处乱爬。但是有些人是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的,因此他们会经历痛苦的成蛹阶段,连到处爬的自由都暂时失去了。然而只要通过了这个阶段,他们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获得新生,从此可以自由地飞翔。残障人,或许是生下来就被困在蛹里的那种,如果不能破茧而出,的确是连毛毛虫的生活都过不上。幸运的是,力克胡哲已经破茧成蝶了,因为他找到了自我,知道上帝赋予他的使命是什么并努力完成了,所以他活得比健全人还要精彩。   每个人生来都负有上帝安排给自己的使命,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活出自己。可惜中国人不信上帝,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人们被世俗的所谓成功标准裏携着四处飘流,成功的是极少数,失败的是大多数。只是因为大部分人只是按别人的标准来生活,而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发挥出来。残障人就更是如此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的成长制造了大量的障碍,按健全人的标准去奋斗也许有个别人能成功,但肯定要付出比他们多得多的努力。更多的人则是在失败的阴影中苟延残喘,了却余生。    比如本校曾经有位名叫安娜的轮椅研究生,当年也曾算是个公众人物,上过电视和杂志,也被本校评为优秀女大学生之类。记得在报道里她还曾表态说要继续读博士的,但几年前毕业之后便杳无音讯,我向本校的老师打听过几回都不知她的下落。后来终于在本地的电视上再次得到她的消息,听说又干起了上学之前的老本行,给孩子们办英语辅导班。她本科是学英语的,研究生却读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知道考博之事为何没了下文。现在的状况分明是学的专业没起任何作用,这个专业本来就很难找工作,一个女孩子去学这种专业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我估计是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好考而已。可是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还对找工作没有帮助的话,学了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南师大的轮椅博士生侯晶晶的成功之路是无法复制的,学校愿意捧她,给她各种荣誉和光环,本校可没这种魄力。如今残障人为了得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读研的也越来越多,可是没有名气的残障人,即使拿到了博士学位也照样找不到工作,这就是在走和健全人一样的路,可是又没有健全人同样的机会,注定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所以与其跟在健全人后面疲于奔命地亦步亦趋,不如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发扬光大,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也说,每个人生来都有缺点,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发挥出来,缺点自然就化解了。力克胡哲就给出了最好的范例,所以他的书也更加有说服力: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活出自己,永不止步地努力,你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你无须和任何人去相比,就已经出类拔萃了,因为这世间只有一个最好的你!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19:53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13:10 , Processed in 0.22198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