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不可思议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4:4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的不可思议》是作者历经半生的探索与跌撞后亲笔撰写而成的。她以拳拳自省、娓娓妙曼的叙述方式,勇敢而真实地揭露了自身成长历程,呈现的是一幅诡谲而寥廓的心灵地图。
      作者集美丽气质与卓越才华于一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58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08:51:52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看了作者的感情经历,永远爱上同一种男人。无论灵修前,还是灵修后。爱上的都是有她父亲的弱点的男人。
      由此见:灵修无用,并不能让人的人格成长好。
      认真看了作者的感情经历,永远爱上同一种男人。无论灵修前,还是灵修后。爱上的都是有她父亲的弱点的男人。
      由此见:灵修无用,并不能让人的人格成长好。
      认真看了作者的感情经历,永远爱上同一种男人。无论灵修前,还是灵修后。爱上的都是有她父亲的弱点的男人。
      由此见:灵修无用,并不能让人的人格成长好。
      
      还是踏踏实实生活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10:34:5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在46岁时写这本书。46岁的普通人,即使不灵修,也会对人生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仔细看了她的情感经历,无论是灵修前还是灵修后,遇见的都是同一种类型的男人:敏感脆弱没有担当不负责任。觉得灵修没用。并没有给作者带来什么人格改变。
      作者爱上的永远是同一种男人,与她父亲差不多的弱点,而这个弱点是她童年时就深深同情的。这提示了亲密关系的真相。
      
      让我坚定了信念:灵修救不了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9 08:46:13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说我读闲书的效率还是很高的。读完我后我觉得她是个天真有趣的笨女人,直到老还凡事都信星座。我觉得她不是一个智信者,这一点可以从她的宗教信仰史看出,上学时信仰基督教、为了方便学英语入了摩门教会,遇到困难就猛读圣经,跟着把台湾的证严、星云等显宗大师都皈依遍了又信了密宗,最后又遁入了某种邪教领域,信仰心灵,还双修!真是愚蠢到可爱。书中历数她和多位男性做爱的性经历细节,着实真实可爱,但看她回忆和李傲的情感及性史比照李傲自己写的,真像个罗生门。或许人性就是如此肮脏,每个人都试图寻找自己光辉的一面吧。
             我觉得她的真爱或许只是Don,沙先生是她为了满足母亲的期许而攀上的富二代,和李傲在一起或许只是为了满足她的某种虚荣心,Robert应该是个骗子,大多时候是为了她的钱财。最后一位造成她意外怀孕的已婚男子应该是个逃避婚姻的浪子。哎~~这个女人真可怜。
             我从不从道义上鄙视单身母亲,但它如此的性开放不得不让我感到有些奇怪,尤其是我见她吧这一切都记录下来,不知道她那个同样早熟的女儿,看后会如何想呢?
             这本书我完全是当本八卦书籍来看的,我不相信里面所说的“克氏”玄学,对书中提到的气功、算命、问卦、星座等都持保留意见。之所以给三颗心,是因为这本书还是满足了我的窥私欲,让我知道李大师做爱时候的状态,让我知道如此美丽的女人性生活史以及,一个幼稚女人一本正经的写了这么一本玄奥的书的天真有趣。
             她是多么的矛盾呀?推荐大家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9 18:36:18 | 只看该作者
      三年前,在大学图书馆高立的书架上,一位女性的自传打动了我,纯白的扉页,书写着一行颇有风骨的钢笔字:生命的不可思议。旁边有一帧她的黑白照片,洗净铅华,傲然独立。
      
      她便是—胡因梦。李敖曾在《画梦》中这样说:
      
       “如果有一位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有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是的,她美得颇有中国古典佳人的韵味,却又透着西方女子的直接和开放。她演了15年的电影,当了18年的翻译,做了20年的心灵工作者,却因为与李敖100天的婚姻而为人道说。她的美貌,需要你欣赏良久,而她的内在,需要更久。这就是她对生命的诠释,演绎着独属于她的不可思议。并告诉你她对生命的理解,对自己追求的笃定,给了我们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更多的方式和指向。告诉你,你的生命,也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三年后,不知是巧合或是注定, 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先是因为遇见未知的自己,随后去读当下的力量,才得知,恩宠与勇气一书,一看倒好,竟是胡因梦所译,于是,兜了一圈下来,又看上了她的书。与其说她的书,倒不如说她的思想,现在读来,触动依然,每到佳处,自潸然泪下。
      
      
      
      最动人一句,当属她说,生命是一种恩宠。
      
      把生命当成恩宠来对待,该需要多强大的内心?
      
      平常的感官里,暂且不说恩宠,生命常常令人感觉到的是艰难,是承受,是负担。甚至是一场无聊的戏谑:生命它为什么要来呢?可是又为什么要走呢?无端的这样来来去去?兜兜转转?
      
      胡因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幸运儿,相反,在她的感知里,也是如我们一般总是觉得焦虑无助,她并非成长在一个十足健全的家庭,有背叛的喜欢逃离的父亲,固执的需要物质欲来满足安全感的母亲,这令她一直处在缺失父爱又不断与母亲抗争的矛盾境地,直至母亲最后离去;她也经历过初恋的热烈,陷入多次分手、甚至离婚的抽空与痛苦当中,最后成为单亲妈妈独自抚养洁生,这其中的悲欢离合她体会的真切;她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35岁才觅到真属于自己内心的职业,从演员的风光跳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心理世界,是落差是成长?这路
      并不易选择,也不易行走。
      
      她却把这一切当成试炼。走的每一步,每一句说话,她都全心体会。哪怕是与母亲的对抗,与恋人的相处,与女儿的生活,她都有更深刻的体会,其实生命并不存在没来由的痛苦与艰难,很多时候,痛苦源自内心的抵抗,艰难出自积累的缺失与不自知。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总以为痛苦就是不好,就是没有意义,诚然幸福是生命的最终指向,而那些痛楚,从来就不是绊脚石,却是走向远方的桥。生命的不可思议,从来不在终点,而在,你永不知,你会经过哪些桥,你什么时候会飞翔,什么时候需要赤脚忍痛走过荆棘,好比西游记一般,西天的经书哪里比得上那九九八十一难?而直面这些痛苦从来都不是易事。
      
      于是她说:生命是一种恩宠,若没有直探内心的勇气,我们便不能体会生命的不可思议。
      
      
      
      
      
      “安住当下,未来心不可得”这句话,我写在个性签名上已经很久。这正是胡因梦书中的说话。我以它来作为自己的训诫,因为我自知,我太不能安住当下,不断的落入对未来的期许和现实的落差之中,是诸多不快与郁闷的源头。
      
      一直喜欢金刚经里的一句经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并不太了解其中的奥义,只是觉得这句经文,从初次遇见便震颤了我。是的,我一直被深深的过去心所缠绕,扯不断,又不舍得丢弃,诸如恋爱的创伤,我常常劝导身边朋友放下,而自己却是最放不低的那一个,那时的每一个欺骗,每一次不兑现的承诺,都折射出现在的质疑与不信任。而对于未来,莫名的期许还有无端的担忧,关于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总希望能用现在的自己去完成一份未来的答卷。那些过去和未来,占据了我们太多当下的思绪,我,哪里还有时间观照自己这一刻的内心?当下的我,是否喜悦?为何而喜悦?当下的我,是否悲伤?为何而悲伤?一朵花?一刻时间?或是一首诗?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当下。
      
      因为每一个当下的不可思议,就是每一段生命的不可思议。
      
      所以胡因梦,有无数个当下,享受爱情离离散散你侬我侬的当下,悲恸母亲离去瞬间抽空不知所措的当下,剖腹生产徘徊于欢喜与痛苦的当下,翻译克氏心理学的当下,更有她关注身体健康的当下。这些当下,有喜悦,也有悲恸。有激扬,也有平静,而都正是独属于她的不可思议。
      
      正如照片中20来岁的她,用骄傲的眼看到这世界的艳丽与喧哗;40来岁的她,用包容宁静的心读出这人间的喜悦与历练。当下的她,
      便是当下的世界。
      
      
      
      
      
      先前,我总中意那些骨子里透着傲气的人,觉得他们的锋芒,透着他们的力量。
      
      现而今,我却渐渐喜欢那些温和内敛的人,觉得他们藏得住锋芒,那更需要力量。
      
      胡因梦,在她35岁之时,完成了这种由外而内的力量的转化。
      
      她那样漂亮
      
      又如此聪慧。
      
      她那样随性
      
      又如此执着。
      
      她那样脆弱
      
      又如此勇敢。
      
      是这般不可思议。
      
      
      
      
      
      当下的我,有好也有不好,我有相信有憧憬有真诚有勇气,但我也有生气有嫉妒有懦弱有依赖。我努力不责备,不求全。赞赏那些积极,同时也尝试包容那些消极。我并未能全部做到,也不知何时能做到,但我相信,尝试,就已然是一种莫大的力量。
      
      
      
      请试着带上你的勇气往自己的心上瞧一瞧,放下你那剪不掉的过去心和抛不开的未来心,好好的安住当下,尝试去体会独属于你的生命的不可思议,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一年,也许得花上一辈子,但是一旦有了起点,多久到达早已不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7-30 17:24:08 | 只看该作者
       读胡因子的书,缘起于一位QQ好友正读《生命之书》,感受克里希那穆提。而克里希那穆提在中国是不得不和胡因子连在一起。
      
          作者痴迷于翻译她心中这位圣人的著作,那是真正的心灵与心灵融在一起,翻译著作的同时便升华了自己的灵魂。我好奇克里希那穆提的文字,把胡因子当作领路人。自以为看完了胡因子,就看得懂克里希那穆提,最后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看了几段,竟也有些莫名奇妙,不知所云!正因为如此,读完《生命的不可思议》,让我对这位才女凭添了不少钦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2 19:08:57 | 只看该作者
      很期待看这本书,刚开始看,喜欢预期这本书能帮助我打开玄幻之门。她谈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背后有什么样的体系在支撑,我也很想知道神通,密宗,让人迷迷糊糊的东西。希望胡的这本书不要让,我失望,我最担心胡在装神弄鬼。1.21日我看完了这本书。胡这类的身心灵,自我分析的书,我是第一次看,我觉得信息量蛮大的,打算继续看她的作品,同时,我打算开始断食了,看看有什么效果。胡自称是灵媒体质的人,提到很多灵异的事,气功,张宝胜,八字,花精,菲律宾的神医,托梦。神奇啊,现成世界的很多疑问,都没有现成的解答,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啊,人的身上哟任督二脉,我们能够通过修炼打通?我希望,能通过胡因梦来解答这些问题。接下来,我打算看李思坤的,爱的功课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3 04:55:27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本书很久了。一直记得胡说过一个遭遇,她说别看她相貌生得好,很多人以为她就可以轻易地吸引到自己喜欢的男人,有美满的爱情,可是她吸引到的总是不为自己所中意的男人类型。你在为自己的相貌难过时,其实被你羡慕的相貌好的女人过得也不一定轻松,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恼,只是你不知道别人的罢了。然而如果你为你看到的而心生羡慕嫉妒,其实大可不必,这种感受是自己给自己的折磨。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3 22:51:28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在手机和博客上陆陆续续看了这本书,然后在网上拍下,从新读一遍,再然后送给了同是天蝎的好朋友。                                               
          这期间经历了心里和生理巨大的转变,之前与周围人的关系不是很好,本来我是五行属土的,很容易抱怨,有抑郁倾向。又是天蝎,性格有点压抑。正在非常矛盾的时候读了这本书,给我非常大的动力。重新审视我的价值观,发现自己是一个被绑架的人。之前一直迷茫,矛盾,不能控制情绪。      看到胡老师的心路历程,再对照自己,一点点觉知,观察,从固有的思维习惯里走出来,重新梳理和世界的关系,从自私的小我里走出来,观察这个世界和自己。     也是通过这本书,认识了南怀瑾,叶曼克里希那穆提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以后的生活,将不一样。只能说,感谢,再感谢。从此之后,不再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再随波逐流。在身边的人需要的时候,传递一点正能量,关照自己,也关照他人,开启真实的生活,不自欺。如果你想更好的了解世界,这本书是一扇窗户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7 03:49:48 | 只看该作者
      很欣赏作者的坦诚,或者坦诚的姿态。
      相信上帝的人会在每一片树叶里、每一粒沙砾粒看到上帝,所有的讯息都是上帝的召唤。
      看胡因梦的书,是因为看过她翻译的恩宠与勇气,看恩宠与勇气,是因为肯威尔伯的意识与光谱和一味,还有克里希那穆提……胡因梦似乎把我这一年感兴趣的话题和人物穿成了一条线和一个圆。包括两个月亮的梦境、内在的天空、1Q84、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一个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塔罗,Pi,还有华莱士人鱼……在12月,画上了一个小小的但是饱满的圆。(天,这次的书评真正的估计只有我自己看得懂。尽管之前写的应该也没几个人看过,哈哈~~)
      不管怎么样,觉得胡因梦有一个精彩而纠结的人生。我想内心纠结和敏感的人应该会更容易获得成长,因为光光内心就有那么多分裂的东西,要靠心智来平衡自己所有的分歧,又不能疯掉,真的要练就出一个强大的心胸来。
      我很喜欢看暮色和吸血鬼日记里面对吸血鬼的描述,他们都是极其敏感的生物,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都会被放大很多倍。有些人就是生来敏感的人,有的对数字,有的对音乐、有的对情感,自然也有的对金钱和美色啦~~如果我们的敏感,为我们带来了内在的分歧,那么我们就会不断的去在内心里去纠结以祈求和解,这个时候,外在的刺激都是促成我们内心和解的催化剂。其实,有的时候境遇都是上帝的安排,让我们能够借用这些契机来认识自己和与自己和解,最终促成我们的不断的转化。痛苦和快乐都是内心的结果,当你因为一些人一些事极度挫折或者极度快乐的时候,其实都是上天的安排,给你一个契机去了解自己。重要的是去观察,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都给自己一份sanity,去观察,不评不断的观察自己的内心和这个世界。
      永远不改变的人是危险的,因为总有一天会从固执演变到极端。所以,我们要小心那些成见了。
      去建立和摆脱一段亲密的关系,也是我的一个课题。这一年里,我会经常回想起自己过去的一些情绪,有气愤,有恐惧,但似乎最让我深深埋藏不愿提及的是羞愧,羞愧应该是一个理想中的我给予当时的我的一个评判,如果没有一个比较,我为什么要羞愧?我本来就不是想象中的那个完美的人,为什么要凭自己的想象中的完美尺子,来度量现实的有血有肉的当下呢?慢慢的,一个个的,我在原谅以前的自己,慢慢的释怀那些自己给自己的包袱。
      近来,看镜子中的自己,觉得面容更加宽容和温悦了。
      胡因梦所做的,就是去回忆去理解去分析和去原谅和容纳。我很欣赏她的勇气和坦诚,因此,在她和Don分手的时候,我也着实跟着伤心了一把。最近,也刚刚看完克氏的两性的真爱,真爱,是不执著,我想,往往我们执着不肯放手的原因,并不是深爱,而是自怜和自恋而已。而Don和胡因梦的,应该才是真爱吧,而在真爱面前,我们往往需要放弃的是那个旧有的自我。在爱情中,我们不是应该迷失自我,而是应该从自我中走出来。
      人,是自然之灵,却用水泥钢筋将自己束缚起来。至少,我们得相信,如果我们自己解脱了,那么这个世界就解脱了;如果我们自己自由了,那么这个世界就自由了。
      一年读书下来,觉得有很多成长和想法。可能这些想法,只是作者思想的一个碎片的延展。但这些都是我想到的。有一天,我有一个神奇的经历,没有和任何人分享。那天正在开会,下午,阳光暖暖的,我有些困意,在听同事叙述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有那么一秒钟,我的精神突然失去了聚焦点,出现了断档,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脑子里什么想法都没有,突然间,我听到了周围有沙沙的声音,就那么一瞬间,我的意识回来想去辨识这个声音的时候,那就突然不见了。那个瞬间,真的是无比的奇妙,感觉听到了本属于这个空间的真实的声音。或许,意识消失的时候,就是真实出现的时刻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05:17 , Processed in 0.0710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