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乔布斯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李开复亲自联系,深度访谈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其他朋友。这些“独家爆料”式的第一手素材经过细致整理、考据和武侠小说样精彩的叙事文笔打磨,成为一部真正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书。毫无疑问,这本书是目前最有料也最好读的一本乔布斯评传。
      李开复序
      必须告诉大家,这是所有中文书里最有料也最好读的一本乔布斯评传。
      今天,国内互联网产业如火如荼,千百万年轻人从大学甚至中学时起就憧憬着有一天可以成为像乔布斯、比尔盖茨、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马克扎克伯格那样引领时代潮流的人。在所有伟大的硅谷创业英雄里,乔布斯是我们无法绕过的一颗最闪亮的明星。
      道理很简单,没有乔布斯,今天的世界就一定是另一副模样:没有乔布斯,就没有1977年的Apple II、1984年的Macintosh、1998年的iMac、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和2010年的iPad;没有乔布斯,今天我自己可以随时打开iPad上微博、玩“植物大战僵尸”的快乐生活就至少要被推迟3年!
      有趣的是,我自己的职业生涯,竟偏偏和乔布斯擦肩而过。1990年,我放弃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职加入苹果公司的时候,乔布斯已经被自己亲手创建的苹果无情抛弃。造化弄人,当我于1996年离开苹果追寻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时,距离后来乔布斯重返苹果只有短短6个月的时间。
      1998年,我已经决定回中国为微软创立中国研究院。一天,刚回到家,太太就告诉我:“有一个叫史蒂夫的人给你打电话。他好像一直问你为什么去微软,为什么去中国。我以为他是你的朋友。我们聊了有大概15分钟吧。”
      “是哪一个史蒂夫啊?”我一头雾水。
      太太想了一会说:“想起来啦,他叫史蒂夫乔布斯。”
      原来给我打电话的正是已经重掌苹果CEO大权的乔布斯。我赶紧拨通了他的电话。
      “你为什么不回苹果工作呢?”乔布斯在电话那头问我。
      “史蒂夫,我离开苹果已经两年了,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件事。”我说。
      “听着,这无关紧要啊。我知道你,你以前的员工都觉得你是个好老板,他们对我说,应该把你搞回来!去微软之前,你来这里看看好不好?”乔布斯说。
      “对不起,史蒂夫,我已经接受了微软的职务了。”
      “听起来,你决心已定?”
      “是的。”
      虽然我没有答应他的邀请,但是乔布斯的爱才之心还是让我感动。今天,在创新工场,在与无数年轻人一起创业、一起追随理想的过程中,我一直告诉那些有激情、希望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你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乔布斯,都应该认识一下真实的乔布斯。
      但我发现,目前的中文图书里,虽然打着乔布斯名号的书多如牛毛,但没有哪一本让我特别满意。翻译过来的英文书,原书内容即便非常优秀,但侧重点不完全适合国内读者,参差不齐的翻译质量也让原书减色不少。国内作者有关乔布斯的书则以生拼硬凑“攒”出来的居多,许多书还充斥着大量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
      我非常希望有一本中国作者写给国内读者看的,素材丰富,可读性强的乔布斯的书。这个想法与王咏刚和周虹写一本最新、最全、最好的乔布斯评传的想法不谋而合。王咏刚和周虹既是乔布斯迷,也是与我合作多年的作者兼编辑,他们曾为我的《做最好的自己》等书做了细致的文字润色和编辑工作。王咏刚同时还是谷歌资深软件工程师,对IT技术发展史有着透彻的理解。由他们来执笔写作这本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为了让这本书更成功,我利用我在苹果工作时以及在IT界和投资界积累的关系,帮助王咏刚和周虹联系到了十几位曾与乔布斯有过直接、紧密工作联系的朋友,包括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其他朋友。通过对这些朋友的深入采访,许多此前连我也不知道的精彩故事浮出了水面,有些故事解释了人们困惑已久的谜团,有些故事则因为出自旁观者的客观视角,估计连乔布斯自己也不会向媒体透露。
      有了这些“独家爆料”式的第一手素材,再加上王咏刚和周虹细致的整理、考据和武侠小说样精彩的叙事文笔——这是真的中国人以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方式写的书。毫无疑问,这本书是目前最有料也最好读的一本乔布斯评传。
      最后提醒大家,乔布斯的成功真的无法复制!乔布斯就是乔布斯。你不可能像他那样单靠自己一个人把握未来的能力就足以保持苹果这个世界最大科技公司的领先优势,也不可能像他那样一边动辄对员工咆哮,一边又用超强的感染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不可能像他那样一边拥有着嬉皮士和禅宗修士的双重性格,一边又像个摇滚明星一样引得无数粉丝顶礼膜拜。
      读乔布斯、学乔布斯一定要分清楚:乔布斯纵横捭阖、自由不羁的性情你想学也学不到,乔布斯的传奇人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乔布斯在创新、创业历程中那些有效的方法论,比如产业趋势预测、产品设计理念、市场营销技巧、人才观、管理方法等,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
      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比任何虚构的小说都更精彩!
      愿更多的人从这部传奇中受益!
      李开复
      2011年6月

    作者简介
      王咏刚、周虹,乔布斯迷,谷歌资深软件工程师,对IT技术发展史有着透彻的理解。

    最新书评    共 5 条

    犬君    花了几个小时匆匆浏览了一遍。看到他们开头为苹果公司打下江山,劝百事副总不要一辈子栽在糖水上而要来苹果做CEO时,我就看不下去了。然后匆匆翻到最后看了一下神级人物的暴君式的管理哲学以及各种八卦,掠了一边年表,这本书就算读完了。   单单看作者的文采,这几个小时用煎熬来称呼也算不上什么侮辱了。   这本书的作者们好像一个内心矛盾的小孩,崇拜糖果店里的店长大叔,一边讴歌对大叔的爱,一边又不忘吐槽一下大叔不检点的私生活,在干这件事的同时还要满脸不在乎地说:“我才不喜欢吃糖呢,全天下的糖都一样。”   呵呵,你会不会也在意淫自己是掌握天下的那个乔帮主呢?      吐槽完毕。   ————————————————————————————————   不知是中国解放得太晚的缘故,还是劳苦大众认不得不干活天天花前月下对酒当歌的所谓“不检点”,我从小就被父母灌输过一种理念:搞艺术的都是一群疯子,跳舞的也是,写书的也是,唱歌的也是。   因为厚障壁的存在,我曾经同父母理论过,而荷尔蒙爆发的导火索是一个曾经崇拜的作家。她是上吊自杀的。   后来,我就没了什么偶像意识,自己也终究没有成为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风流才女,没有成为rock青年,没有成为那些疯子。   那些疯子都是很温柔的,只不过那一丝惆怅,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不过二两猪头肉——能顶什么用。   其实我觉得一死泯恩仇的疯子不算英雄好汉。   在看到乔帮主的时候我眼前一亮,不是因为他和那些疯子一样都有一个致死守卫的原则和大言不惭的乖张性格,而是在于他能证明自己是个天才,而不是蹲在地上的疯子。   自恋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重要表现,就算他是一个二次包装的天才,那种行为也是伤害不了别人的。   疯子们对此持有狂热的态度。但是乔帮主就有些过分了,持着自己厚如鞋底的自信,对着全公司的人大骂特骂,还得让所有人把他当做一个精神领袖,控制媒体的评价,封杀了一群又一群的人。但是,还是有一群人爱他,爱这个疯子。   他年轻时磕过药,却还研修禅的意境,在一群天才的前面遮挡住光芒,却礼贤下士惜才如命。      我觉得我成不了天才了。      乔帮主有一句很激励人心的名言,说是不要重复别人的人生。也可能只有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那样的一个时代,才能用尽全身的激情来书写一个大写的青春吧。   不是我们不勇敢,只是输不起。因为我们终究是在左右之间的陌路人。   事实是,往往旁观者看清了别人命运最终指引的路,却在一片迷雾中,终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与生俱来的挣扎的力量。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21:37
    鱿子焘     以前以为乔布斯“有一个工程师的头脑和一颗艺术家的心灵”,从最古董的电脑Apple2到当代最成功的手机iPhone4的种种看来并非如此,最重要的还是他“改变世界”的初心和执念不变(这种人真的不是白羊座的么= =)    话说那个创业激情四射的年代还是让人心生向往啊......以后把赤裸裸的“赚钱”说成“我只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便捷更有效率而在奋斗”也是学到的一招(殴)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6:31
    随便看    苹果火了,所以乔布斯自然被捧上了神殿。   因为李开复的推荐,当时买了这本书。虽然内容并不曲折、繁杂,但对乔布斯还是有比较好的描述。   至少让我对乔布斯有了比较真实的了解。   觉得乔布斯不是如宣传的那样神,但其是个营销高手,对市场、科技发展的嗅觉相当出色。另外也觉得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天赋外,运气也是相当的重要(在书中有描写)。   当然,运气肯定也是基于实力。每个人的发展都会有幸运女神的“眷顾”,只是看你是否有这种能力去接。   总体来说,是本消遣类书,可以看,但不值得买。  详情 发表于 2013-8-1 06:41
    秋小汤    我看到了苹果双雄中一腔热血的愣头小子,也读懂了追求完美至上的苹果CEO,不管是jobs他的惊人的营销天分与口才,还是他超前的市场意识和现代化认识,都充分显示了他的卓尔不群。   无论是被斯卡利以及一众领导阶层人物驱逐出苹果,还是在创立了NEXT之后风雨飘摇的生活,乔布斯都能很好的度过,当12年后再度回到苹果,他的热情丝毫不减,即使是出任临时CEO,但乔布斯对苹果的爱,无人能及。   年轻时候的乔布斯狂放不羁,以自我为中心(虽然到后来他还是这样),喜欢亲临工作现场,对工作指指点点,惹得员工们很生气,也与各位CEO相处的不是那么愉快。但,在对产品的细节追求上,他力臻完美,对每一个小细节丝毫不敢大意,他一心一意为顾客着想,哪怕是iphone的包装盒,移动的八秒数据也真实的反映出他的细致。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史蒂夫乔布斯,造就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苹果。也正是苹果,让人们充分惊讶于科技的力量与不断超越。让我们记住他——史蒂夫乔布斯——神一样的传奇。  详情 发表于 2013-8-1 09:26
    荧荧儿    算不上深度了解乔布斯,毕竟只是一本书的片面之词,谁又知道他是不是全面呢~   但是至少已经不会盲目地认为乔布斯就是一个神了。   聪明如乔布斯,都要走很多弯弯的路,成长也是因为这些弯道才更有经验。   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坚持、执着于自己想要的是乔布斯教会大家的。   同时,乔布斯的那些专制、暴力也是因为他太过于专注和执着了吧。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若非不是一个只能看到目标的人,应该也不会经历了那么多失败以后走到最后。   禅和佛,都由心定~  详情 发表于 2013-9-4 00:28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09:38 , Processed in 0.21774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