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学良口述历史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0:3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6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10-4 07:31:07 | 只看该作者
             先前看李宗仁等人的回忆录,中规中矩,大抵都是对历史事件的个人角度阐述。而此书中,张少帅竟然加入大段个人风流史,则是相当的特色,充分展示出少帅风流的一生及中国男人们悲催的性格。
          先说风流事吧,历史上,中国男人们但凡抢了其他男人的女人,胜利者大抵都会以各种方式补偿失败者。如老毛娶了江青之后仍然许之前夫黄敬以高位,老蒋夺得宋美龄之后也同样对待宋之前男友。但是,戴绿帽子的男人们会如何呢?张少帅以一生的风流史告诉我们,如果你够强,你可以给任何人戴绿帽子,而且可以保证对方睁眼作闭眼,无论对方是顾维钧还是其他要人。从梁思成夫妇及友人的多次表述中都可以看出张少帅甚至多次对林徽因图谋不轨。
          风流之后看政治,张学良以西安事变改写了中国乃至二战史,因此共产党在抗战中得以壮大,并因此中国进入了数十年的极左历史。张少帅说道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时,竟然归之于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上司,所以当蒋介石教训他时,他十分生气,因此想着这个老头竟然敢教训我,我要收拾他。因此这样一个大事变,在没有周密考虑便凭意气发动,最终贻害万民。乃国家民族之罪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9 19:58:56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听多了单田芳的乱世枭雄,对东北王颇感兴趣,不过这种东西毕竟还是野史的成分多一些
      
         今儿看了唐德刚的张学良口述历史,最大的感触就是环境成就人,想想看张学良从小接触的是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人是敢于做出决定的,是有那种更为广阔的视野的而不会被所谓的身份气势所怕
      
         从少帅的嘴里说出的张作霖和蒋介石也是各有千秋,张作霖也不是人们想象当中的那样所谓的土匪气十足
      
         有时候历史也有着个人的色彩,如果当时少帅投了日本,以后所有的历史说不定就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
      
         以前总是感觉我们这个时代是超脱历史而存在的,因为我们是在“社会主义”,现在想想我们也是裹在历史的潮流大潮中,以往的事情不是又发生在周围吗?看历史时候某个人对将来对出一些预见的时候我们总是不会感觉那么神奇,但是在如今现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谁能做出一些预见不是非常伟大的事情吗?历史规律是循环的,但是客观环境总是时时在改变的,洞察现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9 10:01:55 | 只看该作者
      两个人都可爱。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书,生动有趣,人物鲜活欲出。细读读出很多细节。对喜欢张的人来说,不可替代的一本书。口述史的缺憾既是唐所言的性格的缺憾,但反过来一想,能等到张的口述,不也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9 08:27:1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写的还可以,有点内容,我看的是台版,不知道这个版本有没有删。
      
        关于张学良,他不过就是个普通东北人,历史挑选他把握历史三峡大坝的闸,实在勉为其难。在很多书上看到,共虽然宣传爱国,事实上老毛对张学良这个人没有什么高评价。他不过是被老毛利用过的一个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2 19:36:4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句话很感动:
      
      “我张学良从来没拿我部下做交易,牺牲我部下而换我的政治生命。”
      
      不管伟人还是凡人,都有缺点与优点,只是多了少了而已。
      
      但是这句话,我想说,张学良,此志可嘉,没白活!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31 00:25:57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张学良这个人是厌恶多过喜爱的。但不是纯粹的厌恶也不乏困屯的喜爱。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张学良真的如传闻中所说,他早就加入过共产党,成为周恩来的知心好友了吗?
      
      张学良,东北易帜的爱国行为让我很感动,但他让世人让外界对他谩骂的不抵抗主义又让人浸入云里雾里。
      
      张学良和赵四的爱情,也许是荆棘里开出的另一花,我不予评论。
      
      西安事变这一段过去的历史,已经化作云烟,说不清也道不明白。那么我们这些雾里看花的人,何不在唐德刚的作品里一窥究竟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3 04:59:54 | 只看该作者
      总觉得这本书的名字起得不是很对,因为从书中的内容来看,更多的像是张学良在回忆自己生平的一些琐事和个人喜好经历。更像是带着你去了解一个真实的张学良,而不是透过张学良的回忆来带你去了解民国时期的那段历史。
      这本书的风格迥异于唐德刚之前写的一些回忆录和历史书籍。唐德刚的书籍,往往代入感很强,在保证文字尽量中立的同时又喜欢在文章末尾加上些许个人的感慨,试图通过为读者营造一个与书中相符的历史氛围,试图让读者透过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去理解他笔下人物的生平。唐德刚写史风格自成一体,既有西式的严谨和逻辑,又有中式的生动贴切,一向让人不忍释卷。但是这本书更多的像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和你聊天,跟你讲诉他过往的故事。没有了一般史书的恢宏壮丽风起云涌,更多的是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真挚。
      此书以第一人称的描写方式去回忆张学良的生平,讲诉了他的家庭琐事、个人轶事以及他对民国时期一些人物的观点和看法。关于历史的东西确实不是很多,虽然书名叫口述历史,但是并不像是唐德刚之前所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和《顾维钧回忆录》那样,而是更多的强调张学良本人的历史。我想许多人想看这本书更多的是想看关于西安事变、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军阀混战之类的历史,但是此书没有把写作重点强调在此。或者说此书就没有写作的重点。比起一般史书的归纳、总结,这本书没有写作的中心、没有时间的顺序、没有内容的归类,更多的像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过多的修饰,简朴、自然。在书中,张学良回忆了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对手、他的战友、他的风流韵事以及一些名人轶事和他对于一些民国历史人物的看法,文学色彩不是很浓厚,但是贵在真实、自然。
      对于这本书我最大的疑问就是,唐德刚在序言中写道给张学良写口述回忆录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都很多,但是此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约为250页左右,与之前的李宗仁和顾维钧的回忆录还是有不少内容上的差距(李宗仁回忆录大约700多页)。而且由于此书没有进行过多内容上的修饰(有一些删节),有一些张学良口述的内容重复了:例如他父亲的成长发家过程、顾维钧前妻风流成性、他带兵的过程等等(考虑到张学良是在90岁时回忆生平,内容重复是很正常)。所以此书的内容着实短暂了些。而且结尾也感觉很仓促,莫名其妙的此书就完结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或者张学良身体上的原因导致此书的遗憾。
      如果你想通过这本书对民国历史、奉军历史、西安事变进行更多的了解,那这本书对你基本上是没什么帮助。但是你想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张学良这个人,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1 23:51:24 | 只看该作者
      用了两个晚上看完了这本书————《张学良口述历史》,和张学良近距离接触,发现他如此的平易近人,就像一个邻居老翁跟你聊着天,一个个看似轰动的历史事件在他诉说中感觉都不是啥稀奇事。张学良,一个真英雄,有人说他太平淡太没啥了不起,是啊,没错,就是因为他太平淡才是他的伟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0 17:05:39 | 只看该作者
      刚刚入手了一个Kindle4的黑色版,在子乌的网站上下载了20来本书,并不是我愿意购买正版,如果亚马逊的中国电子书城支持Kindle设备,我一定愿意购买电子书的正版。京东和豆瓣也可以买电子书了,近期就去试试,看看质量如何。
      言归正传,我选择了《张学良口述历史》这本书作为我所用Kindle所看的第一本书。书中洋洋洒洒介绍了许多我从前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我就说下我的一点小小的感悟吧!
      军阀,这个词,其实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就是不折不扣的军阀,但是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始终没有向日本人屈服过。这种爱国的一腔热血,张学良从小就有,以至于后来才有了西安事变。这件世界闻名的历史事件产生的最深层的原因就是由于张学良反对内战。
      一本好的历史书,不光是书中的主角吸引人,作者的功力也是十分重要。唐德刚在书中就写到了这种观点,张学良的爱国情结和他的风流密不可分。一个人如果不是孝子,他绝对不可能成为忠臣。一个人如果对待感情三心二意,那她也不会是一个孝子,不会是国家的忠臣。张学良不是风流成性的一个人,他的风流是有一杆内心的标尺,那就是绝不丝毫勉强,他虽风流,但不弥乱。
      情场,战场都可以春风得意,此非常人之所及。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2 09:34 , Processed in 0.0507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