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翁山蘇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翁山蘇姬是緬甸之父─翁山的女兒,長年居留英國,在1988年返回祖國之後,成為緬甸民主與人權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其堅毅的精神和純淨的形象,更使她成為緬甸人民面對未來的希望所在。本書是她英國籍的丈夫編輯的文集,為翁山蘇姬投身緬甸民主抗爭的歷史性記錄。

    最新书评    共 1 条

    saffro    这本书还没有读过,但是关于昂山素季,我阅读了很多。我很钦佩她,因为作为女性她的和平非暴力不合作如同印度的甘地等人。因为这都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一样的标准人物相。所以,我所做的评价,是对于她以及她所做的事情的。      革命可以如同请客吃饭,只要陪同就要叫好。因为吃人嘴软。同时革命也可以如同穿山甲,不停的匍匐前进在树林荒野之间。当然最终革命的目的还是要为了传宗接代。更要为了平等和平权而奋斗。第一种革命停留在嘴巴上,第二种是行动力。第三种则为来自内心的呐喊。而这呐喊来自昂山素季,一个京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完全独立女性意识教育的女性。很显然,对于那些掌握枪炮的缅甸军政府,他们是不可以理解这样具备柔美姿态,气质动人的女人为什么会去革命?因为她如同缅甸的母亲一样。渴望自己的孩子自由而快乐!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   女性主体意识具体地说,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女性主体意识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      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容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的变化充实。当代社会转型期,女性主体意识较之以前任何时期自觉性更强,内涵更丰富。主要表现在权利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性意识等方面。1 此外,当代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保健意识以及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责任意识也进一步增强。      2、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和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      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是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过程,有关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状况的衡量标准仍有待研究。有学者提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体,具有人的共性,并按照人的全面需要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生活;认识到女性的自身特质,塑造与自身生理、心理相协调的真正的女性气质;能够认识并自觉地承担平衡女性各种角色;能够正确地认识男性并与男性和谐地发展。2还有学者提出,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自在自然阶段,自知自觉阶段和自强自为阶段。3      笔者认为,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状况的衡量标准至少应包括性别意识,即女性要做到自尊、自信,而非自卑、自弱;能正确地评价两性关系,坚持“男女平等”,而非“男尊女卑”、“男强女弱”,也非“女性至上”;作为“人”的自我价值的追求,如在成就、竞争、发展、性等方面的满足;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即女性要从个体的自尊、自信、自立,最终走向女性群体的自强、自为。      二、当前知识女性群体主体意识觉醒和发展程度分析      据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各种局部调查数据,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整体上尚处于唤醒期和成长期。      1、主体意识处于相对成熟期的知识女性——自我认可、自我平衡      这一群体知识女性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特质特征与社会位置,并追求自己作为“人”的独立发展。她们在政界、学术、商场上努力拼搏的同时,还成功地担负起母亲、妻子的角色。她们趋于成熟的主体意识使自己建立起一种平衡的心理素质,从而能够客观、冷静、理性对待双重角色的冲突与困惑,放下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带给她们心灵的负载,充满着女性的平静安详、责任爱心与潇洒自信。      2、主体意识处于觉醒期和成长期的知识女性——自我矛盾      这一群体追求自我人格独立的行为与主体意识体验产生矛盾,从而对追求独立人格的生命意识产生质疑,她们对内强烈自尊,对外与压力抗争,在传统与现代意识交织中,追问自我的生命意义,当得不到社会认可时,心灵便处于矛盾状态。据笔者调研,大多数当代女大学生处于这种状态。他们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但无法在传统和现实观念的交错和冲突中寻求到平衡,于是只能在对传统观念的妥协和认同中既彷徨又呐喊。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18:0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 14:50 , Processed in 0.38950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