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菜杂谈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7 05:20:21 | 只看该作者
      今年暑假又回了一趟成都,转了不少地方,拽着哥哥带我又去找了些所谓的“小吃”。姑姑姑父知道我爱吃,便开着车带着我们换着地方每天到处吃。老妈的蹄花,正宗的渣渣面,狮子楼的火锅,新津的鱼,经典的串串香与钵钵鸡,各色锅盔,双流的兔头与肥肠粉,宽窄巷子的三大炮......走在大街上有时便能遇见经典的成都小吃,有的是街边小摊,有的只是简单的一辆三轮车搭载的简单小吃。蒸蒸糕是我非常喜欢的,最初了解它是在我初中开始读巴金的《家》,《春》,《秋》。里面经常会出现的一项小吃便是那街上敲得叮叮作响,让屋里的人顿时明白“啊,卖蒸蒸糕的来了”的成都小吃。最初吃蒸蒸糕是在成都的锦里,几声叮叮响之后热腾腾的蒸蒸糕就出来了。如同发糕般白,却比发糕更加细腻。入口有一丝甜甜的感觉,甜软细腻,既有糯米的润滑,又混入了白糖的香甜,那糖明明已经融入了蒸糕之中,吃起来却仿佛口中仍含有丝丝白糖,香留齿间,令人回味。
      锦里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虽然很商业化了,但也许是因为离姑姑家很近吧,我有空便喜欢去那里逛逛,吃点小吃。成都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锦里的路面是我喜欢的那种石板路,在有阳光的白天漫步在那里感觉很愉悦,而晚上点灯再来到那里,便由是另一番景象了。在晚上的锦里吃蒸蒸糕真的是别有一番趣味,尤其是在冬天,来一份热气腾腾的蒸蒸糕,整张嘴都充斥着甜丝丝的热气,令人回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8 09:25:08 | 只看该作者
  每天可以躺着坐着,啥也不做,啥也不想,但是不能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喝。
  看着别人吃,不如自己亲自吃,吃别人做的,不如自己亲自烹饪。
  食物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布尔乔亚,还是劳苦大众,不论你是文艺小青,还是愤世嫉俗。
  吃饭的时候应该是人最为放松,最表现真实的一面的时候。就像光着膀子吃火锅,谁都不会觉得谁奇怪。
  川菜的变化丰富,口味杂合,从小食到大菜,满足了各类人群的各种要求。
  而饮食不止是让人满足基本的欲望,也可以使人悟出治大国如烹小鲜,风格即菜,风格即人的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7 07:35:55 | 只看该作者
  本以为像“吃主儿”那样写出具体川菜的做法,结果大部分都只报了个菜名,以及浮光掠影般的一点点评价。里面说了一大堆我们既不认识,也不必去认识的四川“名人”。编排上也有问题,比如 “名人荟萃东坡宴”和接下来的“东坡宴饮黄宗英”两篇居然讲的是完全相同的一件事,是为了凑字数吗?还有第57页说的做“芹菜肉丝”,结果看了做法才知道做的实际是“凉拌芹菜”,没看见肉。还有作者总是喜欢说教,还很浅显,自以为是从做菜提高到了“做人”的高度。整本书只有那篇代序还写的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6 04:54:57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去年开春,哈总随CD寄送,且给我捎来两本三联出的闲趣坊系列从书,一本《酒人酒事》,一本便是车老夫子的《川菜杂谈》,前者由于本人不甚爱酒,姑且看之,无甚滋味,后一本,却在翻看几日后消失,却也心疼了好几日,昨日忽在父亲车的后备箱找到,忙从头囫囵个看了,看毕大呼过瘾之余,清水却总在唇齿间不住,实在是神往川菜的深入民间,细致入微,大气磅礴,精益求精也!对其中的各路神仙吃货的描写亦是诙谐生趣,如张大千吃粉蒸牛肉的讲究,如荣乐园的二当家为了偷学小贩的怪味鸡便去常吃偷艺,再自加麻辣豆豉,技惊四座。再比如百余十人临街等待就为了吃一碗北门白云寺的甜水面,其中更反复阐述饮食艺术最在乎真,好吃你就吃,能吃你不吃,齿落吃铲铲!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3 17:36 , Processed in 0.0564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