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丽新世界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22 15:11:21 | 只看该作者
        
      Brave New World 题目是讽刺,如果没有野蛮人最后和总统的对话,我可能并不会觉得作者有多厉害,最后约翰对自己鞭挞是他对“文明世界”反抗,尽管他矛盾着,被排斥,被当成猴看,个人的觉醒还是不足以对抗统治阶级进行的全民麻痹(朝鲜)。。。之前我对赫胥黎的书产生了误解,称什么此书是对未来世界的预言,与娱乐至死的对比铺天盖地,时至今日我才明白,这是对可能性的一种必然猜测,作者有深邃的人文社会思考才能写出这样的书,他可能没有语中全世界,但至少他说中了朝鲜(不幸一语成谶)。通篇的隐射都是可以对号朝鲜入座,除了发达的高科技之外!
  。。。。。。。。
     
      颇多启发式的对话
  
     “人口构成的最佳比例是,按照冰山模式——九分之八在水下,九分之一在水上。”
  
     “过多的闲暇对他们只是一种折磨”
  
     “科学的每个发现都有着潜在的颠覆性,科学有时也不得不被看作可能的敌人”
  。。。。。。。。
     
      另外,把福特设定为文明世界人们片刻不离口的“上帝”,而最后约翰苦行僧般的抽打并不停念叨上帝(基督)这样的冲突安排太高明了。
         人们怎么能不感谢发明流水线生产的福特呢,因为他们就是从流水线上生长!而非母亲的阴道!连“爸爸”“妈妈”的称呼都是令人厌恶的,呵呵,太有意思了
  
        
       来不及细说,背单词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2 10:33:3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小说。书中描绘的旧世界与新世界又是那样的令人绝望,一个脏乱不堪,一个麻醉冷漠。如作者所说,找到第三条路,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的清醒是面对这个世界最完美的状态。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9 05:07: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身处 赫胥黎的 “美丽新世界” 我们是否真的会心甘情愿
  如果社会真的进入一个只有安享欢乐 刺激 甚至连悲哀情绪都可以设定程序 的境界
  我们真的会想逃离吗?
  依现在的眼光和标准看 那个世界是无趣和恐怖的 但里面的人 乐在其中
  
  不管承认与否 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因子从未消失
  一些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鄙视那些享受物质的人
  这两者的区别只是 享乐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就把人分为"高" “低”两个层次 或相对的两大阵营
  
  但是总有一些追求精神的去嘲笑追求物质的人 低层次 动物性
  后者又看不起前者的 装模作样 附庸风雅
  
  我们给人下不同的定义 去区别于动物
  这种定义 在不同的时代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甚至在每个时间节点上横轴上所存在的人
  对于 人的 定义也不尽相同
  
  由于定义不同产生的差异 构成了千千万万个独一无二的人 而如果一些人以相同的面貌做同样的事情 他们还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人吗
  但是 他们 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人
  黑客帝国 中的matrix 这样一个虚拟的乌托邦也算是人 自由选择的结果吧
  
  
  我想这就是 美丽新世界 于我们看来恐怖的地方吧
  我真诚的接受并且热爱 由差异性所来的丰富的体验
  这种不同的 不乏味的生活才是活下去最大的幸福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3 15:13:44 | 只看该作者
  反乌托邦三部曲里面,《1984》离现实生活最近,《美丽新世界》离人类的未来可能最近,而《我们》虽然更早,但其内容更像是二者的结合体。
  1984是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或许这就是这本书在三部曲里最出名的原因。
  1984里的高压统治是为了在落后贫穷的状态下保持专制,或者说是为了保持专制而维持落后贫穷。这在我们亲爱的邻居老金家还能看到许多现实中的写照。即便是在我国,如果不是因为当年那一碗要命的蛋炒饭,现在恐怕还真是难说。
  
  美丽新世界中,我自己不得不承认新世界的确太美了,一个物资充足,娱乐至上的新世界,以快乐为导向的社会,男女关系随便的搞……
  但是作者对技术发展的想象力有限,比如除alpha外,从beta开始到delta和epsilon存在的意义都是做低端工作,其实这部分工作可以被机器人替代(书中经过改造的beta以下,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人类,尤其是多生子),人类本身可以在不接受基因改造的前提下进行基因筛选,然后通过医学手段达到智力和体力的平等,即一个全alpha社会,以机器人劳动力为支撑,这几乎就是人类未来的景象。
  因此,1984中预言的富裕必将打破专制和新世界中幸福必须付出自由代价的预言都是在技术无法代替人工的落后情况下才能成立的。
  新世界中最为诱人的地方是,反抗者只是被流放而已,而且仍能保持富裕的生活,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精神自由。新世界其实给了异端自己选择的权利,其中一个异端穆斯塔法最后还做了总统。
  这就让在这种情况下追求自由的野蛮人先生,显得有一点受虐狂的心理。
  约翰野蛮人先生代表了我们社会中一部分自以为获得了真理的高端分子,他们自己觉得人应该是自己这个高尚的样子,就以为所有人都应该和自己一样,却忘记了在他追求的人应该有的种种自由的权利中,恰好还有保持愚昧的自由。
  这种想把自己的意志覆盖全球的想法,和在殖民地盖学校传教的文明人一样,都是自以为是的傲慢想法。
  新世界中安于享乐的人们,正是明天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安于享乐的人,就应该有权利安于享乐,这没什么不好。喜欢独立思考鞭打自己的人,就应该独立思考,鞭打自己。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对别人灌输自由的观念和对别人灌输只顾享乐的观念是一样的,都是试图控制别人的思想,五十步笑百步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0 20:39:3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眼泪的世界,一个自我意识消失弥敦的社会,当每一个人都开始习以为常流程似的出生和死亡,都相当乐意的寻求麻醉的快乐,都永无止尽的沉溺于无底线的性解放,这是不是一个很美丽的世界?当大家都开始鄙夷有眼泪,有自我思想的异教徒,并将他和他的世界视为一个滑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也就慢慢的沦为了当权者肆意挥霍的资本。
    
     之前读过村上春树的《IQ84》,知道村上是为了致敬与《1984》才作此书,便开始留心于《1984》,然在不经意间,朋友的推荐,才知道与赫胥黎的《美》同列为“反乌托邦”系列,并更甚于前者,这才迫不及待的翻阅了《美》,至于后来问朋友,他的来源则源自于《娱乐至上》,殊途同归。
    
     好的作品来源于作者惊人的预见性,传统文学的衰落,性解放,电影的娱乐化和浅薄化,消费社会……
    
     记得最后一个片段,大意是,在一个空洞的楼梯向上,远远的看见了一双脚,脚在那转着,像左,向右……不停歇的转动着。沁入心脾的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13:10:51 | 只看该作者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在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如果说一年多前看《1984》时还胆战心惊,那么现在就平静地多了。我丝毫不怀疑未来世界会发展成《美丽新世界》中的样子,这种可能性比成为《1984》中的高度集权社会大多了。
  科技真的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了吗?安定平稳、没有情感、没有痛苦就是幸福吗?每个人都活在嗦麻制作的幻想世界里享受自以为是的快乐,舒舒服服地生活,失去受苦受难的权力。于是社会安稳,歌舞升平。如果说高压统治让每个人都活得战战兢兢,总有人会想起反抗。而从胚胎时就设定了基因条件,用快乐来校正人的思维,显然要比让人痛苦来得更容易。
  但是,一切都已被限定好了的人生,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对未知的探索和恐惧,对磨难的经历和感悟,对选择的自由和权力。丧失的这一切,仅仅是幸福就能满足的吗?
  就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享受着科学发展带来的种种益处,同时必须吞下其伴随的种种恶果。我们为了生存奔波,为了活着痛苦,但引起困扰的总是最琐碎、最微不足道的东西。我们被娱乐,我们被洗脑,我们为了消费而消费,我们成为某些人、某些集团利益的牺牲品,我们被剥夺了思考和创造的权力,我们没有自由。我们从来不曾真正接近生命的内核,不曾见过世界的真面目。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不确定这个世界会变好。社会若按照现在的轨迹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变成“美丽新世界“。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5 23:29 , Processed in 0.0549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