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天巴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1 10:08:54 | 只看该作者
  是什么 当灵魂开始诉说前世的故事   夜空的银河敞开了怀抱   这个年代,我想我们还是需要诗歌的庇护所来存放我们谨小慎微的善意。
  
  作者好像在说很多话给一个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人听,那个人不属于任何空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8 23:09:02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淡若泉水,又多愁善感。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4 00:09:04 | 只看该作者
  《春天巴士》是诗集,总共六十六首。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3 23:12:13 | 只看该作者
  
  孤独的孩子都写诗。
  
  说他们孤独,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得以那样一个空间去营造属于自己的世界;说他们是孩子,是因为在他们描绘的宇宙中,他们无需长大,无需用佯装成熟的假面应对一切。
  
  1989年的春天,海子逝世。对于爱诗的人们,这是莫大的悲。也许是纪念,也许是尊敬,后来人为他写诗,因为他而写诗。当然,还有很多同样用诗歌与世界沟通的名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对此亦乐此不疲的人们。
  1989年,亦是这本《春天巴士》作者的出生年份。按数算来,她也已经是经历了人生中两轮岁月的“孩子”了。因由朋友的关系,我偶得这本诗集,在这样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得以阅读。
  
  我本以为,打开这本小书,进入我眼中的那些文字当是跳跃的、短促而又强有力的,以一种特别的速度试图挑动我情绪的频率。然而我发现,不仅非但如此,并且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短句铺开了另一种画面。这是一本诗集,亦是一本画册。每一页的文字组成故事,映射着女作家眼中的这个世界。相比那些用似小刀一般的句子划开读者心房的作者,这本小书里的内容渗透出一种似水的情怀,好像用文字在作画一般地描绘着那些已然逝去的时光。
  
  写诗的方式是诗人的选择,如同人生中的众多选择一样。陈赞羽选择了属于自己的方式,不同于叛逆的不羁,不同于无病的呻吟,不同于虚无的幻象,不同于淋漓的写实。她选择的只是极为舒缓地展开,不紧不慢地袒露。而你也会看得出,在那些文字背后的,她的坚韧的温柔。
  
  在我看来,她当是一个温柔的人。读者从作者的文字来读故事,更多的其实是阅读作者本人。从她的诗,我看到的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用她脑中缤纷的碎片,拼接出了那些如戏剧一般的画面。于此而言,一切都该是美好的,但生活未必如此,所以即便是画面一般的文字,也会时而透露出现实中的残酷。可她,陈赞羽,又是并非那么强求的一个人,面对那些回不去的情感,还有那些掰不正的偏执,她都并未坚持什么,纵然也会有所伤怀,甚至有所崩溃,她最终选择了沉淀,选择了心平气和地接纳着一切。
  
  于是,这个看似爱做梦的小女孩,悄然从她的文字中蜕变出了另一种姿态,并不麻木,却也不会过激。面对生活投掷给自己的一切,她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抒发——在这个浮躁到无以复加的年代,还有多少人愿意坐在桌前,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凝结,继而释放……得知她愿为自己的心血完全自费出版这一本诗集的时候,我更是从内心深处为她鼓掌。
  
  诗歌之于文学界的地位,一直是难以定义又扑朔迷离。就像诗人之于生活的位置一样,他们看似和我们并无大异,却又在某一瞬间那么的教人无法理解。可其实,他们和我们吃一样的食物,喝一样的水,呼吸一样的空气,度过一样的时间。如果真的有何不同,那便是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就算再难理解的字句,也都是建立在和我们过活的一样的生存空间。
  
  跳出浮躁的表层,用心环望这个世界,不止是写诗这件事而已。同样地,写诗这件事带给诗者的,也绝非阔别聒噪这般简单。
  
  时光如梭,你还有空把梦想编制成花篮吗?
  
  
  (文/艾小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1 04:46:00 | 只看该作者
  出诗集是我很欣赏的事,因为诗歌最难迎合大多数人,那么就注定是反大众而行之的做法,是纯粹的艺术活动,但又是平和而自然的一种艺术,她的字里行间没有任何矫饰。这样的态度和人,尤其在这几年文学界是几乎看不到了。
  
  赞羽的诗歌是写给自己,或给特定的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想象中的,可能是再也见不到的,但绝对不是天天能见着的。当一个人,一种感受消失了很多年,它就容易化身为艺术创造的源泉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12:34 , Processed in 0.0491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