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悲催的女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朗达.拜恩 Rhonda.Byrne 《秘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14:2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包伯.道尔   
    吸引力法则不会去管你所感受的是好、是坏;也不会管你想不想要它。它只是回应你的思想。因此,如果你只是看着堆积如山的债务、对它感觉糟糕透顶,那你就是在对宇宙发出讯号说:“我真的感觉很糟,因为有这么多的债务。”这样一来,你只是向自己确定了它的存在;你在生命中的每个层面都会感觉到它,你得到的将会是越来越多这种感觉。
    吸引力法则就是自然的法则。它是客观的,眼中没有好、坏的分别。他只是接收你的思想,然后生命经验的形式,把这些思想回应给你。吸引力法则只是给你自己所想的东西罢了。
      
    丽莎.妮可丝(作家、个人启能倡导者)   
    吸引力法则是非常顺从的。当你想着你想要的事物,并且全心将焦点至于其上,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14:0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包伯.普克特   
    把自己当作生活在富足之中,你就会吸引富足。这招每次都能奏效,而且对所有人都管用。
    当你认为自己生活在富足之中,你就是在藉由吸引力法则,有力而有意识地决定你的生命。事情就这么简单。但是,最明显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过着他梦想中的生活?”

    吸引好的,不要坏的 .
      
      

    约翰.亚萨拉夫   
    问题就在这里。大多数人都在想着他们不要的事物,还纳闷怎么这些事一直不断出现。
    人们之所以无法拥有他们想要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对“不想要的”想的比“想要的”多。听听你的思想和你所说的话吧。这法则是绝对的,而且不会有差错。
    “不想要”是一个猖獗了数个世纪,比人类所曾见过的瘟疫更为严重的流行病。当人们把主要的所思、所言、所行都集中在“不想要的”事物,就能让这种流行病一直存活着。然而我们这一代将改变历史,因为我们正在接受免于感染这种流行病的知识!它由你开始。只要你的所言、所思都只关乎你想要的,你就成了这新思想运动的开拓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12:3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主要的思想或者心态,就是磁铁;同类相吸就是法则。结果必然是,心态会吸引与其本质相呼应的状态。”  
    ——查尔斯.哈尼尔(1866—1949)  
      
    思想是具有磁性的,有着某种频率。当你思考时,那些思想就会发送到宇宙中,它们会像磁铁般,吸引所有相同频率的同类事物。所有发出的思想,都会回到源头。那个源头,就是你。  

    你可以这样想:我们知道电视公司的发射台,是藉由放送某个频率,然后转成家中电视的画面。其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是怎样运作的,但我们知道,每个频道都有一个频率,当转到那个频率,我们就会看到电视的画面。我们藉由挑选频道来选择频率,然后看到该频道的画面。如果想看不同的电视画面,我们就得切换频道,调到新的频率上。  

    你是一个人体发射台,而且比世上任何电视发射台都更强而有力。你是宇宙中力量最强大的发射台,你的传送创造了你的生命和这个世界。你传送出的频率到达的地方,是超越城市、国家和这个世界的。它会在整个宇宙中回荡,而你就是用你的思想来传送那个频率!  

    藉由你的思想传送的画面,可不是客厅电视机里的影像,而是你的生命画面!你的思想产生了频率,于是他们吸引该频率上同类的事物,然后传送回到你身上,变成你的生命画面。如果想改变生命中的任何事,就藉由改变你的思想,来转换频道和频率。  

      
    “精神力的振动是最细微的;因此,也是现存事物中最有力量的。”  
    ——查尔斯.哈尼尔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12:0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麦克.杜利(作家、国际级演说家)  
      
    这个原理可以归纳成简单的一句话:思想变成实物!

    藉由这个最有力量的法则,你的思想变成生活中的实物。思想变成实物!不断地对自己这样说,让它渗透到你的意识和知觉里。思想变成实物!
      
      

    约翰.亚萨拉夫   
    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是,思想有它的频率。思想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如果你一再不断地想它,在心中想像拥有全新的车子、获得所需的金钱、成立一家公司、找到灵魂的伴侣……当你在想像那是什么样子时,就是在发出一种持续性的频率。


    乔.维泰利博士   
    思想会发出磁力讯息,并将相同的事物吸引回来。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11:2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约翰.亚萨拉夫   
    身为人类,我们的任务就是持续保有我们想要的事物的思想,让我们想要的事务在心中保持绝对的清晰,从而启动宇宙最伟大的法则之一——“吸引力法则”。你会成为你最常想的人,也会吸引来你最常想的事物。

    目前的生活就是你过去思想的映现——包括所有美好的事,以及你认为不那么美好的事。既然“你最常想的事”会被你吸引过来,那么要了解你生活中每个面向的主要思想,就会变得轻而易举,因为它就是你的生命经验!但现在开始不一样了!现在你正在学习这个秘密;运用它,你就能改变一切。
      
      

    包伯.普克特  
      
    你在心中见到的,就会成为你手中得到的。
    如果能在心中想着你所要的,并且让它成为你的主要思想,那么你就会把它带进你的人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11:0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包伯.道尔(作家、吸引力法则专家)  
      
    基本上,“吸引力法则”说的就是“同类相吸”的道理;但实际上,我们是从思想上的层次来说的。

    吸引力法则说;“同类”会吸引“同类”,因此当你脑中出现一个思想,也会吸引其他同类的思想过来。以下是更多生活中你可能有过的吸引力法则经验:

    你是否曾经一开始去想某件不愉快的事件之后,就似乎愈想愈不愉快?那是因为,当你持续一种想法,吸引力法则会立刻带来更多同类的思想给你。才几分钟,你就引来了这么多同类的不愉快思想,于是整个状况就显得越来越糟糕。越想,你就越烦。

    你或许曾经在听某首歌时,有过吸引同类思想的经验:你会发现,你无法在脑海中摆脱掉那首歌,它会在你心里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是因为,在听那首歌时——就算你没有察觉——你已经把全部的注意力和思想焦点放在上头了;当你这么做时,就会强力吸引更多与那首歌同类的思想。于是吸引力法则开始作用,一直不断带来更多那首歌的思想。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10:3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同类相吸
      
      

    约翰.亚萨拉夫  
      
    对我来说,看待“吸引力法则”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是,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块磁铁,知道它会吸引某个东西。
    你是宇宙中吸引力最强的磁铁!在你心中,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更强而有力的磁引力;这无法估量的磁引力,正是透过你的思想散发出来。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2:23:0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包伯.普克特  
      
    智者一直都明白这个秘密。回头看看古代的巴比伦人,他们也都明白这个秘密:他们是得天独厚的少数人。

    古代巴比伦人和他们惊人的富裕繁荣,学者们都作了详细的文献记载。他们也以创造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闻名于世。他们藉由对宇宙法则的了解与运用,成为历史上最富有的种族之一。

    你想想看,为什么那些只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一的人,却赚走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六的财富?你以为那只是意外吗?那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了解某些事情,他们明白这个秘密。现在,我们将带领你认识这个秘密。

    所有在生活中吸引财富的人,其实都在使用这个秘密——不论他们自己晓不晓得。他们用富裕与丰饶的思想来思考,决不让与之矛盾的想法生根。

    他们心中的主要思想就是财富,他们只知道财富,心中没有其他想法。不论他们有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带给他们财富的,正是这些占据他们心中的思想。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实际运作的情形。

    举一个“秘密”和吸引力法则实际运作的完美例子:你该听说过某些获得巨额财富的人,赔光了钱,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又再度赚回惊人的财富吧?不论他们自己知不知道,发生在这些案例身上的实际情况是——他们心中的主要思想是放在“财富”上面,这正是他们一开始会获得财富的原因;然后他们让“害怕失去财富”的思想进入心中,直到失去财富的恐惧成了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他们自己把思想的天平,从“财富”端倾向“失去”端,所以把钱全赔光了。然而一旦钱没了,“失去”的恐惧随之消失,他们的主要思想又会回到天平“财富”的那一端,于是财富就又回来了。


    不论你想的是什么,这法则都会给你回应。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2:22:3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在这世上出现过的伟大导师都教导我们,宇宙中最有力量的法则就是“吸引力法则”。  

    如莎士比亚、布朗宁(RobertBrowning)、布雷克(WilliamBlake)之类的诗人,他们在诗里头传达它;像贝多芬等音乐家,就透过音乐表达它;达文西等的艺术家,在绘画里描写它;还有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爱默生、毕达哥拉斯、培根、牛顿、歌德、雨果等伟大的思想家,则在他们提出的道理和著作中分享它。他们的名字永垂不朽,他们的传奇故事百年不衰。  

    像印度教、炼金术、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等宗教,以及古代巴比伦和埃及的文明,也都藉由文字和故事传达这个秘密。藉由各种形式,这个秘密被记录流传了好几个世代,每个时代都能在古文中发现这个法则。纪元前三千年,它就被记载在翡翠石板上了。虽然过去也曾有人窥见这个知识——真的有人这么做——这秘密却仍有待人们去发掘。  

    这法则在万古之初就开始运行了。它一直都在,也将永远存在。  

    就是这个法则决定宇宙的完美秩序、决定你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以及生活中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件事。不论你是谁、或是身在何处,吸引力法则都在型塑你的整个生命经验;而这个无上法则,正是透过你的思想来运作。让吸引力法则起作用的,就是你——藉由你的思想。  

    查尔斯.哈尼尔在一九一二年这么描述吸引力法则:“整个生物系统都依之运作的最伟大、又绝无差错的法则。”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7-30 12:31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2:22:1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包伯.普克特  
      
    你现在可能正在纳闷着:“这个秘密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我是怎样明了的。

    我们都根据一个“无限的力量”运行着,也被同样的法则引导着。宇宙的自然法则是如此地精准,因此我们才能毫无困难的建造出太空船,把人类送上月球,并分秒不差地掌握登陆时间。

    不论你身在何处——印度、澳洲、纽西兰、斯德哥尔摩、伦敦、多伦多、蒙特利尔或纽约——我们都是依循同一个力量和法则在生活与工作。那就是“吸引力”。

    这个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

    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他们是被你心中所抱持的“心像”吸引而来;它们就是你所想的。不论你心中想什么,你都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你的每个思想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力量。”  
    ——普兰特斯.马福德(新时代思想家,1834‐1891)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05:24 , Processed in 0.04607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