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本书是很多年前了,书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见解,都让当时年轻的我深深感动着。这个世界太喧嚣了,又有几个人会去关注这些。有些人说余秋雨的历史散文是第二手历史资料,如果仅仅是历史资料的堆积,那只要好好学历史课就可以了,又何必......余秋雨又怎么会赢得这么多人的敬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本书我知道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皮毛罢了,可是我觉得他们已经很坚强的在生活,在奋斗。我有时候觉得提他们惋惜,有时候又发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场景,都是谁在主演。谁该背负这个沉重的历史意义重大的责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只是 感觉余秋雨的语言很有个性,对历史文化的剖析,没有学究的老气,可以轻松地接受。将很枯燥的内容用调侃的方式娓娓道来,不乏讽刺和感叹,惊讶于他的语言造诣,对于他的个人信仰,我想从字里行间也有所流露,只关注他的作品,对他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知道余秋雨,还是初中时语文课上的一件趣事,当时的我们还在跟老师讨论余秋雨是何许人也?是男是女的问题。呵呵如今回忆起来,却是十分有趣。
  当然,我是看过一位学长对于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的读后感后,才立马去了书店,买他的书来读的。最后,自然对没有太多语文功底的我,看完此书颇为吃力,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深刻的认识还是在高中时,语文课本里介绍了他的一篇文章。我才真正认识了文化的重量,是如此苦涩,如此艰难,如此沉重,浓缩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了各地的人文风情,在余秋雨笔下娓娓道来,让我越读越爱不释手。
  尽管有很多关于余秋雨的负面报道,但是我认为,他的书的文化价值,与他本人在近期频繁在娱乐节目上镜,没有任何的关系,他犀利的评价,只能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这群孩子在文化课方面的不足,和对中国文化历史认识的欠缺,至少,我是如此认为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五千年的文化,是无尽的华夏人一步步走出来的,苦旅其实也不苦,或许多的是历史的沉淀,重的有些让人无法透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本书太沉重了,还是喜欢千年一叹那样的,有些经历、有些感受,但是很乐观看了有思考,也有快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很久以前就开始读“大师”的作品。应该是初中时代吧。曾经也梦想着做一个像大师一样的人。当身边的朋友在追逐着一个个歌星影星的时候,我在追逐着“大师”。后来大概是在新千年快到来的时候“大师”和凤凰卫视搞的一个节目,出了本《千年一叹》。“大师”在我心目中达到了“神”的位置。那是的大师两个字是不带引号的,是真真实实的崇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种子就在那个时候埋在了我的心里。
  开始发奋读书,辛勤写作。竟然有不少作品发表了。于是更加努力。
  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后来有次在全年级考试名列前茅,于是乎对大师的崇拜达到了顶峰。
  再后来,离开乡村,越走越远。
  从山东农村到塞外边疆。
  毕业工作,因为工作更加“行者无疆”。踏遍神州大地,蓦然回首,在豆瓣,见“大师”,愧己无眼,畅被骗,潸无言···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考察中国文化~
  考察一个个实际存在的古迹,文化现象等来描述中国的文化。
  带你一起去体验文化的饕餮盛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以自己的知识真不敢评余教授的精品之作,本人对历史了解很少,对文化史更是少了,只是1997年经朋友推荐看了这本书,很受益,这本书和三居日记几乎是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和历史轮廓,从此就特别喜欢看余教授的一切作品。每看一部都是一种享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2-8-19 19:11:0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有人推荐,最近抽出时间看,发现余秋雨原来写出的就是这样的文字,没什么内涵,更谈不上深度了,酸儒一个!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7 03:21 , Processed in 0.0539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