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小看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父辈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文学不是消磨时间的器物
                         
      打开电视,香车美厦、锦衣玉食的,小伙子年纪轻轻就掌管了上亿资产的房地产公司,小丫头20出头就已经靠码字赚得上百万,这种种流光溢彩的景象,让我们感觉距离苦难已经很遥远。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不啻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苦难并没有走远。作者的父亲,被哮喘夺走52岁生命之际,唯一也是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电影放映员上家里来放一场《少林寺》,家里却因为拿不出10元钱而无法让这个辛劳了一辈子的农民如愿,这,发生在20多年前;作者的大伯,一个靠给四乡乡亲织袜子为生的手艺人,为给自己的儿子们支撑起娶妻生子的房子,寒冬腊月里带着一家老少去河滩捡石头去卖换得买砖买瓦买房梁的钱,这,发生在10多年前。作者的四伯,为了生计不得不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去城里当被乡亲羡慕的苦工,却还不得不把在城里受的窝囊气掖在心窝里,也就是眼前的事情。
      掩卷而泣,我倍感愧疚。
      不久前,我在我的博客里贴了一篇题为《我和我妈》的小文,对我妈颇有微词。网友非常客气给了我这样的评论:“妈妈永远是给我于我们生命的人,无论做错了什么”、“你还没有走进妈妈的心灵世界,终有一天你会懂得世上只有妈妈好”,读后我还腹诽他们:你们是没有遇到这样的妈妈。如果一本《我与父辈》仅仅惊醒了我的感恩之心,那真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于是,我们有能力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国内的甚至是国外的;我们也有能力给我们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衣食住行样样能让他们如意。得意之余,我们回身看看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读什么学校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全凭自己的本事,父母哪里肯为这个殚精竭虑?至于吃和穿,多吃了一个葱油饼或衣服给挂了一个小口子,都会被爸爸妈妈呵斥甚至招致一巴掌。我不止一次也不止听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假如我父母当初能够……我肯定比现在好。”我附和过这样的埋怨。是阎连科的这本书,让我反省:这样责难我们的父辈,公平吗?我们等于是把我们的父辈放在了天平的那一端,在这一端,我们搁上了被30年飞速发展改变了的生活的砝码,还怪罪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不使使劲让砝码往上翘一点点,这公平吗?阎连科在父亲死后的这20多年里,一直为那10元钱、为没让父亲临终前在家里看上《少林寺》自责着,作家敢于将这样的自责公之于世,难道只是为让自己曾经幽暗的心灵晒晒太阳吗?我毋宁相信是作家用他的良心昭告被幻象迷惑了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苦难已经是很遥远的往事了;我毋宁相信作家如子规啼血一般警示我们,我们的父辈不会比自以为是的我们付出的爱少,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有价值!
      这样的昭告和警示,对我们的后辈有意义吗?80后乃至90后们在讨厌这个社会戴上有色眼镜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的同时,却做着匪夷所思的抉择。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父母双双下岗,他非但不因为父母在他难以想象的困境中扶助他走出大学校门去反哺父母,而是以谈金钱为耻作为幌子心安理得地从父母可怜的生活费里分一杯羹。去责骂这个80后吗?不如审视一下我们这些“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的父母:当我们昂首挺胸地走在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时,是不是也分出一点时间与我们的孩子们一起回头看看,就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我们曾经那样为生计奔波过。其意义不仅仅是我们的父母喜欢用的一个词“忆苦思甜”,更在于让也许会走得很远的我们的孩子们不忘记自己来自何处。
      在处处繁华的幻象中,阎连科用平实的语言说了一个我们业已淡忘的道理: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追逐富足而忙碌的人们用来消磨时间的器物,它可以摆脱低级、肉麻和无病呻吟的形象,而成为记录社会、启迪人民的重要工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感动让人不得安宁
  
      刚刚看完《我与父辈》,在我脑子中徘徊最久感触最深的却不是父辈们的辛勤劳作和忍辱负重,却是大伯的爱赌。看这段的时候心情最复杂,一面恨得想把这个人从书里揪出来痛斥,另一面在心里却拼命拼命地找理由为他开脱。后来,终于,看到阎连科在书里写出了特别的充分的理解,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再后来看到大伯终于离开了赌博,紧缩的心也终于透得过气来了。
  
      跟大伯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父辈可能都是有缺点的,可能无伤大雅,可能就有伤大雅。朋友的母亲去做传销。把家里几十年积攒的所有的十几万全都抛了进去,还把亲戚朋友拉了若干。传销害人谁都知道,这样的母亲让人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听到她说的一句话,却又无论如何也恨不起来了。她说:“女儿女婿工资不高,我是想给女儿买个房子。”看到她蓬头垢面,悔的泪在眼里打转,看到她脚上补了又补的袜子,心里的恨就被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只能泪流满面地在心里翻腾。
  
      父母们是有缺点的,跟所有的我们一样。我们常常去抱怨这些缺点,讨厌这些缺点,不容忍这些缺点。而事实上,我们有没有想过,那些有伤大雅的缺点,有多少是为了儿女才造就的?而那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我们是否给过它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还有心疼?
  
      作者没有多去斥责和抱怨大伯的爱赌,而是想方设法走各种关系,给大伯买了一台电视机。于是,偶尔偶尔才会闲下来的大伯不去赌场逛和看了。大伯以前总是管不住自己,侄儿理解了,一年到头累着忙着,闲下来的时候,是有点闷得发慌。于是,电视机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我们真的又该回头想想,我们是否这样理解过父母,是否这样照顾过和心疼过他们?
  
      现在的市场上,让人感动的书有很多,看完《我与父辈》,这样的感动却让人不得安宁。每个人看了之后都会揪心地痛,都会真诚地悔。我想,为了不让忏悔成为我们永远无法弥补的痛,我们现在要做一件可能一直在忽略的事,那就是,爱我们有缺点的父辈,心疼他们或大或小的缺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阎连科在当代文坛素有“虎痴”之称,原因在于他将小说当成“拿头撞墙的艺术”,敢于直面现实,横扫千钧,敲碎重重禁忌。这使他常常被公众想象成一副怒发冲冠、横眉冷目的模样,而见过阎连科的人都知道,他性情宽厚、朴拙,非常平易,与小说中表现出的坚硬锐利判若两人。这种文与人的印象错位,和人们只关注他的小说创作不无关系。我们知道,作家的性情和文体之间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对应,某些情感只有在特定文体的激发和带动下才会流露出来。在古代,许多文学家兼工诗词,但在诗词中却表达出不同的经验,所谓“诗庄词媚”就包含这样的道理。对于阎连科而言,小说和散文一体两翼、互为补充。在小说中,他与现实对话,经由想象和虚构,表达一种击穿历史和现实的“执念”;在散文中,他则与灵魂照面,返归本心,记述自我的精神旅程。所以,阎连科的读者,都有必要去读一读他的散文。不仅因为他在散文中透示出一种不同于小说“虎痴”般的温厚性情,更因为他的散文其实是一颗“泄密的心”,听懂了这颗心,我们就触及到了阎连科的底线,我们就会明白,阎连科何以成为今日的阎连科,而《我与父辈》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答案。
    在这部长篇散文中,阎连科回到了他忧思难忘的乡土,用平实的笔调追怀了自己的父辈,与此同时,也与灵魂对话、自我解剖,其间的真挚、哀乐、苦痛与歉疚,在在令人感喟。而我感到,这其中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写出了一种乡土的生命精神,这其实是阎连科写作的底线。阎连科对世界的理解,对存在的质询,都和这一底线深刻相关。因此,对这种底线的勾勒使这部散文超越了一部简单的悼亡之作,有了大的情韵和襟怀。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散文叙述中,乡土要么被书写成愚昧落后需要被启蒙的蛮荒之地,要么被写成原乡神话,成为无论魏晋、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乡土本身的气韵和精神,却很少有人去书写和关注。对于作家而言,这也确实是一个难于处理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乡土的生活“日光流年”,在岁日时节里,自然向前推进,没有那么多差异性可供描摹。生老病死,如同草木枯荣般循环往复,一旦施之笔墨,很容易粘滞于琐细的生活事象。作家为了超越这一点,常常以一种现代性的眼光,来打量和删削乡土的本相。而阎连科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通过与父辈们的精神往来,对乡土生命凝神观照,将卑微的生存写出尊严。正如他在散文中写的那样“尊严有大小之说,但没有高贵卑贱之分。如同钟表上的时间,座钟大者可卧似房屋,站如松柏;小者如拳头鸟蛋,搁在桌角床头,如鸟雀卧枝”。对于阎连科的父辈来说,他们活得就是这份鸟雀卧枝般的尊严。无论乡土的历史和现实加在他们身上多少苦难,都无法压垮那种倔强和坚韧。而这或许就是乡土生命的精神,乐生乐死,总有一种应对的从容。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阎连科大伯寒冬涉水、搬运石头的那个场景。
     “大伯就带着他的孩子们,脱下衣裤,单穿了裤衩和布衫,先在岸边用双手拍拍冻僵的腿上的肌肉,而后走进水里,趟过河去,……嘴里呼着白气,额门上挂着雾汗,而周身却又结着水珠冰凌,吱吱呀呀地踩着青白的冰碴,趟着齐腰的河水,把石头运至河的这边,再拉回到村子里”
    我相信,读者一定会和我一样惊异于这样的叙述。这也是我之所以说,我们要读读阎连科散文的原因。我们分享了这样的情感和记忆,就不会对阎连科小说中的那些“绝境”感到惊奇,无论是“三姓村”、还是“受活庄”,那种绝境中拓路的夸张想象,对照着他的散文来读,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叙事。“割肉买皮”也好,施展“绝术”也罢,这些为生存而罔顾一切的修辞想象,早就在阎连科的乡土经验中播下了种子。
    我们都知道,古人写追怀文字,常常因感情而文过饰非,专讲祖先的神明英武,人心的短处却缄口不提。我上面说,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有大的情韵和襟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放下种种挂碍,与这个世界素心相对。他在叙述中一点也不掩饰父辈的缺点,能以一颗宽和之心,娓娓道来。他写到自己的大伯好赌,几次三番输掉了盖房钱,这本是人的缺点,吊诡的是,我们读来竟一点也不觉得这个人的恶,倒是这个人的真,这其实就是散文的伦理,是散文背后的那颗心,早就宽宥理解了这一切,从而让叙述显得朴实中有一种澄明。
    值得注意的是,阎连科对自己,却始终没有宽恕,他始终感觉到对父亲有一种“失孝”的歉疚。他写自己没有花10元钱,让父亲看一场《少林寺》;写到自己逃离乡土,没有帮助父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们可以感觉到阎连科那种难遣的愧疚,然而,一个乡土中的少年又能如何呢?难道他的父辈不也希望他能逃离吗?但这却成了阎连科难以自我清理的“原罪”。因此,他只有不断地在写作中返回乡土,去思考乡土的生命、乡土的一切。或许,唯有在写作中,他才能解厄和超脱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他的散文,他的《我与父辈》,是一颗“泄密的心”,因为它让我们听到了阎连科灵魂的跳动,阎连科的文学密室,也在这种跳动声中豁然洞开,现出了他的底线。而这底线,我们知道,就是这糅合了苦痛、哀乐、绝望又无法走出的乡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一次爱个够》
  上数三代,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生于山村,或长于小镇,那些自由驰骋的童年往事和乡里乡亲的乡土故事,总是令人在蓦然回首是,唏嘘不已。土地不但能培育粮食,也能培育我们善良的根。所以,乡土亲情的文字最是感人,因为他扯动了我们灵魂深处最敏感的筋,那筋连着心肺,牵着柔肠,带着思念。
  翻看《我的父辈》,是在偶尔清晨的早茶间,一段一段文字缓缓的铺陈开去,看到了年少时的作者在为和姐姐同班同学被互相比较而痛苦,也因为究竟谁最终能够可以继续上学而煎熬。那段细节描写让我在清晨初醒的头脑里,注入了一丝纠结的伤感。
  看完书,还清晰记得这个场景:“晚上,姐姐走进来站到我的窗前:“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借着窗光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候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似乎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着我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种地。”作者继续写道,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里种地。”
  书中类似的情节很多,我几乎不敢看第二遍。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纪,人的理性更成熟了,但也似乎更加容易波动了。面对这样一部书,似乎没有什么更多的点评,所有书写自我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纪实作品,总是如此感人至深,因为文字夹带着作者本人的生活记忆,如此刀削斧凿的镌刻在纸业上。
  作者的文字简单而质朴,巧妙的记录着成长以来的家族故事,家族里的父辈的生老病死,奋斗与落寞,无疑是中国一代农人的缩影和写照。作为一个在农村成长过数年的人,这样的文字夹带的乡土的气息令我几乎窒息----清新如斯,美好如斯。
  忙碌的一生,我们每个人可以认识很多人,朋友,战友,敌人,对手,情人,爱人或者擦肩而过惊鸿一瞥的陌生人,最令你放心并信任,牵挂你而不求回报与功利色彩的,恐怕只有亲情的存在了。而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年轻时为了我们奋斗,年迈时守着夕阳为我们担忧。正想作者写的“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儿女和生活、日子和琐碎,精疲力竭,元气耗尽。”所以,我们千万要在父辈们健在的时候,亲近他们,问候他们,关照他们,因为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做的,而且必须做好。
  我不是作家,或许也不会有作者的才气和文笔,但却有一个已早的梦想,某一天可以写下我的家族故事。我那生于民国的,裹着三寸小脚的奶奶,我那辞了城市工作将家户口转为农村的爷爷,以及由爷爷的三个同门亲兄弟,父亲的同辈兄弟姐妹构成的庞大的家族故事。伴随着我的成长和记忆,我目睹他们的离去,我记忆着他们的笑和关照,我时常想起我久违的远离的小山村。还有,还有每每回去,村口叼着旱烟锅子,满脸风霜的皱纹上,布满了坦诚微笑的大叔大伯们。
  看着这本《我的父辈》,我庆幸作者的妹妹一句点透机缘的话,是她心里藏着的爱,点燃了作者或许久违的某种情愫,于是我们幸运的看到了这样为文字。
  有的年代过去了,有些亲人离去了,有些故事结束了,有些文字记录了。文学就是人学,真实的人的故事,就是如此而深刻的昭示着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无论是乡土的山村,还是水泥的城市,我们不能忘却,不该忘却,也不敢忘却。
  因为爱,我们的存在,才有了价值;因为感恩,我们的生命,才有了光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发表于 2013-8-10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看着本书的缘由是书评课中老师的推荐。但看完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真正的被作者所讲述的自己、自己的父辈们的故事所感染了。或许是作者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丝丝自己父亲的影子。作者的父辈都是苦命的,是一代中国穷苦农民的写照。作者的父辈们很朴实,也很执着。他们即使付出再大的辛劳,也要为自己即将成家的子女盖上三两间瓦房。亲情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值得所有人的崇敬,值得用文字记载。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13-8-17 06:00:41 | 只看该作者
          感情挺真挚的,但是那个文笔呀!刚看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后面都开始抓狂了,满篇的"。。。样",这是什么样的形容呀!就连比喻也很生硬呀!写大伯时,一开篇说大伯如果从军估计会是军长或者师长,我对大伯充满了期待呀!接着看,就是一平庸的农民呀!善良、隐忍、能干,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对了,还要加上爱面子。突然,情节急转直下,大伯烂赌,一家人辛辛苦苦拉石头,冬天在河水里泡,皮肤冻得都开裂,就是这样的血汗钱,大伯过个年就输光啦!然后大伯由于自尊心太强闹自杀啦!天。。。我都被气笑了!这就是军长师长?好吧,我只能说"爱" 让阎连科盲目。不过,对于大伯这个人本身我没有什么要吐槽的,每个人都有缺点,作者的如实描述让大伯很真实!恩,还要说一点,我看到了作者深深的自卑!最后,那么多叫好的是怎么回事?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22:46 , Processed in 0.0706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