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蜗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1#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周昌鸿:我看《蜗居》---一个中共领导干部勇夺二奶的故事
  
  《蜗居》从剧本到表演都是今年来不错的片子,不过这名字也太牵强了吧,我觉得应该叫做《一个中共领导干部勇夺二奶的故事》。
  
  首先,人们对二奶的包容。从高祖毛皇帝1949年一统天下以来,我朝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妇女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然而我们的性禁欲主义不仅拒绝了妓女、而且卖淫嫖娼都是从道德到法律禁止的。压抑的生理和心理欲望没有正常的喧嚣途径,于是一类特别的职业"二奶"出现了。前些年人们对二奶的大肆流行还到处批判,可他的流行似乎没有衰减的迹象,并且小三、小四......很多都出来了。谁心里面都明白一个巴掌拍不响,有需求就有市场。作者就把这个二奶安排给了一个普通的中共领导干部。这个二奶除了年轻漂亮,作者还特意把她描绘成单纯专一、懵懵懂懂的样子,这骗取了观众很多的同情心。但是,我们想想看,如果这样是可以被同情的话,那么妓女或者卖淫嫖娼比二奶、小三、小四......差到哪里去呢?五十步笑百步的差距吧?我们的性禁欲主义和实际所做出现了矛盾,我们很虚伪,难道不是吗?我朝的女性实际上没有真正独立,因为真正的独立是女性自己独立人格的形成,当婊子还立牌坊的事情不知道还要存在多久,不过这是我朝女性整体进步的问题,或许要给她们一点时间吧,我知道的状况是,杨振宁80岁高龄娶了一个30多岁的女硕士翁帆,张怡宁28岁嫁了一个快50的富商徐威,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嘴上说一套仁义道德,私地下做一套营营苟苟了。
  
  其二,对于中共领导权力约束机制问题。我是裁判,我还是运动员。这样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片子里面的那个中共领导可以呼风唤雨难道不是集体腐败么?如果只有一个两个是坏的,那么这个领导所做的事情能实现么?既然是集体腐败,为什么后来有人查出来了呢?虽然都21世纪了,我们中国广大观众对我朝政府和政治体制的认识还停留在皇帝和农民的阶段。我们都觉得应该有个好皇帝,整治一下手下的贪官,于是我们就能过好日子了。这样的心理预期在《史记》里面就有过了,人们希望夏禹无所不能,并且道德高尚,人们甚至希望他种的粮食都会比别人更高更大。我们需要有个“老大”来依靠,却从来不相信“契约”这种现代社会组织形式。这反应出我朝公民对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识的缺乏,我们实际上需要的是“法的精神”和捍卫法律的机制。这就注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异常艰难甚至反复,或许要几百年后我朝能有现代社会组织方式出现吧。说片子吧,然而这个中共领导在面对这样一个二奶的时候,竟然有了“纯情”。这个安排太不恰当了。作者似乎坐在家里面太久了吧,离真正的二奶的生活太远了,一个对领导夫人和领导女儿都逢场作戏的领导,怎么可能对二奶产生少年般的纯情?作者的这个安排太搞笑了吧。片子最后安排这个领导车祸死去,但是他到底是什么罪都没有完全说清楚,这让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并且我看不出他们监察机关的结构来。这个领导到底是什么问题呢?为了二奶搞贪污?可是片子里面不是说他已经不缺钱么?伙同土地开发商搞回扣?可是这也不符合程序啊,土地开发难道不是国土局审批么?普通观众对这个国家的权力和经济运行机制太缺乏了解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非常有限。片子里面道貌岸然的鼓吹权力是人民给的,那么起约束作用的机制和监察难道不来自人民么?那么为什么人民没有渠道来监督中共官员?
  
  其三,还是跟中共混吧,别瞎折腾了。用20年的时间,好好混,就有机会成为片子中的领导那样,翻云覆雨,哪个领导不包二奶,你就要被边缘话,这是我朝的“潜规则”。年轻的姐姐和他老公大学毕业就混在大城市,生活的很困难,买房子费了那么多的劲。要不是这个中共领导喜欢她妹妹做自己的二奶,恐怕她姐姐与丈夫早就卷铺盖滚蛋了。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什么关系的,就不要到大城市混,还眼高手低的到处跳槽,要不是没有中共领导给你罩着,你混个p啊,瞎折腾什么啊?一个刚毕业的年轻男孩小贝最后失去了这个二奶,而这个二奶最后是跟了那个中共领导。似乎很遗憾,这至少违背了我们的道德说教和爱情理想。可是我们想想看,如果是年轻男孩小贝抢走了中共领导的二奶,那会是什么后果?我想年轻男孩小贝早就身首异处了吧。所以年轻人,不要瞎折腾了。到时候只会哭,可是哭有什么用呢?片子安排了许多场戏来表现年轻男孩小贝的悲伤和哭,哭是没有用的,只有脆弱的人才会选择哭,强者是不会哭的,我看那个中共领导就只有一次哭,因为他要全盘皆输,完全倒下的时候却没有培养出很好继承者(女儿)的时候,唯一一次落泪。所以哭是年轻人,软弱者的专利,强者是不会哭的,跟着强者混吧,不要很傻很天真。
  
  其四,女人间的对话和旁白。片子里面有太多的2个女人间的对话了,而且往往能谈出什么哲学道理来,这样的安排,太不真实了。如果有这么多的女性有如此的社会观和思考能力,女性独立就不是什么梦想了。片子里面大量的女人的谈话更象是哲学家在思考和讨论,而不是我朝女子健儿的真实状态,否则,那个二奶怎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还有大量的旁白,这也是让片子的连续性和表现性的效果大大的削减掉了。大量的旁白更象是作者在意淫,神经病,不是每个人都会象作家一样敏感,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象作家一样的思考,大量的旁白让我们不自在,并且在弄成电视剧的时候没有做修改,这做的不好。
  
  其五,完美情人之中共领导。《蜗居》里面的这个领导是无知少女和许多虽然嘴上未必承认的女孩子的完美情人。心跳啊,激情啊,脱口而出的承诺啊,妄想长相守啊,托孤啊,有情调啊,性魅力啊,有钱并舍得花钱啊,像父亲一样保护情人啊,帅气啊,英雄救美啊,梦幻啊。可是,中共领导的太太和女儿被折磨的这样苦。况且,除了处女情节以外他有什么真正的信仰呢?何况这个处女还是弄巧成拙的!实际上如果安排一个情节让这个中共领导知道其实关于处女这个事情是个误会,我们就可以看看他的心里底线了。中共领导私欲膨胀,冷落妻女,如果更多的无知少女来选择这条路,那未来真就比较有意思了,至少在逻辑上,我们预测的到那将是怎么样一个未来。每个女人都会面对中年危机的问题,所以在青春少女的时候就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计划,你可以选择疯狂敛财,兜售青春,也可以选择安分守己,平平淡淡的面对生活,这一对姐妹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
  
  
  其七,一个小老板陈寺福。《蜗居》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一个小地产公司的老板陈寺福了。陈寺福表现的真实,人也很聪明,做人比较仗义。他是二奶的老板,后来被中共领导看中,为中共领导做事情。虽然有几次失误,却还保持着奋斗不息的精神。并且有很好的幽默感,是这个戏的唯一亮点人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2#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畅销书,有电视剧为先,有读者追捧,有新闻炒作,有数据支持。。。有太多让我不能说它差的理由,所以,我不能说它是本差书。当今社会,价值当道。谁卖的火谁就是好,没辙儿。
  但平心而论,摸良心说,这本书真让我读不下去。白话儿是种形式,但是不能这么白话儿。写实是种手法,但不能这么写实。文学毕竟是文字的一门学问,不是老百姓家长里短的碎段子。毫无艺术性可言的此书的火爆,让我相信德国某位作家所言极是:中国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了。当文学失去艺术性,一味追求事件性、新闻性、炒作性,将导致读者欣赏水平的整体性骤降,这种骤降又将导致眼界与思想大范围龟缩,直到有一天,我们的思想集体蜗居在商品化社会的小圈子里,我们将因为思想上的低下,而成为某种程度上低等的民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3#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房子问题是当下最火的话题之一,不管认不认识,一聊到房子总能迅速地帮你和别人打开关系。所以这部书以及电视剧火了。但火不代表就正确。小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绝望。男人如果当不了宋思明那就只能当苏淳,女人不甘心做海萍只有去做海藻——可笑。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有多少?什么是成功?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作者本身的问题——苏淳的生活虽然没有那么光鲜,在不得以中也未必没有他的快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4#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蜗居>描述的故事里我挺远的,我还没结婚,也没有男朋友;从小生长在这座城市,没有浮萍般的漂泊感;承蒙祖辈的隐蔽,也有可以遮风挡雨的屋檐;更没有因为没有房子而不能跟子女共同生活,导致孩子不认我的悲伤……
  合上书之后,我唯一的感叹是,为什么不能让海藻把孩子生下来。我不想评论宋思明和郭海藻之间的感情,没什么可评论的。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反正已经这样了,然后就破罐子破摔的陷进去了。所以,站在结局去反观这段感情的最初,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其实都不重要。
  我只是觉得,孩子是无辜的,宋太最后动手打人有点过分,不过可以理解,但是把孕妇打成那个样子,却置之不理,甩手走人就让人不能容忍了,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仅此而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这部小说很真实的描写了当今社会大多数的青年面临的买房危机,我也有类似于海青的遭遇。我同情海藻,她也是生活所逼的,她原先也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在各种诱惑下低了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6#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在周遭不断提及的声音下 不能免俗地翻开这本书
  
  在旅游大巴上 连续六个小时 摇晃着一口气读完
  
  回过头看作者六六的大头照 一副饱暖富态的样子
  
  约估年纪也在“海藻”和“宋太”之间
  
  加之开篇便自称“少妇”  让人顿时觉着作者有足够的发言权
  
  或许是预知了故事的梗概 看毕并没有强烈的“如鲠在喉”的感觉
  
  本想偷懒在豆瓣上转载一篇合乎心意的文章 结果连看数页也未寻得
  
  大多数讨论人都偏重一方 无非集中几个关键词如“房子”、“二奶”、“官员腐败”等
  
  其实随故事展开的隐藏在着以上社会矛盾之下的人性的困境令人感慨
  
  我根本不想去问自己
  
  如果我是海藻 能从这样一个浑身散发着成功和成熟的男人,既有经济上的授予性又有生理上吸引力的男人的怀里逃脱吗
  
  如果我是宋思明 能对这样一个自己懵懂年少时未圆的爱之初体验,自认为的完全占有的可能性抑制住占有的冲动吗
  
  如果我是海萍 能在这钢筋水泥、油米柴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中超脱,避免沦为市井妇女的绝好心境吗
  
  如果我是小贝、如果我是宋太、如果我是。。。
  
  嗯 我根本不想去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7#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无奈的事很多,就如小说里的。
  可悲的是他们都看不清自己,看不清社会,美好的爱情,建立在自己一厢情愿的泡沫上!
  了解自己,充实人生,是我们要做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8#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浏览过这本书,觉得写得贴近生活,语言生动,针砭时弊。最近又听了一遍,总有一种担心:是否在鼓励八零后的mm们不用奋斗,奋斗也没用,最好的捷径就是给功成名就的孙子们当小三、小四。。。。哎,残酷的生活现实,坐飞机的房价,也是无奈之举。现在稍有姿色的,不都在行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9#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蜗居其实只讲述了现实中的一部分人  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实中的小三有海藻幸福吗?我估计有也是很少很少  如果不是欺骗双方的男朋友、妻子,海藻和宋思明的爱情其实可以至少被我理解(他们只是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他们深爱对方  或许有人会说海藻爱的是宋思明的钱和权  其实这只是间接表现出宋思明的个人魅力以及头脑等这些综合能力 而宋思明最后做出的决定充分说明他爱海藻   本应该得到肯定、祝福的爱情却变成悲剧  其实质在于欺骗      当然这也是道德的沦陷,因为宋思明忽略了婚姻的其中的一个概念--责任!不过这也是这个社会的病态 我们也只需说说 而不必太执着去责怪这些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0#
发表于 2012-10-23 10:00:1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很挣扎到底要不要看蜗居,电视也好,书也好,总是有些担心。就快要毕业了,找到不错的工作,有很好的恋人,朋友和家庭,觉得自己的未来那么明媚,担心看了蜗居的自己,会由盲目的乐观变成透彻的悲观主义。
    还是选择看看吧,还记得看过奋斗之后,作为一个80后,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还是讲80后的,但是蜗居好像和奋斗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一个把80后捧到云端上,一个把80后踩在脚底下。很迷茫,到底80后该是很幸运的还是该被残酷的生活鞭笞的呢??
    确实,看的过程中,心真的是“拔凉拔凉滴”,名牌大学,大城市,相貌学识都不错,为什么会活的这么苦??
    完全不理解海藻的行为,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的时候怎么还好意思讲出:“我的生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彷佛一种炫耀而丝毫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我真的不理解这样的女人,同为80后,我的男朋友也是像小贝一样的男生,不知道是我天真还是怎样,不理解海藻怎么会一步一步陷入宋的怀抱??宋到底为她做了些什么值得这样的“人情债肉还”?借钱,借房子,捞姐夫,给姐姐介绍工作??我都觉得不值得。海藻和宋在一起所谓的欢愉的时光,除了在床上打滚,还有什么呢??哦,还有钱,信用卡也好,最后临终前的500万也好,这样完完全全充斥着肉欲和金钱的感情有什么值得这样大的牺牲呢??
    反倒是海萍,我佩服这样的女人。虽然很多人说海藻的不幸都是海萍惹得,都是海萍想要房子惹得,那都是扯淡!!恐怕说这话的人是些已经或想要像海藻一样出轨的人,为自己的行为找的借口罢了。
    我觉得海萍没有错。首先,从一个小地方考到大城市,并且靠自己的努力留在那个城市立业然后安家,这样的人首先就是很值得尊敬的,那得靠多大的努力啊;其次,和苏淳这样看起来老实巴交好像都没有什么前途的男人相濡以沫,虽然很多鸡毛蒜皮的争吵,但是内心里把他放得比什么都重,这又是需要一种勇气的,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女人把自己的青春都和另一个男人绑在一起那么久,没有信任是不可能的,他们很平淡的爱情让我看到的是坚持,专一,我佩服这样能够坚守爱情阵地的人;最后,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有了自己的事业,虽然这个事业的开头是因为宋的介绍才有的工作。但我觉得海萍拼搏自己事业的时候是让我最感动的,丢了那么多年的英语,为了上好课,愣是从头开始自学;在拥挤的公交上练习听力和口语;回家为了“穿”和“戴”的区别,绞尽脑汁的思考,女人不是因为外在的妆扮而美丽的,认真的女人最可爱,也最可敬。
     这样的海萍凭什么要承担海藻迷失的责任呢??
     至于男主角,小贝和我的男朋友很像,曾经开玩笑和他说,你和小贝好像,你怕不怕……当然,我话还没说完,他就打断我说,不会!因为他比小贝更坚强,也更能挣钱,更疼爱我,所以就算有一百个宋他都不怕!所以说,小贝真的很好,除了没有宋有权,有钱,但是他年轻啊。我真的觉得海藻目光很短浅,只看到了现在的利益。就像买股票一样,你不能老盯着高位的股票,要放长线钓大鱼,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潜力股,就像小贝之流的。至于宋,这种男人纯粹的身在高位,什么都不缺了,所以就贪污,包二奶罗,最可笑的是这种男人的理由竟然是为了圆年轻时候有权有钱有女人的梦想!!太扯了!大叔们还是好好守着你们温馨的家吧,不要再为自己的出轨找那么多理由,当你和年轻的海藻们在床上打滚的时候,想想你的孩子们吧,她们和海藻一般大,你能忍受她们也像海藻一样和另一个老头“妖精打架”吗??放过海藻,也就是放过了几个家庭的煎熬!
    我觉得自己还挺坚强的,蜗居的确很现实,可是看过电视剧,看过小说之后的自己,没有让自己现实的理想破碎,反倒是看的更明白,想的更清楚了,警醒自己,绝对不要走海藻的路。
    未来还是非常美好的,我有信心,我和我的小贝都有信心!!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 20:27 , Processed in 0.0689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